一、《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增补(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娜[1](2020)在《唐代考功郎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代考功郎中从五品上,与下属员外郎共掌全国文武百官考课,尚书省65位省郎中居于前行地位,在唐代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往研究中,学者或将其纳入整个考课制度中作整体的讨论,或是将其看作尚书省诸郎官之一员,利用出土材料加以订正,这一职官的演变细节及其政治作用未能受到足够关注。鉴于此,文章对唐代考功郎中的设置、职责、选任与迁转进行了详细考察。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中央负责考课复核的官员发生了从丞相到考功郎的转变,发展到唐时考功郎中与员外郎分判京官和地方官考课。在唐代不同时期,考功郎中具体职责不同。高祖朝曾主持科举考试,太宗朝以后考功郎中主要判京官考课与审核官员行状。唐中叶以后,考功郎中兼史馆修撰、知制诰、充翰林学士等使职,权责范围进一步扩大。考课关乎官员的黜陟与俸禄,考功郎中执其事,堪当此职者必须拥有才行忠信、品格方直、不畏权贵等品质,其选任经过宰相荐举、皇帝首肯、中书门下联署制文方可除授。在劳格、赵钺与张忱石所收集的111位考功郎中的基础上,本文新补遗柴宪、吕讷、冯用之、蒋洌4位考功郎中。据不完全统计,115名任职者中迁入官可考者47人,以尚书省各司员外郎、后行郎中、地方刺史为主。迁出官可考者49人,以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门下省的给事中、谏议大夫,尚书省的前行郎中为主。若出为地方官,则很难再任京官,这体现了考功郎中在职官序列中严格的迁转次序。唐后期的考功郎中与唐前期相比,出现了在任时间较短、迁转速度加快的现象。
颜程龙[2](2020)在《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政治制度的视角审视文学的发展,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唐代作为中古时期士族文学的典型时代,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士大夫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同时,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掌握的文化的武器,在参与政治的变革当中,展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这种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仕途,进而影响着唐代士人群体的思想演变和创作心态。本文正是在这种政治文化背景之下,讨论唐代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在复杂的政治文化当中认识中国的文人与文学。本文在详细考察唐代郎官基本制度基础之上,以文史结合的方法,探究唐代士人群体任职郎官的具体活动,以及相关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其中典型代表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受郎官职任对其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评判郎官制度对唐代文人诗歌创作和诗歌技艺具体影响,并依托郎官制度的演变,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唐代诗风的转变和诗歌的传播。第一章对唐代郎官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认识郎官“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把握郎官制度在唐代之前与取士制度的关系,分析郎官作为唐王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和左右司正副长官的具体职掌,理解“前后行”郎官的高低不一的政治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认识郎官群体“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和“颁令节制”的政务运行机制。同时,尝试运用动态分析认识唐代中后期郎官逐渐明晰的使职化特征及其文人属性。第二章从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入手,分析作为重要中央官僚群体的郎官,其职任和迁转特点,梳理其制授和敕授的历史脉络,探究郎官职任的过渡性、多次性、多样性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探究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要求,以及这种文学素养要求的原因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郎官的文学素养,是一个集合儒家经学、吏能之才、人文品格、文辞修养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文学”素养,这是郎官群体与文学发生关系的体制因素。此章,着重探讨了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郎官的才具意识,“赤墀”意识,迁转要津的意识,不仅令郎官群体有一种文人的骄傲,同时也促使郎官群体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郎官知制诰所要求的的文学修养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也起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郎官群体职司活动与文学的关系。