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州城市形态构成与特征塑造(论文文献综述)
马若菡[1](2021)在《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空间营建解析及经验传承探究》文中提出传统村落是我国农业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乡村聚落多元的形态与布局反映着各地域的环境和文化背景。地势低平、依傍河流是浙北平原地区的共性自然特征,形成聚落空间的自然基底;同时由于水文条件和发展历程的差异,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又具有个性化的营建特色。村落在整体形态、空间结构和建筑肌理营建中呈现的特征与方法是本土聚落营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村落整体性保护的重要内容;探讨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传承策略也具有协同村落新旧片区发展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整理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研究的基础上,从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整体观入手,梳理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相关理论,提出村落空间营建的整体研究框架。通过地形分析和地貌识别出8个浙北地区平原型传统村落为具体研究对象,按照“系统梳理浙北地区地域背景——分类解析传统村落空间营建——归纳空间营建关键要素和经验——探讨空间营建经验的传承策略”的逻辑,运用多源文献分析、实地调查与结构性访谈、总结归纳等方法展开研究。本文核心篇章分为三大部分,总体按照递进的顺序进行展开,内部逻辑按照村落空间层次进行对应。第一部分(第三章)是浙北平原传统村落的形成、发展及现状,是村落空间独特性的背景研究。对浙北地区地域条件和文化背景特征进行分析,梳理了研究对象的历史沿革与现存状态。第二部分包含第四、五两章,对村落进行空间解析和经验归纳,是对村落空间的全面认知和提炼过程。传统村落的空间解析按照“整体形态”、“空间结构”和“建筑肌理”展开,结合8个村落研究对象的空间实例进行特征梳理。整体形态层面关注村落形态和边界的空间特征,空间结构从“点-线-面”整合传统村落的空间规模和建设层级,肌理层面建筑与外部空间的构成秩序。第五章对空间营建关键要素和经验的抽象过程对应了空间特征分析的三个维度,按照“特定自然与文化环境——主要空间要素类型——核心作用要素”的提取逻辑,提炼出形态先导——河港水系、结构主导——人文空间和肌理引导——合院形制三个要素,分析其构成以及作用机理,最终总结出“水系赋形”、“人文凝核”、“合院为制”三大经验,并归纳出三类营建关键要素的协同组织方式。第三部分(第6章)是空间营建经验传承策略的探讨,回溯了研究的背景和现状问题,提出传统村落空间保护与经验传承的切入点。研究分析基于空间营建关键要素的传承策略的“凝练性”、“可操作性”与“实践基础”特征,并从要素自身和要素协同两层面提出村落空间营建经验传承的具体策略,在要素自身层面注重水网基底重现、人文场所复兴和片区肌理保护,在要素联动层面以“意境保护区”为载体提出整体意境保护与现代产业功能置入的策略。论文从传统村落空间传承的现实问题背景切入,以浙北地区平原型传统村落为具体研究对象,在“营建地域背景-空间营建解析-空间营建关键要素和经验-空间营建经验的传承探究”逻辑下,全面梳理了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的形成环境,详细解析了村落整体形态、空间结构和建筑肌理层级的具体特征,整合出河港水系、人文空间和合院形制三个传统村落的空间营建要素,提炼出水系赋形、人文凝核、合院为制的营建经验,并从现代功能和价值的角度展开探讨了营建经验传承的基础、机遇与策略。
闫菁清[2](2021)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高速发展,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浪潮、公民文化需求兴起的大时代背景下,作为政府制度改革创新产物的行政服务中心是行政服务工作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它通过将行政审批职能部门集中整合形成一站式服务机构,来为企业与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以提升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消除制度性障碍的同时,提高政府对公众的回应力。行政服务中心在从诞生至今的二十余年内,发挥着巨大成效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建设。目前,随着各级政府对政务服务建设的重视度逐年提高,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纷纷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不断进行政务创新,开始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而当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依旧沿用僵化、保守的政务办公建筑设计方法,忽略了行政改革及信息化时代背景发展需求,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明显滞后于新的政务服务模式,而显现出建筑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基于对此的思考,本文以我国各地的市级、区级行政服务中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针对当下时代发展需求与行政服务中心建筑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梳理,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影响机制为启发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提出策略性意见,从而使行政服务中心建筑顺应时代发展,产生积极效应。本文以当前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探究阻碍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发展的深层困境。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产生背景、作用机制以及它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的影响,总结归纳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发生的转变,并根据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发展新趋势,总结出行政服务中心在互联网+政务模式下的设计前期和建筑设计的策略,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在建设目标、功能配置、空间构想方面提出前期策划策略,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在空间形态、布局组织与环境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策略做出详细阐述,为互联网+政务模式下的新型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提供指导与借鉴。
