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财政科技扶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技扶贫,绩效评价,项目生命周期,指标体系
财政科技扶贫论文文献综述
蔡钰卿[1](2017)在《新疆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绩效评价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已成为国家强盛的关键因素。依靠科技力量缓解贫困、解决贫困人民的生活问题成为当前扶贫工作的重点。实施科技扶贫项目的根本目的就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运用在贫困地区的农林牧渔等产业,逐步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整个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全国的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使新疆的扶贫资源充分利用,扶贫项目的绩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必要对新疆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的绩效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以政府项目绩效评价理论和项目生命周期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以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扶贫开发办公室立项评审的23个实际项目为研究对象,对比国内外项目绩效评价和扶贫项目绩效问题的研究成果,细化科技扶贫项目绩效评价流程,结合新疆的特殊区情和科技扶贫项目考核的重点流程,构建出适用于新疆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对本次科技扶贫项目的规划、计划、实施和完成四个阶段进行动态全过程评价。通过实地调研、查找统计年鉴获取评价数据,运用AHP方法解决指标体系的权重问题。以往的研究中没有依据现实扶贫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对新疆科技扶贫工作的一次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新疆以后的扶贫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新疆地区的特点及科技扶贫项目考核重点,以项目生命周期思维构建新疆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本次科技扶贫项目细化为项目规划、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和项目完成四个阶段进行评价。2.评价科技扶贫项目全过程,从而得出本次新疆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按照地域性扶贫绩效分析:东疆地区优于北疆地区,北疆地区由于南疆地区;按照产业性扶贫绩效分析:畜牧业优于农业,农业优于林果业,水利建设为最后;按照科技扶贫项目生命周期的绩效评价结果为:规划阶段优于计划阶段,计划阶段优于实施阶段,完成阶段的绩效最低。3.根据评价结果,对提高新疆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绩效提出四个阶段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7-06-30)
王占坤[2](2008)在《安阳市财政科技扶贫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而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性措施。贫困地区无论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农副产品加工业,都必须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和保证。对于贫困农民来说,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因此,依靠科技进步、实施财政科技扶贫,体现了我国变“输血式”救济扶贫为“造血式”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是加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有效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有力措施。本文通过利用国内外文献资料、互联网对比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式,结合对全国、全省财政科技扶贫工作的研究分析,对2003年以来安阳市农村财政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调查了解。安阳市在新世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把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作为重要措施,按照“扶贫到村到户”基本要求,以项目为载体,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重点采取了六项措施:1、领导重视,科学指导;2、制定计划,有的放矢;3、争取项目,加大投入;4、科技联姻,技术支撑;5、培训农民,提高素质;6、规范运作,严格考核,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培植发展了项目乡村的特色主导和支柱产业,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贫困农民收入,提高了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依靠自我力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贫困农民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项目所在县、乡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然,通过调查也发现了目前安阳市财政科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财政科技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2、由于资金投入渠道单一,财政科技扶贫资金供需矛盾突出;3、由于财政科技扶贫项目运行机制不尽完善,项目实施后的示范放大效应发挥不充分;4、贫困地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思想意识不解放,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吸纳、创新能力差;5、由于资金到位时间较晚,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程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通过比对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本文提出了创新安阳市财政科技扶贫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就是按照有利于促进资令、项目、技术有机结合的原则,将资金扶持、项目引导、技术支撑、园区带动、产业培植紧密结合起来,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创新“周转扶持、滚动开发”的运行机制,扶持和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拓展财政科技扶贫的示范带动效应。1、科学选项,准确立项,确保项目实施成功率;2、强化服务,技术支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3、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拓展项目示范效应;4、培植产业,扶持龙头,延伸链条提高经济效益;5、跟踪监督,严格考核,规范项目资金管理;6、加强领导,部门协作,促进财政科技扶贫工作社会化。相信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对于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财政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8-11-01)
王占坤[3](2008)在《安阳市财政科技扶贫运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扶贫是加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有效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有力措施。安阳市把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作为重要措施,取得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个别项目立项不科学、投入不足、项目示范效应发挥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财政科技扶贫合理的运行机制,对安阳市财政科技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管理观察》期刊2008年11期)
何荣全,白菊华,赵文[4](2006)在《致富路上的“助推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孔孔兔圈明亮整洁,一只只小兔子眨巴着可爱的眼晴……日前,走进了旺苍县九龙乡金台一社养兔大户赛志国家。“我今年养兔收入就已经有四、五千了,上级给我们投资建兔圈、发草种、调良种兔、还教我们学技(本文来源于《广元日报》期刊2006-11-10)
