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模糊论文-汪旭东,史凯宁,许孝卓,孙伟翔

直线模糊论文-汪旭东,史凯宁,许孝卓,孙伟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直线模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永磁直线电机,变频器,模糊控制,随机脉冲位置调制

直线模糊论文文献综述

汪旭东,史凯宁,许孝卓,孙伟翔[1](2019)在《基于模糊随机PWM技术的永磁直线电机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恒定开关频率的变频器产生的窄带高频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随机脉冲位置调制(FRPPM)的方法来降低输出电压频谱中的集中谐波簇,FRPPM方法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扩展原始的窄带谐波使电压频谱均匀地分散在频带上,从而降低了电机气隙磁场产生的电机震动噪声。通过MATLAB/SIMULINK对永磁直线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并与传统切换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变频器输出电压的集中高频谐波在开关频率处将有效降低,且使电压频谱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改善了电机气隙磁场的波形。(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12期)

张圳,王丽梅[2](2019)在《双直线电机驱动的H型平台模糊滑模交叉耦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高刚性高推力和高加速度的要求,数控加工中更多采用的是双直线电机共同驱动的有高速高精度优势的龙门式定位平台控制系统,本文提出模糊滑模交叉耦合控制,在单轴采用模糊滑模作为位置控制器,速度控制器用普通的PI控制,以保证单轴跟踪精度;双轴间采用交叉耦合控制器,消除双电机之间存在的机械耦合,近而减小了双周间的位置同步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将交叉耦合与滑模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能够使H型平台的同步误差收敛于零,并且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期刊2019-10-10)

杨贻俊,侯明[3](2019)在《基于模糊微分先行PID的直线电机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PID控制超调过大,后期位置跟踪性能差等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的直线电机位置跟踪控制方法。与Cspace半实物在线仿真平台相结合,将直驱直线电机作为控制对象,搭建控制算法,构成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直线电机的跟踪控制更加良好,并且同传统和其他控制方法相比,在驱动过程中的跟踪效果越来越好,表现出良好的跟踪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9年18期)

殷红梅,刘永利,盛定高,汪木兰[4](2019)在《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推力波动的模糊预测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LSM)由边端效应等引起的推力波动问题,运用预测函数控制理论(PFC),结合模糊控制算法,建立推力波动抑制补偿模型,设计基于PFC的模糊控制器,运用模糊控制规则及其参数自调整功能实现PMLSM推力波动的有效抑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得出,此方法可推力波动抑制率达38. 6%,是一种可行的直线电机推力波动抑制策略。(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07期)

