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青少年的自行车运动情况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尤达[2](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栾金华[3](2021)在《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遗产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2017年成都赛事名城计划提出以来,成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大类型赛事精彩纷呈,为成都市留下了十分可观的赛事遗产,但因现今成都体育市场化程度相对不足以及国内体育产业建设与研究起步较西方晚,赛事遗产的建设与研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大型体育赛事成为耗时耗力却昙花一现的现象级产物,大型体育赛事为城市带来的资源未能在赛后实现有效的合理配置,因此成都在开发大型体育赛事遗产方面展现出了迫切的现实需求与群众需求,结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重要国际影响力与大型体育赛事遗产研究热潮的到来,以成都大运会为例探索大型体育赛事的遗产开发与利用,促进赛事可持续发展,助力大型体育赛事高额投资合理化,以期为成都后续大型体育赛事遗产的开发提供参考,因地制宜的依托成都独特的功能优势建立别具一格无可替代的赛事名城。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成都市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遗产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综合借鉴相关研究将成都大运遗产划分为体育遗产、经济遗产、社会遗产、文化遗产、环境遗产、城市发展遗产六大板块开展研究,又从运动竞技方面、场馆设施方面、体育人才队伍方面以及办赛规范和模式等方面细分化体育遗产板块;从培育体育企业、带动周边文旅及中小企业发展、搭建企业平台等方面分析经济遗产板块;从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健康中国2030”、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等方面阐述社会遗产板块;从普及体育文化、传播巴蜀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与巴蜀文化交融方面展开文化遗产板块;从城市绿化美化、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等方面论述环境遗产板块;从完善城市基础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研究了城市发展遗产板块。发现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遗产开发面临缺乏专门的赛事遗产机构、赛事遗产的管理及后续运营计划不明、大运遗产的评定标准尚未达成统一等障碍,并存在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设立专门服务于赛事名城计划的的赛事遗产机构、制定明确的大运赛事遗产的管理及后续运营规划、逐步探索完善大运遗产的评定标准等相关对策;以及提高“创造大运遗产”宣传力度,创建成都大运会遗产报告、进行大运遗产管理和利用的相关研究,尝试打造成都大运博物馆等发展思路。
朱厚伟[4](2021)在《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文中认为
杨鑫[5](2021)在《高级汉语口语的影视辅助教材设计 ——以《发展汉语·高级口语Ⅰ》为主干教材》文中研究表明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汉语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质量。学界对于汉语教材的建设工作提出了很多理论和看法,其中一条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材的立体化程度。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传输的速度越来越快,电视剧、电影、短视频等视频资源在各大视频播放平台和网络社交平台不断涌现,为我们将视频资源运用于汉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日渐成熟的网络存储技术可以将海量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有网络的地方即可实现数据的即时读取,过去在教材中添加音频、视频资源刻录成光盘时光盘容量有限、读取受限、成本过高等问题随之迎刃而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材立体化、可视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实现汉语教材的与时俱进。本文依照目前教材编撰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与融媒体的趋势,对教材的可视化路径进行了探索,以《发展汉语·高级口语I》为依托,在对该教材的话题、词汇、语言点、可视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网络视频片段进行剪辑和语料加工,制定口语教学与视频语言之间的有效衔接,为该教材编写了一本影视化的辅助性教材,以期实现汉语教材系统性、科学性与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同时,本文还就网络视频资源的获取、剪辑、压缩、上传,以及视频资源的语料提取、语料加工在技术层面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就如何在汉语口语教学中合理利用影视化教材辅助教学提出了一些使用建议。可视化的汉语教材可以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信息加工通道,增加语言输入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认知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视频中接近现实的交际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示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交际策略,提高交际能力。同时,由于交际活动的背景信息丰富立体,学生更容易形成“i+1”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模式,降低语言学习的难度。