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伴奏合唱论文-杨帆

无伴奏合唱论文-杨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伴奏合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古族风格,无伴奏,合唱,音乐

无伴奏合唱论文文献综述

杨帆[1](2019)在《蒙古族风格无伴奏合唱艺术中音乐形态特征与艺术特点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唱是声乐中一种重要的演唱形式,最近几年,合唱这种演唱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许多合唱团体接二连叁组织起来,全国各地在重要节日也会举行合唱比赛,合唱艺术蓬勃发展。其中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声音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远近闻名。这种声音就是现在流行的蒙古族风格无伴奏合唱。这种合唱形式的成功,引发了作者极大的兴趣,并决定探究一下它的艺术形态和艺术特点。(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7期)

孙藤藤[2](2019)在《“无伴奏合唱”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音乐教学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利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小学音乐教师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而无伴奏合唱作为合唱教学方法中效果突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无伴奏合唱的积极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无伴奏合唱呈现出必要性。一、无伴奏合唱概述(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期刊2019年S1期)

邓欣闻[3](2019)在《无伴奏合唱《牧歌》的讲解与艺术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瞿希贤是着名的作曲家,她的作品以鲜明的艺术性、高超的创作手法及大胆的艺术改编着称,在中国合唱音乐作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瞿希贤的合唱作品非常值得我们去分析与研究,这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的了解瞿希贤合唱作品的艺术风格,还能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探究更准确的运用在我们的实际排练中。《牧歌》是作曲家瞿希贤最具代表性的合唱作品,该曲创作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却仍是传唱度极广的一首合唱作品。本文主要有以下四章:一、作者简介;二、作品简介;叁、作品处理;四、小结;为排练与指挥提供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1期)

路迪[4](2019)在《“无伴奏合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无伴奏合唱"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们的合唱能力。无伴奏合唱就是在没有任何乐器伴奏下进行合唱,这种合唱方式需要小学生们有着较强的功底,想要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无伴奏合唱"训练。本文主要分析"无伴奏合唱"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9年17期)

王帅[5](2019)在《无伴奏合唱“语言”的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合唱原理为切入点,以地域特征、方言特质、无伴奏合唱改编、艺术风格、合唱与音场为视角,剖析“左权民歌”无伴奏合唱的有机融合,在遵循无伴奏合唱本体艺术规律前提下,避免其单一性,突出中国地方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民族音乐的载体及演绎方式。同时,作为艺术硕士针对实践排演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进行阐述,希望能在民歌改编无伴奏合唱作品的排练及演绎工作中获得更多启示。第一部分“左权民歌”与无伴奏合唱,介绍无伴奏合唱的起源、演唱形式、艺术特点及“左权民歌”的由来、特征、分类。第二部分为方言的特质,从民族化属性出发,阐述民族语言的特征、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的创作特征。第叁部分为合唱与音场,阐述传统无伴奏合唱与“民歌”无伴奏合唱在排演形式上的区别,人员分部、呼吸、声部均衡等,旨在如何准确把握该类型合唱作品的“二度”呈现。(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6-03)

康博[6](2019)在《合唱指挥技巧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合唱艺术作品的表现是合唱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它的依据是曲谱上词曲作者赋予作品的形式、内涵。通过歌唱者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表达,让听众了解、欣赏合唱作品,进而达到情绪上共鸣。使听众在欣赏歌唱艺术的同时,也可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人们常说:“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好的合唱指挥”,就说明了指挥对于一个合唱团来说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表面上,指挥的主要工作体现在肢体动作上,但是作为合唱团体灵魂的指挥来说,将自己的指挥技巧仅仅停留在划拍、打拍上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好的、合格的指挥,想要引导、训练合唱队员更完美地诠释出所演唱的合唱作品的音乐感觉,就要挖掘出作品更深处的情感内涵,结合作品情感内涵设计出相应的指挥肢体语言,并在排练及演唱过程中准确地传递给合唱队员,才能使整体呈现出最佳的表演效果。本篇论文将以2017年山西省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北大学合唱团“从草原走来”合唱专场音乐会中的叁首合唱作品为例,结合平时排练的实践操作,浅析合唱指挥技巧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20)

