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论文文献综述)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1](2020)在《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病毒性心肌炎》文中提出目前,病毒性心肌炎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尚缺乏规范和指导中医诊疗的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病毒性心肌炎》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文件的框架下,结合近年来相关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进行证据分级和意见推荐,经专家共识研制而成。该指南介绍了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刺治疗以及预防康复等内容,可以为从事病毒性心肌炎防治的中医临床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提供指导性意见。
王国锋[2](2019)在《舒心方干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观察舒心方对气血瘀滞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干预作用,探讨舒心方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以冀舒心方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将68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冠心病的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心理疏导),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加服舒心方,疗程3个月。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三个量表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相关条目的分数,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组内和组间临床疗效、焦虑及抑郁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两组进行组间比较,SAS、SD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进行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症状和中医证候较前有明显改善。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项临床研究提示了舒心方干预气血瘀滞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后,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中医证候,可以显着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说明了舒心方治疗气血瘀滞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周媛媛[3](2016)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儿采用纯西药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8%(30/32),对照组为75.0%(24/32);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心肌酶指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显着改善患儿的心功能。
刘洪坤[4](2016)在《基于临床证据的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规律、关键配伍及核心治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1)检索CNKI、VIP、Wanfang data等中文数据库中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符合要求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并对纳入研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2)提取系统评价中筛选出的有效研究中的有效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数据分析;(3)总结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用药组方规律与核心治法。结果:(1)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343项,涉及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中药复方285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药复方74首;(2)Meta-分析显示:3项研究所选处方在临床有效率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为无效治疗,其余340项研究中的359首方剂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效;(3)对有效处方中的药物进行数据分析,成人处方在(支持度50%,置信度0.85)时提取5味核心药组,小儿处方在(支持度35%,置信度0.8)时提取2味核心药组;(4)分别对纳入的治疗成人和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180味和104味药物进行功能分类和药性总结;(5)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治疗成人和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复方分别得到8个和6个备选新方药组。结论:(1)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着,具有毒副作用小、效果稳定性高的特点;(2)补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补阴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收涩药、解表药、补血药等9类药物为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功能类别药物(82.14%);补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补阴药、收涩药、清热燥湿药、补血药、清热凉血药等8类药物为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功能类别药物(约80%);(3)黄芪-麦冬-丹参-五味子-炙甘草为关联度最高的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常用核心药组,丹参、姜半夏、石菖蒲为关联度最高的备选新方的核心药物;丹参-五味子为关联度最高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常用核心药组,瓜蒌、桂枝为关联度最高的备选新方的核心药物;(4)临床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宁心安神为其主要治法,根据兼证适当配伍养血、燥湿、收涩、解表、安神、渗湿、化痰、开窍等药物,即可组成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有效临床复方。
颜晔[5](2012)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关注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心肌炎患者,分为两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16人,分别采用西医用药的方式与中西医结合方式(西药加太子益母汤或者莲萸生脉汤)进行对比观察,在一个月之后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医组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组为有效治疗组,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的有效治愈率达到90%以上,而西医组的有效治愈率仅为65%左右。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显着优于西医治疗(P<0.05,0.01)。结论: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远比西医疗法产生的效果要好。
