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治理论文-雷明

反贫困治理论文-雷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贫困治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贫困治理,多元治理,全元治理,反贫困命运共同体

反贫困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雷明[1](2019)在《从多元治理走向全元治理——兼论反贫困命运共同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当前扶贫攻坚以及即将到来的2020后扶贫时代,构建一个更加适应环境需求,更加有效,更加稳定持续的贫困治理体系迫在眉睫。在这一背景下,该文提出构建集共生、共建、共享为一体的反贫困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确保实现可持续减贫,给出了反贫困命运共同体相关概念的内涵外延,论证了反贫困命运共同体系统特性,并就如何构建反贫困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探讨,并对反贫困命运共同体机制设计及目前重点等进行了阐释。(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翠霞[2](2019)在《贫困、反贫困与民俗学研究思考——兼谈贫困治理的民俗学参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贫困作为"穷人"的一种日常生活状态,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事实,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当前,在国家及社会的反贫困行动中,有关"贫困与反贫困""减贫与发展"的研究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领域。民俗学具有认识和理解贫困问题的独特维度,应当将贫困问题纳入研究视野,从学科立场出发,积极探索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实践学科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及时代担当。(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冯朝睿[3](2019)在《中西比较视野下的反贫困治理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反贫困治理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及联合国致力于增加人民福祉、加速世界文明进程必须克服的难题。反贫困治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水平现代化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与否的关键指标。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到来之际,梳理世界反贫困治理的学科研究前沿,有助于为中国反贫困治理提供广阔的视野、前沿的研究动态及先进的经验。但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在于,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地理区位差异较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大型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充分的认识到中国特殊的社会情境的背景下,立足于多学科交叉反贫困治理的研究,通过对比中西方在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视角下的反贫困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形成特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西方各学科反贫困治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特征,并以中西方反贫困治理的经验为指导,勾勒了世界反贫困治理必将走向多元协作、多中心治理的合作共治反贫困模式,期冀为中国全面彻底打赢脱贫攻战提供理论基础,为学界研究反贫困治理提供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梦娜[4](2019)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城市农民工反贫困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贫困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以后社会网络资本发生断裂与重建:一方面,贫困农民工无法完全脱离迁出地的社会性关联,在农村村域内的原始社会网络资本发生部分断裂;另一方面,他们无法完全融入迁入地的社会生活,在城市空间内的新型社会网络资本只能部分嵌入。贫困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呈现这一特征是由于多重隔离的影响,主要包括空间隔离、制度隔离、自我隔离与社会隔离。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农民工的贫困机理,发现社会资本对贫困发生的作用逻辑在于"资本欠缺"与"回报欠缺",分别是社会资本数量匮乏或质量低下和同等条件下制度性歧视所引起社会资本回报更低,导致农民工所获取的社会支持有限从而陷入贫困。由此,城市农民工反贫困治理对策应该从以下叁个方面进行: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增加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提升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质量;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增强农民工的资本回报能力。(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姚迈新[5](2019)在《社会保护视阈下的城市反贫困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的城市贫困现象不容忽视,其形势与趋势正在发生显着的变化,包括贫困人群构成多样化、城市贫困代际传递明显、贫困群体"马态效应"突出、城市"新"贫困现象出现等等。在分析中国传统的城市反贫困治理政策和行动的基础上,提出在社会保护视阈下优化城市反贫困治理效果的对策,包括:拓宽传统反贫困策略的视野,对传统的反贫困政策体系进行新的调整与安排,促进反贫困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参与,把减少"权利贫困"作为新时期反贫困治理的重点。(本文来源于《探求》期刊2019年02期)

许汉泽,李小云[6](2019)在《“行政治理扶贫”与反贫困的中国方案——回应吴新叶教授》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准扶贫既不是纯粹的科层制扶贫模式,也不是完全的运动式治理,而是在实践中呈现出"逆科层化"与"再科层化"的双重逻辑。在作为熟人社会的农村社区之中,通过纯粹自下而上的方式并不能够准确地识别出贫困户,扶贫治理过程之中需要国家行政力量的主导和干预来打破基层固化的权力利益结构,从而走出"参与悖论"。中国采取的是行政主导型的扶贫治理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够实现科层内部的强动员;另一方面又保证了治理的高效率。这种混合了革命成功经验、传统治理资源以及西方先进治理方法的"行政治理扶贫"模式,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03期)

