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解毒颗粒论文-周小军,林葆睿,蓝倩

鼻咽解毒颗粒论文-周小军,林葆睿,蓝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鼻咽解毒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鼻咽解毒颗粒,鼻咽癌,侵袭,增殖

鼻咽解毒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军,林葆睿,蓝倩[1](2019)在《鼻咽解毒颗粒及其增强剂对鼻咽癌细胞HNE1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鼻咽解毒颗粒及其增强剂对鼻咽癌细胞HNE1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鼻咽解毒颗粒、鼻咽解毒增强剂灌胃大鼠,制成含药血浆作为观察药物,并以蒸馏水灌胃大鼠制成无含药血浆作为阴性对照,以顺铂注射液为阳性对照,分别在鼻咽癌HNE1细胞进行CCK-8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观察药物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效果。结果鼻咽解毒颗粒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运动以及侵袭能力,鼻咽解毒增强剂抑制作用更强,但都弱于顺铂的抑制作用。鼻咽解毒颗粒可促进鼻咽癌细胞凋亡,鼻咽解毒增强剂促进作用更强,但都弱于顺铂的促进作用,而鼻咽解毒颗粒及其增强剂对细胞毒性作用弱于顺铂。结论鼻咽解毒颗粒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并促进其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鼻咽解毒增强剂作用更明显。(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9年07期)

袁亚敏[2](2018)在《鼻咽解毒颗粒对鼻咽癌高危人群干预及对其血清TSGF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探讨鼻咽解毒颗粒对鼻咽癌高危人群干预作用及对其血清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收集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共56例鼻咽癌高危患者(EBV阳性者39例,鼻咽癌放化疗后EBV阳性者17例),根据EB病毒感染病情轻重分层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口服鼻咽解毒颗粒,每次10克,每天2次,疗程1月;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EBV及TSGF的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BV及TSGF水平变化,评估鼻咽解毒颗粒对鼻咽癌高危人群血清EBV及TSGF疗效。结果:鼻咽癌高危人群治疗前血清TSGF水平为108.34±27.01(IU/ml),治疗后血清TSGF水平为92.02±29.81(IU/ml),治疗后鼻咽癌高危人群血清TSGF水平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鼻咽癌高危人群经鼻咽解毒颗粒治疗后,血清EBV-NA1IgA水平明显降低,其中EBV转阴有8例,EBV-NA1IgA之OD值下降的有14例,EBV-NA1IgA之OD值无变化或上升者有6例,总有效率达78.6%。未用药的对照组鼻咽癌高危人群经观察一月后,血清EBV-NA1IgA转阴有0例,EBV-NA1IgA之OD值下降的有11例,EBV-NA1IgA之OD值无变化或上升者有17例,总有效率达39.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鼻咽解毒颗粒治疗鼻咽癌高危人群有疗效确切,且可以降低鼻咽癌高危人群血清TSGF水平。(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3-01)

周小军,唐发清,张丽娟[3](2010)在《鼻咽解毒颗粒含药血清对Raji细胞DNA复制的干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咽解毒颗粒含药血清对Raji细胞DNA复制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给新西兰白兔灌胃鼻咽解毒颗粒制备含药血清,以常规量灌胃制备低剂量组含药血清,以5倍常规量灌胃制备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常规细胞培养Raji细胞,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Raji细胞作用,筛选含药血清作用浓度,选择非毒性浓度作用于Raji细胞,PCR检验其对Raji细胞DNA复制的影响。结果高剂量鼻咽解毒颗粒组含药血清对Raji细胞生长无明显毒性,浓度为1∶16,低剂量组为1∶8。含药血清处理Raji细胞后EBV-DNA拷贝数,高浓度组为(64.78±55.56)拷贝/5.0×104细胞,低浓度组为(42.80±8.93)拷贝/5.0×104细胞,而空白对照(无药物血清)组为(3.4±2.9)×107拷贝/5.0×104细胞。结论鼻咽解毒颗粒含药血清对Raji细胞DNA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0年08期)

梅全喜,曾聪彦,周小军[4](2010)在《正交法优选鼻咽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研究鼻咽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4因素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工艺条件以原方药材加10倍量的水,浸泡0.5h,煎煮1.5h,煎煮2次为佳。结论:该水提工艺稳定性好,绿原酸含量高,适合工业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0年07期)

