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梯度温度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等离子喷涂,梯度热障涂层,喷枪扫描速度,温度场
梯度温度场论文文献综述
庞铭,张啸寒,刘光[1](2019)在《喷枪扫描速度对等离子喷涂Mo/8YSZ梯度热障涂层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突破新型动力热障涂层高温环境易剥落的技术瓶颈,揭示等离子喷涂过程中,喷枪扫描速度对梯度热障涂层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模拟软件,建立了等离子喷涂Mo/8YSZ梯度热障涂层温度场的仿真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材料热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及材料的相变潜热。结果当喷枪扫描速度由550 mm/s增加至1000 mm/s时,喷枪与基体或已沉积涂层间交互作用的时间缩短,在喷涂构件自身热传导及喷涂构件与外界环境对流换热等综合因素作用下,致使喷涂作业结束时,喷涂构件的最高温度由475℃降低至371℃,涂层厚度方向的最大温度梯度由2.15×107℃/m降低至2.05×107℃/m。由于喷涂构件的温度、温度梯度及等离子射流热源用于粉末粒子直接温升的比例均与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密切相关,致使在喷涂作业结束时,喷涂构件各部分最高温度及涂层厚度方向的最大温度梯度均呈现陶瓷层最高、过渡层次之、粘结层最低的分布规律。由于等离子喷涂过程中,先沉积的涂层对后沉积的涂层存在一个预热作用,故伴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喷涂构件的最高温度增加。结论在等离子喷涂过程中,通过增大喷枪扫描速度,可在牺牲涂层最高温度的条件下,降低喷涂构件的最大温度梯度。热障涂层采用梯度结构,可实现涂层厚度方向材料热物性参数的连续梯度变化,进而实现对喷涂构件空间温度分布的有效调控。(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许杨健,白雪,刘硕[2](2018)在《复杂边界条件下二维功能梯度结构温度场解析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假设功能梯度材料的热导率以指数函数的形式沿水平、竖直方向分布,在已知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的基础上,采用分离变量法推导出该结构在第一、二、叁类边界条件共同作用下的稳态温度场解析解。将该解析解与有限元解对比计算,所得到的节点温度基本一致,误差均小于1%。选取数值算例进行计算,得到了该结构的二维稳态温度场并分析了材料的热导率、上边界介质温度以及下边界热流密度对温度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晓倩,宋敉淘[3](2019)在《温度场下石墨烯增强功能梯度梁的主共振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温度影响石墨烯增强功能梯度梁的非线性强迫振动的问题,采用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出梁的控制方程,同时采用伽辽金方法对梁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主共振情况下,利用多尺度方法对离散系统进行求解。数值结果表明:FG-X梁比FG-O梁的振动幅值小35%以上。温度的升高会同时降低梁的刚度和非线性,并且对FG-O梁影响最大。外激励频率越大,阻尼因数对梁的振动影响越大。(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高晓兵,万能,刘军强[4](2018)在《基于温度场分布的功能梯度材料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功能梯度材料零件建模与分析的模型割裂问题,实现了共用NURBS基函数的几何与材料并行建模及热传导分析。考虑制备工艺建立材料模型,采用泊松方程作为材料场控制函数,运用等几何分析方法求解材料场分布。分析材料的瞬态热传导,建立梯度材料零件的材料分布优化模型并运用有效集法获得最优材料分布结果。结果表明,共用NURBS基函数的功能梯度材料建模及材料分布优化方法对工程实际具有指导意义,实现了梯度材料的一体化建模、分析与优化。(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8年19期)
乌英嘎,陈国栋,王海舟[5](2018)在《近高真空环境下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轮盘带梯度温度场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中,通常需要对试验件施加带梯度的温度场。而近高真空环境下,难以实现盘缘与盘心之间具有梯度的温度场。为解决此问题,进行了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方案及其加温方案设计和加温装置结构设计,并最终通过某型高压涡轮转子试验验证了所设计试验方案及加温方案的可行性,且可以实现带梯度的温度场。(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8年17期)
