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木本植物群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杉木,米老排,人工混交林,种间关联
木本植物群落论文文献综述
李宪,廖良宁,杨海鹏,黄永珍,李远发[1](2019)在《杉木与米老排人工混交林群落木本植物空间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在全面踏查广西大青山实验场杉木-米老排人工混交林群落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样方法选择1块90 m×110 m的永久固定样地,测量每株活立木中心位置坐标,检尺每株活立木胸径(地径)、树高、冠幅等,并采用径级代替龄级和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的Ripley's L(r)函数,分析杉木-米老排人工混交林的种群动态以及群落内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以探讨杉木-米老排人工混交林群落内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保持种群稳定与演替规律,为亚热带人工混交林培育的树种选择、空间结构调整及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样地内胸径≥1 cm的活立木共计49个树种、 3 361株,其中杉木、米老排、叁桠苦、红椎、九节、对叶榕、水锦树7个树种重要值都在4%以上,占有较大优势,是林分的主要树种。(2)杉木-米老排人工混交林群落内所有活立木(DBH≥1 cm)在0~40 m的尺度上表现出聚集分布,其中:幼树(1 cm≤DBH<5 cm)在0~40 m的尺度上的聚集程度较群落内所有活立木聚集程度高;小树(5 cm≤DBH<10 cm)在0~5 m的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在6~40 m尺度上的聚集程度较弱;大树(DBH≥10 cm)在小于5 m的尺度上表现出均匀分布,在5~40 m尺度上服从于随机分布。(3)群落内7个主要种群除米老排和红椎接近随机分布外,其他种群皆服从聚集分布,且随尺度增加聚集程度增强。(4)样地内大树与小树之间相互独立,而小树与幼树、大树与幼树之间在研究尺度范围内存在正关联关系。(5)研究区群落内主要种群(21个种对)之间以无关联和负关联为主,只存在少量种群(5个种对)之间呈正关联,表明广西大青山实验场杉木-米老排人工混交林群落结构的稳定性较弱,尚未达到群落演替的顶级阶段。(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成[2](2018)在《高科技让植被恢复不再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东青岛仰口隧道口,看到一片茂密的树林。“刚刚挖通时,整个隧道口四周都是裸露的山体和水泥护坡。”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剑平告诉,通过运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技术修复,这里的树木更加粗壮、树林更加茂密,完全看不到当初寸草皆无的样子。(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8-10-29)
刘润红,姜勇,常斌,李娇凤,荣春艳[3](2018)在《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间联结与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种间联结能够反映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关系和群落的稳定程度,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解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的种间联结特征,基于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及PCA排序等,对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间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和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表明:(1)乔木层、灌木层以及乔木和灌木层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均呈不显着正联结,表明枫杨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阶段;(2)χ~2检验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种对呈不显着关联,说明群落各种对间关联较弱,各物种间呈独立分布格局;(3)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发现各层次的显着率均较低,种间相关性不显着的种对占绝大部分,种间相关性不强;(4)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虽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更具灵敏性,结合3种方法使用效果更佳;(5)根据PCA排序和种间联结关系,将20个主要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9期)
刘润红,常斌,荣春艳,姜勇,杨瑞岸[4](2018)在《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在对其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和Pianka生态位重迭指数对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层的枫杨、灌木层的石榕树和桑的生态位宽度较大;重要值较大的物种,其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但两者排名顺序并不完全一致.乔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相似性普遍小于灌木层,平均值分别为0.151和0.236,主要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较小,各种群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不高;乔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重迭普遍小于灌木层,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0.217和0.273,主要种群间的生态位重迭程度较低;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性之间无显着相关关系,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迭的概率更大,但生态位重迭值不一定大,生态位相似性大的物种,其生态位重迭值一般较大.