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闭环稳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流电机,死区控制,Lyapunov函数,卷积神经网络
闭环稳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勇,东方,苗毅斐[1](2019)在《基于Lyapunov闭环稳定的CNN直流电机死区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直流电机控制策略中,未考虑参数未知、死区输入以及非线性特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yapunov闭环稳定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CNN)直流电机死区控制策略。首先给出直流电动机的动力学系统模型,以及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控制目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逼近直流电机系统中的未知参数,并利用Lyapunov函数进行状态反馈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然后给出闭环控制系统中的信号有界定理,从理论上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MATLAB平台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模型建立和实验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葛鹏,张亚亚,吴馥郁,安允展,周磊[2](2019)在《基于双闭环的混合储能直流微电网稳定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输出随机性强、波动性大等问题,利用蓄电池-超级电容对光伏发电系统出力的互补特性,构成蓄电池-超级电容和光伏发电的直流微电网系统。在对比分析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的双闭环PI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相结合的混合储能的光伏发电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双闭环控制下的微电网具有更好的暂态响应速度及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电力》期刊2019年04期)
高雪[3](2019)在《全旋转闭环指向式导向钻井工具稳定平台控制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导向执行机构的不同导向控制方式,直接决定了钻井工具导向能力的差异性。其中,稳定平台是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核心,只有对稳定平台进行精准的闭环控制,才能使钻井工具在动态工作状态下,为系统提供稳定并可控的造斜方位和导向力。本文针对全旋转闭环指向式导向钻井工具的稳定平台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稳定平台广义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得出其状态空间表达式及传递函数,并对其进行了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分析。根据动态指向式导向钻井工具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全旋转闭环指向式导向钻井工具双偏心环偏置机构的控制方式。通过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来逼近钻井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并用整体逼近和分块逼近两种方式来进行控制方式的设计,最后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针对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所存在的问题,采用速度环与位置环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双环积分滑模控制器,并用Lyapunov函数验证了其稳定性。对其内外偏心环在四组不同位置指令下进行轨迹追踪,证明该控制方法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对于控制系统的抖振现象及噪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的双环积分滑模控制算法,在加入自适应卡尔曼滤波之后,控制器可以根据噪声统计估计,有效地滤除白噪声且能准确预测当前状态,抵抗外界噪音的干扰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9-05-30)
[4](2018)在《班务任务双闭环 质量效率双提升 安全管理标准化助力运载火箭安全稳定飞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姿态控制系统被称为运载火箭的"大脑",若姿态控制系统出现安全问题,损失不可估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十二所姿控组在工作中,通过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活动抓实班组科学管理,并在此基础之上独创了"班务任务双闭环"管理法,将安全管理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班组安全管理质量与效率实现"双提升",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获得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首批"全国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等荣誉。在此向大家介绍他们在创建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过程中的经验与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本文来源于《班组天地》期刊2018年08期)