杜玉洁[3](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贵杭[4](2021)在《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作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乡村社会与环境面貌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变。而当下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乡村文化服务建设被忽略,陈旧的文化空间正逐渐被村民所抛弃,乡村文化逐渐走向凋零。面对这种现象,大量建筑师开始进入到乡村领域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乡村建设成为了建筑师乐此不疲的天堂家园。众所周知,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城市建设有城市建设规范控制,而乡村社会缺乏有效的规划标准而导致众多的盲目建设,建筑师裹挟着主观意念进行的自我乡村实践,肆意的建设对乡村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当下的乡村建设急需有效的规划指导。建筑策划是作为一种依据科学方法认知社会环境,并真正创造出满足实际需求的物质空间与文化环境的方法,正是当下乡村建设迫切需求的。本论文正是从建筑策划的角度去研究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设实践,作为村民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乡村文化空间的使用问题正逐渐凸显出来。如何进行乡村文化建筑的建设活动,如何提营造村民的文化生活空间,如何获得村民的文化认同,以及如何科学而有效地指导建设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成为了在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亟待研究的课题。本论文通过对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将其具体到当代乡村文化建设项目建设中,结合建筑策划的优势,进一步探讨建筑策划在乡村环境中的可行性。通过分析乡村社会的特征与当代乡村村民的文化生活,并结合当代乡村实践案例探讨建筑策划在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过程中内在关联。通过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针对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分析与定位,依次为基础,对乡村文化环境进行内外条件调查,提出从场地环境、空间内容、技术经济以及实施保障等角度完成对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内容的构建。结合笔者亲身参与的实践项目对建筑策划的构想内容进行反馈验证。希望通过对乡村文化建筑的策划研究,能够真正为乡村的文化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设计依据。
丛晓雯[5](2021)在《两宋泥塑磨喝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两宋社会间流行的泥塑磨喝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学界既有成果基础上,结合两宋时期的笔记、诗词、方志、话本等文献与两宋婴戏视觉文化中相关实物材料,以讨论在两宋社会历史背景中、人的观念信仰中,泥塑磨喝乐所代表的物质性与人的关系。通过对两宋文献中“玩具”概念与“磨喝乐”相关记述的分析,将两宋文本中的“磨喝乐”还原为“物”的三种形态:艺术品、商品、偶像。由此构建起制作——售卖——使用的逻辑链,而作为艺术品、商品、偶像的磨喝乐在这个逻辑之中由不同身份的人即制作者工匠、售卖者工匠以及女性使用者这三类人群主动建构其物质性。细读三组泥塑材料的图像后,可将其与两宋婴戏图、化生或佛教童子的造型、宋金时期器物装饰上持莲童子的图像对比,以识别一类相似的图像于不同媒介上变化的规律与关联。通过对泥塑材料上的戳记进行解释,可涉及工匠技术、宋代江南手工艺传统的问题,还可讨论工匠的造物选择,将其放入宋代婴戏图、化生图像系统中以观察与手工艺制作系统的可能关联。被售卖的磨喝乐也联结了售卖者与两宋城市空间产生的特殊经济制度——行会。而文献中磨喝乐的物质性细节体现了女性使用者将磨喝乐塑造为世俗化的宗教偶像,磨喝乐作为偶像拥有的“神圣力量”满足了女性的期望寄托。同时,偶像磨喝乐在被女性“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了特殊的“游戏”仪式,从而巩固了宋代社会对女性身份的理想期待。
李传欢[6](2021)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个活态延续的景观系统,其中既有已中止发展的文物,还有仍在继续发展演变的传统,景观结构复杂。论文从文化景观视野研究传统村落遗产景观的价值内涵。首先,论文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传统村落景观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价值。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由各要素相关联的景观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景观构成要素分析了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第二章是论文核心章节,基于对传统村落景观遗产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社会与文化、环境与生态以及旅游与经济四项价值,明晰了传统村落景观作为当代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内涵。第三章是基于前两章对传统村落景观构成与价值的分析,尝试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依据,将传统村落景观划分为生态型、田园型和聚落型,并构建了三种类型传统村落景观的评价体系,最后按类型提出了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论文结语指出,传统村落景观作为一种因日益减少而愈加珍贵的景观资源,对其进行分类施策保护将是维护传统村落景观活态自然延续的必要举措。
张清[7](2020)在《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范围内大众对于遗产保护的认知与参与日益深入,现代遗产保护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中国也完成了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转变,遗址公园逐渐成为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目前中国也面临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产生的资源与空间上的冲突,也存在着遗址形态较为雷同、遗址本体观赏性不足、遗址文化内涵展示难等问题,导致遗址的科教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桐乡乌镇谭家湾遗址是环太湖流域众多史前遗址之一,是马家浜文化的重要载体。论文以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借鉴了国内外遗址公园相关理论研究与典型案例,归纳出遗址公园规划的原则、遗址保护与展示方式,确定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的属性,并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根据对谭家湾遗址详细的调查与分析,遵循遗产保护与展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原则,论文从时间与空间角度提出留白、补白与转译的规划理念,“留白”即对遗址公园规划不做过多干预以最大程度保护遗址本体及环境的原真性,“补白”即对遗址地的生态环境进行适当修补以保护遗址的完整性,“转译”即在前两者基础之上转变遗址公园为遗址保护的主动形态以保障遗址的延续性。(2)论文从如何保护遗址本体及环境、保护遗址文化内涵两方面展开思考,从农业文化角度解读谭家湾遗址,提出文态塑造、生态恢复、形态转译三个规划策略。文态塑造即提取遗址文化内涵作为遗址公园遗址展示的主题以形成场地记忆;生态恢复即对遗址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遗址公园的生态本底;形态转译即遗址公园的空间布局与游览体系的构建,是遗址公园的规划呈现。(3)论文从谭家湾遗址中的马家浜文化众多文化特质中突出稻作文化作为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规划的切入点,提出在谭家湾遗址地构建以保护为前提的活态化稻作文化展示序列,其中核心保护区对应谭家湾史前稻作文化展示区、控制建设地带则对应传统稻作文化展示区与现代稻作文化展示区,以丰富的遗址展示方式拓展公众认知并提升公众对遗产保护的认知、发挥遗址的最大价值,最终形成具有乌镇地域文化特色及谭家湾场所精神的农业遗址公园,也为今后此类遗址公园建设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参考意义。