视频资源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建立起语言同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视频资源的运用还可以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本研究是汉语教材和汉语教学可视化的一次探索,未来汉语教材的立体化、可视化建设和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黄立萍[6](2020)在《基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居民环境行为实现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驱动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国际能源署《2019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更多的能源消耗正在导致严重的环境危机。坚持可持续生活方式,将环境知识转化为行动成为环境保护的全球策略(联合国《千年生态评估》报告),成为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之一。本研究以城市社区居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数据采集以问卷调研和环境教育活动并存的方式展开,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研究方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Fishbein综合理论模型、低成本假设和认同过程理论,最后甄别出环境行为实现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本研究为缩减理论对行为实现解释的差距做出一定贡献,为环境教育和管理的精准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探讨了可持续生活方式下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以Fishbein的综合行为模型为主要理论依据,同时结合了自我决定理论和遗憾理论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在考量了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基础上,测量了知识、社会互动在三个关键行为条件(自我效能、态度、感知规范)的作用下意图对行为实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意图对环境行为(SRW=0.585)的影响,较好地印证了Fishbein模型在研究中国居民环境行为时的适用性;知识与社会互动对行为实现作用明显,态度的作用比研究预期低;居民对于环境行为规范和行为反馈的需求,比培养好的环境态度的需求更高;居民在拥有了环境意图之后,会比较积极的赋予环境行动。第二,行为成本对居民环境行为影响的定量评估。本研究通过全面的环境行为影响因素调查,将环境行为相关的条件概率与行为效能模型结合,构建了更严格的行为成本度量及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影响的度量标准。基于这些新的度量,本研究明确地证实了低成本假设,即行为成本对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有负面的调节作用;行为成本越高,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就越小。其次,通过logit回归分析,确定了各类居民环境行为中的关键行为成本构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行为有不同的行为成本构成;不适当的设施、舒适度的丧失、习惯的改变、经济负担的考量是目前中国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关键成本。第三,探讨了从个体走向集体的居民环境行为认同过程。本研究分别从个体和集体的视角探讨居民环境行为,并结合自我完成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以认同过程为基础建构一个新的综合理论模型。通过模型论证,清晰地度量和比较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有助于促进人们对生态行为实现的复杂内部过程的理解。结果表明:自我认同过程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显着,社会认同过程对环境行为影响不足。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之间呈正相关,但不同行为之间的影响权重存在差异性,节能行为被影响的最少。其中,集体身份、自我效能对整体环境行为的影响显着。研究反映出中国居民的环境行为目前处于个体层面,集体层面的意识匮乏。第四,社区环境教育实践。通过“凌云·生态家”的环境教育实践观察,归纳了中国社区环境教育变革的七项策略;开展从“生活美学”向“生活环境主义”的哲学辨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居民环境行为状况,以检查环境教育的成效;总结出社区坚持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低碳行为经验。
陈瑶[7](2021)在《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4年国民体质测试数据》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安徽省20-69岁人群体质现状、特征及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人群体质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为提升该群体体质健康水平、进而改进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方法本研究以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中安徽省采集的39803名20-69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分别按照年龄、性别、城乡进行划分。采用问卷调查法、指标测量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体质监控的数据收集,采用Excel 2016、SPSS 23.0软件进行定性及定量资料的分析,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体质不合格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情况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总体“达标率”为87.23%,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其中60-69岁老年的体质达标率与全国相比差距最大,比全国总体水平低3.8个百分点。不同年龄间体质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95,P<0.001),两两比较显示:每两个年龄组间体质评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的体质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35,P=0.972)。2.健身活动政策与设施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超过95%的调查对象所在单位(村)没有发放体育锻炼补贴,超过全国总体百分比;超过70%的调查对象居住或工作场所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随着年龄增长,有活动场地、设施的人数百分比逐渐降低。