郎官作为“清要”之位的中央重要文官群体,在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的地位中,其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对文学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郎官群体在尚书省六部的具体职司当中,与唐代科举、吏部铨选等职司活动具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考功员外郎在初盛唐时期知贡举之权,对进士科的考试科目多有改革,加试杂文和帖经,其中杂文含有诗赋,促使了民间对诗赋的重视,营造了唐人诗的氛围。同时,郎官也利用其职务之便,对其时代的文风革新施加影响,对诗风的变化也多有助益。郎官群体在中唐以后经常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也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尤其是元、白二人的郎官经历与制诰文体的改革,其中一些思想和做法对研究郎官制度与诗歌之关系开拓了思路。第四章在前三章的梳理之上,分析郎官群体诗歌创作的具体分类。一是由于“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及在尚书省处理政务的特点,在唐王朝重要的中央政务活动当中,郎官创作的诗歌,典型之作乃是应制奉和类型的诗歌。初盛唐时期应制奉和诗歌的流变,离不开郎官诗人的努力,其中以沈、宋和张九龄为代表。但应制奉和诗歌也有变化。初唐时期的应制奉和诗是典型的宫体诗,辞采华丽,诗境促狭;盛唐时期张九龄之后有所变化,加入了气象宏阔、天然壮丽的作品;中晚唐时期由于郎官参政力度的消减,其应制奉和诗不仅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题材狭隘,风格呆板滞重。二是由于郎官作为生活在朝廷左近的一个自我认同感很强的群体,其在彼此交往之间,或者与其他文士唱和之间,酬答唱和类型的诗歌屡见不鲜,他们在有所归属的地位中展示着自己风流儒雅的生活,但也有一些士人责任感意识很强的诗人如做过郎官之位的张籍与元白之间的酬答唱和,实乃继承了现实主义体裁类型的诗歌,同时推动了新乐府诗歌的发展。其唱和之作,不仅促进了中唐时期诗文的革新,同时也促进了郎官诗人的诗歌在士人群体当中的传播。三是郎官由于宿直禁中的特有生活,创作了富有鲜明职务特色的“寓直”类型的诗歌。探讨其寓直诗歌的环境描写、生活描写、心态描写、风格特征,对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郎官诗人职任环境和创作心态多有助益。第五章从宏观层面论析唐代郎官制度以及郎官群体对诗歌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代郎官诗歌对唐诗意象的丰富,如郎官“上应列宿”的意识,对职任周边事物的意象化描述、对未来人生期望的意象,都对整个唐诗意象的丰富。二是郎官群体的创作对唐代诗歌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对诗风演变的推动,主要是诗歌技艺的磨练和对诗歌风格的引领。三是发掘和提举唐诗创作新人。因郎官在其处理政务的职司时多有知贡举机会,即使不知贡举,其“清要”的社会地位也令这一群体在“通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他们有对唐代诗歌创作新人的提拔和推荐。无论是职司之内利用科举通榜提拔新人,还是在职司之外利用郎官的声望提携后进,都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后继力量。
钟晓琴[3](2020)在《唐代陈郡长平殷氏家族书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代书法艺术繁荣,书家队伍不断扩大,陈郡长平殷氏家族就出现了一支书家队伍。陈郡长平殷氏家族书学氛围浓厚,造就了殷令名、殷仲容、殷玄祚等书法名家。殷令名在有唐一代,可与欧阳询、虞世南比肩,其所题匾额被赞为后代题署的范式,他书丹的《裴镜民碑》历来被评为唐碑佳品。殷仲容擅题署、精隶楷,其题榜被誉为“绝笔”。武则天深爱殷仲容之才,曾多次命殷仲容为朝廷重臣书写碑志。殷仲容之子殷承业亦能书,《殷仲容墓志》即殷承业楷书,书风温润雅致、端庄秀丽;殷承业隶书有《庞承训墓志》,是程式化隶书的代表,对研究盛中唐时期的隶书具有重要意义。殷玄祚楷书取法褚遂良而得其神髓,他的书法瘦劲潇洒,为时所重。长平殷氏家族以舅氏的身份抚育了几代的琅琊颜氏子弟,如颜元孙、颜惟贞、颜真卿等,不仅在生活上悉心照顾颜氏子弟,而且在习书上教授其笔法,并且对颜真卿家族的书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以陈郡长平殷氏家族书法为研究重点,结合近现代的考古发现,对长平殷氏家族关系进行梳理,研究其家族成员的书法成就及其影响,以期在中国书法史上给长平殷氏家族做出合理的定位。
吉东梁[4](2019)在《中晚唐藩镇判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藩镇判官作为藩府文职僚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晚唐藩府幕职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通过对藩镇判官群体的渊流、职能、种类、出身、入仕、带职等诸方面的研究,进而窥探唐廷与藩镇之间的博弈。希冀对此类幕职群体有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唐代藩镇判官的出现经历了一个由“判官”泛称到使职判官专称再到藩镇判官的分化转变,这种转变与地方使职制度的固定常设化密切相关。藩镇判官作为藩帅的心腹,权责广泛。通过对藩镇判官的分类研究,我们发现,特定藩镇判官类型的出现、藩帅所兼某些使职的固定,都能够侧面反映藩帅权力的扩大与朝廷控制力的减弱。藩镇判官总体出身较好,仕宦前景也很乐观。但河朔型与中原防遏型藩镇判官相比,无论在迁往高层文官种类,还是在官员品级方面,都相对较差。这反映的是河朔型藩镇判官呈现一定的地域性,与中央间的流动性较差。从两种藩镇判官带职来分析,河朔型无论从带职类型抑或带职品级方面都要优于中原防遏型藩镇判官,这与唐廷对河朔三镇的姑息政策有关。从中原防遏型藩镇判官带职的纵向历程来分析,唐后期带职品级要优于前期。但也呈现出时代愈后,带职类型愈少的现象。这是唐廷对地方逐渐呈现出来的失控状态的反映。