陈岱麒[8](2020)在《有机生长视角下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研究 ——以浙江首批特色小镇为例》文中提出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国家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现今国内城镇建设复制化现象严重,城镇的辨识度较低,难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名片,“特色小镇”便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式的探索。浙江省是国内最先提出并开始建设发展的省份,国家也于2016年出台了相应政策支持特色小镇的发展,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建设特色小镇的浪潮,部分特色小镇在建设之初发展较好如余杭梦想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还有部分小镇在盲目无序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特色小镇空间体系的研究主要围绕空间发展、空间分布等较宏观的层面。由于特色小镇在发展机制、功能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得特色小镇空间结构体系的搭建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机生长理论始于生物学,强调个体发展是在内外两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长期变化最终达到和谐平衡发展的过程。因此,基于有机生长理论,对特色小镇现有空间形态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特色小镇空间形态模式对特色小镇发展的影响及规律,使特色小镇各功能空间能融合发展,达到内部三生融合,区域城镇一体化,是本次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将有机生长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城镇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对有机生长理论在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将本次研究的案例——浙江首批特色小镇与周边城区的位置关系分为城区型、城区近郊型、县域远郊型、独立远郊型四种区位类型,对不同区位的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平面轮廓、功能结构、交通路网、空间肌理、三维体量等角度的进行梳理,并基于有机生长理论对浙江首批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类型与特征进行总结。最后,通过有机生长理论的空间、功能、时间三个维度,梳理影响特色小镇空间体系的内、外因素,对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的类型进行梳理,并总结不同区位发展的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类型和有机生长视角下特色小镇在区位选择、平面轮廓、功能结构、交通路网、空间肌理、三维体量和规划路径七个角度的分类特征。通过有机生长理论对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类型的分析与指导,推进特色小镇三生融合与四位一体的有机发展进程。
马雨萌[9](2020)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结构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木材突破了原生缺陷与尺寸限制,现代木结构以其可持续的生态性能与丰富自由的空间表现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而将这种现代技术放诸乡村,如何平衡普遍技术与地方特质成为了探讨的核心。本文基于笔者在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基础,探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在地性应用方式。研究内容将围绕“现代木结构”、“乡村营建”和“在地性”三个核心概念,从技术背景、乡村机遇、在地策略、实践探索的内容逻辑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当代建构逻辑与应用表现。从木材特性出发,分析木结构优势与缺陷,而后归纳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发展及其在当代智能化建造的前沿方向。并进一步总结现代木结构在当代的材料-构造-结构的建构层级及其在空间表现上的突破。为研究奠定技术背景。第二部分讨论现代木结构在乡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机遇。通过历史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不同时间与地域的乡土原生性,进而分析国内外现代木结构的应用现状,归纳当代乡村营建中面临的困难与时代机遇,指明了发展森林管理、文旅康养导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一体化以及混合结构设计的乡村应用趋势。为研究指明应用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通过乡土建筑研究与工程案例分析,提出了“自然、文化、技术”的在地性要素系统,着重分析当代设计对三个要素多种内涵的回应策略,归纳出“材料、构造、结构、空间”的技术优化层级与三要素的综合应对方式。总结了文章研究的策略体系。第四部分剖析笔者参与的“大仓营造”井冈山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大仓讲习所与大仓风荷桥两个现代木结构设计实践,探讨设计应对特定地点的回应方式,通过乡土建构体系的延续与构造优化,用现代木结构创造出适宜乡村的公共空间,带动乡村复兴。文章从理论研究到设计实践,构建了现代木结构适应于乡村营建的在地性策略体系。以实践为佐证为乡村营建中现代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并进一步提倡现代技术在地修正的价值倡导。全文正文约12.2万字,共有图表370余幅。
李长健[10](2020)在《湖州桑基鱼塘景观形态特征分析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湖州传统智慧的传承,桑基鱼塘系统通过精妙的物质循环,创造出丰富灿烂的农业文明。人与自然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诞生了功能丰富的桑基鱼塘景观。由于水土环境的差异、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以及人类干预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地景观。本研究从风景园林的视角系统地探索了桑基鱼塘地表景观形态特征,并以层状体系模式分层分析。桑基鱼塘,不仅仅可以作为农业遗产,同时也是山水结构和文化传承的结果:桑基鱼塘景观不仅可以生产、旅游,同时也记载了吴越文化。本文分四个阶段分析桑基鱼塘景观形态特征与构成机制,并对其进一步利用加以探讨。(1)分析调研湖州的自然概况与水土特征;从背景角度分析成因;总结梳理湖州地区的桑基鱼塘开垦历史,了解各个时期的营造特点。(2)划定具体的研究范围,进一步研究桑基鱼塘的基本景观单元架构。通过对选定的不同层次(土地水利系统、农业系统、聚落系统)的要素进行景观形态分析,列举并解读每一层次景观类型的特征,探索各层次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3)总结出桑基鱼塘的农业-土地-聚落三层次系统的景观形态特征价值,系统间的叠合,是其产生综合效益的关键。(4)文章结尾探讨了桑基鱼塘景观结构保护的策略,并提出了这类景观保护和转化利用的设计策略。对于湖州桑基鱼塘景观形态特征的研究与保护策略探讨,使得公众能认识到桑基鱼塘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促进继承和发扬当地特色文化,保护桑基鱼塘的景观形态,复兴当地传统文化,推动乡土景观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二、湖州城市形态构成与特征塑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州城市形态构成与特征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1)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空间营建解析及经验传承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概念 |
