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瞬时转动中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瞬时转动中心,骨性关节炎
瞬时转动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闫惠鹏[1](2008)在《纠正膝关节瞬时转动中心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生物力学失衡的观察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提高股四头肌力量纠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瞬时转动中心,改善膝关节生物力学失衡,辅助骨性关节炎(OA)临床治疗。方法:将30例正常人膝关节做为对照组,拍摄侧位0°,20°,40°,70°,90°X线片,在X线片上测得正常滑动瞬时转动中心轨迹参数,将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膝做为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等长等张离心力量训练,治疗时间为2周,拍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膝关节侧位0°,20°,40°,70°,90°X线片,在X线片上测得瞬时转动中心轨迹参数。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30人,治疗前X线片示瞬时转动中心轨迹参数分离12例,压缩18例,治疗后X线片示瞬时转动中心轨迹参数分离2例,压缩2例,26例为正常滑动参数,有效率86.67%。结论:采用等长等张离心力量训练,能纠正缩小的瞬时转动中心轨迹角,从而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纠正膝关节异常力学环境,减轻膝关节疼痛,因而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4-01)
毛务本,耿坤龙,刁锦桥,谭玉萍[2](2006)在《双前桥转向系统瞬时转动中心理论分析及二轴转角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双前桥转向系统瞬时转动中心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学公式推导,得出了转动中心位置的一般公式以及一轴、二轴转角关系式。以某车型为例讨论了二轴转角、偏移和转动半径分别在不同双后轴距离处以及一轴不同转角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瞬时转动中心不在后二轴中心线上,而是相对后二轴中心向后偏移,且偏移量随后二轴轴距增大而增大;前一轴转角对于瞬时转动中心的影响不大。转向半径随着后二轴轴距增大而增大;当一轴转角较小时,转向半径变化很大,当一轴转角最大时转向半径达到最小。(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2006年08期)
周书敏[3](1982)在《关于牙齿瞬时转动中心位置的理论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弹性力学和材料力学中的有关公式,对正常牙齿受水平力时所产生的瞬时转动中心位置进行了理论分析,证实单根牙的瞬时转动中心位置在根尖以上0.428~0.551倍的牙根长度范围内变化,双根牙的瞬时转动中心位置在根尖以上0.136~0.412倍根长范围内变化。它们不是固定不变的点,而是随牙冠上受力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推导出了牙冠受水平力时牙周膜的应力公式。当已知各种参数时,应用公式即可算出不同部位牙周膜的应力值。 本文还对口腔矫形治疗中常见的一些生物力学问题做了分析探讨。(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院学报》期刊1982年03期)
瞬时转动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双前桥转向系统瞬时转动中心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学公式推导,得出了转动中心位置的一般公式以及一轴、二轴转角关系式。以某车型为例讨论了二轴转角、偏移和转动半径分别在不同双后轴距离处以及一轴不同转角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瞬时转动中心不在后二轴中心线上,而是相对后二轴中心向后偏移,且偏移量随后二轴轴距增大而增大;前一轴转角对于瞬时转动中心的影响不大。转向半径随着后二轴轴距增大而增大;当一轴转角较小时,转向半径变化很大,当一轴转角最大时转向半径达到最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瞬时转动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1].闫惠鹏.纠正膝关节瞬时转动中心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生物力学失衡的观察和分析[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
[2].毛务本,耿坤龙,刁锦桥,谭玉萍.双前桥转向系统瞬时转动中心理论分析及二轴转角的确定[J].汽车技术.2006
[3].周书敏.关于牙齿瞬时转动中心位置的理论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J].北京医学院学报.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