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留茬间作论文-高婕,李倩,刘景辉,李立军,崔凤娟

带状留茬间作论文-高婕,李倩,刘景辉,李立军,崔凤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带状留茬间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带状留茬间作,留茬高度,风速,地表粗糙度

带状留茬间作论文文献综述

高婕,李倩,刘景辉,李立军,崔凤娟[1](2013)在《留茬高度对带状留茬间作农田土壤防风蚀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严重的问题,研究了带状留茬间作的防风蚀效果,通过测定风速、地表粗糙度和土壤风蚀量,揭示不同留茬高度对留茬地和相邻裸露地的防风蚀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作物残茬带近地表风速降低,且留高茬(30cm)效果最明显;随着测定高度的增加,同一留茬高度对风速的降低程度减小。地表粗糙度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留高茬地(30cm)和邻高茬裸地的地表粗糙度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66.67%和126.98%。土壤风蚀量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留高茬地(30cm)和邻高茬裸地的风蚀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90.21%和65.51%。因此,作物残茬既增强了自身带的防风蚀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邻茬裸露带,留茬高度30cm时防风蚀效果最好,对相邻裸露带的保护作用最明显。(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3年03期)

高婕[2](2012)在《带状留茬间作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田防风保水固碳减排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长期传统耕作造成的土壤风蚀严重、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研究了燕麦与马铃薯、油菜与马铃薯带状免耕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对土壤风蚀、土壤性状以及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明确其防风、保水、固碳减排效应,为该地区农田防风固土、蓄水增碳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在休闲期,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农田土壤风蚀危害,通过作物留茬既保护了留茬带的土壤,又减轻了邻茬裸露带土壤的风蚀沙化。燕麦茬的防风蚀效果优于油菜茬,随留茬高度的增加防风蚀效果也增强,燕麦留茬高度为30cm时,其防风蚀效果最好,与翻耕地相比,其近地表风速降低79.46%,粗糙度增加466.67%,风蚀量减少90.21%。(2)在生长期,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很好地保持了土壤水分、调节了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促进了作物的生长,且留茬带效果要比邻茬间作带明显。(3)在生长期,留茬带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显着低于传统耕作,不同留茬高度之间差异显着。燕麦和马铃薯间作种植模式的土壤呼吸速率低于单作燕麦和单作马铃薯种植模式,降低幅度为8.4%-11.17%,油菜和马铃薯间作的土壤呼吸速率也低于单作油菜和单作马铃薯,降低幅度为4.75%-11.33%。(4)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留茬处理的作物秸秆增加了土壤碳源,使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增多,留高茬处理的有机碳含量最大,邻茬间作带在留残茬带的保护下,避免了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在5月25日,免耕留高茬燕麦地处理和免耕留高茬油菜地0~1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比传统耕作增加8.72%和12.08%。(5)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增加了作物产量,以留30cm高度燕麦茬与马铃薯带状间作模式的效果最好。由于作物残茬的防护,延缓了土壤生产力的降低,为作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实现了作物的稳定增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李满亮,王娟[3](2011)在《麦薯带状留茬间作地表抗风蚀效果的风洞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阴山北麓地区带状留茬间作的现实特点,利用风蚀风洞对马铃薯裸露农田(对照秋翻地)与等带宽麦薯带状留茬间作的抗风蚀效应进行原状农田土样实验。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当小带宽间作时,提出了麦薯带状留茬间作合适的带宽为1.5 m。(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1年24期)

李满亮,王旭元[4](2011)在《带状留茬间作防风蚀效应风洞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带宽的小麦留茬带与马铃薯裸露带等带宽间作后农田土壤的防风蚀效果。研究表明,在带宽为1m、1.5m、2m的小带宽间作条件下,当风洞中心风速为9m/s、植被覆盖度为30%、残茬高度为30cm时,残茬带保护相邻裸露带的效果最佳,其保护的有效范围均是背风侧距残茬带与裸露带交界处3/4裸露带范围内;残茬高度越小,则不同带宽的残茬带保护相邻裸露带的有效范围就减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1年21期)