1.3.1 传统村落 |
1.3.2 空间营建 |
1.3.3 平原型村落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4.1 传统村落空间营建解析的研究 |
1.4.2 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经验提炼与阐释的研究 |
1.4.3 浙江传统村落形成与分布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对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对象 |
2 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研究视角与内容框架 |
2.1 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整体观 |
2.1.1 自然协调观 |
2.1.2 文化导向观 |
2.1.3 动态演进观 |
2.2 传统村落空间营建解析的相关理论 |
2.2.1 空间营建解析的理论 |
2.2.2 空间形成研究的理论 |
2.3 空间营建解析的内容框架 |
3 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的空间营建背景 |
3.1 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的形成基础 |
3.1.1 水网密布的地理环境 |
3.1.2 重礼崇文的文化背景 |
3.1.3 商业兴旺的经济基础 |
3.1.4 传统村落分布及概况 |
3.2 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的历史沿革 |
3.2.1 形成与发展期:汉、唐至宋、元 |
3.2.2 鼎盛期:明、清至民国中期 |
3.2.3 变革期:民国后期至今 |
3.3 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 |
3.3.1 历史环境:环境消逝与片区保护 |
3.3.2 产业布局:业态转型与现代渗透 |
3.3.3 现代建设:设施升级与新区设立 |
3.4 小结 |
4 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的空间营建特征 |
4.1 传统村落的整体形态 |
4.1.1 村落环境基底 |
4.1.2 村落形态特征 |
4.2 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 |
4.2.1 节点场所 |
4.2.2 路径街道 |
4.2.3 街区组团 |
4.3 传统村落的建筑肌理 |
4.3.1 公共片区建筑肌理 |
4.3.2 民居院落建筑肌理 |
4.4 小结 |
5 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的空间营建关键要素及经验 |
5.1 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关键要素提炼 |
5.2 河港水系:传统村落的形态先导要素 |
5.2.1 河港水系的构成 |
5.2.2 河港水系先导整体形态营建 |
5.3 人文空间:传统村落的结构主导要素 |
5.3.1 人文空间的构成 |
5.3.2 人文空间主导空间结构营建 |
5.4 合院形制:传统村落的肌理引导要素 |
5.4.1 合院形制的构成 |
5.4.2 合院形制引导建筑肌理营建 |
5.5 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经验总结 |
5.5.1 关键要素的空间营建经验 |
5.5.2 关键要素在空间营建中的协同组织 |
5.6 小结 |
6 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经验的传承探究 |
6.1 空间营建经验的传承基础 |
6.1.1 生活方式的现代变革 |
6.1.2 营建经验的现代价值 |
6.2 基于空间营建关键要素的传承机遇 |
6.2.1 关键要素的空间凝练特征 |
6.2.2 关键要素传承的可实施性 |
6.2.3 关键要素传承的实践基础 |
6.3 关键要素的空间传承策略 |
6.3.1 河溪水网基底重现 |
6.3.2 人文空间场所复兴 |
6.4 关键要素的协同营建策略 |
6.4.1 要素整合与意境保护 |
6.4.2 要素联动与功能置入 |
6.5 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治体制改革与信息化快速发展 |
1.1.2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提出 |
1.1.3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问题亟待解决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行政服务中心的研究现状 |
1.4.2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概况与现状问题 |
2.1 行政服务中心的演变与发展概述 |
2.1.1 行政服务中心的历史演变 |
2.1.2 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概况 |
2.2 当前行政服务中心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 |
2.2.1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浪潮 |
2.2.2 人民公共文化需求兴起 |
2.2.3 信息化发展与广泛应用 |
2.3 行政服务中心的现状调研及存在问题 |
2.3.1 调研总体框架 |
2.3.2 问卷调查分析 |
2.3.3 当前存在问题 |
2.4 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现状问题成因分析 |
2.4.1 政务服务职能定位的失衡 |
2.4.2 传统官僚管理体制的弊病 |
2.4.3 传统政务服务模式的僵化 |
2.4.4 政务服务的服务理念偏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形成及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的影响 |
3.1 “互联网+”介入政务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3.1.1 “互联网+”的发展概况 |
3.1.2 “互联网+”引入政务服务模式的可行性 |
3.1.3 “互联网+”对政务服务模式的指导意义 |
3.2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综合概述 |
3.2.1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产生背景 |
3.2.2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范式转变 |
3.2.3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基本要素 |
3.3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对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的影响 |
3.3.1 服务体系指引建筑建设方向 |
3.3.2 运行机制催化空间形态变化 |
3.3.3 办理模式衍生布局组织转变 |
3.3.4 服务理念主导空间情景氛围 |
3.4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新趋势 |
3.4.1 功能构成标准化与复合化 |
3.4.2 空间形态多义性与开放化 |
3.4.3 布局组织集约化与灵活化 |
3.4.4 环境氛围智能化与体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设计前期策略 |
4.1 适应新模式的科学化建设目标 |
4.1.1 基于体系的职能定位重构 |
4.1.2 协同城市发展的规划选址 |
4.1.3 满足发展需求的建设规模 |
4.2 协同政务服务体系的功能配置 |
4.2.1 市级——拓展复合化服务功能 |
4.2.2 区级——设定标准化服务功能 |
4.2.3 基层——与社会资源功能整合 |
