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班主任领导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班级氛围
班主任领导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胡瑞清[1](2018)在《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因此,初中班主任要认清自身的位置和职责,合理的领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这样教师才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王艳云,刘冬梅,孔德江[2](2018)在《浅析学生的幸福感与班主任的领导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恰是班级及其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落实学校教育方针的重要中介和落脚点。因此,班主任的领导能力,对与学生而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学校而言,直接反映到学校的管理水平。PM领导行为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班主任作为管理人员,应以PM领导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学生的幸福感与班主任领导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在提升学生幸福感方面提供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8年27期)
杨璐微[3](2018)在《班主任领导方式、学校生活满意度对初中生欺凌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校园欺凌现象呈现蔓延态势,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频繁上演,校园安全隐患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排除,其“长期性”和“隐秘性”更是滋生惊人数据。近期,江苏省启东市公安局接到一起报案,称一名学生被同学逼迫一口吞下一块饼干并遭到群殴,其手段令人发指,这一事件是由旁观者拍下并在网络上快速传播的。残忍的画面又一次深深地揪住了我们的心,提醒我们再一次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小小年纪的他们就如此暴力?我们又该如何遏制校园欺凌行为再次发生?遏止校园欺凌行为,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全方位参与其中,建立共同防控机制。学校是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要营造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是基础。班主任作为对一个班级学生全面负责的教师,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行为习惯,其作用不容小觑。班主任领导方式的好坏是否会影响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继而影响初中生欺凌行为的发生,以及这叁者之间存在何种关系,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探讨的。目的:在对班主任领导方式、学校生活满意度及初中生欺负行为的含义、相关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测量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索班主任领导方式、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对初中生欺凌行为的影响,详细分析叁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希冀能通过研究进一步充实对相关问题的解析,提出有效防控初中生欺凌行为发生的管理对策,创建平安校园。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填写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以江西省吉安市8所公立中学的初中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初中班主任领导方式研究调查问卷》、《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欺凌行为调查问卷》总共650份问卷,回收640份,去除问卷漏答数过多以及正反问项出现矛盾等无效问卷27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613份,有效回收率为94.31%。采用SPSS22.0软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学校生活满意度、初中生欺凌行为及叁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1)P型班主任领导方式、M型班主任领导方式在性别、年级、学习成绩方面具有显着差异;学校生活满意度在性别、年级、地域、是否走读上具有显着差别;初中生欺凌行为在性别、年级以及学习成绩上差异显着。(2)P型班主任领导方式、M型班主任领导方式负向影响初中生欺凌行为。(3)P型班主任领导方式、M型班主任领导方式正向影响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4)学校生活满意度负向影响初中生欺凌行为。(5)学校生活满意度在M型班主任领导方式和初中生欺凌行为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学校生活满意度在P型班主任领导方式和初中生欺凌行为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基于实证研究,论文对改进班主任领导方式和提高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进而减少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视角。制定防控校园欺凌行为的规章制度;加大对学生的安全管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2)初中班主任视角。改进对学生的教育及管理方式;密切联系家长,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提高自身素质。(3)政府视角。完善对校园欺凌行为惩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责任意识,构建和谐社会。(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5-01)
张琰[4](2018)在《上海市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是班级氛围的直接影响者,因此,班主任的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的形成有着紧密联系。教育在不断的变革与发展,然而,家长希望孩子进入优秀班集体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优秀的班主任不仅可以造就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同时也会造就一批优秀自信的学生。然而,究竟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究竟有何具体关系、班主任又可以通过哪些行为为学生造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是值得关注并探讨的。