本文在最后通过藩镇判官这一幕职看待了与中晚唐相关的三个问题。通过对四房范阳支系卢寿童一系的仕宦前景分析,认为卢寿童一系在前五世荫仕宦平平,后四世仕宦显赫,与后四世卢氏子孙乐于取得进士出身、不耻入藩府有关。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原靠门荫的世家大族地位的衰落。同时,我们也对唐代藩府中存在的文武相轻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文人对武人的轻视。武人对文人职权、俸禄甚至生命的侵夺,是晚唐武人独大,藩镇走向独立的反映。最后,我们也揭示了藩镇判官在藩镇与唐廷政治博弈中的关键作用,认为藩镇判官所代表的文职僚佐对藩帅行为的制约对于延续唐王朝的寿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黎芸[5](2019)在《《唐会要·御史台》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会要》记载了唐代各项典章制度及其沿革,保存了许多未见于他史的记载,是研究唐代历史非常重要的史料。目前通行的《唐会要》版本,主要是在武英殿本的基础上,加以修订而成。通过与现存《唐会要》诸抄本和传世文献对校,发现殿本《唐会要》出现的错讹颇多,其中出现了不少关于历史事件纪年、人名、官名等关键性史实的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殿本整理者对底本进行随意的删改和增补所致,使得殿本《唐会要》部分记载脱离了王溥所撰《唐会要》原貌,从而给今人利用和研究《唐会要》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对殿本《唐会要》进行重新考证十分必要。本文选取殿本《唐会要》卷60《御史台上》、卷61《御史台中》、卷62《御史台下》三卷内容为研究对象。依据现存《唐会要》诸抄本以及四库全书本,并参考其他传世文献记载,对殿本《唐会要》中与其他抄本和传世史籍相抵牾的记载进行考证分析,力图复原出接近王溥《唐会要》原貌的基本内容。并在已有整理复原成果基础上,围绕相关问题展开探讨,提出自己的初步意见,进而为今后全面整理研究《唐会要》一书提供若干借鉴与参考。
王小莹[6](2019)在《薛能诗歌校注》文中研究指明薛能(约817-约882),字大拙,一作太拙,晚唐汾州(今山西汾阳)人。武宗会昌六年登进士第。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辟太原、陕虢、河阳从事。李福镇滑州,表能为观察判官。历侍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咸通五年,福充西川节度使,奏能以节度副使兼摄嘉州刺史。回京,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不久为同州刺史,后为京兆尹。出为感化军节度使兼任徐州刺史,入授工部尚书,复为徐州节度使,徙忠武军节度使兼任许州刺史,故世称薛许昌。广明元年,为部将周岌所逐。能治政严察,禁绝请谒,性格倔傲。薛能耽癖写诗,日赋一章,作品数量为当时之冠。按其内容分,大体有酬赠诗、写景诗、咏怀诗、颂赞诗。艺术上,长于律绝,擅用对比、用典等手法。诗风以清逸为主,亦有粗豪之作,迥殊于晚唐苦吟和艳情二派,为晚唐诗人郑谷、卢延让等推崇、师法。其诗经北宋张咏、南宋陆荣望删选,编有《薛许昌诗集》十卷流传。张本于陆本出现后,则不见载录。现存的明、清、民国时期的抄、刻、石印、影印与校本,皆属于陆本系统。陆本于清末亡佚。其中,《文苑》载薛诗88首,《统签》304首又10句,汲古阁本262首,毛校本262首,何校本262首,明抄本262首,《季稿本》313首,清抄本172首,全唐本、四库本315首12句,精写本262首,以上诸本的部分诗歌是否为薛能所佚有待考证。另,《又玄集》《才调集》等唐、宋、元、明、清时期选集或类书、地理志等文献收录了薛能部分诗歌。其文散佚,今无存。佟培基《重误考》对21首薛诗进行考证,其中,《惜春》一诗,佟先生未判归属,笔者据汲古阁本、毛校本、何校本、明抄本、精写本及《群英草堂诗余》判为薛能诗;《丁巳上元日放三雉》一诗,佟先生判为司空图作,笔者据《四时岁时杂咏》、《季稿本》判为薛能诗另补考“立马烦君折一枝”为薛能诗。并对《恭禧皇太后挽歌词三首》《投杜舍人》等16诗进行系年考补。在陶敏《人名汇考》与吴汝煜、胡可先《人名考》等成果之上,笔者对与薛能有往来的友人薛重、郑允谟、李福、杨戴、任婉、李夷遇、崔充、刘瞻等8人进行考补。薛能诗歌校注,以《统签》为底本,以傅校文苑本、汲古阁本、毛校本、何校本、明抄本、《季稿本》、清抄本、全唐本、四库本、精写本等本为参校本,辅以唐、宋、元、明、清重要总集、选本,对薛能现存的312首又20句诗歌中的地名、人名、官名、典章制度、典故等做了较为详尽、准确的注释与分析,以期有助于今后学界对薛能诗歌的进一步研究。
刘星[7](2018)在《隋唐员外郎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尚书各司员外郎在隋文帝时期产生,并且在隋炀帝时期发展为承务郎。承务郎的名称变化是员外郎从“员外”变为正式官职的标志。唐代恢复各司员外郎的旧称,但是此时的员外郎在性质上依旧是一个正式官职。作为尚书省员外郎产生的时代,隋代有员外散骑侍郎和谒者台员外郎,这三者都有“员外郎”之称。虽然名称相似,但三者品级、所处部门、产生方式皆有不同,又都有“员外”之意。而通过对这几类官职差异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尚书员外郎的认识。最初是作为尚书省各司侍郎正员之外的一个官职而存在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唐代尚书各司员外郎本身的职掌,以及二十四司之间存在的等级差别。随着唐代官僚体系的发展,员外郎除了本司职掌外,还兼任类似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清华官职。探讨员外郎兼任官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唐代各司员外郎的实际职掌,也有助于了解唐代员外郎的职业要求。第三部分,考察唐代各司员外郎的入仕途径,主要是以考试、门荫和征召等方式入仕。以考试方式入仕的员外郎中,又以进士为主。通过对进士考察内容的探讨,可以看到任员外郎对于官员处理政务能力的看重。而后一部分,对于员外郎入仕任用准则的考察中,也可以得知唐代对员外郎德行、政治才干、文学素养等方面的要求。第四部分,探究唐代员外郎在迁入官职和迁出官职。主要是了解与员外郎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些官职。就迁入官职而言,主要是御史台官员、谏官,还有编修起居注的史官,这些官职都是与皇帝日常接触较多的清流官职。而就迁出官职而言,与员外郎较为密切的官职是郎中、中书舍人,郎中与员外郎职能本身相同,且同在一个部门。而员外郎兼任最多的知制诰,本身就是中书舍人的职能,所以在员外郎之后正拜中书舍人也较为常见。通过本章对于迁入迁出官职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在正常迁转过程中,与员外郎相关的中央官职都属于清流官职,与皇帝关系密切,之后也往往能较快迁入重要官职,甚至是宰相。