4.3 契合政务服务新模式的空间构想 |
4.3.1 功能空间类型划分 |
4.3.2 功能空间配置标准 |
4.3.3 功能空间规模构想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策略 |
5.1 增强建筑空间的适应性 |
5.1.1 网络化取代等级化的办公空间 |
5.1.2 信息化整合趋势的服务空间 |
5.1.3 强化多义与复合的交往空间 |
5.1.4 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辅助空间 |
5.2 布局组织的整体性优化 |
5.2.1 集约整合的整体布局 |
5.2.2 灵活自由的空间组织 |
5.2.3 优化高效的流线组织 |
5.3 强化服务意识的环境塑造 |
5.3.1 增强建筑空间的体验感 |
5.3.2 建筑边界的开放性塑造 |
5.3.3 环境氛围的人性化营造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存在的问题 |
1.1.2 建筑策划关于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 |
1.3.2 建筑策划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建筑策划理论研究与实践 |
1.4.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发展历程与实践 |
1.4.3 当代乡建中的建筑策划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相关理论 |
2.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概念 |
2.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方法 |
2.2.1 系统性认知 |
2.2.2 多方位协同 |
2.2.3 策略性操作 |
2.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流程 |
2.3.1 目标设定 |
2.3.2 信息获取 |
2.3.3 目标构想 |
2.3.4 目标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发展及现状概述 |
3.1 乡村文化建筑的发展历程 |
3.1.1 封建时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1.2 民国时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1.4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2 当代乡村的文化需求及问题 |
3.2.1 当代乡村的文化需求内容 |
3.2.2 当代乡村文化需求存在的问题 |
3.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现状及问题 |
3.3.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发展现状 |
3.3.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主要问题 |
3.3.3 当代乡村文化建设引入建筑策划的必要性 |
3.4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发展方向 |
3.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案例选取标准 |
3.6 本章小结 |
4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 |
4.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初步定位 |
4.1.1 明确建筑类型 |
4.1.2 估算建筑规模 |
4.1.3 建设参与主体 |
4.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条件调查 |
4.2.1 外部条件调查 |
4.2.2 内部条件调查 |
4.2.3 调查内容对后续研究的影响 |
4.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场地构想 |
4.3.1 项目选址原则 |
4.3.2 场地建筑布局 |
4.3.3 场地交通规划 |
4.4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空间构想 |
4.4.1 空间内容与功能占比 |
4.4.2 各功能空间配列模式 |
4.4.3 功能空间动线组织 |
4.4.4 空间构想预测与评价 |
4.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技术构想 |
4.5.1 乡村的地域性结构选型 |
4.5.2 乡村的地域性材料适配 |
4.6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经济构想 |
4.6.1 投资和运营模式 |
4.6.2 经济构想决策要点 |
4.6.3 经济构想研究目的 |
4.7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报告拟定 |
4.7.1 设计任务书的制定 |
4.7.2 建筑策划结论报告 |
4.7.3 建筑评价与反馈 |
4.8 本章小结 |
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案例应用——社城村文化活动场所建筑策划 |
5.1 项目背景 |
5.1.1 基本情况 |
5.1.2 发展契机 |
5.2 条件调查 |
5.2.1 外部条件 |
5.2.2 内部条件 |
5.3 目标定位 |
5.3.1 核心问题 |
5.3.2 目标定位 |
5.4 策划构想 |
5.4.1 空间与实体构想 |
5.4.2 产业构想 |
5.4.3 陪伴式建设和村民参与 |
5.5 评价反馈 |
5.5.1 建筑评价 |
5.5.2 社会评价 |
5.5.3 案例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乡村文化建筑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1 代表性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案例调研汇总 |
附录2 案例投资主体及运营主体汇总 |
附录3 案例项目选址、建筑面积及功能汇总 |
附录4 案例结构体系及建筑材料调研汇总 |
致谢 |
(5)两宋泥塑磨喝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思路 |
第一章 何为“磨喝乐” |
第一节 宋代文献中的“玩具”概念 |
第二节 宋代文献中的磨喝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泥塑磨喝乐的图像释读 |
第一节 材料介绍 |
第二节 图像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匠与货郎:泥塑磨喝乐的生产与售卖 |
第一节 工匠的“商标”:城市遗址与窑址 |
第二节 货郎与城市:从民间到宫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女性的“供奉”:磨喝乐的“游戏” |
第一节 塑造偶像:物质性的神圣力量 |
第二节 生命理想:女性的宗教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
一、作为遗产的乡村景观 |
二、景观遗产的保护视野 |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回顾 |
二、传统村落景观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文化景观理论研究现状 |
二、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现状 |
三、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传统村落景观构成及特征 |
第一节 景观构成要素及系统 |
一、村落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
二、传统村落景观系统 |
第二节 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 |
一、生态类景观特征 |
二、聚落类景观特征 |
三、人文类景观特征 |
第二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阐释 |
第一节 景观及审美价值 |
一、景观审美的发生机制 |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意象 |
