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巴格达铁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格达铁路,奥斯曼帝国,德国,德意志银行
巴格达铁路论文文献综述
白若萌[1](2008)在《巴格达铁路与德奥(斯曼)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交往和关系,集中表现在巴格达铁路的修筑上。巴格达铁路的修筑过程成为反映德奥关系的“晴雨表”。铁路问题从提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88年之前):两国开始初步的接触后,奥斯曼帝国开始了其铁路建设,铁路问题从无到有。第二阶段(1888—1908):在威廉二世皇帝对外扩张政策的背景下,在哈米德素丹的支持下,德国与奥斯曼帝国的经济政治关系快速进入全面合作期,铁路问题最终在1903年签署了官方的协议并取得初步进展。第叁阶段(1908一1914):奥斯曼帝国发生革命,青年土耳其党人执政,国内政局不稳,从而导致德奥关系出现波折,最终亲德派占上风。1911年两国签署了新的铁路协议,铁路继续进展。第四阶段(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四年。虽受到大战影响,但工程仍在继续进行,到1918年停战协定签署前铁路贯通至努赛宾。战争期间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结盟,铁路在运输军队和物资方面发挥了作用。通过考察史实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巴格达铁路是德国在中东北层进行扩张的基础性手段。铁路计划的实施反映了复杂的多国博弈。通过修建这条铁路,德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贸易额和投资额迅猛增长,德国培植了奥斯曼帝国的亲德派,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影响日益巨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亲德派将奥斯曼帝国推向德国一方,帝国最终走向崩溃。(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8-05-01)
唐承运,刘亚臣[2](1994)在《巴格达铁路──德意志帝国向东方推进的重要工具》一文中研究指出巴格达铁路──德意志帝国向东方推进的重要工具唐承运,刘亚臣“铁路是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一种工具。” ̄①它虽最早出现在英国,但当铁路建设理论权威──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诞生之后,德国在1860年便建成了“欧陆上最令人惊叹不已的铁路网...(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1994年04期)
徐蓝[3](1985)在《试论围绕修筑巴格达铁路的德英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欧洲的国际关系中,德国和英国的矛盾逐渐上升到首位。到二十世纪初,两国在许多地区,在陆地和海上都发生了尖锐冲突,而在中近东舞台上,德英之间围绕德国修筑巴格达铁路问题更进行了一系列的角逐,这成为二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文来源于《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85年03期)
巴格达铁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巴格达铁路──德意志帝国向东方推进的重要工具唐承运,刘亚臣“铁路是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一种工具。” ̄①它虽最早出现在英国,但当铁路建设理论权威──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诞生之后,德国在1860年便建成了“欧陆上最令人惊叹不已的铁路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巴格达铁路论文参考文献
[1].白若萌.巴格达铁路与德奥(斯曼)关系[D].西北大学.2008
[2].唐承运,刘亚臣.巴格达铁路──德意志帝国向东方推进的重要工具[J].世界历史.1994
[3].徐蓝.试论围绕修筑巴格达铁路的德英之争[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