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疼痛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论文文献综述
许慕慧,马玲璇,张燕燕[1](2018)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阿片类镇痛药治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吡罗昔康和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在治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吡罗昔康组(A组)和曲马多组(B组)各60例;患者术后从麻醉中恢复后A组立即肌注吡罗昔康20 mg,B组患者肌注曲马多100 mg,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手术后24 h内根据VAS及其不良反应评价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除基础时间点外的所有时间点上,A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B组(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1)。结论:与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相比,肌内注射非甾体类抗炎药吡罗昔康能更有效地减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24 h内的疼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吡罗昔康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优于曲马多。(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黄帅豪,郑秋坚,王义生,梁昌详,田蒙蒙[2](2014)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区域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单节段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镇痛,B组为术后帕瑞昔布钠40 mg镇痛,C组为术后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术后2、6、12、24、48、72 h的疼痛VAS评分、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用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术后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显着优于C组(P<0.05);C组术后追加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显着多于A、B组(P<0.05);术后2 h,A组VAS评分显着低于B组;术后6、12、24 h,A组与B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 A组VAS评分显着高于B组(P<0.05)。C组不良反应例数显着少于A、B组(P>0.05),A、B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均能减轻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氟比洛芬酯起效更快,而帕瑞昔布钠长期镇痛效果更优。(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20期)
郭洲,郝群禹,王华[3](2013)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腰背痛的临床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腰背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12年10月在院就诊的46例慢性腰腿痛患者。二组例数如下:双氯芬酸类(扶他林或戴芬)和西乐葆。用药时间自10天至1月,平均用药时间2周。随访12周疼痛情况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双氯芬酸类(扶他林或戴芬)和西乐葆治疗腰背痛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11-15)
张雪英,刘丹,陈群,王治伦[4](2013)在《中药健骨片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联用治疗成人大骨节病、骨关节炎短期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健骨片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NSAIDs)中西药联用治疗成人大骨节病(KBD)和骨关节炎(OA)患者疗效。方法口服健骨片8周,同时联合NSAIDs治疗成人KBD和OA患者70例,通过治疗前后患者临床体征指标评分,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8周后,关节疼痛完全缓解12例,改善54例,另有症状出现反复加重及效果不佳各2例。治疗有效率94.28%,无皮疹、明显胃肠道不适等症状,血常规、肝功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口服健骨片与NSAIDs中西药联合治疗对成人KBD和OA疗效确定,效果明显,是成人KBD、OA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期刊2013年01期)
邱良诚,廖燕凌,陈彦青[5](2012)在《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对老年病人术后肾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对老年病人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髋关节置管术的老年病人70例,ASAI或Ⅱ级,年龄65~79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n=25):特异性COX-2抑制剂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非特异性COX-2抑制剂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S组)。术毕及术后24h时分别缓慢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氟比洛芬酯50mg和生理盐水。术后均采用硬膜外镇痛,维持术后48hVAS3/10(基本无痛),分别予术前、术毕、术后30min及术后2h、24h、24h30min、26h、48h,检测血电解质、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及尿白蛋白、1微球蛋白等肾功能指标。结果叁组术前及术毕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P组术后2h及26h的血胱抑素-C、尿1微球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F和S组术后各时点肾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型特异性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可一过性抑制老年病人术后肾功能。(本文来源于《2012国际麻醉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论坛资料汇编》期刊2012-05-04)
李小波,彭航,黄诚[6](2011)在《常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在急性疼痛治疗中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抗风湿的作用,因其化学结构与抗炎机制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甾体类)不同而被命名。它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7期)
刘志慧,吕黄伟[7](2010)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对七氟烷MAC_(BAR)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帕瑞昔布钠和局麻药利多卡因对七氟烷阻滞肾上腺素能反应呼气末肺泡内最低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在20~50岁的择期行耳部或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七氟烷组(R0)、利多卡因组(R1)、氟比洛芬酯组(R2)和帕瑞昔布钠组(R3),每组20例。麻醉诱导用异丙酚2mg.kg-1、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1、瑞芬太尼1μg.kg-1输注诱导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烷。R0组单纯吸入七氟烷至切皮;R1组在诱导时给予利多卡因1mg.kg-1负荷量,再以20μg.kg-1的速度持续泵注;R2组和R3组分别在切皮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1和帕瑞昔布钠40mg。采用改良上下交叉点法(up-down)根据患者心率或平均动脉压观察对七氟烷浓度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前2min、1min、切皮时、切皮后5min中每分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七氟烷浓度。根据平衡点后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值,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即为每组的MACBAR。结果:4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构成比男女、麻醉诱导前基础心率、麻醉诱导前平均动脉压、手术类别比较无明显差别。4组患者切皮前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麻醉诱导前均有显着下降,但无显着差异。R0组MACBAR为(4.63±0.08)%;R1组为(2.67±0.08)%;R2组为(3.33±0.08)%;R3组为(3.80±0.11)%,与R0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4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以降低七氟烷MACBAR,氟比洛芬酯强于帕瑞昔布钠,但弱于与利多卡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0年15期)
