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有物论文-肖艺能

知识共有物论文-肖艺能

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共有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劳动学说,非竞争性,知识溢出效应,知识共有物

知识共有物论文文献综述

肖艺能[1](2016)在《洛克时代的知识共有物与网络时代的知识共享》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英国《垄断法案》颁布以来,知识产权制度在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经济市场结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问题趋于复杂化的背景下,植根于洛克时代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否仍然具有正当性基础,这是一个值得学界深入探讨的问题,而本文试图回到洛克理论本身来寻找答案。本文以洛克的劳动学说为分析框架,首先指出知识产品使用和消费的非竞争性以及知识的溢出效应1是知识产品区别于有体物适用劳动学说分析时的两个本质特征;接着通过创造性地将知识产品"搭便车"行为纳入劳动学说进行逆向分析,指出知识产品的非竞争消费性特征为几种特殊情形下的知识产权"搭便车"行为(如合理使用、强制许可等)提供了合理性基础;本文还对知识产权史上着名的Millar v.Taylor案2适用劳动学说分析,指出具有溢出效应的知识共有物为知识产权客体3范围的限制和公有领域的保留提供了合理性基础。此外,透过一种独特的语义演化的观察视角,通过分析"知识产权"一词在公元1800—2000年共两百年间的语义使用频率的变化趋势,指出在签订TRIPS协定所折射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学说与知识产权合理性之间的动态的历史性联系;最后,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特征,指出以强调信息接入权(Right of Access)和广泛连接性为特点的互联网结构(Architecture of the Internet)4构成了对传统私权观点下知识产品财产权(Right of Property)的排他属性的挑战,这也是网络时代开放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张力所在。(本文来源于《科技与法律》期刊2016年03期)

朱亚慧[2](2009)在《知识共有物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共有物理论假设存在有一个知识资源的“自然界”——知识共有物。当知识资源流入“知识共有物”领域时,它才变得更有意义。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产权加剧扩张,使知识资源的“自然界”遭到了侵蚀,对知识共有物的保护要求更加迫切。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蚕食着知识共有物原本健康的肌体;基础研究的私有化是知识共有物人为地产生稀缺;过多的专利新形式出现,尤其是关于有机体、基因专利的抢占加剧了知识共有物的损害;发展中国家对知识共有物的公平使用权利受损,过高的知识产权门槛使“后来者”——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展的各个领域处处受制于人,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显得更为艰难。在知识产权发展史上曾出现了实用主义、知识产品创造者中心主义、知识产品使用者中心主义和复合主义理论,建立在知识共有物理论基础之上的权利义务体系正是体现了复合主义。知识共有物理论强调无论是知识产品的创新者、使用者还是权利人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它认为每个知识产权主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权利,这些权利在共有概念之下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前后一致的统一体。知识共有物理论强调对知识产权权利的分析也必须评价它们对知识共有物所产生的“道德影响”,突破了将劳动视为评价知识产权理性的第一位的标准。这种道德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粹的对结果的评价上。本文对建立知识共有物为基础的知识产权体系提出了建议,对知识产权的各类主体的权利进行了概括的规定,并与现有的知识产权权利体系进行了比较。无论从知识产品本身的特性来看还是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来看,知识共有物理论都是合理的。知识产品的无形性、可共消费性、有益外部性和继承性促进了知识共有物的生成;而知识共有物的存在一方面体现了知识产品创新者权利、知识产权人权利、公众的使用权之间的利益平衡,即能否维持对知识创造的激励与知识传播和利用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知识共有物要求同时代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利益平衡和相同国家、地区的不同代际间的利益平衡。将“环境伦理”理念引入知识共有物的保护也是本文特点,利用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似之处,借用环境伦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资源的代内与代际间平等使用的理念以及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等理念来保护人类的共同的、无形的文化遗产,使知识共有物维持健康发展、良性发展、动态发展,留给我们自己及后代一个充满活力、丰富的知识产品创造资源。本文分为叁个部分对该理论进行阐述,前两部分分别就知识共有物理论的提出及合理性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是本文重点,从叁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知识共有物保护方面的问题,运用与环境伦理的类比分析,提出应确保知识共有物的资源的代内平等与代际间的平等使用,维持其理性增长。(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冯晓青[3](2003)在《知识共有物、洛克劳动学说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智力创造中,既包含了人类公有的思想,也包含了创造者本人的独创的思想。知识产权中涉及到与思想有关的财产或者财产权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知识产权涉及智力产品的保护,其保护的客体就是负载思想的知识产品。这一特性决定了知识共有物在协调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利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虽然是以有形财产为对象的,知识共有物的存在由于可以满足劳动学说中的获得财产权的“先决条件”——智力创造者对其智力创造物的知识产权以不伤害其他人的同等的创造力为前提,以及以不妨碍从已有的文化和科学遗产中吸收涵养为前提——洛克的劳动学说也可以佐证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本文来源于《金陵法律评论》期刊2003年01期)

