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化石论文-陈海波

哺乳动物化石论文-陈海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哺乳动物化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石,哺乳动物,中耳,自然历史博物馆,多瘤齿兽类,热河,早白垩世,演化阶段,演化模式,晚侏罗世

哺乳动物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陈海波[1](2019)在《一亿年前化石揭示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12月3日电(陈海波)中耳对哺乳动物听力至关重要,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机制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海冰、王元青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通过对最新发现的大约1.2亿年前早白垩世多瘤齿兽类新属种——盖氏热河(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12-04)

陆成宽[2](2019)在《1.2亿年前哺乳动物化石揭示中耳演化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11月28日电(陆成宽)28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早期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的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多瘤齿兽类新属种——盖氏热河俊兽,提出了一种新的哺乳动物中(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1-29)

唐凤,廖洋[3](2019)在《我们每次吞咽都和1.64亿年前有关》一文中研究指出这块1.64亿年前的化石,是一只微小柱齿兽的最后记录。它是一种类似鼩鼱的微小哺乳型动物,也是动物进化出现代舌骨的最早例子。“现在哺乳动物已经十分多样化,能通过不同方式咀嚼食物,但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咽下食物。”该研究资深作者、美国芝加哥大学解剖学(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7-23)

张慈丽[4](2019)在《宁夏首次发现古近纪始新世大型哺乳动物雷兽化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张慈丽)近日,宁夏地质局地质博物馆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专家组,在灵武地区发现雷兽化石,这是在宁夏首次发现的古近纪始新世大型哺乳动物雷兽化石。据介绍,雷兽外形类似犀牛,生存于5600万年至3400万年前的始新(本文来源于《宁夏日报》期刊2019-04-19)

王丽华,张小永[5](2019)在《青海湟中发现我国首个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丽华 通讯员 张小永)日前,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获悉,该院相继实施的“西北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青海)”及“青海省西宁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在西宁市湟中县地区调查评价出了一处世界级地质遗迹——谢家组剖面,该剖面中的动物化石群是我国新发(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04-03)

周强,杜佳音,郑晓辉[6](2019)在《传奇还在续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和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承担的“河南省渑池县上河始新统哺乳动物化石详细调查及抢救性保护”项目近日完成了一期野外地质调查,目前正在进行化石修复。该项目是2018年度河南省地质遗迹保护项目。本次工作是在以往古生物化石(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9-03-22)

姜涛,石学斌[7](2018)在《重庆北碚再次发现哺乳动物化石》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是我国南方地区更新世时期最典型的哺乳动物群,在重庆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地是万州盐井沟、沙坪坝歌乐山、巫山龙骨坡、丰都都督和铜梁。除此之外,在潼南、合川和北碚也有该动物群化石发现。另在大足发现水牛跖骨化石,现存于铜梁博物馆。此次在北碚发现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是第二次,首次是在歇马镇小湾村天台山殷家洞。化石点位于北碚区柳荫镇合兴村九社一处岩溶洞,地理坐标E106°34′16.51″,N29°59′34.99″,海拔725米。岩溶洞由叁迭系嘉陵江组石灰岩裂隙形成,洞体结构较为复杂,洞内钙华遭受侵染,洞口堆积物为更新世晚期风化物。已发现哺乳动物牙齿化石40件,化石物种包括东方剑齿象、双角犀、牛科、鬣羚、水鹿、熊、野猪、豪猪、貘和大熊猫,属典型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其生存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晋楠[8](2018)在《家族化石追溯早期哺乳动物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一项新研究详细介绍了最新发现的似哺乳类动物的成年及幼仔化石。这些发现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化石样本可以追溯到1.84亿年前,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现代哺乳动物的生殖策略和生长策略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对哺乳动物的定义主要是从其生殖方式确定的。几乎所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8-08-30)

同号文,吴秀杰,董哲,盛锦朝,金泽田[9](2018)在《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先后于2006和2014~2017年进行了5次发掘,期间发现了若干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是对2014~2016年出土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目前已鉴定出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偶蹄类化石最丰富。化石保存状况较差,以碎骨为主,牙齿较少,完整骨骼更少;但骨骼上鲜见啮齿类啮咬痕迹。华龙洞动物群与南京汤山猿人遗址、和县猿人遗址及重庆盐井沟等动物群较为相似,尤其是与和县猿人遗址及南京猿人遗址动物群最为接近,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都含古人类化石;2)都不含第叁纪动物群的孑遗分子;3)都含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大熊猫、剑齿象、巨貘及猪獾等),同时也都含一定量的北方属种,但华龙洞含北方成分相对较少,只发现翁氏麝鼩、麝鼹、变异仓鼠、布氏毛足田鼠、棕熊、李氏野猪、葛氏斑鹿及大角鹿等,华龙洞的大角鹿是该属分布最靠南的地点;4)都含有剑齿象而不含晚更新世常见的亚洲象;5)都含有大量头后骨骼,与以含单个牙齿为主的其它南方洞穴迥然有别。从化石保存状况及属种组成判断,华龙洞堆积时代与和县猿人遗址最为接近,也是中更新世。由于遗址尚未完全暴露,其堆积性质尚不清楚;但从蝙蝠类化石判断,很可能与洞穴堆积有关。(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赵明[10](2017)在《宁夏同心丁家二沟哺乳动物化石种类与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宁夏同心丁家二沟作为中国新近系古生物化石的一个重要产地,近年来引发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强烈关注,其出产的哺乳动物化石种类繁多,研究意义重大。化石区发育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始新统寺口子组、渐新统清水营组、中新统彰恩堡组、中新统干河沟组。化石赋存地层主要是中新统彰恩堡组。产出的化石为以Alloptox gobiensi(戈壁跳兔)、Pliopithecus zhangxiang(占祥上猿)、Tongxinictis primordialis(原始同心鼬鬣狗)、Kubanochoerus lantianensis(蓝田库班猪)和Bunolistriodon intermedius(中间丘型利齿猪)等哺乳动物化石为主。(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7年35期)

哺乳动物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8日电(陆成宽)28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早期哺乳动物中耳演化的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多瘤齿兽类新属种——盖氏热河俊兽,提出了一种新的哺乳动物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哺乳动物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海波.一亿年前化石揭示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9

[2].陆成宽.1.2亿年前哺乳动物化石揭示中耳演化新模式[N].科技日报.2019

[3].唐凤,廖洋.我们每次吞咽都和1.64亿年前有关[N].中国科学报.2019

[4].张慈丽.宁夏首次发现古近纪始新世大型哺乳动物雷兽化石[N].宁夏日报.2019

[5].王丽华,张小永.青海湟中发现我国首个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群[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6].周强,杜佳音,郑晓辉.传奇还在续写……[N].中国矿业报.2019

[7].姜涛,石学斌.重庆北碚再次发现哺乳动物化石[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晋楠.家族化石追溯早期哺乳动物演化[N].中国科学报.2018

[9].同号文,吴秀杰,董哲,盛锦朝,金泽田.安徽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18

[10].赵明.宁夏同心丁家二沟哺乳动物化石种类与分布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

标签:;  ;  ;  ;  ;  ;  ;  ;  ;  ;  

哺乳动物化石论文-陈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