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界面论文-李明生

主控界面论文-李明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控界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智能决策平台,主控界面,约束

主控界面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生[1](2019)在《智能决策平台下舱室主控界面多条件约束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舱室主控界面多条件约束决策方法约束度差,直接影响舰船高效作业与行驶安全,基于此,本文提出智能决策平台下舱室主控界面多条件约束方法设计。在保证主控界面原有功能基础上,采用模糊参数算法制定约束目标,并描述主控界面信息,采用遗传算法,将人的认知特性作为主控界面的约束条件,完成对舱室主控界面的约束。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智能决策平台下舱室主控界面多条件约束方法比传统方法决策约束效果好。(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张力,刘建桥,邹衍华,青涛,黄容[2](2019)在《核电厂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界面管理任务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采用系统性人因失误减少和预测方法(SHERPA)分析操纵员界面管理任务中的关键行为;再用行为分析软件(INTERACT9)分析国内某数字化核电厂全范围模拟机上操纵员的操作录像视频,之后对INTERACT9采集的关键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4个操纵员界面管理任务的一般特征:①一、二回路操作员操作菜单栏、选择监视目标和打开参数界面的频率最高;②操纵员在选择进入不同系统界面的方式上趋向于选择从菜单栏进入;③一回路操纵员在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下的界面管理任务没有明显差异;二回路操纵员在正常工况下的界面管理任务明显少于事故工况;④正常工况下,一回路操纵员的界面管理任务显着多于二回路操纵员;事故工况下,一回路操纵员的界面管理任务与二回路操纵员的的界面管理任务相当。(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全洪慧,别旭伟,谢岳,张章,汪跃[3](2017)在《基于油水渗流规律分析油水界面深度差异主控因素——以渤海南堡35-2油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油藏中,同一沉积单元油水界面存在深度差异、油水界面与构造线不完全平行的现象十分普遍。以渤海南堡35-2油田为例,利用构造油藏成藏重力分异的物理学原理,根据非均质油藏成藏动力与成藏阻力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油水渗流规律,判断储集层中油的运聚状态,并利用油田勘探开发实践成果对油水界面存在深度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油水界面深度差异的形成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再到散失的过程密切相关,可将油气生成到散失的全过程分为油藏形成阶段和油藏调整阶段,不同阶段油气的受力不同,导致油水界面深度差异的主控因素也不同:(1)油藏形成阶段,油气充注压力越大、储层物性越好、油水密度差越小、地层上倾的区域具有更大的油柱高度,从而导致油水界面的差异分布;(2)油藏调整阶段,油气的散失程度影响油水界面的深度,砂体厚度超过临界油柱高度(即浮力与毛细管阻力相等时的油柱高度)时,油气可以克服毛细管阻力运移至浅层形成次生油藏,从而造成油水界面上升形成深度差。本文研究成果对指导油田开发挖潜,乃至完善该方面理论认识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7年06期)

李浩,聂玲玲,张彩旗,潘广明,谢岳[4](2017)在《渤海湾盆地A稠油油田M层油水界面主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A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北部石臼坨凸起西南端,是构造平缓、具有复式鼻状特征的砂岩稠油油藏。多井资料揭示,M层油水界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上升,高差达5.0~22.0 m;注示踪剂及动态生产资料证实,油水界面差异的井间,储集层具有连通性。据毛细管压力与浮力平衡理论分析认为,连通砂体内部油水界面差异主要受地层原油黏度及储集层物性的控制,地层原油黏度越大,储集层物性越差,则油水界面越高。不同程度的微生物降解,使地层原油黏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废弃河道沉积和侧积层的发育,使储集层物性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差,2个因素共同导致了油水界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上升。(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7年04期)

栾语,张刚[5](2017)在《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仪控所主控室与人机界面设计室:将中国核电仪控自主设计进行到底》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年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仪控所主控室与人机界面设计室(简称仪控所ICI设计室),填补国内空白,承担起国内"首个"数字化仪控系统自主设计;国家自主叁代核电"华龙一号"主控制室自主研发,牵头建设民用核电领域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从更高层面提升全行业核电安全性。仪控所ICI设计室历经十年的积淀与突破,从核电仪控引、消、吸,到自主设计、自主研发,使中国核电的人机界面设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一支承担中国核电自主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期刊2017年18期)

