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教案之我见

零教案之我见

张小儒(安徽省潜山县职教中心安徽安庆246300)

一、“零教案”备课改革的实质

1.“零教案”出台的背景。多年来,教师备课管理中一直存在过分机械僵化的问题。要确保教学质量,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备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让每一位教师认真编写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方法、课时分配、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等,每节课都一项内容不缺,而且都要具体详细地写在备课本上,既没必要也不可能。教师备课无非是为了“吃透”教材,摸清学生的发展需求,明确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理清教学的基本思路,上课时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只要真能心中有数,能把课上好,备课的目的就达到了,没有必要把思考的具体内容完整详尽地写在备课本上。另一方面,无论城区还是农村,教师任课负担都比较重,兼课多工作压力大,还有不少是一个人“包班”,每门课都要这样备,哪里还有时间上课、辅导学生?不顾教师备课中的实际困难,硬逼着教师编写要求过分繁琐的书面教案,无异于人为加大教师的备课负担。鉴于以上原因,“零教案”出台实为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什么是教案?教师备课要不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什么?教案是课前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分析学生情况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和策略思考成果的表现形式。

教案有两种:一种是用书面形式把备课成果记录下来的书面教案,描述具体完整者为详案,比较简略者为简案;另一种是将备课成果放在脑海里,必要时才将容易忘记或散失的东西标注在课本、教参上,摘记在卡片上,输入到电脑中,完全随个人需要和喜好,并不一定要用书面形式描述出来,可称为非书面教案。

无论是书面教案还是非书面教案,都是备课成果的体现,都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教师备课的目的是把课上好,备出高质量的教案当然重要。“编写”高质量的教案不仅能提高教学实效,而且能逐步提高教师把握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教案质量高低是由教案实用与否、是否符合教学实际、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决定的,而不取决于教案的具体表现形式。具体完整的书面教案并不一定质量高,备在脑海里的教案也不一定质量低。因此,教师备课“编写”教案,具体表现形式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个人特点来确定,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学科、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非得写出具体完整的书面教案不可。

3.“零教案”是不是不写教案?“零教案”与“零备课”能否划等号?“零教案”不是笼统地否定一切教案,只是不再要那些工工整整写在备课本上、填在机械繁琐的表格中的形式主义的教案。只要能备好课,教案怎么写都可以,“写”在脑海中也可以。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和可能,灵活选择备课的方式和教案的形式,不搞“一刀切”。

“零教案”不是“零备课”,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实行“零教案”后,教师仍然要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等等,该做的工作仍然要做,只是不再写那些繁琐机械的书面教案,不再做那些适合“查”而不适合用的无用功而已。

二、“零教案”备课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零教案”需要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1.课前集中备课思考与平时长期学习积累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确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33年教龄的老教师上了一堂很成功的观摩课,听课的老师问他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老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这样的教育故事我们中国也不罕见。它说明了一个基本道理,一堂课能否上成功,往往要靠教师终生的学习积累,而不只是课前十几分钟、几十分钟、几个钟头的集中备课思考。它强调了终生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仅仅靠平时的学习积累,课前不集中精力想一想这一课到底该怎么上,懵懵懂懂上课堂,全凭临场发挥,把课上好的可能性肯定会大大降低。上海一位特级教师为了教好杜甫一首诗,在图书馆、办公室里“憋”了几天,仔细研读了12本参考书,才提炼出这堂课的精华。这说明课前认真备课是讲好一节课的前提。

因此,借鉴“零教案”,既要提倡平时不断学习积累,又要重视课前的集中备课思考,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环节。长期练内功与战前慎重思考筹划是辩证统一的。

2.课前集中备课精心设计与课上灵活施教的关系。课堂教学是教学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互动交流中会出现很多变数,常常会超出教师的预料,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机智灵活应变,机械地“照本宣科”肯定不会有好效果。但备课如备战,战前准备越充分,可能出现的情况、需采取的对策考虑越具体,课上的临场发挥往往越主动灵活,这是一般的常识。而且越是高手,课前预测的准确性往往越高,课上的应变也越“艺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好课既是课前精心备出来的,又是课堂上灵活应变上出来的,而且首先是精心备出来的。课前精心备课形成一个优质的预设方案,能使我们有备而来、有条不紊;课上灵活应变积极利用新创生的资源,又能使我们得风驭雨、锦上添花,二者相辅相成,同样不可偏废。

实行“零教案”,教师无谓的负担减轻了,教学的实效反而提高了。更为可贵的是,“零教案”探索形成了一条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思路。广大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思考,通过教学反思更为深切地体会到自己职业生活的价值意义,教研热情更为高涨,既有益于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谓一举两得。

标签:;  ;  ;  

零教案之我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