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属于地带性顶极群落,种间关系相对稳定,种群更新缓慢,在发展中有衰退趋势.(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弋朋瑞[5](2018)在《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其观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物种的种类组成、科属分析、生活型、新增园林木本植物、观赏特性(观花、观果、观叶和观姿)及群落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又采用典型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在郑州市市区园林绿地系统不同类型的绿地中选取28个绿地单元,了解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绿化树种资源应用现状;并选择82个样地记录园林木本植物绿化植物群落,并以植物群落学为理论基础,统计出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的应用频率、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量化数据,根据调查与统计结果,总结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应用的特点,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初步建议。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1: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观赏特性分析(1)郑州市具有园林木本植物91科273属、684种、7亚种、58品种、80变种和42变型。其中有裸子植物8科、23属、46种、19品种、5变种和2变型,被子植物83科、250属、638种、7亚种、39品种、75变种和40变型,被子植物中有双子叶植物81科、239属、607种、7亚种、37品种、69变种和38变型,单子叶植物2科、11属、31种、2品种、6变种和2变型。(2)按植物来源分类统计,郑州市具有当地乡土树种385种,隶属于68科216属,外来树种486种,国内引种栽培树种393种(隶属于78科193属),国外引种栽培93种(隶属于34科59属),其中归化种19种,隶属(12科17属),具有中国特有种33种(隶属于21科26属)。(3)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的科属分析: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91科,其中含2~9种的中型科所含科数(48科)最多,占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科数的53.93%,含20种及以上的大科所含种数(464种)最多,占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总种数的53.27%,蔷薇科植物种类在统计的园林木本植物科属种中最多,共21属148种。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273属中,其中含5~9种的中型属所含种数(262种)最多,占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种数为30.08%;单种属所含属数(127属)为最多,占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属数的45.52%。(4)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有60科131属、189种、21变种和12变型未在《郑州植物志》(2008)中记录。(5)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具有乔木411种、灌木383种、藤本37种、竹类40种,常绿园林木本植物184种,落叶园林木本植物647种。新记录种有乔木104种、灌木74种、藤本9种和竹类35种,新记录的常绿园林木本植物91种,其中乔木23种、灌木30种、藤本3种和竹类35种,新记录落叶园林木本植物125种,其中乔木81种,灌木44种和藤本6种。(6)按植物观赏特性分析: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有观花木本植物558种(隶属于92科200属);观果木本植物有369种(隶属于90科155属);观叶木本植物有192种(隶属于40科71属);观姿木本植物有24种(隶属于12科15属)。郑州市观花木本植物主要集中于3_~8月,白色系、红色系和黄色系的观花木本植物为最多;观果木本植物主要体现在6~11月,红色系观果木本植物最多,浆果、梨果和核果占据优势;观叶木本植物秋色叶树种112种,占据郑州市观叶木本植物最多。2:对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群落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1)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群落Patrick指数S变化范围是4~19,最高值19,只有一个群落,河南农业大学样地,属于高校样地。群落Patrick指数S较高的群落(S≥10)有30个群落,占群落总数的36.58%。Patrick指数S主要变化范围在7~9段,共38个群落,占群落总数的46.34%。(2)在郑州市园林群落绿地中,Shannon-Wiener指数(H′)以公园绿地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H′)最高,最大值为3.663,以广场灌木层表现最小值2.384,在不同绿地类型中,均以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H′)最大。从多样性Simpson指数(D)看,各类型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非常接近,但还是以公园绿地乔木层D值最大,达0.967,广场绿地乔木层D值最小0.898。(3)郑州市园林绿地中,从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和J_(si)的变化趋势可发现,各绿地类型的均匀度趋势差别不大,但总体来说乔木层的均匀度大于灌木层均匀度。