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声源论文-王自强

单声源论文-王自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声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UV,SINS,Bellhop,互相关

单声源论文文献综述

王自强[1](2018)在《基于单声源与虚拟基元辅助SINS的被动水声定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UV是目前开发海洋资源、调查海洋环境以及利用海洋空间的关键性装备,而保障其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隐蔽性地自主导航定位和执行水下任务也成为各国的研究重点。SINS拥有高自主、高隐蔽、输出参数全面等优点,但其定位误差随时间积累;LBL定位系统可完成水下载体的精确定位,但基阵阵元的布放、校准以及回收耗时耗力;USBL定位系统虽避免了大量基元的布放,但引入了严重的测向误差。因此利用多源信息融合来提高AUV导航定位精度以及可靠性的研究逐渐走入时代前沿。论文结合了LBL基阵大、精度高的优点和USBL单声源、单应答器的配置,设计了使用单声源和虚拟基元迭代来辅助SINS的组合导航定位方法,并结合其他水下辅助导航设备,建立了SINS/虚拟基元/DVL/MCP/深度计的组合导航模型,避免了LBL基元的布放以及USBL的测向操作,通过迭代方式实现了AUV水下实时性、高精度、高隐蔽性的导航定位需求。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详细调研了国内外AUV设备的发展现状和各类导航算法的研究现状。针对水下实际环境,分析了水下声线的各种特性,尤其对多径效应,声线弯曲等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提高声学定位精度做好了前期理论准备工作。同时为了后续的声学定位能仿真出较真实的水下环境,研究了水下射线声学理论,并使用Bellhop软件模拟水下信道,从而得到了合理的接收信号。第二,针对水下噪声和多径效应对时延差测量的影响,采用SCOT频域加权互相关算法,降低了伪峰幅值,有效锐化了真实峰并得到了更高精度的时延差。针对水下声速分布不均的情况,利用分层等梯度声速跟踪算法对声源位置进行校准,提高了校准精度。这些水下声学误差修正技术都为之后的高精度定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概述了常规情况的LBL和USBL系统的导航原理,并针对这两个系统中存在的优缺点,设计了基于高斯-牛顿迭代的虚拟基元投影、基于周期移动时间窗的VLBL等虚拟基元迭代定位技术。第叁,提出了一种基于SINS/虚拟基元/DVL/MCP/深度计的组合导航模型,设计了基于集中卡尔曼滤波的信息融合算法,并推导了其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最后,对基于高斯-牛顿迭代的虚拟基元投影、基于周期移动时间窗的VLBL两种不同的虚拟基元迭代技术辅助SINS定位的组合导航方式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引入虚拟基元迭代技术,有效修正了SINS的位置误差,提高了AUV水下导航定位精度。整个导航系统能够满足AUV水下导航定位的实时性、高隐蔽性、高精度等需求。(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7)

伍玉叶[2](2017)在《侧向单声源距离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声源距离定位的物理分析和心理声学实验等各项研究相对复杂,使得有关声源距离定位的研究相对滞后,有些关于声源距离定位的科学问题仍然有待研究。而在虚拟重放技术中如果引入距离定位与感知效果,将使得虚拟听觉现实的效果更加逼真。因此,对声源距离定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影响声源距离定位因素有很多,包括主观响度、双耳因素、环境反射声和谱因素等。在自由场以及近场声源条件下,主要与双耳因素和主观响度有关。在远场时,双耳因素较弱,有研究表明反射声有利于增强距离感知。因此,本文将从近场以及远场两个方面来定量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声源距离定位的影响。由于近场真人HRTF数据测量非常困难,因此目前暂时还未见近场不同频段上个性化HRTF与非个性化HRTF的声源距离定位效果对比,特别是个性化因素在不同频段范围对距离定位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基于实验测量的个性化HRTF处理得到的双耳声信号开展心理声学距离定位实验,实验信号采用了0.05~0.75 kHz、2.77~5.84 kHz和0~20.0 kHz叁个不同频段进行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分析低频和中高频个性化近场HRTF对距离定位的贡献。实验结果表明,水平面上方位角90°(正对右耳方向)的近场声源,个性化因素对声源距离感知影响不大,但响度因素的作用十分明显。并且实验结果表明当声源距离小于0.5 m时,包含低频信息的双耳因素对声源距离定位的作用尤为重要。现有的反射声研究,所包含反射声都非常复杂,通常是将房间内所有反射声都考虑进来。本文将对反射声进行简化,研究其是否能显着提高距离定位效果。在虚拟听觉重放等实际应用中,简化的反射声如果得以论证,相关的研究结果将作为滤波器简化的依据,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了定量分析反射声对距离定位的影响,本文采用相对简单的刚球头部+刚性墙面组合模型,通过声源距离定位实验(两个相邻声源距离的远近判断)进一步证实早期反射声对声源距离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向早期反射确实提高了声源相对远近判断的正确率,能从48%提高到大约78%,为反射声影响声源距离定位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江晨[3](2017)在《单声源声镊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高频超声在科研和工业领域,如超声医疗检测、超声无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利用声辐射力实现生物医学领域实现细胞筛选、药物输送作用,以及在工业设计领域实现微粒子的非接触操控等,是目前医学超声研究热点之一,声波对球粒子的声辐射力研究对新型声镊子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利用声散射理论方法对声波作用于球形粒子的声辐射力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回顾了声辐射力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历史,介绍了近期有关声辐射力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接着介绍基于球散射理论的声辐射力计算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基于点声源的球散射理论下中空聚焦换能器对轴向球粒子的声辐射力。在未考虑声衰减前提下,仿真结果证明中空聚焦换能器在近场区域产生了声辐射拉力区,声辐射拉力区域与内、外角以及完全硬介质球半径大小有关。该结论可能对未来单声源声镊子的实现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第叁章主要介绍基于球声散射理论下环状换能器中轴线上的球所受声辐射力的模型。未考虑介质中声传播损耗的前提下,计算结果发现环状换能器轴向的近场区域存在声辐射拉力区域,该区域与纳米量级球的大小材质、距离、内外半径的大小等相关,本章重点讨论声辐射拉力区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对声镊子的研究制作具有指导作用。第四章主要利用有限级数展开的方法,通过将贝塞尔高斯波进行球函数展开计算了波束因子,推导出贝塞尔高斯波对轴向上粒子的声辐射力,拓展了贝塞尔波的声辐射力研究。为未来利用单向非衍射波实现声捕获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建立各种不同声场中声辐射力模型,计算了球形粒子在不同单声源中受到的声辐射力,对单声源声镊子的设计制作,实现工业和医学上的无损操控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12)