3.体力活动情况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以步行和骑自行车为交通方式的比例增高(?2=2595.848,P<0.001);20-39岁组与40-59岁组工作均以轻体力活动作业为主,而60-69岁年龄组大多工作为重体力活动作业;各年龄组日常闲暇时活动均以无体力消耗为主的活动,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无体力活动的占比逐渐减少(?2=172.738,P<0.001)。总体上20-69人群工作时以轻体力活动为主,闲暇时以无体力消耗活动为主,表明20-69人群存在体力活动不足的现象。4.体育锻炼情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体育锻炼人群的33.7%。各年龄组体育锻炼以中等强度为主,占比在50%以上;锻炼项目选择比较单一,各年龄组均以步行为主要锻炼项目;各年龄组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都是以娱乐消遣、体力活动增加为主要目的,主要障碍是“缺少时间”。5.安徽省居民体质不合格率及可能的原因三个年龄组“受教育程度”均与体质不合格率呈负相关;体育锻炼对20-39岁群体体质状况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但对40-69岁群体有影响;职业类型与体质不合格率相关;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40-69岁体质不合格率一直偏高,无职业人群20-69岁均处于体质不合格率偏高状态;随年龄增长,乡村体质不合格率不断上升,40-69岁明显高于城镇;不同年龄段,体质不合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不同:20-39岁,体质不合格率高的主要因素为城乡和职业类型;40-59岁主要为是否锻炼和城乡类型;60-69岁主要为是否坚持锻炼。结论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总体“达标率”低于全国总体水平,总体上存在体力活动不足的现象,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体质不合格的影响因素不同。本研究结果提示后期分年龄段进行预防干预可能有效。此外,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智慧体育”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值得被期待。
黄邓楷[8](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荣伶[9](2020)在《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面对当前超大型公共空间建设导致的空间尺度割裂和情感疏离现象,探索以小微公共空间和情感化设计为切入点的城市肌理缝合和情感体验修补。小微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体系构建中的基层组分,是最便捷可达和贴近居民日常生活圈的情感寄托场所。存量规划和城市微更新运动更是赋予了其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关注“精度”(细节)与“温度”(人性场所)的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和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环境心理学、建筑现象学、情感化设计等相关理论基础,本文从尺度、类型、情感关联性等角度明确界定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构建情感化研究体系。通过对天津市不同尺度城区样本下小微公共空间在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的实证研究,凝练控制策略导则。全文包括三大方面研究内容:(1)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及内涵的深入解析提出小微公共空间的广义和狭义概念、规模与内涵,采用类型学法抽取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为建筑贴附型、街道衍生型、“L”围合型、“U”围合型、“口”围合型以及驻留型和穿过型两种使用行为模式。(2)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构建借鉴情感化设计和感性工学理论,构建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体系。形成小微公共空间设计语境下的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含义。从情感载体、情感呈现、情感人像及量化方法角度阐述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基础,后综合天津市空间结构及研究对象内涵属性侧重,选取城市新区、历史街区和生活社区三种样本,整理各样本下的情感化设计内容及工具方法。(3)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在不同尺度层面的实证研究城市新区尺度: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本能情感层面的整体感知和公共空间体系分析,辅以小微公共空间分布格局测度,和以L围合型和U围合型类型为主的小微公共空间行为观察及分析。历史街区尺度:针对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进行空间句法和行为观察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实现关键情感影响因子确定。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形态要素中过渡空间、底商及店前空间、临街建筑特征、界面通透性及环境色彩和谐是影响人们驻留型行为发生的关键条件,并结合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完成空间情感二维分布呈现。生活社区尺度:依靠PSPL调查法、访谈和空间行为观察实现基本数据收集,通过空间形态类型和使用行为模式的比对,挖掘反思情感层面的非正规行为对小微公共空间的主动介入与情感寄托,揭示并验证小微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扭结。每部分末尾围绕三个尺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整理提出具体的控制性策略导则。本文旨在回归本源的“人·空间·情感”话题,以质性理论为基础辅以量化手段支撑,既着眼数据的客观分析更衔接真实的生活图景,以微切入,睹微知着,挖掘和探讨小微公共空间的深层情感厚度。