梅全喜,周小军,曾聪彦[5](2010)在《鼻咽解毒颗粒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鼻咽解毒颗粒,并观察其治疗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咽解毒颗粒采用原方药材煎煮、收集、浓缩、制粒等一系列方法制成,用薄层色谱法控制质量,并设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其在应用EB病毒感染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制备方法简便可行,质量控制合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为43%,两组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该制剂工艺简便,质量稳定,治疗EB病毒感染者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0年03期)

周小军,杜国有,孙一帆,卢标清,徐庆文[6](2009)在《鼻咽解毒颗粒对EB病毒感染者TNF-α及IL-2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鼻咽解毒颗粒治疗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NF-α及IL-2水平的影响。方法EB病毒感染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鼻咽解毒颗粒,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EB病毒NA1IgA、TNF-α及IL-2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较治疗前下降,IL-2升高(P<0.01),对照组血清TNF-α、IL-2无明显变化。结论鼻咽解毒颗粒可有效控制EB病毒感染,其可能的机理是通过降低TNF-α水平及提高IL-2水平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9年10期)

张丽娟[7](2009)在《中山市EB病毒感染者调查及鼻咽解毒颗粒抗EB病毒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鼻咽癌高发区广东省中山市EB病毒感染情况;实验研究含鼻咽解毒颗粒血清对Raji细胞DNA复制的干预作用。方法:临床调查部分:收集鼻咽癌高发区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保健中心2007年1月~2008年12月单位集体体检的登记资料。包括市内及镇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的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共27062例,其中男性16355例,女性10707例,男女比例为1.53:1。采用ELISA法检验血清EBV抗体,分别调查统计不同性别EB病毒的感染率、不同年龄段EB病毒的感染率、不同年龄段EB病毒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及EB病毒抗体阳性者内镜、影像及病理学资料。采用简明统计软件和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实验研究部分:选用新西兰白兔常规灌胃鼻咽解毒颗粒3天、心脏采血制备含鼻咽解毒颗粒的中药血清,常规细胞培养Raji细胞,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Raji细胞作用,筛选含药血清作用浓度,选择非毒性浓度作用于Raji细胞,PCR法检测其对Raji细胞DNA复制的影响。结果:(1)在调查的27062例中EB病毒的感染率为1.09%,其中男性感染率为1.33%,女性感染率为0.73%。EB病毒的感染与性别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男性感染EB病毒的机会为女性的1.82倍。EB病毒的感染在不同年龄段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19岁以下、80岁以上人群外,介于50~59岁、60~69岁之间的年龄段EB病毒感染率较20~29岁、30~39岁、40~49岁年龄段的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提示中老年人EB病毒感染率较高;(2)含鼻咽解毒颗粒的血清对Raji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的非毒性浓度,高剂量组为1:16的稀释倍数,低剂量组为1:8的稀释倍数。含药血清处理Raji细胞后DNA拷贝数,高浓度组DNA拷贝数为64.78±55.56,低浓度组DNA拷贝数为42.80±8.93,而空白对照(无药物血清)组为(3.4±2.9)×10~7。鼻咽解毒颗粒高剂量及低剂量组均对Raji细胞DNA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鼻咽癌高发区中山市人群EB病毒感染率为1.09%,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感染EB病毒;中老年(50~69岁)EB病毒感染率最高。含鼻咽解毒颗粒血清对Raji细胞DNA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周小军,杜国有,孙一帆,卢标清,徐庆文[8](2008)在《鼻咽解毒颗粒治疗EB病毒感染者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鼻咽解毒颗粒治疗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EB病毒感染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鼻咽解毒颗粒,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为43%,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结论鼻咽解毒颗粒可有效控制EB病毒感染,通过调节TNF-α、IL-2水平而增强肿瘤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8年12期)