赵彦军,赵士杰,董立江,贾清华,徐志成[5](2009)在《不同垄向带状留茬间作农田防风蚀能力的风洞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旱作农业区进行带状留茬间作农田防风蚀能力的风洞试验,主要讨论了不同带宽下的留茬带针对不同吹蚀风向的保护效果。试验表明:短带宽条件下,风向角为90°时收集的输沙量大于风向角为45°时收集的输沙量;在带宽大于2.5m条件下,风向角为45°时引起的输沙量大于90°的输沙量;且当带宽大于2.5m时,风向角为45°条件下试验段内的留茬带基本不具备保护性能。(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09年10期)

董立江[6](2009)在《带状留茬间作农田防风效应的原位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带状留茬间作是一项防止土壤风蚀的简单而有效的农田保护模式。通过研究作物残茬保护相邻传统耕作带的作用及机理对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选择典型地带(内蒙古农业科学院武川旱作试验站)进行野外风洞原位试验。试验田为莜麦与马铃薯等带宽间作。针对农田采用带状间作种植时保护性耕作带的防风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风洞中心风速、茬高以及带宽,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带对风速降低的影响幅度。试验结果表明:以作物留茬形成保护带可有效降低相邻传统耕作带的风速值,但随着风速的增大,保护性耕作带降低风速的幅度有所减小。沿地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越接近地表的位置,其风速降低率越大的规律。即使保护性耕作带留茬10cm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保护性能较差。在不同试验处理下,带宽的不同对茬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间作带宽为100cm时,留茬20cm基本上可以保证在整个传统耕作带内有较好的防护效应。带宽为150cm及200cm时,茬高应当选取保留至25cm。带宽为250cm及300cm时,茬高25cm只可保护大部分的传统耕作带范围。带宽的增加使得距离保护性耕作带相同范围内的保护作用增强,但传统耕作带内的最低风速降低率也在不断减少。为使保护性耕作带能起到理想的防护作用,以选择带宽为200cm,茬高为25cm时为最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赵彦军[7](2009)在《利用风洞研究带状留茬间作农田抗风蚀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利用可移动式风蚀风洞进行野外试验的条件下,试验对不同留茬类型,留茬高度、留茬带宽度、留茬带的布置方式及留茬带对传统耕作带的保护能力进行研究,应用均匀设计来安排试验,试验得出保护性耕作带与传统耕作带等带宽间作时,留茬带宽度为2m,留茬高度为20cm的莜麦留茬带对相同带宽的传统耕作农田的输沙量为0.0865,为最优组合;通过改变风洞与保护性耕作带的夹角来模拟不同风向吹蚀,研究发现在大风条件下不同方式的输沙量由小到大的排序为:3m保护性耕作带,1.5m留茬带+1.5m传统耕作带间作,3m传统耕作带,在大带宽条件下带宽与风向垂直布置要优于其它角度的防护效果。通过埋放风蚀盘的方式确定出风对带状间作中传统耕作农田吹蚀作用符合高级多项式分布,在传统耕作带带宽的横向存在吹蚀量的最小值,间作中马铃薯种植处距离茬带的位置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9-05-01)

李满亮[8](2008)在《带状留茬间作防风蚀效果的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阴山北麓地区带状留茬间作的现实特点,利用风蚀风洞对马铃薯裸露农田(对照秋翻地)与等带宽麦薯带状留茬间作的抗风蚀效应进行原状农田土样试验。目的为实施带状留茬间作耕作技术确立合适的带宽、覆盖度和残茬高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确定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残茬带(保护性耕作带)保护裸露带(传统耕作带)的有效范围。最后运用相似理论,进行风洞模型模拟试验,对比分析模型模拟与实物模拟试验的结果,检验风洞模型模拟试验的可靠性。由此可得结论如下:带状留茬间作可有效地降低输沙量,对裸露地表起到保护作用。在小带宽间作条件下,小麦留茬带与马铃薯裸露带等带宽间作时,合适的植被覆盖度、残茬高度以及带宽分别为30%、30㎝和1.5m。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残茬带保护裸露带的有效范围不同。当覆盖度为30%、中心风速为9m/s、残茬高度为30㎝时,1 m、1.5m和2m带宽的残茬带保护相邻裸露带的效果最佳,其保护的有效范围均为背风侧距残茬带与裸露带交界处3/4裸露带范围内。中心风速越大,残茬高度越小,则不同带宽的残茬带保护相邻裸露带的有效范围就减小。带状留茬间作防风蚀效果风洞模型模拟试验与实物模拟试验研究结果相符,为室内风洞模型模拟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8-05-01)