魏东杰[10](2020)在《《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对浙江省构建现代化公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浙江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公民健康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尤其是这次新冠肺炎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开始从“疾病治疗”转移到“疾病预防”上,体育健身就是人们最好的选择。随着体育运动成为民众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浙江省人民政府越来越重视为公民提供更好的体育产品与服务,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体验。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对浙江省现代化公民建设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浙江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欧洲社会体育组织发达,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群众公共体育参与率高,积累了不少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研究以《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与浙江省全民健身大数据为研究素材,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研究法。提炼总结先进的欧盟经验,进而提出推动浙江省公民健身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地方政府在职能转换、政策落实以及服务质量提升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推动整个浙江省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通过回顾浙江省推进全民健身服务的历史沿革,可以得出浙江省在构建现代化的公民健身服务体系上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同时,浙江省在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中总结出了规划引领、科学实施;标准为纲、系统建设;注重特色、整体推进三个主要经验,也具备以下三方面优势:经济发展环境稳定,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先进的社会管理模式;独特的区位优势。但是浙江省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不强以及政府的财政总体投入仍然短缺等问题仍然摆在现实面前,亟待解决。根据大数据下的浙江省公民健身服务体系所反映,浙江省在公共体育事业上的发展上具有良好的势头,结合《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对浙江省构建现代化公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启示,研究认为浙江省构建现代化公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关键在如下(建议):利用大数据获取公民复杂多样的健身需求;以公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基层健身场所建设;借助财政扶持为手段鼓励社会参与;创新互联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完善政策的评估、实施、监督机制以提高其效益五个方面。
二、英国青少年的自行车运动情况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青少年的自行车运动情况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遗产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赛事名城行动计划的提出 |
1.1.2 大型体育赛事遗产研究热潮的到来 |
1.1.3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重要国际影响力 |
1.1.4 开发大型体育赛事遗产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遗产”概念的相关界定 |
2.1.2 “赛事遗产”概念的相关界定 |
2.1.3 “奥运遗产”概念的相关界定 |
2.1.4 “大运遗产”概念的相关界定 |
2.2 体育赛事遗产相关研究现状 |
2.2.1 体育赛事遗产相关研究 |
2.2.2 奥运遗产相关研究现状 |
2.2.3 大运遗产相关研究现状 |
2.3 综述小结 |
3 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遗产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1 体育遗产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1.1 运动竞技方面 |
3.1.2 场馆设施方面 |
3.1.3 体育人才队伍方面 |
3.1.4 办赛规范和模式方面 |
3.2 经济遗产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2.1 培育体育企业 |
3.2.2 带动周边文旅发展 |
3.2.3 促进周边中小企业发展 |
3.2.4 助力科技进步 |
3.2.5 搭建企业平台 |
3.3 社会遗产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3.1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
3.3.2 建设“健康中国2030” |
3.4 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4.1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
3.4.2 普及体育文化 |
3.4.3 传播巴蜀文化 |
3.5 环境遗产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5.1 城市绿化美化建设 |
3.5.2 生态环境质量提高 |
3.5.3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
3.6 城市发展遗产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6.1 完善城市基础建设 |
3.6.2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 |
4 第三十一届大运会遗产开发面临障碍与制约因素 |
4.1 面临障碍 |
4.1.1 缺乏专门的赛事遗产机构 |
4.1.2 赛事遗产的管理及后续运营计划不明 |
4.1.3 大运遗产评定标准尚未完善 |
4.2 制约因素 |
4.2.1 政策因素 |
4.2.2 经济因素 |
4.2.3 社会因素 |
5 第三十一届大运会遗产开发相关对策与发展思路 |
5.1 相关对策 |
5.1.1 设立专门服务于赛事名城计划的赛事遗产机构 |
5.1.2 制定明确的赛事遗产的管理及后续运营规划 |
5.1.3 逐步探索完善大运遗产评定标准 |
5.2 发展思路 |
5.2.1 提高“创造大运遗产”宣传力度 |
5.2.2 创建成都大运会遗产报告 |