詹鸿越[6](2012)在《从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收集30年来有关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和用药的临床研究文献,期待从中发现并总结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证型和用药规律,并尝试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方法:本课题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出近30年有关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期刊文献。以[“病毒性心肌炎”AND(“中医”0R“中西医”)]为检索规则,对1981年1月至2011年1月的全部文献进行模糊检索,检得文献889篇,根据文献筛选标准,共有261篇文献被纳入研究。按照设定标准进行数据收集及规范化,形成Excel数据仓库,使用SPSS12.0及Weka3.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结果:所纳入的261篇文献,共有349条证型记录,涉及药物共160种,18大类,36小类,出现频次达3394次,证素11类。证型规律表现虚实夹杂证占大部分,其中以“气阴两虚,痰瘀热毒”、“邪毒内扰,气血阴阳亏虚,瘀血内阻”为主要代表。气虚、阴虚、热、毒及瘀为疾病的五大证素。补虚、清热、活血化瘀、安神、解表、收涩及理气等功效的药物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具体药物包括甘草、麦冬、黄芪、丹参、五味子、生地黄、当归、人参、酸枣仁、党参、苦参、桂枝、金银花、连翘、太子参、川芎、板蓝根、茯苓及黄连等。通过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清热药、活血药、安神药、收涩药及补虚药常组成一方,联合使用,五味子、丹参、甘草、黄芪、麦冬、金银花及板蓝根等常被选为组方药物。结论:近30年来的有关病毒性心肌炎的文献中并未在中医诊断与疗效上达成明确共识或形成统一标准。但从这些文献中仍可发现无论是有关病因上还是病机上的论述,都有其相似性。基本上均强调毒邪致病为关键病因,而发病则与机体的状态关系密切;毒、虚、痰瘀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贯穿疾病的始末;疾病证候多属虚实夹杂,治疗上以补虚、活血化瘀及清热解毒立法,辅以安神、行气,并强调个体化辨证施治。
张俊清,张军平[7](2011)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常见证候要素、证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1978年1月~2010年1月的全部期刊进行高级检索,从符合研究标准的30篇文献中提取证候要素,对证候要素进行归类合并,总结证候类型。结果 143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共有证候要素9个,主要为气虚659例(45.80%),阴虚652例(45.31%),热(火)毒邪403例(28.01%);共有证候类型28种,主要为气阴两虚453例(31.48%)和邪毒侵心195例(13.55%)。全部病例中虚证774例(53.79%),虚实夹杂证170例(11.81%),实证495例(34.40%)。气虚、阴虚是主要的虚性证候要素;热(火)毒邪、瘀血、痰(湿)浊是主要的实性证候要素。结论气虚、阴虚、热(火)毒邪、瘀血、痰(湿)浊是病毒性心肌炎中较为重要的证候要素。邪(风、热)毒侵心、挟瘀挟痰伴气阴亏虚和气阴两虚、挟瘀挟痰伴阳亏血虚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两大基本证型。
王艳华,樊蓉,陈会君,张鸿婷[8](2011)在《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单味中药、中药制剂、辨证分期分型、自拟方及基础方随证(症)加减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概况,充分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广阔前景,同时探讨了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科研思路。
任雁[9](2010)在《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患者共60例,试验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按1:1分配。治疗组给予怡心汤治疗,两日一剂,水煎取汁150ml,分早、中、晚三次服,并配合日一次静点西药能量合剂(ATP,CoA,VitC)。对照组单纯给予日一次静点西药能量合剂(ATP,CoA,VitC)。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中医症候、体征、心电图、心肌酶等变化,疗程均为4周。结果:1、中医症候疗效评定: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2、心电图疗效评定:心律不齐心电图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1.67%;单纯西药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53.3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心动过速心电图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7.75%;单纯西药治疗组,显效3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73.8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早搏心电图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控制3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93.87%;单纯西药治疗组,控制5例,显效2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81.4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ST段变化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5.6%;单纯西药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3.7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3、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着性差异。4、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单纯西药对照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疗效确切、安全,可以推广。
何汉钦,林鋭金[10](200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银翘清心汤为主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西药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加用银翘清心汤(由苦参、丹参、玄参、赤芍、炙甘草、麦冬、薤白、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川芎、大青叶等组成)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综合疗效及主要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等。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5%、90.6%,对照组分别为43.3%、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心悸、胸闷或胸痛、气短、乏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除乏力外,中西医结合组其他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明显改善心悸、胸闷或胸痛、气短等主要症状,而且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病毒性心肌炎(论文提纲范文)
1 证据的来源、质量评价和推荐原则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证据评价与分级 |
1.4 指南推荐原则 |
2 指南制定的方法与过程 |
3 诊断 |
3.1病史与体征 |
3.2 疾病分期 |
4 病因病机 |
5 辨证论治 |
5.1 急性期 |
5.1.1 热毒侵心证 |
5.1.2 阳虚气脱证 |
5.2 迁延期或慢性期 |
5.2.1 心肺气虚证 |
5.2.2 痰湿内阻证 |
5.2.3 气滞血瘀证 |
5.2.4 气阴两虚证 |
5.2.5 阴虚火旺证 |
5.2.6 心脾两虚证 |
5.2.7 阴阳两虚证 |
6 针刺治疗 |
7 预防与康复 |
8 结语 |
[专家委员会与指南工作组名单] |
(2)舒心方干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词汇缩略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指标 |
4.统计分析 |
5.结果 |
5.1 病例选择与入组 |
5.2 一般资料比较 |
5.3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焦虑评分比较 |
5.4 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抑郁评分比较 |