(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白欢欢[6](2018)在《黄山松群落主要木本植物营养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是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也是种群生态关注的核心问题,主要包含不同种群的资源性竞争关系和稳定共存机制2个方面,而刻画种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是种间联结(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和生态位(niche)。种间联结是刻画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空间分布上的关联性指标,可以反映种间的相互作用及生境差异这两个指标对物种分布的影响。生态位是刻画不同物种在群落中所占据的时空位置及功能地位的指标,可以反映物种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其所在群落的稳定性。若二者结合起来开展研究,则有助于了解种间相互关系及群落结构和功能,并且对于了解物种在群落中的时空位置及其机能联系、种群进化、群落演替、自然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经营管理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戴云山黄山松群落进行调查,选取重要值大于1的乔木层种群18个、灌木层种群11个,基于生态位空间分割方法,探究黄山松群落主要木本植物在土壤全N、全P、全K所形成的叁维资源梯度上的多维生态位特征,并应用方差比率法(variance ratio test,VR)、χ~2显着性检验、联结系数(association coefficient,AC)、共同出现百分率(Percentage of co-occurrence,PC)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黄山松群落主要木本植物进行种间联结程度的定量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黄山松群落的维管植物总计56科、102属、189种,集中分布在蔷薇科(Rosaceae)、山茶科(Theaceae)、百合科(Liliaceae)、壳斗科(Fag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和樟科(Lauraceae)等科及下属,是群落主要组成部分。(2)考虑资源利用率与否对于多维营养生态位宽度的测度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本研究中采用余世孝多维生态位测度式更符合野外调查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并且树种的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值之间相关性不明显。(3)乔木层主要种群所构成的153个种对中,生态位重迭值在0.5以下的有105个,占总重迭种对的68.6%;灌木层主要种群所构成的55个种对中,生态位重迭值在0.5以下的有25个,占总重迭种对45.5%。这表明黄山松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重迭值普遍偏低,种间竞争程度不强。生态位宽度较大的黄山松、木荷、野漆、红楠、罗浮栲、甜槠和鹿角杜鹃的生态位重迭平均值分别为0.532、0.527、0.334、0.491、0.467、0.348和0.463,其中黄山松的生态位重迭平均值最高,占据相同资源位的物种数量最多,种间竞争相对最强。(4)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迭和生态位相似性关系如下: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与其它树种生态位重迭值、生态位相似性不一定大,但生态位相似性与生态位重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乔木:P<0.01,r=0.890;灌木:P<0.01,r=0.909)。这说明在群落内部,生物生态学特征越相似的种群,它们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则越高,常表现为生态位重迭,因而,可以认为种群间的生态位重迭能反映种群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5)在探究种间联结性时,不宜使用单一指标,最好多个指标配合使用来说明种间联结的程度,结合AC、PC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指标来计测种间关联性,才能够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6)黄山松群落的主要木本植物总体关联性检验VR值均大于1,说明主要植物种群总体呈现显着正相关,反映了黄山松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结构较为稳定或竞争趋缓。χ~2显着性检验、AC、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果说明乔木层和灌木层均以正关联种对数较多,乔木层正关联种对数分别达到了58.2%、49.7%、56.9%,负关联种对数次之,分别为41.2%、38.6%、42.5%,无关联种对数较少;灌木层正关联种对数分别达到65.5%、70.9%、56.4%,负关联种对数分别达到了29.1%、29.1%、43.6%,无关联种对数也较少。这反映了群落中主要木本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独立性。(7)黄山松群落中主要木本植物的χ~2显着性检验、AC、PC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与其对应的生态位重迭具有极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8)结合黄山松群落中物种的组成、重要值、年龄结构等特征,对黄山松群落种群变化进行分析,黄山松作为群落中的优势种,在乔木层中有较高的重要值,而调查的幼苗、幼树较少,属于典型的衰退种,并且黄山松与其它树种重迭值偏大,资源共享机会多。可以预见,随着占据同资源位物种数量的增加和环境资源的减少,物种为争夺资源可能演变为竞争,黄山松生长将受到威胁,未来的群落结构极有可能发展为以黄山松、木荷、鹿角杜鹃、甜槠、野漆等树种为主的优势种群,黄山松的优势地位呈现降低趋势。因此建议采用人工干扰措施并加强对黄山松的管理和保护。(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8-04-01)