三、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功能 |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价值 |
一、原乡与乡愁 |
二、文化容器 |
第三节 环境与生态价值 |
一、反映宜居宜业的环境特征 |
二、反映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 |
三、反映传统造物思想和设计理念 |
四、反映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
第四节 旅游与经济价值 |
一、传统村落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
二、国外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
三、中国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
第三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及保护策略 |
第一节 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 |
一、聚落型 |
二、田园型 |
三、生态型 |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一、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的原则 |
二、聚落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三、田园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四、生态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
一、聚落型——保护历史遗产,塑造特色景观 |
二、田园型——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俗文化 |
三、生态型——活态演进,有机更新 |
结语 传统村落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
一、传统村落景观在一个时期里会继续式微 |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在未来将进一步突显 |
三、乡村旅游是传统村落景观存续和保护的主要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遗产保护发展带动遗址公园建设热潮 |
1.1.2 农业遗址保护是城市化进程的迫切需求 |
1.1.3 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文脉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相关国际宪章、公约与文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农业遗址公园概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文化遗产 |
2.1.2 遗址 |
2.1.3 农业遗址公园 |
2.2 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原则与方式 |
2.2.1 遗址保护的原则 |
2.2.2 遗址展示的原则 |
2.2.3 遗址保护与展示方式 |
2.3 遗址公园的功能和意义 |
2.3.1 为快速城市化下的遗址保护提供解决方案 |
2.3.2 为遗址的可持续保护提供最佳环境 |
2.3.3 为公众参与、提升城市活力提供场所 |
2.3.4 为地域文化传承、提升文化自信提供载体 |
2.3.5 为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永续发展提供新视点 |
2.4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的属性界定 |
3 农业遗址公园相关规划理论与案例分析 |
3.1 农业遗址公园相关理论 |
3.1.1 遗产保护理论 |
3.1.2 动态规划理论 |
3.1.3 景观生态学原理 |
3.1.4 共生理论 |
3.2 相关案例分析 |
3.2.1 日本吉野里历史公园 |
3.2.2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
3.2.3 湖南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3.2.4 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 |
3.2.5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公园 |
3.3 本章小结 |
4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区域背景 |
4.1.1 城镇发展 |
4.1.2 文化遗址分布情况 |
4.2 谭家湾遗址概况 |
4.2.1 谭家湾遗址的遗产构成 |
4.2.2 出土文物情况 |
4.2.3 遗址本体保存现状 |
4.3 相关规划概述 |
4.3.1 文物保护规划 |
4.3.2 城镇总体规划 |
4.3.3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
4.4 实地调研分析 |
4.4.1 现状用地 |
4.4.2 现状交通组织 |
4.4.3 现状水系塘渠 |
4.4.4 现状地形及视线 |
4.4.5 小结 |
5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规划策略探究 |
5.1 问题思考 |
5.2 规划原则 |
5.2.1 保护优先原则 |
5.2.2 公众参与原则 |
5.2.3 最小干预原则 |
5.3 规划理念 |
5.3.1 留白——保护遗址的原真性 |
5.3.2 补白——尊重遗址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
5.3.3 转译——保障遗址的延续性 |
5.4 规划策略 |
5.4.1 文态塑造 |
5.4.2 生态恢复 |
5.4.3 形式转译 |
5.5 总体定位与规划目标 |
5.5.1 总体定位 |
5.5.2 规划目标 |
6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的空间布局与节点设计 |
6.1 总体布局 |
6.1.1 布局构思与平面图 |
6.1.2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的遗址展示方式 |
6.2 分区规划 |
6.2.1 空间结构 |
6.2.2 功能分区 |
6.3 道路系统规划 |
6.3.1 优化后的道路体系 |
6.3.2 游览路线规划 |
6.4 标识系统规划 |
6.4.1 解说系统规划 |
6.4.2 引导系统规划 |
6.4.3 核心区界桩分布 |
6.5 活动组织策划 |
6.5.1 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亮点活动策划 |
6.5.2 谭家湾主题游赏活动策划 |
6.6 生态保护规划 |
6.6.1 水生态重塑 |
6.6.2 水陆交界带生态恢复 |
6.6.3 鱼稻共生系统构建 |
6.6.4 动植物生态系统营建 |
6.7 服务设施规划 |
6.8 植物种植规划 |
6.9 节点设计 |
6.9.1 公园主入口 |
6.9.2 遗址现场展示区 |
6.9.3 鱼稻共生 |
6.9.4 桑蚕农话 |
6.9.5 耕读园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有机生长视角下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研究 ——以浙江首批特色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发展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 |
1.2.1.2 特色小镇空间形态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动向 |
1.4.1 国外特色小城镇研究动向 |
1.4.2 国内特色小镇研究动向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有机生长理论与城镇空间形态 |
2.1 有机生长理论 |
2.1.1 有机生长的概念 |
2.1.2 有机生长理论的发展脉络 |
2.1.3 有机生长理论的特征 |
2.1.4 有机生长理论的三个维度 |
2.2 城镇空间形态 |
2.2.1 城镇空间形态的概念 |