罗欣玮[5](2018)在《基于相位闭环控制的弹光调制器稳定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ion,PEM)具有光谱窗口宽、工作频率高、调制效率高、通光孔径和面积大等优点,因此以弹光调制器为核心的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具有宽光谱范围、高灵敏度和高速等优势,在环境检测、深空探测、国防安全和生物医学等尖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弹光调制器工作时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和自身的热耗散会导致工作不稳定光程差波动较大,成为弹光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仪高精度、高稳定度的最大制约因素。本文首先在对弹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热交换动态模型,得出驱动电压相位与弹光调制器电流相位相同,由此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基于相位闭环控制的弹光调制器稳定系统。其次对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电路、探测器电路、高压驱动器电路、激光器驱动电路、FPGA数字锁相电路的设计。用verilog语言在FPGA中实现增强型DDS方波生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参考信号生成模块、数字锁相算法模块和FPGA数据通信模块的设计。在上位机中通过LabVIEW完成对FPGA通过UART接口传输到上位机的数据进行处理,同时采集并处理反馈电流相位信号,实时调整整个系统的工作频率,使弹光调制器的光程差保持稳定。最后,对相位闭环稳定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均达到预期目标,搭建实验平台测试弹光调制器的光程差稳定性,经测试稳定系统可使光程差长时间保持稳定,其最大波动幅度为2.14%,而去除稳定系统后光程差最大波动幅度为53.1%,由此可证明该系统可大幅提高弹光调制器的稳定性,使光程差长时间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8-05-31)
赵真,陈欢龙,马超,王碧[6](2016)在《大柔性太阳翼高稳定闭环指向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柔性太阳电池翼在轨高稳定对日跟踪控制需求,在低速位置闭环和高速速度闭环复合控制基础上,对系统传动间隙和摩擦进行动态补偿,提高系统平稳性。根据实验测试数据,建立电机力矩纹波、传动刚度、传动间隙、动静摩擦、角度编码器等数学模型,并进行控制方案设计。数值仿真表明,控制方法应用于小于0.01Hz的大柔性太阳电池翼的对日定向控制,可以满足速度稳定度优于10%的性能要求,并具有一定的控制裕度。这一结论将有助于空间飞行器对日定向装置的控制方案设计。(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23)
周涛,陈中,郭瑞兴[7](2016)在《基于闭环阻尼转矩分析法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阻尼转矩分析(DTA)法中的DTA灵敏度系数表征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传递函数的变化对系统模态的影响,真正得到的是开环状态下的数值,而闭环情况下的数值更有意义。提出了闭环DTA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灵敏度指标并指出其应用场景,即PSS闭环参数设计和运行方式变化时PSS参数的在线调整,最后通过两区四机系统和大电网的算例证明了闭环DTA指标及其应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6年18期)
赵维兴,林成,孙斌,康鹏,孙元章[8](2016)在《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闭环控制通信实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如何减小通信网络的影响角度,提出了实现电力系统广域PSS闭环控制架构,具有与数据上行通道结合的控制下行通道,控制终端可同步授时以实现同步控制及闭环时延补偿,实现远方信号反馈及广域协调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应用环境实现了贵州电网的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PSS(power system stabilizer)闭环控制系统。并阐述了广域阻尼闭环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了控制下行通道的通信规约。该文最后对该架构进行了RTDS硬件闭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架构可有效实现广域PSS闭环控制。(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陈光威[9](2016)在《弹光调制双闭环稳定与控制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在国防安全、空气检测、太空探索、生物工程等高精尖领域,光谱测量愈发受到重视。现有的各种用于光谱测量的光谱仪中,以弹光调制干涉具为核心的弹光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因工作频率高、适用光谱波段广、反应灵敏精准等优点使其优势显着应用空间广阔。弹光调制器工作状态无法长时间稳定,调制效果受自身热效应及环境限制严重。因此如何克服弹光调制器工作不稳定的问题,对其进行方便准确的控制,保证其调制效果的稳定并能根据需求使其输出需要的调制光程差是弹光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发展必须跨过的难关。本文首先分析弹光调制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弹光晶体的动态模型对其工作过程中的热耗散引发的频率漂移进行分析,利用得到的谐振频率与相位差关系以及频率漂移对光程差调制效果的影响为基础,对弹光调制双闭环稳定与控制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其次以FPGA为控制核心进行硬件系统设计,分别由反馈采集及转换、电压自动调节、A/D反馈、光程差检测、DA转换等模块构成。并实现了以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数字鉴相器的设计为基础的频率控制闭环环路程序的设计实现频率制动跟踪的功能,以及用于光程差调制效果反馈的光程差检测程序的设计,进行光程差调制效果补偿的电压控制闭环环路系统和对驱动电压监测的A/D反馈控制程序的设计,还有为采集到的干涉信号进行光谱复原而进行波长定标需要的数据进行传输的程序设计。从而完成对弹光调制器稳定工作和输出需要的调制光程差的控制,而且为进一步的数据处理与光谱反演做准备。最后对系统的各个组成模块进行了测试,并搭建了弹光调制稳定与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和PEM-FTS综合测试实验平台,对整个系统的工作效果进行测试,系统实现调制效果在大光程差调制状态下的长时间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6-05-23)