于梦姝[7](2019)在《基于阿卡贝拉研究中国合唱拓展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卡贝拉的诞生要追溯到公元14世纪的文艺复兴乃至更早以前意大利教会和牧歌,到了现在阿卡贝拉因为其独特的声乐表现形式受到了全球音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关注。而中国的合唱团诞生自50年代建国初期,真正做到无伴奏演唱已经是在20世纪初期,并且随着国内外音乐文化的沟通交流,使阿卡贝拉式的合唱模式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使近代合唱团的发展对于“阿卡贝拉”的引用也越来越频繁,甚至组成了阿卡贝拉合唱团。本文对阿卡贝拉与中国无伴奏合唱团的由来和发展以及演变做出系统研究,进而了解两种艺术形式的形似性和内在差异性,以及中国无伴奏合唱团对阿卡贝拉艺术形式的借鉴和吸收,为中国无伴奏合唱团做出发展趋势规划,科学的、专业的认识阿卡贝拉对于中国无伴奏合唱团的价值影响,为中国无伴奏合唱团的实际演唱实践做出理论指导,为日后的发展提供实力支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翟鑫[8](2019)在《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唱艺术是音乐表演中较为常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而无伴奏合唱是合唱训练中较难把握的一类合唱方式。作为合唱艺术中殿堂级的表现形式,其对人声的品质追求堪称极致。随着合唱艺术不断发展,无伴奏合唱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我国目前无伴奏合唱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无伴奏合唱的相关研究也多为纵向的条线分析,而对无伴奏合唱的多元表达研究甚少。本文从无伴奏合唱的作用意义出发,探究了无伴奏合唱多元化发展现状,最后对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展开研究,逐步梳理出无伴奏合唱多元化主要艺术表现形式,旨在为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研究提供部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16期)

邓群娣[9](2019)在《童声无伴奏合唱作品《雪域向往》的舞台重构手段》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童声合唱作品《雪域向往》指挥依照乐谱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音响想象,进而依据研读乐谱时所获得的包含感性与理性的认知,对即将付诸排练与演出的作品形成初步设想与展示意图,并制订排练方案,最后,通过排练对作品的音响表征与精神内涵有了更为完整深入的把握后,使之正式向音乐受众作舞台展示。(本文来源于《岭南音乐》期刊2019年02期)

付珍鲜[10](2019)在《女生无伴奏合唱《交城山》多声部创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是民歌的海洋,不同地理环境造就养育着不同特点的民歌。《交城山》早年流传于文水、交城一带是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小调民歌,新中国成立后有很多歌唱家演唱,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女声无伴奏合唱《交城山》由着名作曲家芝达林创作,该作品选自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山西民歌女声合唱曲集桃花红杏花白》。本文分析了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并从复调音乐织体、赋格段两个方面对该作品进行了多声部创作分析。(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06期)

无伴奏合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音乐教学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利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小学音乐教师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而无伴奏合唱作为合唱教学方法中效果突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无伴奏合唱的积极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无伴奏合唱呈现出必要性。一、无伴奏合唱概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伴奏合唱论文参考文献

[1].杨帆.蒙古族风格无伴奏合唱艺术中音乐形态特征与艺术特点探究[J].北方音乐.2019

[2].孙藤藤.“无伴奏合唱”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教师.2019

[3].邓欣闻.无伴奏合唱《牧歌》的讲解与艺术处理[J].艺术品鉴.2019

[4].路迪.“无伴奏合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试题与研究.2019

[5].王帅.无伴奏合唱“语言”的多样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9

[6].康博.合唱指挥技巧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表达[D].中北大学.2019

[7].于梦姝.基于阿卡贝拉研究中国合唱拓展新路径[D].吉林大学.2019

[8].翟鑫.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研究[J].智库时代.2019

[9].邓群娣.童声无伴奏合唱作品《雪域向往》的舞台重构手段[J].岭南音乐.2019

[10].付珍鲜.女生无伴奏合唱《交城山》多声部创作分析[J].祖国.2019

标签:;  ;  ;  ;  

无伴奏合唱论文-杨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