刘志慧,吕黄伟[8](2010)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在围术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作为多模式镇痛的重要成分,主要用于围术期超前镇痛,加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和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NSAIDs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的产生,起镇痛作用。本文对此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实用药物与临床》期刊2010年04期)
刘志慧[9](2010)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对七氟烷MAC_(BAR)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已经普遍用于围术期镇痛,加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和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但是对吸入麻醉药的影响还没有充分的报道。本研究拟在于比较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帕瑞昔布钠和局麻药利多卡因对七氟烷阻滞肾上腺素能反应呼吸末浓度(The 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which block the adrenergic response to a noxious stimulus, MACBAR)的影响,用以临床指导。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拟行耳部手术或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年龄在20-50岁,体重指数(BMI) 18-25kg/m2,随机分为四组,七氟烷组(S0)、利多卡因组(S1)、氟比洛芬酯组(S2)和帕瑞昔布钠组(S3),每组20例。二、方法麻醉诱导用异丙酚2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瑞芬太尼1ug/kg输注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吸入七氟烷。设定呼吸参数:潮气量VT8-10ml/kg,呼吸频率f12-14次/分,术中维持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2) 35-45mmHg。S0组单纯吸入七氟醚至切皮;S1组在诱导时给予利多卡因1mg/kg负荷量,再以20ug/kg的速度持续泵注;S2组和S3组分别在切皮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和帕瑞昔布钠40mg。术中按需补液,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采用改良上下交叉点法(upand down)根据患者心率或平均动脉压观察七氟烷浓度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前2分钟、1分钟、切皮时、切皮后5分钟中每分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七氟烷浓度。根据平衡点后的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值,计算出每组的七氟烷平均呼吸末浓度,即为每组的MACBAR。叁、统计分析方法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四组患者一般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呼气末七氟烷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各参数值的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四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构成比男女、麻醉诱导前基础心率、麻醉诱导前平均动脉压、手术类别比较无明显差别。四组患者切皮前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麻醉诱导前均有显着下降,但组内无显着差异。S0组MACBAR为4.63±0.08%;S1组为2.67±0.08%;S2组为3.33±0.08%;S3组为3.80±0.11%,与S0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S2组和S3组的MACBAR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以降低七氟烷MACBAR,氟比洛芬酯强于帕瑞昔布钠,但弱于与利多卡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0-03-01)
郭孟萍,陈晓,康艳萍,肖道安[10](2009)在《P^N螯合钯配合物催化Suzuki偶联合成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联苯乙酸》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合成联苯乙酸。方法:以苯硼酸和对溴苯乙酸为原料,四氢呋喃/水为溶剂,经P^N螯合钯配合物suzuki偶联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和结论: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混合溶剂中高效催化联苯乙酸的合成,分离产率89%。(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09年20期)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区域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单节段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为术后氟比洛芬酯100 mg镇痛,B组为术后帕瑞昔布钠40 mg镇痛,C组为术后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术后2、6、12、24、48、72 h的疼痛VAS评分、术后追加盐酸曲马多用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术后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显着优于C组(P<0.05);C组术后追加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显着多于A、B组(P<0.05);术后2 h,A组VAS评分显着低于B组;术后6、12、24 h,A组与B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72 h A组VAS评分显着高于B组(P<0.05)。C组不良反应例数显着少于A、B组(P>0.05),A、B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帕瑞昔布钠均能减轻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氟比洛芬酯起效更快,而帕瑞昔布钠长期镇痛效果更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论文参考文献
[1].许慕慧,马玲璇,张燕燕.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阿片类镇痛药治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对比[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
[2].黄帅豪,郑秋坚,王义生,梁昌详,田蒙蒙.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4
[3].郭洲,郝群禹,王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腰背痛的临床体会[C].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4].张雪英,刘丹,陈群,王治伦.中药健骨片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联用治疗成人大骨节病、骨关节炎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3
[5].邱良诚,廖燕凌,陈彦青.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对老年病人术后肾功能的影响[C].2012国际麻醉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论坛资料汇编.2012
[6].李小波,彭航,黄诚.常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在急性疼痛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
[7].刘志慧,吕黄伟.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对七氟烷MAC_(BAR)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0
[8].刘志慧,吕黄伟.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在围术期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
[9].刘志慧.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对七氟烷MAC_(BAR)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
[10].郭孟萍,陈晓,康艳萍,肖道安.P^N螯合钯配合物催化Suzuki偶联合成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联苯乙酸[J].中国新药杂志.2009
标签:非甾体类抗炎药; 阿片类镇痛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