杨琼[8](2018)在《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新出唐代诗人墓志为研究对象,经广泛搜集、整理、校订,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不仅对唐代重要的诗人墓志进行个案考订与解读,而且在总体考察诗人墓志基础上,对所呈现的群体特点和特殊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尝试突破单纯的诗人文学作品解读模式,致力于还原唐代诗人原生的文学环境,揭示特定的文学现象,为以往未受关注或者存在争议的文学作品提供新的解读思路。本论文共六章,前三章为诗人墓志专题研究,后三章为诗人墓志个案研究。第一章,新出唐代大历诗人墓志研究。在整理得到新出大历诗人墓志二十三方的基础上,考证大历诗人的仕宦与交游,进而探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中诗人的选择和心态,并以新出墓志观察大历时期的文学生态。第二章,新出唐代诗人鸳鸯墓志研究。在整理得到唐代诗人鸳鸯墓志48对97方的基础上,考察诗人鸳鸯墓志撰书者身份,如诗人为亡妻撰志、自撰墓志与亲友撰志等情况,并由鸳鸯墓志着重探讨唐代诗人的婚姻缔结和婚外关系、文化家族和文学传承、女性诗人与悼亡诗问题。第三章,新出诗人墓志与《丹阳集》研究。着重探讨《马挺墓志》与《丹阳集》相关问题,《蔡希周墓志》与《丹阳集》蔡氏兄弟的文学和书法,《包陈墓志》及其文学世家,并发掘新出墓志所见《丹阳集》诗人丁仙芝、申堂构的新材料。第四章,新出《韦瓘墓志》与《周秦行纪》研究。首先,通过《韦瓘墓志》考察了韦瓘的文学家世、科举经历、仕宦生涯、交游情况和文学成就,探讨韦瓘与牛李党争的关系。其次,因为韦瓘与牛李党争的关系也直接牵涉到唐代着名小说作品《周秦行纪》的作者问题。故而进一步对《周秦行纪》的作者进行辨证,认为《周秦行纪》是韦瓘托名牛僧孺所作的说法缺乏依据,极有可能就是牛僧孺本人所作。这是由考索新出诗人墓志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诗人作品的关联研究。第五章,新出《崔尚墓志》与《唐桐柏观碑》研究。以《崔尚墓志》为中心,结合新出的几方崔尚撰写的墓志,全面梳理了崔尚的家世、仕宦和文学创作,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崔尚所撰《唐桐柏观碑》的流传轨迹、撰文时间、道教内涵、书法和文学价值,并纠正了以往学者以该碑文考订崔尚的生平的讹误。第六章,新出《韦元甫墓志》与《木兰歌》研究。以《韦元甫墓志》为中心,印证传世文献考订韦元甫的家世和仕宦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韦元甫撰《木兰歌》进行了辨析。
王娟[9](2017)在《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文中提出本文是在对唐代试诗的全面搜集和校勘整理的基础上,“以文取士”的大概念下,对唐代试诗进行的研究。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是研究的部分,下卷是文本整理。上卷包括制度新说、文本辨析、题旨阐释、艺术细论。首先制度方面,将唐代试诗划分於初、中、高三个层级的取士制度之中。分别是初级:进士科试诗;中级:铨选试诗;三级兼顾:制举试诗和入翰林试诗。各级选取了一二点新发现之处作以考察,并注意各取士层级下不同试诗的区别,注重从文本内证中发现史实,考证制度、解析文本、发现问题,最後,考证了以往研究较少的“奉试诗”。其次是对唐代试诗的历代编集与存佚进行勾勒,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清代唐试诗选本。再次是对唐代试诗的题旨阐释。比较有新意的有两点,一是首次将试诗题目构成分为单一式和复合式,指出试诗题目具有指导文本写作与指示引导思想的功能两种功能。二是提出了试诗对君子“人格”的崇尚,唐人对“文质彬彬”的“文德政治”的追求,表现为对“君子”的褒赞和对这一完美人格的塑造,通过一系列制度之文(其中包含试诗考试)和文本之文(包括写成的试诗文本)而体现出来。最後是从体裁、结构、音韵、诠题和意象五方面研究试诗的艺术特征。结构上,首创“新三解法”,将试诗分为起句、对句和结句三个部分研究,并创造出句式标记法,总结出对句的规律。音韵上,对五百多首唐代试诗的全部韵字按照《切韵》作了统计,对用韵种类、常用韵部、韵部同用现象三个问题进行了详述。首次将“诠题”引入现代研究,将“诠题”分为“完题”、绘题眼、诠题韵与“结题”四方面,认为“诠题”对试诗来说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意象上,认为试诗的意象主要取自“间接意象”,并且对“赋”和“比”极为重视,形成刻画精工、寄托遥深的特点,意境上体现出重“义”轻“境”的特点和环状结构。“意象文义”反映出唐代理想的治国理念,蕴藏着唐代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理想标准,是唐代考试制度的最终落脚点,是塑造“君子人格”的手段与内容。唐代试诗是一种独立的诗体,是唐代之“文”的重要生成、体现、传播载体,是“取士文学”和“唐代诗学”重要构成,有必要构建唐代“取士诗学”研究。下卷对唐代试诗进行了搜集、校勘、排序和考证,包括《文苑英华》“省试”诗卷所收458首唐代试诗,和另外增补的92首,之外还考证了 53条试诗存目。