谭运生[10](2015)在《电动轮汽车转向的动态稳定控制及人车闭环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各国政府和各大汽车厂商开始致力于推动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以期解决传统内燃机汽车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同时,电动轮汽车作为一种采用全新动力驱动形式的汽车,以轮毂电机或轮边电机驱动车轮,给整车提供动力。较传统汽车而言,电动轮汽车具有更多的可控自由度,更加适合于底盘集成控制技术。便于采用一体化方式分配车辆转向、驱动和制动系统的执行器动作,使得整车性能达到最优。因此,将电动轮汽车与底盘集成控制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车辆稳定性控制而言,采用底盘集成控制系统是目前公认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处理好转向和驱动之间的协同问题,建立统一的控制结构是解决底盘集成控制问题的关键。针对该问题,本文以四轮独立转向的电动轮驱动汽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并基于分层控制结构,对转向和驱动协同控制问题、轮胎纵向力分配问题以及执行机构和传感器/观测器延时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分述如下:首先,建立了八自由度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为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开发和验证提供仿真平台。在车辆动力学模型的轮胎建模部分,为便于理论分析,选用了能够反映轮胎非线性特性以及物理含义清晰、形式简洁的Dugoff轮胎模型。其次,基于分层控制结构提出了一种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分为叁层,第一层为期望规划层,主要是基于驾驶员熟悉的车辆线性模型,选用了能够表征驾驶员操纵和稳定意图的参考模型;第二层为协调规划层,采用滑模变结构方法设计了四轮转向控制器和横摆力矩控制器,并实现了转向和横摆的协同控制;第叁层为分配控制层,基于车辆操纵性和驾驶舒适性设计了轮胎纵向力动态分配策略;同时,还针对执行机构和传感器/观测器的延时问题设计了Smith预估控制器。所设计的轮胎纵向力动态分配策略,能够在借助车辆稳态转向特性辅助车辆转向的同时,兼顾驾驶员的纵向驾驶意图,减小轮胎纵向力分配过程对车辆纵向速度的影响。并针对该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进行了开环仿真研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满足了设计要求,能够很好地实现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控制。然后,为进行人车闭环仿真研究,对驾驶员模型的预瞄和决策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方向预瞄驾驶员模型,用于获得驾驶员在车辆转向过程中的方向盘转向角,从而为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人车闭环仿真研究提供有效的驾驶员模型。最后,建立了基于车辆稳定性控制的人车闭环控制系统,并进行了闭环仿真研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基于分层控制结构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能够在极限工况下,实现车辆稳定性控制的目的,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从而在确保车辆稳定行驶的前提下,更好地配合驾驶员实现其操纵意图。(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5-03-01)
闭环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功率输出随机性强、波动性大等问题,利用蓄电池-超级电容对光伏发电系统出力的互补特性,构成蓄电池-超级电容和光伏发电的直流微电网系统。在对比分析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的双闭环PI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相结合的混合储能的光伏发电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双闭环控制下的微电网具有更好的暂态响应速度及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闭环稳定论文参考文献
[1].张俊勇,东方,苗毅斐.基于Lyapunov闭环稳定的CNN直流电机死区控制[J].控制工程.2019
[2].葛鹏,张亚亚,吴馥郁,安允展,周磊.基于双闭环的混合储能直流微电网稳定控制策略[J].黑龙江电力.2019
[3].高雪.全旋转闭环指向式导向钻井工具稳定平台控制理论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
[4]..班务任务双闭环质量效率双提升安全管理标准化助力运载火箭安全稳定飞行[J].班组天地.2018
[5].罗欣玮.基于相位闭环控制的弹光调制器稳定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8
[6].赵真,陈欢龙,马超,王碧.大柔性太阳翼高稳定闭环指向控制技术研究[C].第二届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7].周涛,陈中,郭瑞兴.基于闭环阻尼转矩分析法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
[8].赵维兴,林成,孙斌,康鹏,孙元章.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闭环控制通信实现技术[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6
[9].陈光威.弹光调制双闭环稳定与控制技术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6
[10].谭运生.电动轮汽车转向的动态稳定控制及人车闭环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标签:直流电机; 死区控制; Lyapunov函数; 卷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