5.2.3 尝试打造成都大运会博物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1:成都市体育赛事一览表(2011—2020) |
附件2:成都大运会赞助计划公示名单 |
(5)高级汉语口语的影视辅助教材设计 ——以《发展汉语·高级口语Ⅰ》为主干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Ⅰ》教材影视化的可能性 |
一、以《发展汉语·高级口语Ⅰ》为影视化目标教材的原因 |
二、为《发展汉语·高级口语Ⅰ》编写影视化辅助教材的可行性 |
三、《发展汉语·高级口语Ⅰ》话题分析 |
四、《发展汉语·高级口语Ⅰ》词汇分析 |
五、《发展汉语·高级口语Ⅰ》语言点分析 |
第三章 基于教材的影视资源选择 |
一、选择影视资源的内容标准 |
二、选择影视资源的语言标准 |
三、影视资源与目标教材的匹配度 |
第四章 基于原教材的影视化教材制作 |
一、影视资源的获取、剪辑、压缩、网络存储 |
二、影视资源的语料加工 |
三、习题的设计 |
四、辅助性教材内容示例 |
第五章 影视化辅助教材的使用 |
一、影视化辅助教材在语言要素教学中的应用 |
二、影视化辅助教材在言语技能培养中的应用 |
三、影视化辅助教材在言语交际技能培养中的应用 |
四、影视化辅助教材在文化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网络视频词汇等级统计 |
附录2:影视化辅助教材《汉语影视视听说》 |
致谢 |
(6)基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居民环境行为实现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环境行为理论 |
2.1.2 可持续生活方式理论 |
2.1.3 行为成本理论 |
2.1.4 集体行为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居民环境行为研究综述 |
2.2.2 可持续生活方式下居民环境行为研究综述 |
2.2.3 居民环境行为成本研究综述 |
2.2.4 从个体走向集体的居民环境行为研究综述 |
2.2.5 总结与不足 |
第3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区域选择依据 |
3.1.2 行政区划依据 |
3.1.3 区域居民能源消费概况 |
3.2 数据采集 |
3.2.1 数据采集总体设计 |
3.2.2 问卷内容设计 |
3.2.3 数据采集过程 |
3.2.4 数据采集分析 |
3.3 研究数据及资料来源 |
第4章 可持续生活方式下影响居民环境行为的因素辨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模型设计 |
4.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3 问卷设计 |
4.2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2 研究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与政策指导 |
第5章 行为成本对居民环境行为影响的定量评估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重点 |
5.1.2 问卷设计 |
5.1.3 变量测量 |
5.2 结果和讨论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Logit回归分析 |
5.3 结论与政策指导 |
第6章 从个体走向集体的居民环境行为认同过程辨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理论模型设计 |
6.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1.3 问卷设计 |
6.2 数据分析和结果 |
6.2.1 信度和效度 |
6.2.2 研究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
6.2.3 结果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结论与政策指导 |
第7章 可持续生活社区环境教育和管理实践研究 |
7.1 我国社区环境教育与管理 |
7.1.1 发展现状 |
7.1.2 变革策略 |
7.2 为了生活的环境教育 |
7.2.1 从“生活美学”到“生活环境主义” |
7.2.2 凌云生态家——社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
7.2.3 凌云社区梅陇三村——低碳行动 |
7.2.4 凌云社区环境教育与低碳行动经验总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意义和创新 |
8.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城市居民环境行为调查 |
附录 B 《十个人,十本生态经典》品读视频脚本 |
附录 C 可持续生活方式下居民环境行为影响因素问卷题项 |
附录 D 行为成本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 |
附录 E 个体到集体的居民环境行为认同过程问卷题项 |
附录 F 凌云社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4年国民体质测试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现场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内容 |
2.4 调查方法 |
2.4.1 问卷调查方法 |
2.4.2 指标测量方法 |
2.5 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 |
2.5.1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2.5.2 测试阶段质量控制 |
2.5.3 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
2.6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结果 |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 分年龄组健身活动政策与设施 |
3.3 分年龄组日常交通、工作状态和闲暇时体力活动 |
3.3.1 日常交通方式的体力消耗 |
3.3.2 工作时体力消耗 |
3.3.3 闲暇时的体力活动情况 |
3.4 分年龄组体育锻炼情况 |
3.4.1 过去一年中是否参加过体育锻炼 |
3.4.2 体育锻炼的频度(仅统计过去1 年中体育锻炼者) |
3.4.3 每次锻炼时长 |
3.4.4 锻炼时身体感受 |
3.4.5 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 |
3.4.6 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
3.4.7 影响体育锻炼的障碍 |
3.4.8 分年龄组患病情况 |
3.5 分年龄组体质指标 |
3.6 研究对象“体质评级” |
3.7 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体质不合格”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7.1 20-39 岁年龄组 |
3.7.2 40-59 岁年龄组 |
3.7.3 60-69 岁年龄组 |