刘巍[6](2018)在《梯度耐火材料的设计及其在渐变温度场下的热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炉衬使用的耐火材料在服役过程中,自身存在渐变温度场,温度及某些内在的化学反应使材料产生膨胀或收缩,不同部位相互约束产生热应力,当其大于材料本身强度时,将产生不同形式的破坏,但渐变温度场对未烧成耐火材料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因此,本课题从热应力与热膨胀性能的关系出发,得出理想热膨胀性能曲线,对不同材质耐火材料的热膨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理想曲线确定研究主材质,确定以轧钢加热炉用粘土砖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材料的成分与结构,研究其对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利用ANSYS有限元法分别对不同成分和不同结构的材料进行复合,分别形成成分梯度和结构梯度耐火材料,对复合前后的试样进行温度、应力的模拟分析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理想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曲线斜率不断减小;理想热膨胀率曲线近似一条水平直线。600 oC处理后,石英质、焦宝石质材料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与理想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刚玉尖晶石质、高铝质、莫来石质、镁质耐火材料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参考理想曲线变化趋势,确定焦宝石质材料为研究主材质。(2)利用成型压力形成的气孔率梯度较小,结构梯度DT1(高温面到低温面越来越致密)的应力小于DT2(高温面到低温面越来越疏松);DT1与成型压力为20 MPa的均一结构热应力相差不大。造孔剂法形成的气孔率梯度较大,结构梯度CT1(高温面到低温面越来越疏松)的应力小于CT2(高温面到低温面越来越致密);与均一结构相比,CT1最大应力值最小。(3)热应力随试样显气孔率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导致出现(2)中的现象。主要原因如下:显气孔率在17.5~22.8%时,随试样显气孔率增大,气孔与裂纹一定程度上对试样热膨胀的吸收作用增强,进而减小材料内部热应力;显气孔率在23.5~31.8%时,随试样显气孔率增大,导热系数减小,内部温度梯度增大,由温度梯度产生的热应力增大,此外,材料高温热膨胀系数曲线斜率增大,膨胀或收缩不一致性加剧,相互约束,进而热应力增大。(4)莫来石的加入使试样热膨胀性能曲线与理想热膨胀性能曲线相差越来越大,不利于均一成分试样热应力的降低,且随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与均一成分F0、F5、F10相比,莫来石成分梯度FT1(高温面到低温面莫来石含量递增)和FT2(高温面到低温面莫来石含量递减)均不利于热应力的降低。高温下红柱石的莫来石化形成微小裂纹,有利于试样热应力的降低,但加入量与最大应力值无明显关系;红柱石成分梯度HT2(高温面到低温面红柱石含量递减)与加入红柱石的均一成分试样最大应力值相差不大。(5)广西白泥的加入使试样高温阶段的热膨胀性能曲线不断向理想热膨胀性能曲线靠近,均一成分试样热应力不断减小;与均一成分试样相比,成分梯度NT2(高温面到低温面广西白泥含量递减)热应力显着降低,梯度结构NT2明显优于NT1(高温面到低温面广西白泥含量递增)。(6)本试验将基础理论研究、性能测试、材料设计结合起来,研究热膨胀性能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并通过对材料结构与组成的设计,对其在温度场下形成的渐变性能梯度进行优化;设计不同的结构梯度和成分梯度模型,并分别与均一结构和均一成分模型的应力场进行比较,得到有利于减小试样热应力的结构梯度和成分梯度。这对于我们制备低成本、高性能梯度耐火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对进一步设计开发梯度耐火材料(物相梯度、结构梯度和组成梯度)及其现场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期刊2018-06-30)
金鹏[7](2018)在《纳米功能梯度夹层板的弯曲及温度场耦合的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功能梯度夹层板因其优良的力学特性与可设计性,在新型的存储单元,传感器等结构的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类纳米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外部压力与温度场的作用,因此,本文对表层为功能梯度材料,芯层为均质材料的纳米夹层板在横向分布载荷作用下的弯曲以及温度场耦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考虑到纳米结构中存在的尺度效应,基于非局部弹性理论,根据最小势能原理研究了纳米功能梯度夹层板的基本弯曲问题,推导了对应多种剪切变形理论的控制方程,并在四边简支的边界条件下给出了位移分布的解析解。2.在基本弯曲问题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场作用下夹层板热力耦合的弯曲问题,考虑了因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热应力带来的影响,推导了该问题的控制方程,得到了带有温度场函数的位移分布的解析解,并利提出了一种用于求解应力分布规律的有效方法。3.对基本弯曲与热力耦合的弯曲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本文得到的宏观条件退化解与基于经典弹性理论的文献中的数值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不同的算例,分析了尺度效应规模系数、剪切变形理论、温度场函数等因素对夹层板弯曲特性带来的影响。讨论了非局部弹性理论在本问题中的适用范围,并研究了应力沿夹层板厚度方向的分布规律。