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喜剧小品论文-董佳慧

赵本山喜剧小品论文-董佳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赵本山喜剧小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赵本山,小品,语音,幽默性

赵本山喜剧小品论文文献综述

董佳慧[1](2018)在《赵本山春晚喜剧小品幽默性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1年资历、13年小品王、16次获一等奖、5次获二等奖,赵本山缔造了文艺界的神话。当前对赵本山小品的研究多从文艺学和传播学层面进行分析,而从语言学层面研究的并不充分,本文从语言学语音方面的相关理论对其小品的幽默性进行解读,以揭示赵本山春晚喜剧小品幽默性产生的原因,对小品语言艺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19期)

赵莹莹[2](2017)在《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用词特点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赵本山表演的小品中较多地使用了东北方言词语,小品主要使用了方言拟声词、儿化韵词以及AABB式重迭词。这些词语为小品增添了幽默搞笑的喜剧效果的同时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11期)

汤琳玮,周旭[3](2016)在《试析幽默语中的合作原则——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幽默》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讨论了幽默与合作原则的关系。一方面幽默是成功的交际形式,另一方面它又违反了约束成功交际的合作原则的某一(几)项准则。然后通过对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部分对话进行语用分析,探究其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效果。分析表明,通过对合作原则的恰当违反,说话者可以更成功地制造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6年07期)

王艺萱,罗雨青[4](2016)在《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预设分析——以赵本山的小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小品,就是小的艺术品。随着小品的兴起,对于小品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赵本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四个小品——《卖拐》、《昨天,今天,明天》和《不差钱》进行转写,并对这叁部作品中幽默语言背后的预设进行分析,考察语用预设在喜剧小品中的运用。这四部作品都是受到大家喜欢的喜剧小品,语言特点突出,幽默效果明显。二、语用预设理论预设(presupposition),也称"前提","先设",这一(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6年07期)

邓梦兰[5](2014)在《礼貌原则的违背与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幽默》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eech的礼貌原则作为理论基础,结合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言语幽默实例,分析了赵本山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产生机制,以期为言语幽默的产生机制提供另外一个解读视角。(本文来源于《职教与经济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谢刚,王小娜[6](2014)在《语用标记理论视角下的喜剧小品分析——以赵本山小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喜剧小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广范围为大众所接受,喜剧小品糅合戏曲艺术,相声,等艺术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喜剧小品如今已成为一种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一门艺术。观众在小品演员嬉笑怒骂,轻松诙谐的表演中对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得到了灵感和启示。从语用标记理论的视角阐释喜剧小品的语言幽默着重分析赵本山喜剧小品,试图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分析喜剧小品的幽默机制,并揭示喜剧小品幽默产生的要素。(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8期)

周丽[7](2013)在《喜从何而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赵本山小品为研究对象,以喜剧性的界定为切入点,结合喜剧理论、小品理论,以及美学、语言学、观众心理学等理论,分别从人物塑造、语言运用、情节构建叁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比较法、归纳法、实证法等方法对赵本山小品中的喜剧性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并归纳赵本山小品的喜剧性创作策略。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导论部分,从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之界定叁方面,对论题展开相关说明;第一章,从人物塑造方面来分析赵本山小品的喜剧性,首先是结合实例对赵本山小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进行归纳分析,并将其总结为“丑角人物”,这种“丑”不仅体现为人物的外在丑角造型,还表现为人物内在的丑角性格,通过设置人物对象的外在造型与内在性格的不谐调来产生喜剧性;第二章,从语言运用方面来分析赵本山小品的喜剧性,将其喜剧性的生成归为妙趣横生的台词语言和绘声绘色的舞台语言,表现为剧本台词上对常规语言、多种“杂语”、东北方言的创新运用,舞台表演上充分发挥形体动作、服饰道具等无声语言的表达功效;第叁章,从情节构建方面来分析赵本山小品的喜剧性,分别从悬念的设置、矛盾的渲染、冲突的反转叁个环节来阐释赵本山小品中喜剧性产生的过程;结语部分,指出尽管赵本山小品存在着某些诟病,但其小品中卓越的喜剧性创作策略仍具有普适性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姚尧[8](2012)在《喜剧小品中幽默言语生成的语用预设分析——以赵本山小品《就差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赵本山的小品《就差钱》为例,从语用预设特点的角度分析幽默语言的形成机制,探寻语用预设理论在幽默语篇中的作用,浅析赵氏幽默形成的魅力所在。(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张书瑜[9](2012)在《浅析语用预设在中国喜剧小品中的应用——以赵本山的小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用预设的应用是近年来语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语用预设的共同性、主观性、隐蔽性、单向性出发,对赵本山的喜剧小品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可以帮助中国喜剧小品达到幽默逗乐的喜剧效果,对于提高喜剧小品的创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下半月)》期刊2012年08期)

李燕[10](2012)在《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顺应分析——以赵本山的小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Verschueren于1987年提出的顺应论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为了顺应不同的语境,会对语言形式及语言策略作出不同的选择。在顺应论的框架下,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叁个视角,对赵本山小品中的经典台词进行分析,发现幽默台词的表现形式,揭示幽默台词在小品实现喜剧效果、表达主题思想时所起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赵本山喜剧小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赵本山表演的小品中较多地使用了东北方言词语,小品主要使用了方言拟声词、儿化韵词以及AABB式重迭词。这些词语为小品增添了幽默搞笑的喜剧效果的同时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赵本山喜剧小品论文参考文献

[1].董佳慧.赵本山春晚喜剧小品幽默性浅析[J].戏剧之家.2018

[2].赵莹莹.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用词特点探析[J].北方文学.2017

[3].汤琳玮,周旭.试析幽默语中的合作原则——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幽默[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

[4].王艺萱,罗雨青.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预设分析——以赵本山的小品为例[J].校园英语.2016

[5].邓梦兰.礼貌原则的违背与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幽默[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4

[6].谢刚,王小娜.语用标记理论视角下的喜剧小品分析——以赵本山小品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7].周丽.喜从何而来[D].湖南师范大学.2013

[8].姚尧.喜剧小品中幽默言语生成的语用预设分析——以赵本山小品《就差钱》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9].张书瑜.浅析语用预设在中国喜剧小品中的应用——以赵本山的小品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

[10].李燕.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的顺应分析——以赵本山的小品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标签:;  ;  ;  ;  

赵本山喜剧小品论文-董佳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