洪业应[7](2019)在《贵州省农村贫困结构特征及反贫困治理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FGT指数科学测度贵州省农村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从整体性、阶段性和区域分布3个方面揭示了贵州省农村贫困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农村贫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贫困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然而,当前贵州省仍有14个深度贫困县,主要呈现出重点区域连片带状分布。针对此现象,提出着力强化工作抓手,提升扶贫开发政策的契合度,着力强化创新手段,推动扶贫开发的信息化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高文彦[8](2019)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世界意义的可行性分析——基于非洲反贫困治理的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贫困思想的最新成果,不仅对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世界反贫困进程尤其对非洲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精准扶贫思想在非洲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贫困治理的现实发展规律,做到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了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使其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了非洲反贫困事业发展,为世界反贫困进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郝龙[9](2018)在《“行动者导向”反贫困——基于生计实践过程的贫困问题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贫穷区域收窄和贫困人口缩减的现实变化,中国贫困治理的重心开始向微观层次的精细治理倾斜,并由此推动着反贫困策略由"行政-区域导向"向"协同-行动者导向"转变。"行动者导向"强调将贫困者作为行动主体置于贫困治理的核心位置,其他治理主体围绕其生计实践匹配与对接各项具体反贫困机制。生计实践将"脱贫"理解为贫困者在生计要素、生计偏好和生计环境等条件下,通过生计策略的选择与实践来应对潜在风险和追求可持续生计层次的自主行动过程。基于生计实践过程分析框架,"行动者导向"的反贫困策略得以实现对"投入-决策-产出"过程中"可用性"议题和生计实践与外部生计环境互动关系中"可及性"议题的综合。(本文来源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邓研华[10](2018)在《社会资本在农村反贫困治理过程中的效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资本比较匮乏的社会往往是一种"碎片化"的社会,农村地区社会资本的匮乏是制约农村发展和造成农村贫困的关键性因素。社会资本在帮助贫困农民获得经济资本、实现信息的共享、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农村贫困地区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农村自主民主治理等方面具有特定的功效。由此,当前我国农村反贫困治理实践应从提高贫困者的社会地位,构建贫困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加强制度建设以及增加贫困群体的社会资本存量等方面入手,以社会资本为理论视角重构农村反贫困治理模式,构建农村反贫困的多元化治理模式。(本文来源于《农村实用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反贫困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贫困作为"穷人"的一种日常生活状态,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事实,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当前,在国家及社会的反贫困行动中,有关"贫困与反贫困""减贫与发展"的研究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重要领域。民俗学具有认识和理解贫困问题的独特维度,应当将贫困问题纳入研究视野,从学科立场出发,积极探索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实践学科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及时代担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贫困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1].雷明.从多元治理走向全元治理——兼论反贫困命运共同体构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张翠霞.贫困、反贫困与民俗学研究思考——兼谈贫困治理的民俗学参与路径[J].广西民族研究.2019

[3].冯朝睿.中西比较视野下的反贫困治理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李梦娜.社会资本视角下城市农民工反贫困治理研究[J].农村经济.2019

[5].姚迈新.社会保护视阈下的城市反贫困治理研究[J].探求.2019

[6].许汉泽,李小云.“行政治理扶贫”与反贫困的中国方案——回应吴新叶教授[J].探索与争鸣.2019

[7].洪业应.贵州省农村贫困结构特征及反贫困治理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9

[8].高文彦.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世界意义的可行性分析——基于非洲反贫困治理的实践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郝龙.“行动者导向”反贫困——基于生计实践过程的贫困问题治理[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8

[10].邓研华.社会资本在农村反贫困治理过程中的效用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18

标签:;  ;  ;  ;  

反贫困治理论文-雷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