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引风换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换热器,Fluent模拟,流场,导流片
引风换热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霞,侯艇,梅艳阳[1](2017)在《基于Fluent软件的换热器引风筒仿真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Fluent软件,对换热器的引风筒进行建模,通过改变风筒结构以及安装导流片,模拟研究筒内风场分布,进而对原有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引风筒结构,内部冷却空气分布均匀,较大提高了换热器的冷却能力。(本文来源于《科学家》期刊2017年13期)
戴军,邹晓辉,徐厚达,王伟,张佳伟[2](2013)在《提高冷却塔效率的可调引风换热和填料差异化布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闭式湿冷火力发电机组冷却塔换热性能差、冬季挂冰严重的问题,为强化冷却塔换热途径,本文提出一种可调引风换热和填料差异化布置技术。利用可调引风换热装置,根据环境风向、风速自动调整冷却塔进风量,优化冷却塔流场,提高冷却塔换热能力;充分考虑冷却塔内部流场差异,采用淋水填料差异化布置方式,提升冷却塔换热效果。将该技术在某电厂150MW机组冷却塔进行实际应用,冷却塔冷却能力提高了约7%,机组供电煤耗降低了约1.5g/(kW·h)。(本文来源于《发电与空调》期刊2013年04期)
杨程[3](2011)在《换热器引风风机轴承的故障诊断和分析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风机的振动监测结合频谱分析,诊断故障为轴承外圈存在缺陷,通过对产生原因的分析研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了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本文来源于《冶金动力》期刊2011年05期)
李丽,李安桂[4](2008)在《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换热系数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展地下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降温模型的综合试验,测出了不同风速,不同尾水流速情况下空气、尾水及洞壁的温度,得到各种工况下的换热系数,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引风速度、尾水流速对无压尾水洞引风降温效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8年27期)
李丽[5](2008)在《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换热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逐步成为了世界能源消耗大国。而煤、油、气等石化能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和挑战。因此,寻求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空调方式来降低建筑能耗,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土壤有巨大的蓄冷蓄热能力,是天然、环保可再生能源,水电站通风空调设计中采用无压尾水洞引风系统,系统简单、节能、造价低廉,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建立地下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降温试验模型,测定空气流速为0.5m/s、1.0m/s、1.5m/s,尾水流速为0.1m/s、0.2m/s、0.3m/s,尾水洞壁面为光滑及相对粗糙度为0.01、0.04的情况下不同进深点的温度。得出了无压尾水洞引风降温效果随风速、尾水流速、壁面粗糙度以及隧洞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尾水洞壁面粗糙度、水流速度、空气速度和隧洞长度对尾水洞引风换热都有影响。当引风速度从0.5m/s到1.0m/s,1.0m/s到1.5m/s时,速度每增加0.5m/s,对流换热系数平均分别增加11.823 w/m~2·℃和8.013 w/m~2·℃;当尾水流速从0.1m/s到0.2m/s,0.2m/s到0.3m/s时,尾水流速每增加0.1m/s时,对流换热系数平均分别增加2.459 w/m~2·℃和2.871w/m~2·℃;当壁面从光管到相对粗糙度为0.01,相对粗糙度为0.01到相对粗糙度为0.04时,对流换热系数平均分别增加2.419w/m~2·℃和1.897w/m~2·℃。(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8-05-01)
张耘[6](1995)在《喷射引风高气密性陶土换热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一种新型换热器,它由高气密性陶土换热器、带插入件的金属管状换热器和喷射器3部分组成。有效地克服了传统陶土换热器气密性差和金属换热器使用温度低的缺点,充分发挥了陶土换热器耐高温和金属换热器气密性好的优点。用于本溪钢铁公司初轧厂的上部单侧供热均热炉上,在烟气温度1150℃时,空气预热温度达695℃。与使用金属喷流辐射换热器的炉子比较,提高空气预热温度200℃以上,取得了节能27%和增产19%的综合效果。换热器的漏气率在使用初期仅2.6%,使用10个月后仅4.5%,为国际先进水平。(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1995年01期)
引风换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闭式湿冷火力发电机组冷却塔换热性能差、冬季挂冰严重的问题,为强化冷却塔换热途径,本文提出一种可调引风换热和填料差异化布置技术。利用可调引风换热装置,根据环境风向、风速自动调整冷却塔进风量,优化冷却塔流场,提高冷却塔换热能力;充分考虑冷却塔内部流场差异,采用淋水填料差异化布置方式,提升冷却塔换热效果。将该技术在某电厂150MW机组冷却塔进行实际应用,冷却塔冷却能力提高了约7%,机组供电煤耗降低了约1.5g/(kW·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引风换热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霞,侯艇,梅艳阳.基于Fluent软件的换热器引风筒仿真优化设计[J].科学家.2017
[2].戴军,邹晓辉,徐厚达,王伟,张佳伟.提高冷却塔效率的可调引风换热和填料差异化布置技术[J].发电与空调.2013
[3].杨程.换热器引风风机轴承的故障诊断和分析处理[J].冶金动力.2011
[4].李丽,李安桂.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换热系数的计算[J].山西建筑.2008
[5].李丽.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换热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6].张耘.喷射引风高气密性陶土换热器[J].矿冶.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