何桂萍,田青,李宗杰,宋玲玲,张守昊[7](2018)在《摩天岭北坡森林木本植物叶性状在物种和群落水平沿海拔梯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采用样线和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摩天岭北坡大垭子梁森林不同海拔(1 600~2 100m)的植物群落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分析,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曲线拟合分析方法,研究木本植物的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碳氮磷含量(LCC、LNC、LPC)及其计量比(C/N、C/P、N/P)等叶性状变化特征,以及在物种和群落水平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结果表明:(1)摩天岭北坡大垭子梁山地森林为落叶阔叶林带,共有木本植物13科23种,其中乔木6种,灌木17种,且整体上灌木种类较为丰富。此外,有些物种在不同海拔间都有分布,如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等,反映出不同植物对于异质环境的适应。(2)8个叶功能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小的是LCC(4.6%),属于弱变异,最大的是SLA(42.1%),其他叶性状都属于中等变异,表明在其他叶性状的协同作用下,使得木本植物的碳获取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确保群落的稳定性。(3)叶片功能性状间的关联性普遍存在,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对策.该研究表明SLA-LNC以及LNC-LPC在物种和群落水平上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程度均一致,而其他叶性状间相关关系则有所不同,这为以后进行大尺度研究时对叶性状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4)叶性状随海拔的变化趋势,除C/N和N/P在物种和群落水平上变化趋势不一致外,其他各个性状随海拔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显着程度只有LNC一致外其他均不同,反映了木本植物的不同叶片功能性状对海拔造成的不同环境的适应。(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高香琴,熊康宁,容丽,张佳期,游美玲[8](2018)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冈属群落木本植物组成特征及其保护价值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植物群落学方法对梵净山的原生水青冈属Fagus植物群落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梵净山水青冈属植物群落并非单优势种群落,其物种组成丰富,共有木本植物47科,93属,178种,与温带地区单优势种的水青冈属植物群落具有显着区别。(2)从区系成分来看,该地水青冈属植物群落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从热带分布向温带分布的过渡性,其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具有偏热带性,其群落组成具有古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3)木本植物层片结构分析表明,层片结构较稳定,4类一级层片植物种均以常绿树种占优势,丰富了世界水青冈属植物群落的常绿物种成分。(4)从树高、胸径的分析显示,树高等级大致呈反"J"型分布,成层性明显;小胸径乔木占优势,但大乔木或超大乔木的相对显着度反而更高。研究认为,梵净山水青冈属植物群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植物组成特征已具有世界遗产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宋彦君[9](2017)在《浙东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的形态和功能型谱》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型配置是植物对环境的形态外貌适应。大量研究表明,随着水热和光线环境的变化,植物会表现出不同的构型策略,从而形成全球尺度上的植物形态和功能型谱。在局域森林群落中,处于不同垂直层次的树木也具有构型配置模式的差异,其中,光资源获取和水分运输特征可能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但是,当前缺乏对这一群落形态和构型配置现象的生理学解释,因而无法检验是否在群落尺度上也存在树木的形态和功能型谱。本研究以浙江天童木荷群落(2个20×20 m2)和普陀山枫香群落(2个20×20m2)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样地内每木个体的构型性状(株高、树冠面积、树冠厚度、水平枝比例、垂直枝比例等)、光线利用性状(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气孔密度等)、水分利用性状(导管直径、干材密度、导水率、边材比导率、蒸腾速率等)、叶经济性状(比叶面积、叶氮含量、叶干物质含量),以及树干温度。首先采用线性模型分析了株高和其它构型性状之间的关系;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光线利用性状和水分利用性状对株高的影响程度,并验证枝叶空间搭配方式是否是树木对光水利用性状的一种补偿机制,从而间接影响株高;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揭示了水分运输和利用性状、光线利用性状、叶经济性状、树干日温差及构型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群落尺度的树木形态结构与功能型谱。主要结果如下:(1)两类群落植物构型特征随垂直层梯度的变化出现显着分化。垂直枝比例、树冠面积、树冠厚度以及木质部导管直径均随着株高的增大而增大,而0级和1级枝数量随株高的增大而减少(p<0.05)。该结果说明株高越高,植物的空间体积越大,外貌特征结构更为紧凑,但解剖构型更为疏松。此外,木荷群落中株高较大的个体配置有更长的叶柄长度及直径、更大的单叶面积,并且当年生叶片数较多,说明这些性状的特征有利于植物垂直高度的生长。(2)结构方程分析表明,光线利用性状和水分利用性状均对株高产生显着影响。其中,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导管直径、叶干物质含量、蒸腾速率以及液流通量对株高有显着正影响(p<0.05)。其次,植物可以通过构型的调整而补偿植物水分运输性状以及光线利用性状的投入消耗,当垂直枝比例较大、叶片聚集分布以及当年生叶片较少时,可以确保植物具有较大的蒸腾拉力和导管直径,并且对光资源的利用较为充分,从而有利于水分运输到较大高度以及具备较强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株高的生长。相反地,水平枝较多、叶片分散分布以及当年生叶片较多时,水分运输阻力较大,而蒸腾合力较小,并且对光线利用能力较弱,从而不利于植物生长到较大高度。(3)综合考虑光线利用性状和水分利用性状对株高的影响,两类群落树木高度的生理学机制存在差异。