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预应力混凝土预拱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凝圭T梁,有效预应力,预拱度
预应力混凝土预拱度论文文献综述
苏玲,王永平[1](2017)在《混凝土T梁有效预应力与预拱度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T梁预拱度的设置能够有效综合后期自重及短期荷载引起的正弯矩,T梁的拱度主要在T梁预制期间完成,拱度的大小能够间接反应T梁有效预应力的大小。针对云南某高速,采用Midas/Civil软件对施工期间T梁预拱度进行模拟分析,并与现场实测预拱度进行比对,分析有效预应力及其他因素对预拱度的影响,从而在T梁施工过程中,通过预拱度的大小判断有效预应力的大小,为施工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7年09期)
黄子雄[2](2017)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预拱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桥梁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向下的挠度,为使桥梁最终线形与设计线形一致,需要对桥梁线形进行合理控制,而桥梁线形控制主要通过对预拱度的合理设置来实现。通过对桥梁挠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是合理设置预拱度的关键,为新建桥梁预拱度设置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科技》期刊2017年02期)
杨海忠[3](2015)在《浅谈预应力混凝土T梁上拱度的控制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施工中T梁长期存放所引起的上拱是一个非常复杂问题,牵涉到原材料、施工、梁存放、环境温度等多方面问题,特别是存梁超过一年,在没有添加二期恒载的工况下存放要经历四季,这样对梁上拱度的控制就尤为重要。文中以工程实例,主要针对设计图纸的上拱度要求,分析了后张法预制T梁起拱度影响主要施工因素,并对施工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对T梁的上拱度进行有效控制,提出相应的施工工艺或相关施工参数,确保长期存放后梁的上拱度在标准范围内。(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5年01期)
陈映贞,樊锋,李杰[4](2014)在《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成桥预拱度设置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预拱度设置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桥梁结构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以及已有大跨径混凝土梁桥长期变形规律的统计结果,提出一种以桥梁结构长期变形曲线为基础的成桥预拱度设置方法。通过工程算例,将其与已有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该计算方法具有概念清晰,符合桥梁结构变形实际的特点,且具有不受桥型结构限制的特点,可为桥梁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监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公路交通》期刊2014年06期)
刘海卿,刘世,张俊锋,陈怿凡,刘星[5](2014)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主梁反拱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阜新市规划博物馆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四段抛物线布筋方式,采取等效荷载法和弯矩面积法进行理论计算,采用ADINA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说明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大跨度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反拱度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指出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主梁进行反拱度计算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4年09期)
薛成凤[6](2012)在《多跨长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拱度设置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设计中设置合理的预拱度能够消除施工过程中各种荷载对线形的影响,减少后期运营过程中的收缩徐变、后期预应力的损失、活载变形等产生的下挠现象。本文通过对现行规范规定的连续刚构桥预拱度设置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预拱度设置的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2年35期)
刘闵川[7](2012)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预拱度仿真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设计资料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型的东庄禾5号桥在采用悬臂施工过程中的预拱度设置问题,为东庄禾5号桥在施工中的线形控制提供理论和数据方面的支持,同时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预拱度提供一个有益的案例。(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2年29期)
李锋丹,吴桐,宋金良,韩永强[8](2012)在《预应力混凝土梁反拱度试验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混凝土梁由于偏心预加力的存在,梁体将产生向上的挠度,即弹性反拱度。另外,张拉预应力束后在徐变作用下梁会继续产生上挠,即徐变反拱度[1]。本文以复兴泡大桥为工程背景,对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弹性反拱度和徐变反拱度进行研究。并建立梁体的MIDAS/Civil模型,将实测反拱值与模型模拟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徐变系数的计算式进行修正。(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2年09期)
张桃,肖盛燮,陶韬[9](2012)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预拱度的设置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刚构桥现在已发展成一种常见桥型,特别在山区,高墩与挂蓝悬臂施工,使得连续刚构桥更具优势。线型监控是连续刚构桥监控的重点,而预拱度又是线型的重要内容。以正在建设的某公路刚构桥梁为实例阐述连续刚构桥预拱度的计算问题,并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该桥的顺利合拢,表明该桥的线型控制是成功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与经济》期刊2012年04期)
聂伟[10](2012)在《新建预应力混凝土梁上拱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新建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对上拱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可知,存梁控制前3个月徐变引起的上拱度变化值相对比较重要;为降低拼接时新旧桥的位移差,在不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建议存梁40 d(最多不能超过3个月),以减小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起拱的影响;分批张拉预应力筋及预压主梁对控制拼接时对新桥的总上拱度有一定效果,预压主梁的效果较为明显,拼接后的徐变位移差都很小,影响也很小;采用存梁40 d的方法,可轻松地满足施工工期安排的时间,不需采取分批张拉预应力筋及预压主梁的措施,也可达到控制结构上拱度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2年03期)
预应力混凝土预拱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桥梁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向下的挠度,为使桥梁最终线形与设计线形一致,需要对桥梁线形进行合理控制,而桥梁线形控制主要通过对预拱度的合理设置来实现。通过对桥梁挠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是合理设置预拱度的关键,为新建桥梁预拱度设置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预拱度论文参考文献
[1].苏玲,王永平.混凝土T梁有效预应力与预拱度之间的联系与影响[J].北方交通.2017
[2].黄子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预拱度研究[J].山西科技.2017
[3].杨海忠.浅谈预应力混凝土T梁上拱度的控制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
[4].陈映贞,樊锋,李杰.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成桥预拱度设置方法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14
[5].刘海卿,刘世,张俊锋,陈怿凡,刘星.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主梁反拱度分析[J].建筑结构.2014
[6].薛成凤.多跨长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拱度设置方法分析[J].科技信息.2012
[7].刘闵川.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预拱度仿真模型分析[J].山西建筑.2012
[8].李锋丹,吴桐,宋金良,韩永强.预应力混凝土梁反拱度试验和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
[9].张桃,肖盛燮,陶韬.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预拱度的设置与控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
[10].聂伟.新建预应力混凝土梁上拱度研究[J].公路工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