本文所得到的结论为新型纳米功能梯度夹层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孙成,孙亦璋,刘金,张纪奎[8](2018)在《激光增材制造TC4/TC11钛合金梯度结构温度场预测与显微组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TC4/TC11钛合金梯度材料典型沉积试样,测量沉积过程中3个特征位置的温度历程,并对沉积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建立了激光增材制造TC4/TC11梯度材料结构温度场预测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的温度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有限元模型所计算的Tβ温度转变线位置与试样显微组织中观察得到的结果一致。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试样中无缺陷,顶部为等轴晶区域,从增材底部到等轴晶区域之间存在贯穿整个增材区域的柱状晶;在Tβ温度转变线两侧微观组织有明显不同:最后一层增材过程中,温度超过Tβ的组织冷却后为超细α+β网篮组织,温度未达到Tβ的组织冷却后为带有大量α集束的α+β网篮组织;在设计界面(材料组分变化位置)处组织连续、无突变。(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张国付,庞凌,游梓晗[9](2018)在《梯度温度场下的沥青路面车辙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准确的反应沥青路面在服役时的性能,试验采用全厚式车辙试件以保证模拟效果,使用多功能路面材料全寿命分析仪对测试环境进行控制,设置温度梯度以观察温度对沥青路面服役性能的影响,设置紫外光强模拟太阳辐射并产生温度梯度.结果表明,车辙破坏有压密和稳定两个阶段,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高的温度会显着降低动稳定度,且车辙破坏进入稳定阶段的时间点更晚.紫外光会在试件中形成显着的梯度温度场,且紫外光强度越高试件中形成的温度场梯度越大.更高的紫外强度会显着降低动稳定度,且车辙破坏进入稳定阶段的时间点更晚.(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8年01期)
李志斌,卢芳云[10](2017)在《梯度温度场中多胞材料牺牲层的抗冲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胞材料作为牺牲覆盖层防护结构来保护主体结构经受爆炸/冲击载荷的典型应用,分析了梯度温度场中多胞牺牲层的抗冲击行为。基于多胞材料的刚性-理想塑性-锁定模型,建立了梯度温度场中多胞牺牲层的一维冲击波模型,揭示了冲击波在多胞牺牲层中的传播特性,并获得了多胞牺牲层临界厚度和临界冲击速度随梯度温度场分布的依赖关系。通过有限元方法采用基于实验数据的多胞材料刚性-幂指数硬化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推导了梯度温度场多胞牺牲层的临界厚度、临界冲击速度以及端面载荷历史等与温度场分布的关系,给出了给定长度的多胞牺牲层临界冲击速度与牺牲层端面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已设计完成的闭孔多胞材料牺牲覆盖层结构,当支撑端温度不变、冲击端温度升高时,结构容许的临界冲击速度是线性降低的。(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梯度温度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假设功能梯度材料的热导率以指数函数的形式沿水平、竖直方向分布,在已知二维稳态热传导方程的基础上,采用分离变量法推导出该结构在第一、二、叁类边界条件共同作用下的稳态温度场解析解。将该解析解与有限元解对比计算,所得到的节点温度基本一致,误差均小于1%。选取数值算例进行计算,得到了该结构的二维稳态温度场并分析了材料的热导率、上边界介质温度以及下边界热流密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梯度温度场论文参考文献
[1].庞铭,张啸寒,刘光.喷枪扫描速度对等离子喷涂Mo/8YSZ梯度热障涂层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J].表面技术.2019
[2].许杨健,白雪,刘硕.复杂边界条件下二维功能梯度结构温度场解析解[J].燕山大学学报.2018
[3].李晓倩,宋敉淘.温度场下石墨烯增强功能梯度梁的主共振行为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高晓兵,万能,刘军强.基于温度场分布的功能梯度材料设计与优化[J].航空制造技术.2018
[5].乌英嘎,陈国栋,王海舟.近高真空环境下的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轮盘带梯度温度场的实现[J].科技与创新.2018
[6].刘巍.梯度耐火材料的设计及其在渐变温度场下的热应力分析[D].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2018
[7].金鹏.纳米功能梯度夹层板的弯曲及温度场耦合的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8].孙成,孙亦璋,刘金,张纪奎.激光增材制造TC4/TC11钛合金梯度结构温度场预测与显微组织分析[J].航空制造技术.2018
[9].张国付,庞凌,游梓晗.梯度温度场下的沥青路面车辙性能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8
[10].李志斌,卢芳云.梯度温度场中多胞材料牺牲层的抗冲击分析[J].兵工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