木荷群落光线利用性状对株高影响的效应大于水分利用性状,而枫香群落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说明木荷群落株高主要受光资源的限制,而枫香群落植物高度主要受水资源的限制。(4)基于两种群落类型构建的形态与功能型谱,存在以株高、叶片分散度、水平枝比例为主的形态与功能型谱,代表了植物构型对温度变幅以及光水利用的一种补偿机制。在树干日温差-株高这一维度的功能型谱中,树干日温差变化较小的个体集中分布于株高较大的一端,但树干日温差变化较大的个体集中分布于株高较矮的一端。在木荷群落中,主要存在液流通量-光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叶片分散度和叶氮含量-气孔导度-水平枝比例这两个维度上的植物形态与功能型谱,表征植物水分运输和光合作用强的性状集中于叶片聚集分布以及垂直枝比例大的一端,而表征水分运输和光合作用弱的性状集中于叶片分散分布以及水平枝比例大的一端;而在枫香群落中,基于叶片分散度和水平枝比例这两个维度上,仅存在围绕构型为主的植物水分利用能力的功能型谱。(5)综合两类群落整株植物的经济型谱,在局域尺度范围内不存在叶经济型谱,但存在以株高为主的"保守策略"与"奢侈策略"的功能型谱。奢侈型植物具有大的株高、树冠和较强的光线利用和水分利用能力;反之,保守型植物株高和树冠较小,具有较弱的光线利用和水分利用能力。此外,还存在四个维度的植物形态与功能型谱,即:叶片水势-叶柄胡伯尔值-叶比导率(叶片水力经济型谱)、导水率-气孔导度-叶片分散度(基于叶片分散度的碳水耦合功能型谱)、叶氮含量-枝条胡伯尔值-叶干物质含量-水平枝比例(基于水平枝比例的碳水耦合功能型谱)以及叶柄胡伯尔值-干材密度(基于干材密度的水分利用功能型谱)。(6)不同生活型群落以及不同高度层植物,分别沿着叶片水力经济型谱以及株高经济型谱出现明显分化,常绿木荷群落相对落叶枫香群落植物叶片具有更大的水分利用能力,高个体植物倾向于"奢侈型策略"的一端,而矮个体出现在"保守型策略"的一端。综上,本研究通过对两种群落类型的光线利用性状和水分利用性状与基于垂直层次构型性状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分析群落垂直层层片配置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证明了树木构型是对水分和光线利用能力的一种补偿策略,从光水利用特征功能性状的角度揭示了浙东森林群落植物垂直梯度株高变化的生理学机制,建立了基于植物高度为主的局域群落树木形态结构与功能型谱,为深入理解群落植物构型配置提供了研究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张龙冲,郭二辉,李永生,郭坤,王建圆[10](2016)在《郑州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群落调查及物种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郑州市10所代表性高校校园进行了木本植物群落全面调查和定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各高校共有木本植物191种,分别隶属60科、115属,单个校园物种较为丰富,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Shannon-Wiener指数在2.307~3.702之间,Simpson指数在0.844~0.956之间,Pielou指数在0.660~0.830之间。但从整体分析来看,校园间木本群落相似性较高,Srensen相似性系数在0.5以上的占总数的比例高达46.7%,优势种较为传统单调,重点保护植物较少,仅有7种。最后对郑州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群落构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包括进一步丰富物种多样性,避免集中过多应用几种常用绿化树种;增强木本植物群落除绿化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在林木建植上体现高校特色;多引种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增强校园木本植物在教学、科研和基因库方面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木本植物群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山东青岛仰口隧道口,看到一片茂密的树林。“刚刚挖通时,整个隧道口四周都是裸露的山体和水泥护坡。”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剑平告诉,通过运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技术修复,这里的树木更加粗壮、树林更加茂密,完全看不到当初寸草皆无的样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木本植物群落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宪,廖良宁,杨海鹏,黄永珍,李远发.杉木与米老排人工混交林群落木本植物空间格局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9
[2].刘成.高科技让植被恢复不再难[N].经济日报.2018
[3].刘润红,姜勇,常斌,李娇凤,荣春艳.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间联结与相关分析[J].生态学报.2018
[4].刘润红,常斌,荣春艳,姜勇,杨瑞岸.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J].应用生态学报.2018
[5].弋朋瑞.郑州市园林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其观赏特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
[6].白欢欢.黄山松群落主要木本植物营养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
[7].何桂萍,田青,李宗杰,宋玲玲,张守昊.摩天岭北坡森林木本植物叶性状在物种和群落水平沿海拔梯度的变化[J].西北植物学报.2018
[8].高香琴,熊康宁,容丽,张佳期,游美玲.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青冈属群落木本植物组成特征及其保护价值的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18
[9].宋彦君.浙东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的形态和功能型谱[D].华东师范大学.2017
[10].张龙冲,郭二辉,李永生,郭坤,王建圆.郑州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群落调查及物种多样性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