2.2.2 城镇空间形态构成 |
2.2.3 城镇空间形态研究内容 |
2.3 有机生长理论在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
2.3.1 特色小镇的空间生长机制 |
2.3.2 影响特色小镇有机生长的因素 |
2.3.3 有机生长理论对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的指导 |
2.3.4 有机生长视角下小镇的理想化空间形态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浙江首批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 |
3.1 案例选取——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 |
3.1.1 相关政策 |
3.1.2 发展现状 |
3.1.3 产业类型 |
3.1.4 小镇空间有机发展的分类方式 |
3.2 城区型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
3.2.1 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 |
3.2.2 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 |
3.2.3 城区型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类型 |
3.3 城区近郊型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
3.3.1 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 |
3.3.2 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 |
3.3.3 城区近郊型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类型 |
3.4 县域远郊型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
3.4.1 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 |
3.4.2 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 |
3.4.3 县域远郊型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类型 |
3.5 独立远郊型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
3.5.1 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 |
3.5.2 独立远郊型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类型 |
3.6 有机生长视角下浙江首批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特征 |
3.6.1 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的类型 |
3.6.2 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的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生长视角下特色小镇的空间形态 |
4.1 有机生长理论指导特色小镇空间形态分析路径 |
4.2 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的分类 |
4.3 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的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浙江省特色小镇考核名单 |
附录2 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类型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9)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理念与产业化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发展与应用 |
1.1.2 城乡关系下乡建热潮与地域性话题的回归 |
1.1.3 井冈山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 |
1.2 核心概念辨析 |
1.2.1 现代木结构 |
1.2.2 乡村营建 |
1.2.3 在地性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现代木结构及相关设计研究综述 |
1.4.2 建筑地域性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
1.4.3 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与应用表现 |
2.1 木结构建筑的性能优势与缺陷 |
2.1.1 木材的材质特性与力学性能 |
2.1.2 木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 |
2.1.3 木结构建筑预制加工与装配潜能 |
2.1.4 限制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性能缺陷 |
2.2 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 |
2.2.1 木材工业化与材料性能优化 |
2.2.2 现代木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与体系建立 |
2.2.3 工业4.0 时代下的现代木结构的智能建造 |
2.3 现代木结构建构特征与空间应用 |
2.3.1 材料层级——现代木材的材料类型及用途 |
2.3.2 结构层级——现代木结构的多种结构体系 |
2.3.3 构造层级——现代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与构造节点 |
2.3.4 现代木结构的建构表现——受力法则的真实反映 |
2.3.5 现代木结构的空间应用——高度与跨度的空间突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营建中现代木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1 木结构建筑在乡土环境中的起源与演变 |
3.1.1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人类文明阶段下的演变 |
3.1.2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域乡土环境中的表达 |
3.2 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1 国外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2.2 国内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
3.3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因素 |
3.3.1 木材资源与森林管理 |
3.3.2 乡村文化认同缺失与木结构认知误区 |
3.3.3 现代木结构的经济性问题 |
3.3.4 乡村设计建造的规范性与技术引入问题 |
3.4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优势与时代机遇 |
3.4.1 木材亲和乡村地貌的天然优势 |
3.4.2 现代木结构面对乡村地形的运输与装配优势 |
3.4.3 国内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装配式建筑等政策导向机遇 |
3.4.4 国内现代木结构行业标准完善与体系建立 |
3.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发展趋势 |
3.5.1 可持续森林管理与地方木材的发展 |
3.5.2 面向文旅康养等类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3 面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综合设计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