杨琼[10](2017)在《新出土唐代文学家韦瓘墓志考论》文中认为《韦瓘墓志》提供了韦瓘生平事迹的诸多信息,不仅可以纠正和补充传世文献失实、失载之处,而且对于考察韦瓘的家世生平、科举仕宦、文学成就及其与牛李党争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印证传世文献,可以进一步揭示:韦瓘家族是一个绵延数代的文学世家,也是一个极具影响的科举世家;韦瓘生长在良好的文学环境之中并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韦瓘的仕宦经历了入幕、升迁、贬谪和重新擢用的过程;韦瓘与牛李党争具有复杂的关系。
二、《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增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增补(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考功郎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步骤与方法 |
四、研究资料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唐代考功郎中的设置 |
第一节 秦汉至隋唐时期考课官演变 |
一、秦汉时期负责考课的官员 |
二、曹魏至隋唐时期的考课官 |
第二节 唐代考功郎中演变 |
一、唐初行台考功郎中的创立 |
二、考功郎中的设置与名称演变 |
第二章 考功郎中的职责 |
第一节 考功郎中的本职 |
一、考功郎中掌贡举 |
二、考功郎中判京官考课 |
三、考功郎中对谥号行状的复审 |
第二节 考功郎中担任使职 |
一、考功郎中兼史馆修撰 |
二、考功郎中知制诰、充翰林学士 |
三、考功郎中充任其他使职 |
第三章 考功郎中的选任和迁转 |
第一节 考功郎中的重要地位和选任 |
一、考功郎中在吏部的重要地位 |
二、考功郎中的选任资格与程序 |
第二节 考功郎中的迁转 |
一、唐代考功郎中任职人员考补 |
二、考功郎中的迁入和迁出官分析 |
三、考功郎中在任时间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郎官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二、选题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唐代郎官制度及其政治地位 |
1.1 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 |
1.1.1 宿卫近臣的历史属性 |
1.1.2 郎官与选举制度 |
1.2 唐代郎官的职掌与演变 |
1.2.1 唐代郎官的职掌 |
1.2.2 “前后行”郎官秩序的演变 |
1.2.3 唐后期郎官的使职化 |
1.3 唐代郎官的政治地位与行政特色 |
1.3.1 “清要之位”的政治地位 |
1.3.2 “颁令节制”的政务特色 |
第二章 唐代郎官职任和迁转的文学素养 |
2.1 郎官职任和迁转情况分析 |
2.1.1 郎官的职任和迁转途径分析 |
2.1.2 郎官的制授与敕授 |
2.2 唐代士人群体的郎官意识 |
2.2.1 唐代郎官的才具意识 |
2.2.2 唐代郎官的“赤墀”意识 |
2.2.3 唐代郎官乃迁转要津 |
2.3 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1 唐代制诰中郎官职任的文学素养 |
2.3.2 郎官职任注重文学素养原因分析 |
2.3.3 “尚文”传统与郎官群体的人文品格 |
第三章 唐代郎官的职司与文学活动 |
3.1 郎官与科举 |
3.1.1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进士科改革 |
3.1.2 初盛唐郎官知贡举与文学风气 |
3.1.3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进士行卷的盛行 |
3.1.4 中晚唐郎官通榜与文学革新 |
3.2 郎官参与铨选中的文学活动 |
3.2.1 郎官参与考课的文学功底 |
3.2.2 郎官与铨选中的“藻鉴”之能 |
3.2.3 郎官知南选对郎官诗歌的影响 |
3.3 郎官知制诰中的文学 |
3.3.1 郎官知制诰辨析 |
3.3.2 郎官知制诰的文学素养分析 |
3.3.3 元、白郎官经历对制诰文体的改革 |
第四章 唐代郎官活动与诗歌创作 |
4.1 唐代郎官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1 初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2 盛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1.3 中晚唐郎官诗人与应制奉和诗的风格流变 |
4.2 郎官的寓直与诗歌创作 |
4.2.1 描写寓直环境 |
4.2.2 描写寓直生活 |
4.2.3 反映寓直心态 |
4.2.4 寓直诗的风格 |
4.3 郎官与赠答唱和诗 |
4.3.1 郎官群体的赠答唱和诗歌探析 |
4.3.2 郎官唱和的典范案例:张籍与元、白等人的唱和 |
4.3.3 郎官群体赠答唱和诗的突出意义 |
第五章 唐代郎官对唐诗的影响 |
5.1 唐代郎官诗对唐诗意象的丰富 |
5.1.1 命归列宿类 |
5.1.2 职任所感类 |
5.1.3 人生期望类 |
5.2 促进唐代诗歌的变化 |
5.2.1 郎官应制诗对诗艺的锻炼 |
5.2.2 重要郎官诗人对诗风的引领 |
5.3 发掘唐诗创作新人 |
5.3.1 职任之内提携唐诗新人 |
5.3.2 职任之外提携唐诗新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唐代陈郡长平殷氏家族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唐代陈郡长平殷氏家族概况 |
(一)殷姓的来源 |
(二)族人关系梳理 |
(三)世代工书的殷氏家族 |
二、唐代陈郡长平殷氏家族的书法艺术 |
(一)殷令名 |
1.殷令名职官及生卒年考 |
2.洞达清雄的楷书 |
(二)殷仲容 |
1.殷仲容的仕宦生涯 |
2.鸿迹难寻的篆书 |
3.典雅瘦劲的楷书 |
4.精工有法的隶书 |
(三)殷承业 |
1.端庄秀丽的楷书 |
2.遒婉整饬的隶书 |
(四)殷玄祚 |
三、长平殷氏家族对琅琊颜氏家族书风的影响 |
(一)殷颜两族交流书艺的便利条件 |
1.数世联姻 |
2.两家居住地距离近 |
3.同僚 |
(二)殷氏家族对颜氏家族书风的影响 |
1.对颜元孙书法的影响 |
2.对颜惟贞书法的影响 |