任春[5](2006)在《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势在必行》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支农投资管理部门过多,条条分割严重,安排使用分散,项目交叉重复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政府支农投资的效率。国务院(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06-04-13)
王雪梅[6](2003)在《科技扶贫 以人为本——四川省财政科技扶贫试点工作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村扶贫工作也面临许多突出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越温的标准比较低,返贫现象比较突出,进一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和向小康迈进的难度加大。针对这些新问题,从1999年起,四川省开始在全省开始财政科技扶贫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本文来源于《农村财政与财务》期刊2003年09期)
龙世海[7](2002)在《突出质量 注重效益——印江县实施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的做法与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01年省地扶贫办立项审批的财政科技扶贫项目——《武陵山区梵净山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田稻田生态渔业工程》,我县分别在峨岭镇的峨岭村、长坡村,新寨乡的大云村建3个稻田生态渔业示范区和木黄镇的五甲村建一个冷水鱼养殖示范点。项目覆盖农户1412户4536人(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技术》期刊2002年11期)
王雪梅[8](2002)在《科技扶贫是新阶段财政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村扶贫工作也面临许多突出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越温的标准比较低,返贫现象比较突出,进一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和向小康迈进的难度加大。针对这些新问题,从1999年起,省财政厅开始在全省开展财政科技扶贫试点工作。两年来,(本文来源于《四川财政》期刊2002年06期)
王忠,朱均武[9](2001)在《实施科教扶贫 铺就小康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湖北省枣阳市,下辖15个乡镇、办事处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地处大别山余脉的6个山区乡镇,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水源奇缺、灾害频繁,脱贫工作十分艰巨。为了使老区(本文来源于《中国特产报》期刊2001-11-26)
刘少兵,孙惠民[10](1997)在《科技扶贫市场广 富山富民富财政》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汉江夏区保福乡,革命老区,有名的穷乡僻壤。自从“多人多”建立了科技农庄,昔日的满目荒凉不复存在,呈现出一派生机。(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1997年02期)
财政科技扶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而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性措施。贫困地区无论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农副产品加工业,都必须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和保证。对于贫困农民来说,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因此,依靠科技进步、实施财政科技扶贫,体现了我国变“输血式”救济扶贫为“造血式”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是加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有效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有力措施。本文通过利用国内外文献资料、互联网对比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式,结合对全国、全省财政科技扶贫工作的研究分析,对2003年以来安阳市农村财政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调查了解。安阳市在新世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把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作为重要措施,按照“扶贫到村到户”基本要求,以项目为载体,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重点采取了六项措施:1、领导重视,科学指导;2、制定计划,有的放矢;3、争取项目,加大投入;4、科技联姻,技术支撑;5、培训农民,提高素质;6、规范运作,严格考核,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培植发展了项目乡村的特色主导和支柱产业,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贫困农民收入,提高了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依靠自我力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贫困农民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项目所在县、乡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然,通过调查也发现了目前安阳市财政科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财政科技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2、由于资金投入渠道单一,财政科技扶贫资金供需矛盾突出;3、由于财政科技扶贫项目运行机制不尽完善,项目实施后的示范放大效应发挥不充分;4、贫困地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思想意识不解放,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吸纳、创新能力差;5、由于资金到位时间较晚,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程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通过比对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本文提出了创新安阳市财政科技扶贫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就是按照有利于促进资令、项目、技术有机结合的原则,将资金扶持、项目引导、技术支撑、园区带动、产业培植紧密结合起来,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创新“周转扶持、滚动开发”的运行机制,扶持和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拓展财政科技扶贫的示范带动效应。1、科学选项,准确立项,确保项目实施成功率;2、强化服务,技术支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3、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拓展项目示范效应;4、培植产业,扶持龙头,延伸链条提高经济效益;5、跟踪监督,严格考核,规范项目资金管理;6、加强领导,部门协作,促进财政科技扶贫工作社会化。相信提出的措施和建议对于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财政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财政科技扶贫论文参考文献
[1].蔡钰卿.新疆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7
[2].王占坤.安阳市财政科技扶贫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王占坤.安阳市财政科技扶贫运行机制研究[J].管理观察.2008
[4].何荣全,白菊华,赵文.致富路上的“助推器”[N].广元日报.2006
[5].任春.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势在必行[N].中国改革报.2006
[6].王雪梅.科技扶贫以人为本——四川省财政科技扶贫试点工作调查[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3
[7].龙世海.突出质量注重效益——印江县实施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的做法与体会[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
[8].王雪梅.科技扶贫是新阶段财政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J].四川财政.2002
[9].王忠,朱均武.实施科教扶贫铺就小康之路[N].中国特产报.2001
[10].刘少兵,孙惠民.科技扶贫市场广富山富民富财政[J].中国市场.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