3.5.4 发挥各材料优势的混合结构体系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 |
4.1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 |
4.1.1 基于地形特征与气候环境的乡村自然要素 |
4.1.2 基于社会经济与精神传统的乡村文化要素 |
4.1.3 基于结构体系与在地工法的乡村技术要素 |
4.2 现代木结构回应自然的策略——环境协调与结构配适 |
4.2.1 通过形式与结构设计使建筑融入乡村山水格局 |
4.2.2 通过空间与构造优化进行气候适应与能量调节 |
4.2.3 通过结构配适降低自然损害、维护生态环境 |
4.3 现代木结构回应文化的策略——传统延续与设计转化 |
4.3.1 乡村文脉与传统空间的重塑 |
4.3.2 生产生活场景的保护与营造 |
4.4 现代木结构回应技术的策略——匠艺保护与适宜技术 |
4.4.1 材料置换与传统建筑修缮更新 |
4.4.2 地方材料运用与在地工艺保护 |
4.4.3 新材料技术的适宜引入与综合结构运用 |
4.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综合应用方式 |
4.5.1 旧建筑保护与新结构设计 |
4.5.2 预制装配与公众参与结合的建造方式 |
4.5.3 应对灾难快速建设的特殊应用 |
4.5.4 现代木结构“材料-构造-结构-空间”建构层级的优化体系 |
4.5.5 现代木结构应对“自然-文化-技术”在地性系统的综合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乡村营建中的现代木结构探索——“大仓营造”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
5.1 大仓村的在地性要素与乡村现状 |
5.1.1 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与大仓村区位特征 |
5.1.2 湘赣边界文化背景与大仓村独特历史 |
5.1.3 地区传统建构体系与地方工法 |
5.1.4 乡村现状与问题 |
5.2 大仓讲习所 |
5.2.1 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塑 |
5.2.2 传统与现代的材料组织 |
5.2.3 延续建构体系的结构设计 |
5.2.4 预制装配与匠人营造的结合 |
5.2.5 节点设计与传统构造性能优化 |
5.2.6 大仓讲习所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3 大仓风荷桥 |
5.3.1 历史之路的现代延续 |
5.3.2 乡村风景编绎与自然要素组织 |
5.3.3 结构设计与交会空间营造 |
5.3.4 适宜材料与细部设计 |
5.3.5 大仓风荷桥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
5.4 大仓村其他木构民宿对比研究 |
5.4.1 大仓讲习所、风荷桥与大仓“红梦源”民宿对比 |
5.4.2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误区:符号化与趋同化 |
5.4.3 普遍技术在地应用的价值倡导:技术的在地修正与自然人文思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木结构生产加工企业访谈 |
附录 B 现代木结构设计案例汇总表 |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湖州桑基鱼塘景观形态特征分析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化、城镇化导致桑基鱼塘的消亡 |
1.1.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上日程 |
1.1.3 城镇建设中景观智慧的丧失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范围与基本概念 |
1.4.1 研究范围 |
1.4.2 基本概念界定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相关研究 |
1.5.2 国外相关研究 |
1.6 相关理论基础 |
1.6.1 永续发展 |
1.6.2 文化景观 |
2 湖州地区桑基鱼塘概况 |
2.1 太湖流域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人文历史概况 |
2.2 桑基鱼塘兴建与发展简史 |
2.2.1 桑基鱼塘萌芽期 |
2.2.2 桑基鱼塘诞生期 |
2.2.3 桑基鱼塘发展期 |
2.2.4 桑基鱼塘成熟期 |
2.3 本章小结 |
3 桑基鱼塘的景观形态构成分析 |
3.1 水利景观系统 |
3.1.1 溇港水利系统 |
3.1.2 堤岸系统 |
3.1.3 湖漾系统 |
3.2 农业景观系统 |
3.2.1 鱼塘景观系统 |
3.2.2 基地作物系统 |
3.2.3 基和塘对景观形态的影响 |
3.3 聚落景观系统 |
3.3.1 聚落发展的历史 |
3.3.2 聚落的分布模式 |
3.3.3 聚落的形态分析 |
3.4 桑基鱼塘的景观形态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桑基鱼塘的景观形态特征与作用机制 |
4.1 桑基鱼塘的景观形态特征 |
4.1.1 水网多级交织,高效水资源调配 |
4.1.2 生态群落多样,土地高效利用 |
4.1.3 聚落布局得当,环境建筑融合共生 |
4.1.4 历史人文兴盛,呈现多样文化景观 |
4.2 景观系统的叠加作用机制 |
4.2.1 桑基鱼塘蕴含的叠加机制 |
4.2.2 机制对规划设计的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5 桑基鱼塘景观形态特征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
5.1 现状与存在问题 |
5.1.1 保护开发现状 |
5.1.2 现存影响因素 |
5.1.3 存在的问题 |
5.1.4 保护的重点及难点 |
5.2 景观特征保护策略 |
5.2.1 合理布局,制定分区块,分步骤开发保护地带 |
5.2.2 注重景观风貌整体性,多个景观要素控制 |
5.2.3 增加鱼塘生物种类,丰富食物链稳定生态 |
5.2.4 设立维护管理机构,定期维护堤围水利设施 |
5.2.5 促进新型基地农业发展,维持生态环境 |
5.2.6 优化基塘比,推行传统种桑养鱼方法 |
5.2.7 着重保护传统建筑形式与传统街巷空间 |
5.2.8 发扬桑基鱼塘文化遗产与传统民俗 |
5.3 景观功能利用转化策略 |
5.3.1 顺应溇港系统的低影响开发 |
5.3.2 重塑基塘系统的生态功能 |
5.3.3 遵循传统结构的聚落组团 |
5.4 对当代乡村文化景观设计的借鉴价值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湖州城市形态构成与特征塑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浙北平原型传统村落空间营建解析及经验传承探究[D]. 马若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下的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 闫菁清.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研究[D]. 贵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两宋泥塑磨喝乐研究[D]. 丛晓雯.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6]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D]. 李传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7]遗产保护视野下的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规划研究[D]. 张清.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8)
- [8]有机生长视角下特色小镇空间形态研究 ——以浙江首批特色小镇为例[D]. 陈岱麒. 深圳大学, 2020(10)
- [9]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D]. 马雨萌. 东南大学, 2020(01)
- [10]湖州桑基鱼塘景观形态特征分析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D]. 李长健.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