3.对颜真卿书法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中晚唐藩镇判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学术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四节 相关问题说明及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晚唐藩镇判官的渊流与统职型判官的职能勾稽 |
第一节 唐代藩镇判官的渊流 |
第二节 藩镇统职型判官的职能勾稽:以节度判官和观察判官为中心 |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藩镇判官的种类 |
第一节 藩镇监察类判官 |
第二节 藩镇军事类判官 |
第三节 藩镇经济类与其它判官 |
小结 |
第三章 中晚唐藩镇判官的群体分析:以中原防遏型和河朔型藩镇为例 |
第一节 藩镇判官的身份构成 |
第二节 藩镇判官的仕宦前景及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藩镇判官带职分析:以节度判官和观察判官为中心 |
小结 |
第四章 从藩镇判官看中晚唐的几个社会问题 |
第一节 从藩镇判官看世家大族的衰落:以卢寿童系为中心 |
第二节 从藩镇判官看唐代的文武矛盾 |
第三节 从藩镇判官看中央与藩镇间的政治博弈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唐会要·御史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与方法 |
第一章 《唐会要·御史台》考证与复原 |
第一节 《唐会要·御史台上》考证与复原 |
第二节 《唐会要·御史台中》考证与复原 |
第三节 《唐会要·御史台下》考证与复原 |
第二章 《唐会要·御史台》所记若干史实考辨 |
第一节 主事与主簿、录事 |
第二节 窦群与卢群 |
第三节 刘士元与仇士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唐会要·御史台》复原稿 |
后记 |
(6)薛能诗歌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节 薛能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薛能诗集版本情况 |
第四节 薛能诗的载录情况 |
第五节 《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之薛能诗考补 |
第六节 薛能诗歌系年考补 |
第七节 薛能交游考补 |
第八节 薛能诗歌题材内容与艺术特色 |
薛能诗歌校注 |
凡例 |
卷一 |
五言律诗一 |
升平词十首 |
郊居答客 |
早春归山中旧居 |
秋夜山中述事 |
春日寓怀 |
春居即事 |
春日闲居 |
寒食有怀 |
冬日写怀 |
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 |
春早选寓长安二首 |
春日江居寓怀 |
夏日寺中有怀 |
夏日蒲津寺居二首 |
春霁 |
初发嘉州寓题 |
嘉秦驿 |
嘉陵驿见贾岛旧题 |
舟行至平羌 |
边城寓题 |
边城作 |
留题 |
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
春日北归舟中有怀 |
绵楼 |
荔枝楼 |
雕堂 |
分水岭望灵宝峰 |
圣冈 |
通仙洞 |
石堂溪 |
泛觞池 |
平盖观 |
三学山开照寺 |
凌云寺 |
龙兴寺 |
开元寺阁 |
北都 |
卷二 |
五言律诗二 |
赠苗端公二首 |
赠隐者 |
赠隐者 |
赠源寂禅师 |
赠禅师 |
赠禅师 |
赠僧 |
赠歌人 |
和杨中丞早春即事 |
寄河南郑侍郎 |
寄唁张乔、喻坦之 |
麟东寓居寄蒲中友人 |
寄李频 |
寄终南隐者 |
寄题巨源禅师 |
送刘驾归京 |
送马戴书记之太原 |
送从兄之太原副使 |
送冯温往河外 |
送李溟出塞 |
送友人出塞 |
送许棠下第东归 |
送胡澳下第归蒲津 |
秋晚送无可上人 |
冬日送僧归吴中 |
送禅僧 |
闻官军破吉浪戎小而固虑史氏遗忽因记为二章 |
题逃户 |
恭禧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
夏雨 |
咏岛 |
竹径 |
碧鲜亭春题竹 |
使院栽苇 |
江柳 |
早蝉 |
五言小律 |
柘枝词三首 |
卷三 |
五言排律 |
长安道 |
行路难 |
春色满皇州 |
赋得天际识孤舟 |
国学试风化下 |
除夜作 |
华岳 |
黄河 |
蔡州蒋亭 |
申湖 |
题汉州西湖 |
西县途中二十韵 |
酬曹侍御见寄 |
送浙东王大夫 |
长安送友人之黔南 |
送李殷游京西 |
送赵道士归天目旧山 |
戏题 |
春雨 |
秋雨 |
新雪八韵 |
桃花 |
咏柳花 |
牡丹 |
牡丹 |
咏夹径菊 |
海棠 |
一叶落 |
蜀州郑史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 |
卷四 |
七言律诗一 |
春日旅舍书怀 |
秋夜旅舍寓怀 |
洛下寓怀 |
下第后夷门乘舟至永城驿题 |
江上寄情 |
春日书怀 |
早春书事 |
晚春 |
晚春 |
褒斜道中 |
题褒城驿池 |
褒城驿有故元相公旧题诗,因仰叹而作 |
筹笔驿 |
嘉陵驿 |
雨霁宿望喜驿 |
西县作 |
自广汉游三学山 |
雨霁北归留题三学山 |
汉南春望 |
春日重游平湖 |
题平湖 |
水帘吟 |
清河【一】泛舟 |
重游德星亭感事 |
许州题德星亭 |
题河中亭子 |
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 |
题彭祖楼 |
题大云寺西阁 |
题盐铁李尚书浐州别业 |
留题汾上旧居 |
怀汾上旧居 |
并州 |
平阳偶怀 |
许州题观察判官厅 |
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 |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 |
将赴镇过太康县有题 |
彭门解嘲二首 |
闲题 |
献仆射相公 |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二首 |
暇日寓怀寄朝中亲友 |
投杜舍人 |
上盐铁尚书 |
行次灵龛驿寄西蜀尚书 |
蒙恩除侍御史行次华州寄蒋相 |
寄唐州杨郎中 |
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书 |
监郡犍为舟中寓题寄同舍 |