3.8 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体质不合格”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8.1 20-39 岁年龄组 |
3.8.2 40-59 岁年龄组 |
3.8.3 60-69 岁年龄组 |
4.讨论 |
4.1 安徽省体质监测合格得分情况 |
4.2 健身活动政策与设施 |
4.3 体力活动情况 |
4.4 体育锻炼情况 |
4.5 常见体育锻炼项目 |
4.6 体育锻炼的原因与障碍 |
4.7 研究对象体质评级情况 |
4.8 安徽省居民体质不合格率及可能的原因 |
4.8.1 年龄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
4.8.2 性别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
4.8.3 受教育程度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
4.8.4 体育锻炼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
4.8.5 职业类型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
4.8.6 城乡对体质不合格影响及可能原因 |
4.8.7 三个年龄组体质不合格率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 |
4.9 研究不足及展望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本人简历 |
二、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综述 成年人体质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件 |
(8)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
2.4 结语 |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
3.1 研究概述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数据获取 |
3.2.3 研究方法 |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3.6 结语 |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内容 |
4.2.2 问卷设置 |
4.2.3 数据获取 |
4.2.4 研究方法 |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
4.5 结论 |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4.6 结语 |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概述 |
5.2 研究设计 |
5.2.1 实景照片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
5.2.3 研究方法 |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
5.4.1 绿视率 |
5.4.2 环境可视性 |
5.4.3 环境管理程度 |
5.4.4 环境美观程度 |
5.4.5 他人的存在 |
5.4.6 土地利用类型 |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
5.6 结论 |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
5.7 结语 |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
6.4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评述 |
1.3.1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动态 |
1.3.2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并解析其内涵 |
1.5.2 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
1.5.3 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策略与导则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小微公共空间介入日常化城市实践中的活跃性 |
2.1.1 犬吠工作室微公共空间(Micro Public Space)探索 |
2.1.2 “一日停车位”(Parking Day)改造活动 |
2.2 永未停息的抽象现象探索——普适的情感研究 |
2.2.1 情感与情绪的概念辨析 |
2.2.2 基本情感和维度情感论 |
2.3 “空间与情感”——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元理论解读 |
2.3.1 情绪地理学——研究地理空间、人、情绪三者关系 |
2.3.2 环境心理学——侧重人的行为与物理环境互动机制 |
2.3.3 建筑学语境下的空间情感营造实践关注与思考 |
2.3.4 建筑现象学——来源现象哲学的身体在场体验 |
2.3.5 情感在空间感知领域被关注度提升 |
2.4 以“感性工学”为代表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探索 |
2.4.1 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 |
2.4.2 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 |
2.5 小结 |
第3章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
3.1 小微公共空间的尺度明确 |
3.1.1 以人为基本尺度的空间规模讨论 |
3.1.2 基于行业标准和案例分析 |
3.2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
3.2.1 广义和狭义角度的综合释意 |
3.2.2 本研究对象的具体范围指向 |
3.2.3 依托城市空间的主体附属性 |
3.2.4 相关概念辨析 |
3.3 空间界面和行为使用视角下的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划分 |
3.3.1 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类型 |
3.3.2 小微公共空间的使用行为类型 |
3.4 小微公共空间的内涵解析 |
3.4.1 小尺度——内在属性特质 |
3.4.2 系统性——空间网络完善 |
3.4.3 微设计——空间操作态度 |
3.4.4 日常化——贴近生活使用 |
3.4.5 四点内涵的内在相互关联 |
3.5 小微公共空间的优秀案例解析 |
3.5.1 案例的选取原则 |
3.5.2 调研区域及概况 |
3.5.3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5.4 调研结果及讨论 |
3.5.5 案例的设计启示 |
3.6 小结 |
第4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
4.1 空间体验的情感诉求层次 |