唐发清,田道法,白晶,周小军,龚志军[9](2004)在《中药益气解毒颗粒阻断鼻咽上皮细胞癌变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恶性肿瘤,华南地区发病率高达 (14.68~18.53)/10万人口,广东四会县更高达 25.12/10万人口。全国 NPC 死亡率居全身恶性肿瘤第8位,而在两广则居第3位,在湖南居第4 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亚硝基胺类化合物与 NPC 发病有关。潘四成、姚开泰等应用亚硝基胺(本文来源于《2004'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专辑》期刊2004-06-30)

唐发清,梁日初,田道法,陈朝晖,吴尚辉[10](2001)在《益气解毒颗粒对二亚硝基哌嗪诱导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转化的阻抑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气解毒颗粒对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转化的阻抑作用。方法 :二亚硝基哌 (DNP)诱导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转化 ,同时用益气解毒颗粒作用于DNP诱导的鼻咽上皮细胞 ,共同培养 ,然后收集不同代数细胞 ,酶连免疫聚合酶链反应 (PCR -ELISA)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RT -PCR)法检测实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RNA的表达。结果 :加益气解毒颗粒药液组鼻咽细胞形态明显好于盐水对照组 ,其端粒酶活性 (0 34± 0 19)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0 73± 0 2 7) (P <0 0 5 )。结论 :益气解毒颗粒能够抑制鼻咽上皮细胞端粒酶的激活 ,进而阻断DNP诱导的细胞转化。(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鼻咽解毒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探讨鼻咽解毒颗粒对鼻咽癌高危人群干预作用及对其血清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收集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共56例鼻咽癌高危患者(EBV阳性者39例,鼻咽癌放化疗后EBV阳性者17例),根据EB病毒感染病情轻重分层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口服鼻咽解毒颗粒,每次10克,每天2次,疗程1月;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EBV及TSGF的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BV及TSGF水平变化,评估鼻咽解毒颗粒对鼻咽癌高危人群血清EBV及TSGF疗效。结果:鼻咽癌高危人群治疗前血清TSGF水平为108.34±27.01(IU/ml),治疗后血清TSGF水平为92.02±29.81(IU/ml),治疗后鼻咽癌高危人群血清TSGF水平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鼻咽癌高危人群经鼻咽解毒颗粒治疗后,血清EBV-NA1IgA水平明显降低,其中EBV转阴有8例,EBV-NA1IgA之OD值下降的有14例,EBV-NA1IgA之OD值无变化或上升者有6例,总有效率达78.6%。未用药的对照组鼻咽癌高危人群经观察一月后,血清EBV-NA1IgA转阴有0例,EBV-NA1IgA之OD值下降的有11例,EBV-NA1IgA之OD值无变化或上升者有17例,总有效率达39.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鼻咽解毒颗粒治疗鼻咽癌高危人群有疗效确切,且可以降低鼻咽癌高危人群血清TSGF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鼻咽解毒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周小军,林葆睿,蓝倩.鼻咽解毒颗粒及其增强剂对鼻咽癌细胞HNE1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

[2].袁亚敏.鼻咽解毒颗粒对鼻咽癌高危人群干预及对其血清TSGF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3].周小军,唐发清,张丽娟.鼻咽解毒颗粒含药血清对Raji细胞DNA复制的干预作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4].梅全喜,曾聪彦,周小军.正交法优选鼻咽解毒颗粒的水提工艺[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

[5].梅全喜,周小军,曾聪彦.鼻咽解毒颗粒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0

[6].周小军,杜国有,孙一帆,卢标清,徐庆文.鼻咽解毒颗粒对EB病毒感染者TNF-α及IL-2水平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7].张丽娟.中山市EB病毒感染者调查及鼻咽解毒颗粒抗EB病毒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8].周小军,杜国有,孙一帆,卢标清,徐庆文.鼻咽解毒颗粒治疗EB病毒感染者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9].唐发清,田道法,白晶,周小军,龚志军.中药益气解毒颗粒阻断鼻咽上皮细胞癌变的分子机制研究[C].2004'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专辑.2004

[10].唐发清,梁日初,田道法,陈朝晖,吴尚辉.益气解毒颗粒对二亚硝基哌嗪诱导人胚鼻咽上皮细胞转化的阻抑作用[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

标签:;  ;  ;  ;  

鼻咽解毒颗粒论文-周小军,林葆睿,蓝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