知识共有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知识共有物理论假设存在有一个知识资源的“自然界”——知识共有物。当知识资源流入“知识共有物”领域时,它才变得更有意义。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产权加剧扩张,使知识资源的“自然界”遭到了侵蚀,对知识共有物的保护要求更加迫切。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蚕食着知识共有物原本健康的肌体;基础研究的私有化是知识共有物人为地产生稀缺;过多的专利新形式出现,尤其是关于有机体、基因专利的抢占加剧了知识共有物的损害;发展中国家对知识共有物的公平使用权利受损,过高的知识产权门槛使“后来者”——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发展的各个领域处处受制于人,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显得更为艰难。在知识产权发展史上曾出现了实用主义、知识产品创造者中心主义、知识产品使用者中心主义和复合主义理论,建立在知识共有物理论基础之上的权利义务体系正是体现了复合主义。知识共有物理论强调无论是知识产品的创新者、使用者还是权利人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它认为每个知识产权主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权利,这些权利在共有概念之下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前后一致的统一体。知识共有物理论强调对知识产权权利的分析也必须评价它们对知识共有物所产生的“道德影响”,突破了将劳动视为评价知识产权理性的第一位的标准。这种道德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粹的对结果的评价上。本文对建立知识共有物为基础的知识产权体系提出了建议,对知识产权的各类主体的权利进行了概括的规定,并与现有的知识产权权利体系进行了比较。无论从知识产品本身的特性来看还是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来看,知识共有物理论都是合理的。知识产品的无形性、可共消费性、有益外部性和继承性促进了知识共有物的生成;而知识共有物的存在一方面体现了知识产品创新者权利、知识产权人权利、公众的使用权之间的利益平衡,即能否维持对知识创造的激励与知识传播和利用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知识共有物要求同时代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利益平衡和相同国家、地区的不同代际间的利益平衡。将“环境伦理”理念引入知识共有物的保护也是本文特点,利用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相似之处,借用环境伦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资源的代内与代际间平等使用的理念以及实现环境的良性循环等理念来保护人类的共同的、无形的文化遗产,使知识共有物维持健康发展、良性发展、动态发展,留给我们自己及后代一个充满活力、丰富的知识产品创造资源。本文分为叁个部分对该理论进行阐述,前两部分分别就知识共有物理论的提出及合理性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是本文重点,从叁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知识共有物保护方面的问题,运用与环境伦理的类比分析,提出应确保知识共有物的资源的代内平等与代际间的平等使用,维持其理性增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共有物论文参考文献

[1].肖艺能.洛克时代的知识共有物与网络时代的知识共享[J].科技与法律.2016

[2].朱亚慧.知识共有物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3].冯晓青.知识共有物、洛克劳动学说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J].金陵法律评论.2003

标签:;  ;  ;  ;  

知识共有物论文-肖艺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