4.1.1 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建筑学转译 |
4.1.2 本能层面情感诉求(Visceral level) |
4.1.3 使用层面情感诉求(Behavioral level) |
4.1.4 反思层面情感诉求(Reflective level) |
4.2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同场所营造理论内核辨析 |
4.3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载体——情感影响要素构成 |
4.3.1 空间形态要素的直接作用——情感诱因(显性要素) |
4.3.2 非空间形态要素的间接作用——情感滤镜(隐形要素) |
4.3.3 非空间形态要素和空间形态要素的相互影响 |
4.4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呈现——空间行为模式对应 |
4.4.1 驻留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
4.4.2 穿过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
4.5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人像——群体体验差异性 |
4.5.1 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5.2 少年儿童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5.3 女性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6 “测量不可测量”——情感化设计量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
4.6.1 基于主观体验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2 针对外部表现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3 面向生理唤醒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4 多种量化方法应用及优劣比较 |
4.7 小结 |
第5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 |
5.1 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5.2 基于大众点评的城市公园点评开放数据解读 |
5.2.1 语义数据——文本情感语义的正负情绪值评定及分类 |
5.2.2 图片数据——挖掘使用者关注的空间微观要素 |
5.2.3 位置数据——评价热力图呈现 |
5.3 明确情感化设计研究区域选取及尺度等级 |
5.3.1 研究区域小微公共空间问题 |
5.3.2 研究样本选取标准及侧重点 |
5.3.3 宏观区域尺度——城市新区 |
5.3.4 中观区域尺度——历史街区 |
5.3.5 微观区域尺度——生活社区 |
5.4 情感化设计的量化方法具体操作 |
5.4.1 侧重于不同尺度层面小微公共空间内涵的方法选取 |
5.4.2 情感呈现方式原始数据获取——空间行为观察法 |
5.4.3 空间形态要素宏观布局分析——空间句法 |
5.4.4 情感载体关键影响因子确定——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
5.4.5 情感数据的形象呈现方式——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 |
5.5 小结 |
第6章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 |
6.1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6.2 重点调研区域选取及小微公共空间基本认知 |
6.2.1 两处重点调研区域的选取 |
6.2.2 以“L”和“U”围合型为主要空间类型 |
6.2.3 三维空间的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
6.2.4 滨海新区的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
6.3 本能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空间整体感知 |
6.4 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分析 |
6.5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6.5.1 控制策略通则 |
6.5.2 控制策略细则 |
6.6 小结 |
第7章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 |
7.1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7.2 五大道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基本认知 |
7.2.1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发展概况 |
7.2.2 二维空间形态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
7.2.3 三维空间使用行为类型及其特征 |
7.3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调研样本的选取 |
7.3.1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
7.3.2 空间句法街道轴线和线段分析 |
7.3.3 街角调研样本的最终选取 |
7.4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量化测度 |
7.4.1 微观空间形态要素指标 |
7.4.2 数据收集和相关性筛选 |
7.4.3 同驻留行为的相关分析 |
7.4.4 影响因子的贡献率解读 |
7.4.5 Emoji Grid情感维度呈现 |
7.5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7.5.1 控制策略通则 |
7.5.2 控制策略细则 |
7.6 小结 |
第8章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天津市生活社区为例 |
8.1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8.2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的基本认知 |
8.2.1 二维形态类型提取及其特征 |
8.2.2 三维空间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
8.3 本能和使用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 |
8.4 反思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积极主动的私有领域改造 |