闻李夷遇下第东归因以寄赠 |
寄吉谏议 |
酬泗州韦中丞埇上日寄赠兼次本韵 |
卷五 |
七言律诗二 |
送崔学士赴东川 |
送福建李大夫 |
送李倍巡官归永乐旧居 |
送人归上党 |
送李倍秀才 |
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 |
赠歌者 |
舞者 |
新柳 |
新竹 |
牡丹 |
牡丹 |
谢刘相公寄天柱茶 |
失鹤二首 |
答贾支使寄鹤 |
陈州刺史寄鹤 |
孔雀 |
鄜州进白野鹊 |
题后集 |
七言绝句一 |
铜雀台 |
折杨柳十首 |
柳枝四首 |
杨柳词五首 |
吴姬十首 |
卷六 |
七言绝句二 |
省试夜 |
加阶 |
许州旌节到作 |
自讽 |
寓题 |
偶题 |
春咏 |
春题 |
寒食日题 |
秋题 |
关中秋夕 |
过骊山 |
寒食日曲江 |
曲江醉题 |
秋溪独坐 |
题于公花园 |
宋氏林亭 |
老圃堂 |
中秋旅舍书怀 |
雨后早发永宁 |
蜀路 |
参军厅新池 |
监郡犍为将归使府登通济楼寓题 |
太原使院晚出 |
河东幕乞假归题候馆 |
并州寓怀 |
彭门偶题 |
影灯夜二首 |
西县道中有短亭,岩穴飞泉隔江洒至,因成二首 |
符亭二首 |
望蜀亭 |
重游通波亭 |
郊亭 |
寿安水馆 |
野园 |
登城 |
山下偶作 |
伏牛山 |
过象耳山二首 |
宿仙游寺望月生峰 |
蒲中霁后晚望 |
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
圣灯 |
过昌利观有怀 |
题平等院 |
僧窗 |
戏舸 |
好客 |
舟中酬杨中丞春早见寄 |
蜀中和府帅相公过安抚崔判官厅不遇之什 |
和友人寄怀 |
逢友人边游回 |
留别关东旧游 |
赠出塞客 |
云花寺寓居赠海岸上人 |
赠普恭禅师 |
赠无表禅师 |
老僧 |
赠解诗歌人 |
戏瞻相 |
赠欢娘 |
子夜 |
赠韦氏歌人二首 |
京中客舍闻筝 |
秋夜听任郎中琴 |
杏花 |
黄蜀葵 |
盩厔官舍新竹 |
荔枝诗 |
又和留山鸡 |
雁和韦侍御 |
句 |
薛能诗歌补遗 |
丁巳上元日放三雉 |
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 |
中秋夜寄李溟 |
惜春 |
再游云门访僧不遇 |
新井 |
龙门八韵 |
华清宫和杜舍人 |
新雪 |
送判官赴京 |
海棠 |
风 |
谢自然 |
句 |
附录 |
一、《郡斋读书志》卷四中附文 |
二、《文献通考》卷七〇附文 |
三、《唐诗纪事》卷六〇附诗文 |
四、《唐才子传》卷七附文 |
五、《唐音统签·戊签五六》卷六六七附文 |
六、《唐人八家诗》《唐四十七家诗》之附文 |
七、《全唐诗季振宜写本》卷四四五附文 |
八、《百家唐诗》之《薛能诗》不分卷附文 |
九、《全唐诗》卷五五八、《四库全书》卷五五八附文 |
十、精写本《薛许昌诗集》十卷附文 |
十一、历代诗评汇编 |
十二、薛能诗歌拼音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隋唐员外郎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隋代员外郎的设置 |
第一节 隋代尚书员外郎 |
一、隋代尚书员外郎的设置 |
二、隋代尚书员外郎的分析 |
第二节 隋代谒者台散从员外郎 |
第三节 隋唐员外郎与魏晋员外郎之差异 |
第二章 唐代员外郎的组织与职能 |
第一节 各司员外郎名称变化 |
第二节 各司员外郎人员配置与分工职掌 |
一、尚书左右司员外郎 |
二、尚书左曹员外郎 |
三、尚书右曹员外郎 |
第三节 各司员外郎地位差异 |
第四节 唐代员外郎的兼任官与临时差遣 |
一、唐代员外郎兼任官职和临时差遣情况基本情况 |
二、唐代尚书员外郎兼任官职分析 |
第三章 唐代员外郎的入仕途径与任用准则 |
第一节 唐代员外郎入仕途径分析 |
一、唐代员外郎入仕途径基本情况 |
二、唐代各司员外郎入仕途径分析 |
第二节 唐代员外郎的任用准则 |
一、德行孝道 |
二、才干 |
三、年资 |
四、基层工作经历 |
五、郎官清选 |
第四章 唐代各司员外郎的迁转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员外郎的迁入官 |
一、唐代员外郎迁入官的基本情况 |
二、唐代员外郎迁入官分析 |
第二节 员外郎的迁出官 |
一、唐代员外郎的迁出情况 |
二、员外郎迁出官职分析 |
三、非正常迁出情况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的范围界定 |
二、新出唐代诗人墓志价值论衡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主要论题 |
五、研究方法 |
六、唐代诗人墓志研究的空间拓展 |
第一章 新出唐代大历诗人墓志研究 |
第一节 新出大历诗人墓志概览 |
第二节 新出墓志所见大历诗人交游考索 |
第三节 大历诗人群体的交游特征 |
一、诗人交游与文人显宦 |
二、诗人交游与北人南迁 |
三、北人南迁与文人入幕 |
四、大历诗人的家族与婚姻 |
第四节 新出墓志所见大历诗人的仕宦与心态 |
一、战火纷乱与仕宦选择 |
二、仕途忧患与文人心态 |
第五节 从新出墓志观察大历时期的文学生态 |
一、方镇使府的变革和江南文学的兴盛 |
二、文学话语的更替与京城诗风的过渡 |
第二章 新出唐代诗人鸳鸯墓志研究 |
第一节 新出唐代诗人鸳鸯墓志概况 |
第二节 诗人鸳鸯墓志撰书者考察 |
一、丈夫为亡妻撰志 |
二、亲友撰志 |
三、自撰墓志 |
第三节 诗人鸳鸯墓志中的夫妻关系 |
一、妇德妇道的强调 |
二、日常生活的叙说 |
三、婚姻缔结与婚外关系书写 |
第四节 诗人鸳鸯墓志与家族研究 |
一、诗人鸳鸯墓志所见家族联姻 |
二、诗人鸳鸯墓志所见家族教育 |
第五节 诗人鸳鸯墓志的文学意义 |
一、鸳鸯墓志与诗人事迹的补充 |
二、鸳鸯墓志所见女性诗人 |
三、诗人鸳鸯墓志与悼亡诗 |
第三章 新出诗人墓志与《丹阳集》 |
第一节 《马挺墓志》与《丹阳集》相关问题 |
一、马挺非马怀素之弟 |
二、马挺的仕历 |
三、马挺的文学成就 |
第二节 《蔡希周墓志》与《丹阳集》蔡氏兄弟 |
一、蔡希周的家世和事迹 |
二、蔡希寂的文学和书法 |
三、蔡希逸的行第问题 |
第三节 《包陈墓志》与包融事迹 |
一、包融之官职 |
二、包融之文学世家 |
第四节 新出墓志所见《丹阳集》诗人丁仙芝、申堂构 |
一、丁仙芝 |
二、申堂构 |
第四章 新出《韦瓘墓志》与《周秦行纪》 |
第一节 《韦瓘墓志》考论 |
一、韦瓘墓志释文 |
二、韦瓘文学家世发微 |