金鸿雁,赵希梅[5](2019)在《基于Sugeno型模糊神经网络和互补滑模控制器的双直线电机伺服系统同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精密直驱龙门定位平台的双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位置同步控制问题,提出一种Sugeno型模糊神经网络(SFNN)同步补偿器和互补滑模控制器(CSMC)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含有参数变化、外部扰动和摩擦力等不确定性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动态模型,采用广义滑模面和互补滑模面相结合的方式来设计CSMC。CSMC可有效抑制参数变化、外部扰动和摩擦力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削弱传统滑模控制器(SMC)存在的抖振现象,减小系统的跟踪误差,实现高精度位置跟踪。同时,利用SFNN同步补偿器解决双直线电机间动态参数不匹配问题及耦合现象,SFNN同步补偿器可对每个轴进行误差补偿,从而减小位置同步误差,保证系统实现同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明显减小系统的跟踪误差和同步误差,进而改善轮廓加工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刘欣[6](2019)在《电励磁直线电机磁悬浮系统距离型模糊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励磁直线电机磁悬浮进给平台具有直接驱动,直接悬浮的特点,对现代精密加工领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控励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磁悬浮进给平台运行机理与控制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51575363)”的背景下,主要研究电励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运动机理,以及解决不确定性外部扰动作用下,磁悬浮子系统的控制与设计问题。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电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结构、工作机理和数学模型。在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电励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在水平系统下,推导电磁推力的解析表达式,进给方向的运动方程与状态方程;对于磁悬浮系统,推导法向电磁力的解析表达式,悬浮方向的运动方程与状态方程;分析影响两种电磁力的主要因素;对于进给子系统与悬浮子系统之间的电磁耦合问题进行分析。(2)电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磁悬浮系统的距离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针对非线性磁悬浮系统易受参数摄动和外界不确定性扰动的影响,采用距离型模糊推理算法进行控制。针对磁悬浮系统的特性,设计距离型模糊推理的模糊准备单元;分析研究距离型模糊算法的特点,距离的概念以及推理步骤;最后搭建电励磁直线电机磁悬浮子系统的仿真模型,以PI控制为对比,仿真研究距离型模糊控制策略的动、静态特性。(3)电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磁悬浮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包括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F28335为核心的控制电路设计,和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核心的功率驱动电路设计,以及对位置信号,电流信号的采样电路,系统保护电路,和其他外围电路的设计;软件设计主要是针对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的设计。实现系统初始化,参数的定义和外设的启动;中断服务程序是磁悬浮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它包括电流,位置信号的采样、控制算法的运算以及PWM的生成等功能。(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刘龙翔[7](2019)在《直线电机驱动的H型平台递归小波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H型运动平台具有双直线电机共同驱动的平行系统,以及其高精度和高动态性能的优点,近些年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获得应用。本文针对H型运动平台不确定扰动及其双轴机械耦合的问题,建立包含横梁干扰力的双轴数学模型。设计H型运动平台单轴全局滑模控制器和双轴递归小波模糊神经网络补偿控制器,以提高平台的跟踪精度和同步精度。首先,本文介绍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和H型运动平台的发展现状、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针对直线电机驱动的H型运动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X轴负载往复运动造成的Y方向双直线电机受力不均问题,建立了考虑变化横梁干扰力与不确定项的H型运动平台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负载变化及扰动问题,设计了单轴全局滑模控制器,提高系统跟踪精度并抑制高频抖振。利用李雅普诺夫定理,验证了所设计的全局滑模控制器的稳定性。为了提高运动平台双轴同步精度,将单轴跟踪误差与双轴同步误差相结合,根据结合后的混合误差设计双轴交叉耦合控制器,并将混合误差作为单轴控制器的输入信号。使用MATLAB/Simulink对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所设计的方法可以减小系统的跟踪误差与同步误差。最后,为了进一步减小运动平台的双轴同步误差,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将能够进行时变信号分析的小波转换和具有动态能力的递归结构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对小波函数中的伸缩与平移因子、模糊结构中的均值与标准差以及各层之间的连接权重进行学习调整,根据双轴同步误差设计递归小波模糊神经网络补偿器取代交叉耦合同步控制器。使用MATLAB/Simulink对所设计的补偿器进行仿真,并与采用交叉耦合控制器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控制器的仿真结果。(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高旭峰[8](2019)在《磁悬浮直线同步电动机悬浮系统变论域模糊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可控励磁磁悬浮直线同步电动机应用于机床进给平台上,可以同时实现进给平台垂直方向上的悬浮和进给方向上的直接驱动,从而消除进给平台与静止导轨直接接触带来的摩擦力以及传统机械传动链带来的不良影响。磁悬浮进给平台的悬浮系统,具有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进给系统和悬浮系统之间耦合性强、时变性以及非线性强的特点,同时由于传动装置的消失而导致外界的不确定扰动会直接作用于电机,严重影响磁悬浮系统的性能。针对以上问题,对磁悬浮直线同步电动机采用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可以获得期望的控制性能。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磁悬浮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磁悬浮进给平台结构,研究磁悬浮直线同步电动机磁悬浮运行机理并提出电动机的矢量控制方式。给出磁悬浮直线同步电动机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建立dq轴系下电动机数学模型,分析悬浮力特性,并最后推导磁悬浮系统状态方程。(2)磁悬浮直线同步电动机磁悬浮系统的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设计模糊参数自整定单元,在误差和误差变化率发生改变时,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调整,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实时性。为得到更精确的PID参数调整量,在模糊参数自整定单元基础上增加变论域模块,使模糊论域在面对不同误差时做出调整,变相让控制器使用针对性更强的模糊规则,并对伸缩因子内部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使悬浮系统很好的跟随给定信号,鲁棒性强、适应性良好,可以有效的抑制干扰信号。(3)磁悬浮直线同步电动机磁悬浮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控制系统主电路、MOSFET驱动电路、电流检测电路、悬浮高度检测电路和故障保护电路;控制软件部分包括主程序及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包括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算法、电流和悬浮高度信号采样、PWM生成等。(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吴冀杭,刘争臻,李海波[9](2019)在《基于递归函数链模糊神经网络的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位置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精度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存在参数变化、负载扰动、摩擦力等不确定性因素而影响电机伺服性能的问题,提出递归函数链模糊神经网络控制(RFLFNN)保证系统的伺服性能。首先在磁场定向控制下建立PMLSM伺服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其次,将函数链神经网络(FLNN)和递归模糊神经网络(RFNN)相结合设计RFLFNN控制策略,利用FLNN实现神经网络的函数扩展,提高系统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并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 RFNN采用反向传播算法实时更新并调整神经网络的参数值,对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以抑制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最后,通过系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RFNN相比,该方法极大地改善了PMLSM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性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5期)