8.4.1 社区样本1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4.2 社区样本2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4.3 社区样本3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5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8.5.1 控制策略通则 |
8.5.2 控制策略细则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以微见着”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 |
9.2 “以微系情”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
9.3 “精微设计”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与导则 |
9.4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德国柏林小微公共空间案例调研整理 |
附录B 大众点评抓取的全部广场、公园基本信息 |
附录C 五大道街角空间空间感知问卷调查表整理 |
附录D 五大道街区街角微观空间形态要素记录表 |
附录E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
附录F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对浙江省构建现代化公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关于该选题的研究成果 |
1.2.3 国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公共服务理论 |
1.4.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 浙江省构建公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现实基础 |
2.1 浙江推进全民健身服务的历史沿革 |
2.2 浙江省推进全民健身服务的主要经验 |
2.2.1 规划引领、科学实施 |
2.2.2 标准为纲、系统建设 |
2.2.3 注重特色、整体推进 |
2.3 浙江省推进全民健身服务的主要优势 |
2.3.1 经济发展环境稳定,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2.3.2 先进的社会管理模式 |
2.3.3 独特的区位优势 |
2.4 浙江省推进全民健身服务的主要短板 |
2.4.1 浙江省体育发展的综合实力不强 |
2.4.2 政府的财政总体投入仍然短缺 |
3 浙江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础数据分析 |
3.1 全省场地数量和面积实现较大提升,但各市之间差距明显 |
3.2 金华市领衔,全省经常锻炼人数比例不断提升 |
3.3 除湖州、杭州外,全省各市国民体质合格率稳中有进 |
3.4 浙江群众锻炼目的多样,场地偏好丰富 |
3.5 案例分析—大胆、创新的绍兴公共体育模式(场地设施建设维度为例) |
4 对《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的研究 |
4.1 《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的研究缘起 |
4.2 《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的概述 |
4.3 《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准则归纳分析 |
4.4 《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案例分析 |
4.4.1 欧盟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上注重社会体育组织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4.4.2 欧盟在满足大众健身需求的同时,也重视弱势公民群体的健身服务需求 |
4.4.3 欧盟公共体育政策往往与卫生、健康政策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强制性卫生体育培训) |
4.4.4 欧盟政府通过社会干预来促进自行车运动的推广,减少了城市拥堵情况 |
4.4.5 欧盟政府鼓励雇主和公会在公民的工作方式中融入健身元素 |
4.4.6 欧盟政府重视社区健身功能,确保健身元素在社区规划和设计中不被边缘化 |
4.4.7 欧盟政府注重公众健身意识的培养和公民健身信息传播 |
5 《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对浙江省构建现代化公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启示 |
5.1 加大政府对社会体育组织的扶持,鼓励在公民健身服务供给中投入社会力量 |
5.2 建立健全公民健身服务的政策法规,保障弱势群体以及特殊群体的集体利益 |
5.3 公民健身服务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建立多层次、多部门的协调供给机制 |
5.4 通过相关社会干预,鼓励社会,企业为公民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 |
5.5 加快完善公民健身服务政策规划中的评估、实施、监督机制以提高其政策效益 |
5.6 创新互联网+健身服务模式,帮助公民养成良好健身习惯 |
6 结语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不足与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四、英国青少年的自行车运动情况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遗产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D]. 栾金华.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4]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D]. 朱厚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高级汉语口语的影视辅助教材设计 ——以《发展汉语·高级口语Ⅰ》为主干教材[D]. 杨鑫. 兰州大学, 2021(02)
- [6]基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居民环境行为实现过程研究[D]. 黄立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7]安徽省20-69岁居民体质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2014年国民体质测试数据[D]. 陈瑶.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D]. 刘荣伶. 天津大学, 2020(01)
- [10]《欧盟体育活动指导纲要》对浙江省构建现代化公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启示[D]. 魏东杰.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自行车运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