三、韦瓘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交游 |
四、韦瓘墓志的科举内涵 |
五、韦瓘的仕宦经历 |
六、韦瓘与牛李党争 |
第二节 《周秦行纪》作者辨证 |
一、《周秦行纪》的着录与“韦瓘说”辨析 |
二、《周秦行纪》与《周秦行纪论》《牛羊日历》《续牛羊日历》 |
三、牛僧孺作《周秦行纪》的可能性 |
第五章 新出《崔尚墓志》与《唐桐柏观碑》 |
第一节 《崔尚墓志》考论 |
一、《崔尚墓志》释文 |
二、崔尚的文学家世 |
三、崔尚的仕宦经历 |
四、崔尚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交往 |
第二节 崔尚撰《唐桐柏观碑》考论 |
一、《唐桐柏观碑》的流传轨迹 |
二、《唐桐柏观碑》的书法价值 |
三、《唐桐柏观碑》的道教内涵 |
四、《唐桐柏观碑》的文学价值 |
第六章 新出《韦元甫墓志》与《木兰歌》 |
第一节 新出土《韦元甫墓志》考论 |
一、《韦元甫墓志》释文 |
二、韦元甫的家世 |
三、韦元甫的仕宦经历与交游 |
四、墓志撰书者 |
第二节 韦元甫与《木兰歌》 |
一、《木兰歌》的三种文本 |
二、韦元甫撰《木兰歌》辨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世纪出土文献与唐诗研究综述 |
附录二 唐代诗人墓志编年简表 |
作者简历 |
(9)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选题目的和价值 |
上卷 唐代试诗研究 |
第一章 唐代试诗制度新说 |
第一节 “以文取士”与“以诗取士” |
一、“以文取士”概念的提出 |
二、“取士”与“科举” |
三、试诗的双重特性 |
第二节 取士层级与试诗 |
一、取士层级理论与试诗 |
二、初级取士: 进士科试诗 |
三、中级取士: 铨选试诗 |
四、三级兼顾: 制举试诗 |
五、“士中取士”: 入翰林试诗 |
第三节 “奉试诗” |
一、“奉试诗”与“覆试诗” |
二、“奉试诗”与“赎帖诗”、“帖经日试诗” |
三、其他“奉命”之作 |
第四节 广义试诗举例 |
一、“召试诗” |
二、“献诗” |
三、“召试诗”与“献诗”异同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试诗编集与存佚 |
第一节 唐人的编存 |
第二节 宋至明代的文本 |
一、宋代: 《文苑英华》“省试”诗卷及其他 |
二、元代: 李存《唐人五言排律选》 |
三、明代: 大型总集与唐试诗 |
第三节 清代唐试诗编选 |
一、清代总集与唐代试诗 |
二、书院刊本与唐代试诗 |
三、唐代试诗专门选本 |
四、相关诗法、诗话着作 |
第三章 唐代试诗的题旨 |
第一节 唐代试诗的题目 |
一、题目构成两种方式 |
二、出题者与题典出处 |
三、题目的特点与禁忌 |
四、题目的功能和意义 |
第二节 唐代试诗的题材 |
一、题材大类 |
二、各小类及其特点 |
三、总体特点与禁忌 |
第三节 唐代试诗的内涵 |
一、思想的具体内容 |
二、思想的主要特徵 |
第四节 试诗的“人格”关注 |
一、试诗中的“君子” |
二、“君子”形象特徵 |
三、“君子”人格意蕴 |
第四章 唐代试诗的艺术 |
第一节 唐代试诗的体裁 |
一、唐代试诗体裁类别 |
二、五言排律诗体溯源 |
三、十二句五排的优势 |
第二节 唐代试诗的结构 |
一、“三解法”解排律 |
二、“新三解法”解试诗 |
三、起句、对句与结句 |
第三节 唐代试诗的音韵 |
一、限韵 |
二、韵书 |
三、韵格 |
第四节 唐代试诗的诠题 |
一、诠题方式 |
二、“诠题”的功能与意义 |
三、关於“诠题”的两个问题 |
第五节 唐代试诗的意象 |
一、“意象”和“意象文义” |
二、试诗意象的特点 |
三、“意象文义”的功能与意义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唐代试诗韵字表 |
附录二 清代唐试诗选本叙录 |
下卷 唐代试诗文本整理 |
凡例 |
卷一 唐代试诗存诗整理 |
一、科第时间可考部分 |
二、科第时间未明部分 |
三、科第时间佚考部分 |
卷二 唐代试诗佚诗辑考 |
一、前人所辑(36首) |
二、笔者增补(56首) |
卷三 唐代试诗存目 |
附录 异体字、繁简字、俗体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出土唐代文学家韦瓘墓志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韦瓘文学世家发微 |
(一) 韦瓘祖辈的文学成就 |
(二) 韦瓘父辈的文学成就 |
(三) 韦瓘同辈的文学成就 |
二韦瓘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交游 |
三韦瓘墓志与韦氏科举 |
(一) 制科韦正卿和韦夏卿 |
(二) 状元韦瓘 |
四韦瓘的仕宦经历 |
(一) 入幕 |
(二) 升迁 |
(三) 贬谪 |
(四) 擢用 |
五韦瓘与牛李党争 |
四、《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增补(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考功郎中研究[D]. 杨文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2]唐代郎官与诗歌研究[D]. 颜程龙. 河北大学, 2020(08)
- [3]唐代陈郡长平殷氏家族书法研究[D]. 钟晓琴.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晚唐藩镇判官研究[D]. 吉东梁. 西北大学, 2019(01)
- [5]《唐会要·御史台》整理与研究[D]. 黎芸. 武汉大学, 2019(06)
- [6]薛能诗歌校注[D]. 王小莹.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7]隋唐员外郎制度研究[D]. 刘星.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新出唐代诗人墓志研究[D]. 杨琼. 浙江大学, 2018(01)
- [9]唐代试诗研究与文本整理[D]. 王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3)
- [10]新出土唐代文学家韦瓘墓志考论[J]. 杨琼. 文学遗产,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