李满亮,赵士杰[9](2008)在《带状留茬间作防风蚀效果的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带宽的小麦留茬带与马铃薯裸露带等带宽间作后农田土壤的防风蚀效果。研究表明,当残茬高度为30㎝,植被覆盖度为30%,带宽为1.5m时,带状间作农田的输沙量仅为相同有效风蚀面积的传统秋耕裸地输沙量的17.88%。继续增大覆盖度,不会使输沙量明显的降低。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当小带宽间作时,提出了麦薯带状留茬间作合适的植被覆盖度、残茬高度以及带宽分别为30%、30㎝和1.5m。(本文来源于《农村牧区机械化》期刊2008年02期)

李庆风,马春梅,孙珊珊,江冰[10](2007)在《浅议文学稿本向分镜头台本的转换——对科教片《留茬带状间作轮作新技术》稿本创作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制片经验,论述了在文学稿本向分镜头台本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口语化、通俗化和形象化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07年05期)

带状留茬间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长期传统耕作造成的土壤风蚀严重、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研究了燕麦与马铃薯、油菜与马铃薯带状免耕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对土壤风蚀、土壤性状以及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明确其防风、保水、固碳减排效应,为该地区农田防风固土、蓄水增碳和改善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在休闲期,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农田土壤风蚀危害,通过作物留茬既保护了留茬带的土壤,又减轻了邻茬裸露带土壤的风蚀沙化。燕麦茬的防风蚀效果优于油菜茬,随留茬高度的增加防风蚀效果也增强,燕麦留茬高度为30cm时,其防风蚀效果最好,与翻耕地相比,其近地表风速降低79.46%,粗糙度增加466.67%,风蚀量减少90.21%。(2)在生长期,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很好地保持了土壤水分、调节了土壤温度、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促进了作物的生长,且留茬带效果要比邻茬间作带明显。(3)在生长期,留茬带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显着低于传统耕作,不同留茬高度之间差异显着。燕麦和马铃薯间作种植模式的土壤呼吸速率低于单作燕麦和单作马铃薯种植模式,降低幅度为8.4%-11.17%,油菜和马铃薯间作的土壤呼吸速率也低于单作油菜和单作马铃薯,降低幅度为4.75%-11.33%。(4)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留茬处理的作物秸秆增加了土壤碳源,使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增多,留高茬处理的有机碳含量最大,邻茬间作带在留残茬带的保护下,避免了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在5月25日,免耕留高茬燕麦地处理和免耕留高茬油菜地0~1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比传统耕作增加8.72%和12.08%。(5)带状留茬间作种植模式增加了作物产量,以留30cm高度燕麦茬与马铃薯带状间作模式的效果最好。由于作物残茬的防护,延缓了土壤生产力的降低,为作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实现了作物的稳定增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带状留茬间作论文参考文献

[1].高婕,李倩,刘景辉,李立军,崔凤娟.留茬高度对带状留茬间作农田土壤防风蚀效果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3

[2].高婕.带状留茬间作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田防风保水固碳减排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3].李满亮,王娟.麦薯带状留茬间作地表抗风蚀效果的风洞实验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4].李满亮,王旭元.带状留茬间作防风蚀效应风洞模拟试验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5].赵彦军,赵士杰,董立江,贾清华,徐志成.不同垄向带状留茬间作农田防风蚀能力的风洞试验[J].农机化研究.2009

[6].董立江.带状留茬间作农田防风效应的原位测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7].赵彦军.利用风洞研究带状留茬间作农田抗风蚀效果[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8].李满亮.带状留茬间作防风蚀效果的风洞试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9].李满亮,赵士杰.带状留茬间作防风蚀效果的风洞试验研究[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

[10].李庆风,马春梅,孙珊珊,江冰.浅议文学稿本向分镜头台本的转换——对科教片《留茬带状间作轮作新技术》稿本创作的思考[J].新闻界.2007

标签:;  ;  ;  ;  

带状留茬间作论文-高婕,李倩,刘景辉,李立军,崔凤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