周易川[6](2016)在《核电厂数字化主控室人机界面信息显示特征对操纵员认知行为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仪控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控制系统逐步在核电厂主控室中得到应用,数字化信息显示界面下的人—机关系发生了变化,核电厂主控室信息界面随之也出现了“巨量信息与有限显示”的矛盾。核电厂主控室是核电厂运行的控制中枢,是人机交互最频繁的地方,容易引发人因失误。信息显示是复杂过程控制系统人机界面的核心元素,对操纵员是否能够有效获取界面的信息,完成相关的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数字化控制系统的信息显示特征的研究成为人因可靠性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核电厂数字化控制系统信息显示特征的研究目标是为了设计出适合操纵员捕获信息的人机界面,减少操纵员的认知负荷,提高核电厂主控室运行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化主控室信息显示的特点,了解操纵员在主控室的信息处理模型。基于信息熵,结合数字化控制系统中操纵员信息处理模型,运用心理学上的变化察觉范式对信息提供率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究信息显示率、信息提供率、数据更新率对操纵员信息捕获绩效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信息提供率的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差异显着,数据更新的速度和信息量大小对信息提供率有显着的影响,并且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信息更新时间下的信息提供率;(2)对操纵员信息捕获绩效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信息显示率,其次是信息提供率,最后是数据更新率;(3)信息显示率与信息提供率对被试信息捕获绩效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数据更新率的变化对被试信息捕获绩效的影响并不显着;(4)信息显示的最佳匹配组合是:信息显示率为56.4bit,信息提供率为9.4bit,数据更新率为3s。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数字化主控室信息显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6-05-01)

孙棋棋[7](2015)在《核电站主控室的预测性显示研究:预测准确度和界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计算机的推广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主控室正在逐步取代传统主控室。自动化系统的增加,使得操作员的角色从控制员向监控员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往往会引起操作员主观负荷两极化。在日常监控任务中,操作员主观负荷过低,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利于操作员完成任务。而异常或者紧急状况出现时,为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操作需要快速应对,但是系统和操作员做出反应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在高时间压力下,操作员的绩效也会受到影响。一旦事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带来的经济损失甚至社会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为了辅助操作员监视数以百计的设备或参数,保证控制设备或参数在正常范围内运行,提前察觉或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本研究从监控策略的角度分析了辅助操作员更好地完成监控任务的可能性。一般地,可以将监控策略分为被动式监控(又称反应式监控)和主动式监控两类。异常已经发生,操作员在警报提醒之后采取应对措施,称之为反应式监控;如果异常还没有发生,操作员提前察觉或发现异常,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异常发生,称之为主动式监控。主动式监控可以有效地提高操作员的绩效水平,而预测性显示是实现主动式监控重要手段之一。由文献综述可知,影响预测性显示的因素包括预测准确度和界面设计,预测准确度越高,操作员绩效和情境意识越高,主观负荷越低,但是预测时间和投入成本也会相应地增加。如果预测准确度过低,不会提高、甚至会削弱操作员的绩效和情境意识,增加主观负荷。界面设计主要涉及的两个原则是接近兼容性原则和控制-显示兼容性原则,为了更好地支持核电站主控室的监控任务,与离散界面相比,集成界面更有优势,但是信息密度的增加也会增加操作员的主观负荷。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人因学实验,探究预测准确度和界面设计对操作员绩效、情境意识和主观负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显示相比,预测性显示可以显着地缩短操作员发现异常的时间,减少实际警报次数。从预测准确度的角度来看,对于任务复杂度较低的任务,更高的准确度并不能显着地提高参试者的绩效,设计预测性显示时要综合考虑预测时间和投入成本。从界面设计的角度来看,除了界面的几何表达形式,还需要考虑操作员的监控策略,与之匹配的界面设计可以更好地辅助操作员完成监控任务。(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5-06-01)

牟士旭[8](2014)在《SAR实时成像处理机的接口板卡和主控界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的成像雷达。它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远距离成像的优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以无人机作为运动载体的高分辨实时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处理分析能力较强的微型SAR实时成像处理机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SAR实时成像处理机的主控界面开发和接口板卡设计。主控界面直接面向操作用户,具有操作便捷、使用简单、功能齐全的优点,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实现与接口板卡的数据通信。接口板卡直接负责SAR实时成像处理机仿真平台的功能切换和系统管理工作。本文首先介绍SAR实时成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然后介绍了SAR实时处理机的系统架构,其中主要包括处理机的基本要求、基本构成、主控界面和接口板卡的功能实现以及VPX高速串行总线技术等。其次对接口板卡的实现功能进行需求分析,详细介绍了以FPGA、DAC和VPX串行总线为核心的接口板卡整体设计方案。首先进行FPGA、高速DAC和电源芯片的器件选择;然后重点介绍信号发生模块、DDR3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等基本工作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最后对接口板卡进行基本功能验证、工作稳定性能检测以及数据接口传输速率检测,完成接口板卡的调试工作。然后对主控界面的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设计总体框架,制定工作流程,并对系统功能进行模块划分,不同的模块完成不同的功能,通过多个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实现主控界面的整体系统功能。同时,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运用多线程和双缓冲技术,最终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基于MFC框架实现主控界面的设计,并通过对主控界面的功能模块进行性能测试,验证主控界面整体功能的完备性和稳定性。最后是本文的总结,主要对文中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概括,并联系实际的工作情况,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12-01)