围绕这些问题,笔者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为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等对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的内容结构、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研究主体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工具的开发与修订,选取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研究领域内具有权威性的量表,对其语言、语法等进行基本调整,访谈研究对象以了解问卷题项表达是否合理、理解是否困难等,采用初步修订的量表实施预调研,通过项目分析、探索因素分析等对研究工具进行再次修订,最终确立适用于本研究的正式量表,并确立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的内容结构;第二部分是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的现状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直观清晰地呈现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的现状,以数据为基础分析两者的特点;第叁部分为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的关系研究,在数据分析基础上,依次进行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的相关分析、差异分析、回归分析以及路径分析,进而明确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第四部分为对策与建议,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并结合访谈资料,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何以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为着手点优化班级氛围的对策与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确立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的内容结构,包括两大职能六个维度,P(performance)职能,即班主任为完成团体目标而做的努力,包括四个维度:日常管理、道德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课堂管理;其次是M(maintenance)职能,即班主任为维持和强化团体所起的作用,包括关爱学生与班集体建设两个维度;第二,上海市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各方面总体表现良好,其中日常管理层面表现最好,表明中职班主任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而在教学行为层面表现欠佳,说明中职班主任在教学方式的创新性、知识扩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并且基于PM领导行为理论,上海市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可以分为PM型、P型、M型与pm型四种类型;第叁,上海市中职生所知觉的班主任领导行为现状在年级、生源地、成绩、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背景变量下存在显着差异:(1)二、叁年级在关爱学生、班集体建设、道德教育、教学行为、课堂管理层面的得分平均分显着高于一年级;(2)生源地为上海市的中职生在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各层面的得分平均分显着高于生源地为非上海市的中职生;(3)成绩优秀的中职生在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各层面的得分平均分显着高于成绩一般与成绩较差的中职生;(4)担任学生干部的中职生在关爱学生、日常管理、班集体建设层面的得分平均分显着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中职生的得分平均分;第四,上海市中职学校班级氛围总体现状良好,在师生关系与班级组织两个层面达到了较高程度,在同伴关系层面稍微欠缺,表明中职学校在优化班级氛围方面,应着重改善同伴关系,增强同伴之间的信任、友好与亲密;第五,上海市中职学校班级氛围现状在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班级规模、学制等背景变量下存在显着差异分:(1)叁年级在师生关系层面得分的平均分显着高于一年级和二年级;(2)担任学生干部的中职生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与班级组织层面的得分平均分显着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中职生;(3)班级规模为10-20人、20-30人、30-40人在叁个层面得分平均分均显着高于班级规模40人以上的得分平均分;(4)学制为3+2学制的班级在同伴关系与班级组织层面的得分平均分显着高于学制为3年制的班级;第六,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PM型中职班主任的关爱学生、班集体建设、道德教育叁个层面与班级氛围各层面间存在高度正相关;P型中职班主任的课堂管理层面与班级氛围各层面间存在高度正相关;M型中职班主任的班集体建设与道德教育层面与班级氛围各层面间存在高度正相关;pm型中职班主任的教学行为层面与班级氛围各层面间存在高度正相关;第七,从差异分析结果来看,在班级氛围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与班级组织层面上表现最好的为PM型中职班主任,其次是P型中职班主任,再者是M型中职班主任,最后则是pm型中职班主任;第八,从回归分析与路径分析结果来看,不同类型的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对班级氛围的预测力各有不同,PM型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的班集体建设层面对班级氛围具有显着预测力,P型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的课堂管理对班级氛围具有显着预测力,M型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的道德教育与关爱学生对班级氛围具有显着预测力,pm型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的教学行为对班级氛围具有显着预测力。第九,从总体分析结果来看,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的关爱学生、教学行为、道德教育与班集体假设层面对班级氛围的师生关系层面有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其班集体建设、教学行为、关爱学生、课堂管理层面对班级氛围的同伴关系层面有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其班集体建设、教学行为、关爱学生、课堂管理、道德教育层面对班级氛围的班级组织层面有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从上述研究结论可知,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包含P职能与M职能,且PM型中职班主任所带班级的氛围最好,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的教学层面、关爱学生、课堂规范、班集体建设、道德教育等层面与班级氛围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与班级组织层面具有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显着预测力,这表明中职班主任在其领导行为各层面表现越好,则越易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基于此,笔者以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为着手点,提出了提高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的P职能与M职能从而有利于营造积极友爱班级氛围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班主任教学行为,二是改善课堂管理策略,叁是重视中职生行为养成教育,四是加强中职生道德教育,五是树立正确学生观,六是加强班集体建设。(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莫庆芬[5](2018)在《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是正确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让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在班级中班主任的领导行为对班级气氛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教育经验与班主任经验对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8年04期)