熊雄[10](2019)在《基于模糊PID的直线舵机力加载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线舵机力加载器是一种模拟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舵面所承受的空气阻力产生的动载荷的力加载机构,是一种十分典型的被动式力加载伺服控制系统。基于国内外对模拟力加载系统的研究和国防工业对力加载器的需求,本文研制出一套叁通道的直线舵机力加载测试系统,并针对加载伺服系统的机械结构、软硬件控制系统及模糊PID算法进行了优化,以有铁芯直线电机作为动力驱动元件,模拟了风阻给舵机加载四种动载荷的测试研究。首先,分析了控制系统的加载方式和控制方式,研究了直线舵机力加载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叁通道加载系统的机械结构、系统的组成和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直线舵机力加载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并优化了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结构;通过在Codesys环境下的编程和调试,优化了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了主程序、点动模块、力闭环模块程序。其次,分析了直线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结合SVPWM控制方法优化了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并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模型的搭建,引入了虚拟轴的随动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虚拟轴的虚实映射计算算法,并通过虚拟轴来控制实轴运动作为系统的输入量,保证系统稳定、安全、高精度的运行。针对传统PID控制无法满足此系统的高精度加载要求,设计了一种模糊PID算法的控制器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优良的跟踪性能,并且通过仿真模拟测试了阶跃信号、线性信号、正弦信号下的力加载,验证了此系统中模糊PID算法的控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PID。最后,以直线舵机为承载对象,利用有铁芯直线电机、力传感器、光删尺等元件搭建了力加载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并通过伺服系统的动态联调实验,在直线舵机做往复运动的情况下,测试了恒力加载、线性力加载、静力加载、正弦力加载这四种模式下的实验,系统的力跟随响应时间为100ms~300ms之间优于技术指标,验证了此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能够满足抗干扰能力强、无抖动、跟踪性能强、消除多余力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直线模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满足高刚性高推力和高加速度的要求,数控加工中更多采用的是双直线电机共同驱动的有高速高精度优势的龙门式定位平台控制系统,本文提出模糊滑模交叉耦合控制,在单轴采用模糊滑模作为位置控制器,速度控制器用普通的PI控制,以保证单轴跟踪精度;双轴间采用交叉耦合控制器,消除双电机之间存在的机械耦合,近而减小了双周间的位置同步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将交叉耦合与滑模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能够使H型平台的同步误差收敛于零,并且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线模糊论文参考文献

[1].汪旭东,史凯宁,许孝卓,孙伟翔.基于模糊随机PWM技术的永磁直线电机性能分析[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2].张圳,王丽梅.双直线电机驱动的H型平台模糊滑模交叉耦合控制[C].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2019

[3].杨贻俊,侯明.基于模糊微分先行PID的直线电机控制研究[J].电工技术.2019

[4].殷红梅,刘永利,盛定高,汪木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推力波动的模糊预测抑制研究[J].微电机.2019

[5].金鸿雁,赵希梅.基于Sugeno型模糊神经网络和互补滑模控制器的双直线电机伺服系统同步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9

[6].刘欣.电励磁直线电机磁悬浮系统距离型模糊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7].刘龙翔.直线电机驱动的H型平台递归小波模糊神经网络控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8].高旭峰.磁悬浮直线同步电动机悬浮系统变论域模糊控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9].吴冀杭,刘争臻,李海波.基于递归函数链模糊神经网络的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位置控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10].熊雄.基于模糊PID的直线舵机力加载系统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标签:;  ;  ;  ;  

直线模糊论文-汪旭东,史凯宁,许孝卓,孙伟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