陈玉[9](2013)在《核电站主控室人—系界面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电站主控室是对核电站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控制的安全中枢,是人-系交互最为频繁的场所,其人-系界面设计的优劣对核电站的运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核电站主控室人-系界面综合评价是核电站投入运营必须履行的安全审查程序。因此,开展人-系界面综合评价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核电站主控制室人-系界面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人-系界面的演变及评价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人-系界面综合评价理论及相关评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分析了国内外人-系界面的标准、规范和导则,结合国内已颁布的标准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核电站主控室人-系界面综合评价研究中应遵循的标准。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结合专家质量模型和德尔菲法,构建了核电站主控室人-系界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在分析层次扩展赋权法优劣的基础上,并且根据人-系界面评价指标多层次、多属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区间数的权重分配方法。通过建立标度转换模型,得到了模糊区间数判断矩阵,改进了传统的判断矩阵标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将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逼近,结合误差传递理论,得到评价指标权重的估计区间序列,并构建了该序列的模糊重心决策模型。同时,引入置信度以检验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的可靠程度。研究了核电站主控室人-系界面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灰色物元分析方法的人-系界面评价复合灰元矩阵。对于复合灰元矩阵中定量评价指标不可公度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测量性工效学的量化评价模型;对于定性评价指标难以量化问题,建立了基于专家模糊决策的量化评价模型;对于人-系界面要素的排序问题,建立了基于模拟退火-蚁群算法的排序评价模型。然后,建立了评价指标的灰经典域和灰节域,通过关联函数得到上层指标的评价结果。最后,由构建的人-系界面综合评价集结模型对上述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得到人-系界面综合评价结果。创建了满足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标准的评价用操纵员人体模型。该模型可根据评价的需要选择人体模型的百分位数和姿态,具有评价所需的作业空间基准、可随头部转动的字符视角基准和关节调节功能,能完成作业空间、可视性和舒适性评价。开发了核电站主控室人-系界面综合评价软件。集成了评价指标体系、权值分配、综合评价方法、标准查询体系以及人体模型等评价模块,实现了基于同一软件平台的核电站主控室人-系界面综合评价,提高了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采用提出的人-系界面综合评价方法及开发的评价软件,对某核电站主控室人-系界面进行了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人-系界面进行了改进和验证,结果表明了本文提出的核电站主控室人-系界面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和有效。(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3-12-24)

贾明,张宏亮[10](2013)在《中广核CGN 科学发展填补国内空白,AE先锋奉献安全创新——记“中央企业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广核工程公司设计院仪控所主控室与人机界面设计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广核集团公司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的战略定位指导下,中广核工程公司设计院仪控所主控室与人机界面设计室这个年轻集体,发扬"创业、创优、创新"的叁创精神,积极落实中广核工程公司建设"国际一流核电AE公司"工作任务,以填补国内先进主控室和数字化人机界面自主设计空白为契机创造了一流的工程和经济效益,以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培育了一流科研成果、一流技术人才,以贯彻巴掌原则(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13年03期)

主控界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首先采用系统性人因失误减少和预测方法(SHERPA)分析操纵员界面管理任务中的关键行为;再用行为分析软件(INTERACT9)分析国内某数字化核电厂全范围模拟机上操纵员的操作录像视频,之后对INTERACT9采集的关键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4个操纵员界面管理任务的一般特征:①一、二回路操作员操作菜单栏、选择监视目标和打开参数界面的频率最高;②操纵员在选择进入不同系统界面的方式上趋向于选择从菜单栏进入;③一回路操纵员在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下的界面管理任务没有明显差异;二回路操纵员在正常工况下的界面管理任务明显少于事故工况;④正常工况下,一回路操纵员的界面管理任务显着多于二回路操纵员;事故工况下,一回路操纵员的界面管理任务与二回路操纵员的的界面管理任务相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控界面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生.智能决策平台下舱室主控界面多条件约束决策[J].舰船科学技术.2019

[2].张力,刘建桥,邹衍华,青涛,黄容.核电厂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界面管理任务特征的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9

[3].全洪慧,别旭伟,谢岳,张章,汪跃.基于油水渗流规律分析油水界面深度差异主控因素——以渤海南堡35-2油田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7

[4].李浩,聂玲玲,张彩旗,潘广明,谢岳.渤海湾盆地A稠油油田M层油水界面主控因素[J].新疆石油地质.2017

[5].栾语,张刚.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仪控所主控室与人机界面设计室:将中国核电仪控自主设计进行到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

[6].周易川.核电厂数字化主控室人机界面信息显示特征对操纵员认知行为影响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6

[7].孙棋棋.核电站主控室的预测性显示研究:预测准确度和界面设计[D].清华大学.2015

[8].牟士旭.SAR实时成像处理机的接口板卡和主控界面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9].陈玉.核电站主控室人—系界面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10].贾明,张宏亮.中广核CGN科学发展填补国内空白,AE先锋奉献安全创新——记“中央企业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广核工程公司设计院仪控所主控室与人机界面设计室[J].仪器仪表用户.2013

标签:;  ;  ;  

主控界面论文-李明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