张雪梅,王春玲[6](2017)在《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定程度上,班级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班集体凝聚力的高低。良好的班级气氛,能够为班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做好环境保障。那么,在初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当充分的发挥正面的领导行为,来营造出和谐的班级气氛。从而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性格,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班级气氛中,进行学习与思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7年31期)
李源媛[7](2017)在《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小学生积极品质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小学生积极品质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小学生其它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方面,二者都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因素。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领导行为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班主任领导行为和小学生积极品质的相关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很多研究或针对班主任领导方面进行研究,或针对学生积极品质方面进行研究,但综合已有研究发现,将二者综合考量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采用《班主任领导行为问卷》和《青少年积极品质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班主任领导行为问卷分为民主型、权威型与放任型叁个维度,青少年积极品质问卷分为热爱学习、灵活创新、诚实正直、领导能力、自我调节、积极乐观、关爱友善和兴趣与好奇心八个维度。选取了LS县小学四至六年级共529名学生和18名班主任,考察了班主任领导行为、小学生积极品质发展以及小学生学业成绩水平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更倾向于权威型与民主型并重,放任型较少;教龄在3-15年之间的班主任倾向于民主型和权威型领导行为;放任型领导行为很少,并且多集中在刚入职教师与工作15年以上的教师之间。(2)小学生的积极品质各维度均发展良好,其中积极乐观、诚实正直同比其他积极品质发展最好。(3)班主任的任教科目和教龄与小学生积极品质发展无关,民主型与权威型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小学生积极品质中的热爱学习、诚实正直、自我调节、积极乐观和兴趣与好奇心方面皆呈极其显着正相关,而与灵活创新、领导能力无显着相关;放任型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小学生积极品质各方面呈负相关。(4)民主型领导行为与小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均呈显着正相关;权威型领导行为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影响极其显着;放任型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小学生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均呈显着负相关。(5)小学生的各方面积极品质与学业成绩呈极其显着正相关。本研究通过对班主任领导行为的划分,发现班主任领导行为以民主型和权威型为主,并得出在民主型与权威型领导行为下,小学生的积极品质可以得到发展,为日后小学生的积极品质培养提供了实证研究参考。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班主任应运用正确的领导行为,重视小学生的情感教育,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品质;学校应重视小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为班主任的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期刊2017-05-01)
邹振华[8](2017)在《探索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作为组织者和引导着,在班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入手,探讨采取怎样的措施让班主任更好地营造班级气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新校园(中旬)》期刊2017年01期)
王康[9](2016)在《用初中班主任的领导行为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一文中研究指出班主任是班级学习和生活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领导行为对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不可忽视。结合概念以及班级氛围的影响作用,在此探讨利用班主任的领导行为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策略。(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6年05期)
孙良华[10](2016)在《试析高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级在学校组织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班级氛围的营造与班主任的领导艺术和管理方式息息相关。班风向上,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甚至决定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探讨了高中班主任的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的关系后,对如何形成气氛活泼、愉悦的班风给予相应指导。(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6年04期)
班主任领导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恰是班级及其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落实学校教育方针的重要中介和落脚点。因此,班主任的领导能力,对与学生而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学校而言,直接反映到学校的管理水平。PM领导行为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班主任作为管理人员,应以PM领导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学生的幸福感与班主任领导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在提升学生幸福感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班主任领导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胡瑞清.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
[2].王艳云,刘冬梅,孔德江.浅析学生的幸福感与班主任的领导行为[J].学周刊.2018
[3].杨璐微.班主任领导方式、学校生活满意度对初中生欺凌行为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8
[4].张琰.上海市中职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氛围关系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8
[5].莫庆芬.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研究[J].新课程(下).2018
[6].张雪梅,王春玲.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
[7].李源媛.班主任领导行为与小学生积极品质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7
[8].邹振华.探索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J].新校园(中旬).2017
[9].王康.用初中班主任的领导行为营造良好班级氛围[J].新课程(中学).2016
[10].孙良华.试析高中班主任领导行为与班级气氛的关系[J].新课程(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