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论文-崔晋生

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论文-崔晋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生态,进步率

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论文文献综述

崔晋生[1](2018)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是山西建设和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关系和问题。根据有关理论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山西建设和发展实际的"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将山西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关系的基本特点、问题及其形成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8年08期)

赵鹏[2](2018)在《探寻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 长篇小说《旧林故渊》读书研讨会在京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25日,作为"大学悦读,阅读大学"系列活动之一,长篇小说《旧林故渊》读书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知行堂举行。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副校长王丽萍出席研讨会。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马国仓,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张亚丽,文学评论家鲁太光、李云雷、刘大先,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师生代表等,对《旧林故渊》一书进行深入研讨。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主持研讨会。张京泽在致辞中说,长篇小说《旧林故渊》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的作品,与当前国家正在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期刊2018年06期)

李臻[3](2018)在《人性与动物性的相通和相融——小说《耻》中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内在一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J.M.库切的小说作品中大量出现人与动物的类比,这些类比大都没有将动物高度地人格化,也没有将动物性特征与人类的社会性特征截然对立起来。在代表作《耻》中,库切客观地描述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生存状态,详尽地表现人与动物间微妙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反映出人性与动物性的相通之处,一方面批判了工具理性主义将精神活动作为人与动物之间天然鸿沟的偏见,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文化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将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作品由此展示出从自然生态中汲取力量来改造反生态的社会文化的希望,同时呈现出一种将诗意情怀、科学认知与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相结合的生态观,也对生态运动中某些主流思想构成了质疑和挑战。(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新安,马承璐[4](2018)在《以良好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环境回应群众期盼》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伊犁州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议程安排,1月14日下午,大会进行分组审议州政府工作报告。州党委书记赵天杰,州党委副书记、州长库尔玛什·斯尔江先后来到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代表团及伊宁县代表团参加分组审议。审议中,代表们围绕生态环保、旅游发(本文来源于《伊犁日报(汉)》期刊2018-01-15)

居易[5](2017)在《苏州可建“金山石遗址公园”》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州已入选国家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这既说明了苏州城市设计方面的全国地位和影响,也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和发扬苏州城市个性特色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强调具有苏州味道的城市品质资源的研究和挖掘,彰显苏州底蕴深厚、生活精致的城市人文品牌的影响和魅力,不但正当其时,也(本文来源于《苏州日报》期刊2017-12-13)

邓松隆,彭培根,王陶钧[6](2016)在《自然生态价值准则的社会政治意义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生态价值准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遵循的基本规律,不仅在现代自然环境的自我发展与循环中发挥着作用,同样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自然生态价值准则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进行研究,积极探索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价值准则之间的关系,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引导。(本文来源于《赤子(下旬)》期刊2016年12期)

常洁琨[7](2016)在《晚清青海自然生态环境与民族社会文化考察及其意义——以科兹洛夫在青海的两次考察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百余年前欧洲掀起了内陆亚洲腹地地理考察的高潮,包括青海在内的我国西北地区成为重要考察范围。其中,俄国考察家科兹洛夫多次进入青海地区,进行动植物标本收集分类、水文探测、地质分析、气象测试,对青海自然生态环境做了细致的考察。并深入青海少数民族生活地区,采用欧洲民族学界普遍使用的观察、访问等田野调查方法,对蒙古、藏、土等民族社会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他们所留下的考察记录,对于今天保护与修复青海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传承青海民族社会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张胜旺,徐继开[8](2016)在《生态文明: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双赢发展的文明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全新形态,它克服了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本性,实现了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协同进化双赢发展,达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相统一的至高理想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所呈现的美好图景,可以说生态文明的建立与共产主义的实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前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内在特性的体现,而且还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必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文娟[9](2016)在《简论中国史前社会自然生态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学术界关于自然生态观的研究成果极少,已有研究亦多泛泛而谈,很多问题都有待解决。研究中国史前社会自然生态观,涉及到古文献、考古学、民族学、建筑学、史前宗教、宇宙观等相关课题。在此,主要采用二重证据法和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先民怎样在维系自身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去认识生老病死和探天识地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态观逐渐形成体系,试图把握史前时期自然生态观在宗教体系下的发展状况,解析史前自然生态观的作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回顾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阐释相关概念,并叙述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造就了人化自然,而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生态观念,则打开了人化自然的大门。第二章主要解析在维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下,先民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自然生态观的发展、演变规律。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即:氏族社会(社会组织形态)、农业和家畜的起源与发展、居住形态、生活必需品的发展。第叁章主要是以时代为主线,解析不同时空范围内的古文化先民对生与死的认知。先民“事死如事生”,不同时空范围内的古文化先民对“生死”的认知亦不同,我们可通过研究墓葬或与之有关的遗迹甚至是习俗,以获得史前时期先民的“生死观”。第四章主要结合相关文献记载,从五个方面解读新石器时代宇宙观,即:“八角星纹”内涵、“天圆地方”观念、猪母题的天文学阐释、漩涡纹的天文学意义、四时与四神。史前宇宙观对当时的祭祀占卜活动、政治文化都有重要影响。第五章将图腾崇拜置于宗教体系之下,但亦注意区别二者的异同,以便更好地解析史前时期宗教体系下的自然生态观的发展演变规律。图腾崇拜与史前宗教信仰的产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史前宗教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成为上层人士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上层交流网亦逐渐形成,这为神权的发展及其与政权的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六章着重介绍史前自然生态观的作用与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史前农业与家畜饲养的发展;手工业取得进步;聚落得到长足发展;先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随着自然生态观的演进,改造自然的技术得以传承,人类终将踏入文明社会,并对后世哲学、天文学产生重要影响。自然界的“环境”与“条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就是生态问题。伴随着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人类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他们走出被动适应自然的历史阶段,开启利用与顺应自然的伟大征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附属”关系向与自然协调与适应的阶段迈进,可谓是“制天命而用之”。(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6-03-01)

李晶晶[10](2016)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问题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社会生态失衡,人的精神生态处于扭曲状态,因此生态学强调要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平衡,最终建立和谐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6年04期)

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5月25日,作为"大学悦读,阅读大学"系列活动之一,长篇小说《旧林故渊》读书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知行堂举行。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副校长王丽萍出席研讨会。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马国仓,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张亚丽,文学评论家鲁太光、李云雷、刘大先,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师生代表等,对《旧林故渊》一书进行深入研讨。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主持研讨会。张京泽在致辞中说,长篇小说《旧林故渊》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的作品,与当前国家正在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论文参考文献

[1].崔晋生.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协调状况分析[J].经济问题.2018

[2].赵鹏.探寻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长篇小说《旧林故渊》读书研讨会在京举行[J].中国民族.2018

[3].李臻.人性与动物性的相通和相融——小说《耻》中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内在一致性[J].山东外语教学.2018

[4].李新安,马承璐.以良好自然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环境回应群众期盼[N].伊犁日报(汉).2018

[5].居易.苏州可建“金山石遗址公园”[N].苏州日报.2017

[6].邓松隆,彭培根,王陶钧.自然生态价值准则的社会政治意义解析[J].赤子(下旬).2016

[7].常洁琨.晚清青海自然生态环境与民族社会文化考察及其意义——以科兹洛夫在青海的两次考察为中心[J].青海民族研究.2016

[8].张胜旺,徐继开.生态文明: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双赢发展的文明形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

[9].张文娟.简论中国史前社会自然生态观[D].天津师范大学.2016

[10].李晶晶.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研究[J].芒种.2016

标签:;  ;  ;  

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论文-崔晋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