金文标,游俊[4](2007)在《基于多普勒效应的单声源速率测定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实现了对固定频率、匀速运动的单声源的速率测定。利用MATLAB拟合了固定传感器接收到的该声源运动时的声音信号,用Hilbert变换得到了该信号的瞬时频率,并以离散时间域的多普勒效应为目标函数,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其速率。算法采用小波分析及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别对原始声音信号和瞬时频率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较高,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许飞[5](2007)在《单声源与多声源发声条件下的听觉似动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听觉似动(auditory apparent motion,AAM)是人对没有空间位移的声音产生的运动错觉,它同时也是当前研究动态听觉的心理机制最常用的方法。本研究对不同位置的声源在单个声源与多个声源发声条件下的听觉似动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探讨AAM的发生的一般机制,为优化与听觉有关的界面设计,提供有效的工效学支持。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对中矢面声源的双耳听与单耳听条件下,刺激时长、声源数和ISI对AAM的效应研究;实验二,对水平右侧单耳听条件下,不同的声源间距、声源发声特点、声源个数及刺激时长对AAM的效应研究。实验在隔音消音实验室中进行,以被试对声音运动感的评价和声源运动方向(或不运动声音的位置)判断作为评价被试绩效的依据。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单个声源和多个声源发声条件下,无论是对AAM运动感还是对方向判断,两种收听方式的结果均比较接近,双耳听相对于单耳听,并不能显着增加运动感水平,也不能显着提高运动声音与静止声音的区分度;2.声源数对单个声源发声条件下的AAM运动感有显着影响,间距对右侧水平面方向辨认有显着影响;3.听觉系统加工AAM刺激需要最小整合时间。(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5-01)

单声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声源距离定位的物理分析和心理声学实验等各项研究相对复杂,使得有关声源距离定位的研究相对滞后,有些关于声源距离定位的科学问题仍然有待研究。而在虚拟重放技术中如果引入距离定位与感知效果,将使得虚拟听觉现实的效果更加逼真。因此,对声源距离定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影响声源距离定位因素有很多,包括主观响度、双耳因素、环境反射声和谱因素等。在自由场以及近场声源条件下,主要与双耳因素和主观响度有关。在远场时,双耳因素较弱,有研究表明反射声有利于增强距离感知。因此,本文将从近场以及远场两个方面来定量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声源距离定位的影响。由于近场真人HRTF数据测量非常困难,因此目前暂时还未见近场不同频段上个性化HRTF与非个性化HRTF的声源距离定位效果对比,特别是个性化因素在不同频段范围对距离定位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基于实验测量的个性化HRTF处理得到的双耳声信号开展心理声学距离定位实验,实验信号采用了0.05~0.75 kHz、2.77~5.84 kHz和0~20.0 kHz叁个不同频段进行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分析低频和中高频个性化近场HRTF对距离定位的贡献。实验结果表明,水平面上方位角90°(正对右耳方向)的近场声源,个性化因素对声源距离感知影响不大,但响度因素的作用十分明显。并且实验结果表明当声源距离小于0.5 m时,包含低频信息的双耳因素对声源距离定位的作用尤为重要。现有的反射声研究,所包含反射声都非常复杂,通常是将房间内所有反射声都考虑进来。本文将对反射声进行简化,研究其是否能显着提高距离定位效果。在虚拟听觉重放等实际应用中,简化的反射声如果得以论证,相关的研究结果将作为滤波器简化的依据,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了定量分析反射声对距离定位的影响,本文采用相对简单的刚球头部+刚性墙面组合模型,通过声源距离定位实验(两个相邻声源距离的远近判断)进一步证实早期反射声对声源距离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向早期反射确实提高了声源相对远近判断的正确率,能从48%提高到大约78%,为反射声影响声源距离定位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声源论文参考文献

[1].王自强.基于单声源与虚拟基元辅助SINS的被动水声定位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8

[2].伍玉叶.侧向单声源距离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验证[D].华南理工大学.2017

[3].江晨.单声源声镊子研究[D].南京大学.2017

[4].金文标,游俊.基于多普勒效应的单声源速率测定算法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5].许飞.单声源与多声源发声条件下的听觉似动特点研究[D].浙江大学.2007

标签:;  ;  ;  ;  

单声源论文-王自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