5.5 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5.6 两组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 |
5.7 安全评价 |
6.讨论与分析 |
6.1 西医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认识 |
6.2 中医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认识 |
6.3 舒心方治疗气血瘀滞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机理 |
6.4 结语、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病例观察表 |
SAS(焦虑自评量表) |
SDS(抑郁自评量表) |
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
综述1 双心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 浅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三 医学伦理 |
(4)基于临床证据的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概况 |
一、西医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概况 |
(一)发病机制 |
(二)治疗方法 |
二、中医药学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概况 |
(一)古代相关认识 |
(二)现代研究述要 |
第二部分 基于系统评价方法的有效方剂筛选 |
一、资料与方法 |
(一)纳入标准 |
(二)文献排除标准 |
(三)文献检索 |
(四)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
(五)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一)文献检索结果 |
(二)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三)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
(四)风险偏倚比例图 |
(五)有效性分析结果 |
第三部分 基于关联规则与复杂熵聚类的组方用药分析 |
一、资料与方法 |
(一)处方筛选 |
(二)处方录入与核对 |
(三)数据分析 |
二、结果 |
(一)基本信息统计 |
(二)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
(三)提炼备选新处方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有效复方筛选及数据挖掘方法的探讨 |
(一) 临床有效复方的筛选 |
(二)数据挖掘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二、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一)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二)中药复方有效性分析 |
三、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
(一)常用药物、核心药组与组方结构 |
(二)主要治法与共识形成的依据 |
(三)备选新方的优化与判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着作 |
(5)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6)从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一、病因 |
二、病理生理 |
三、辅助诊断 |
四、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学研究概况 |
一、分期论治 |
二、脏腑辨证 |
三、分型论治 |
四、中药针剂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文献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及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来源 |
三、文献纳入标准 |
四、文献排除标准 |
五、数据的收集及规范化 |
六、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总体证型分布统计 |
二、总体用药规律统计 |
三、总体证素规律统计 |
四、聚类分析结果 |
五、关联规则挖掘用药规律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毒邪是疾病发病的关键,机体状态影响发病 |
二、毒邪与正气相争,痰瘀贯穿整个疾病过程,三者相互胶结 |
三、气血阴阳亏虚,痰热瘀毒是疾病的基本证型 |
四、补虚、化瘀、清热解毒法为主要的治法 |
五、用药的探讨 |
第四节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法 |
1.4 资料提取情况 |
1.5 证候要素的提取及归类合并原则 (自拟) |
2 结果 |
2.1 病例资料 |
2.2 证候类型分布情况 |
2.3 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2.4 证候要素组合规律 |
2.4.1 虚证、虚实夹杂、实证证候类型中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 |
2.4.2 各证候类型中证候要素的组合规律 |
3 讨论 |
(8)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味中药对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理的研究 |
2 中药制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 |
3 中医辨证分期、分型治疗研究 |
4 自拟方及基础方随证 (症) 加减治疗 |
5 小结 |
(9)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1 病因病机及辩证分型 |
1.2 临床治疗 |
1.3 单味药的研究 |
1.4 基础试验 |
1.5 中药静脉用药的研究 |
1.6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体外药物筛选的实验研究 |
1.7 中药对药的研究 |
1.8 小结 |
实验研究 |
2.1 一般资料 |
2.2 诊断标准 |
2.3 试验病例标准 |
2.4 中止试验标准 |
2.5 临床实验方法 |
2.6 疗效判定标准 |
2.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8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3.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3.3 立法思想与组方分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4.1 对照组 |
1.4.2 中西医结合组 |
1.5 观察指标 |
1.6. 疗效评定标准 |
1.6.1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1.6.2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 |
1.6.3 心电图疗效标准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2.2 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
2.3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
2.4 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果 |
3 讨论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病毒性心肌炎[J].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18)
- [2]舒心方干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国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观察[J]. 周媛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17)
- [4]基于临床证据的中药复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 刘洪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5]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临床观察[J]. 颜晔. 中国医药导刊, 2012(05)
- [6]从近30年相关文献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治[D]. 詹鸿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7]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J]. 张俊清,张军平. 中医杂志, 2011(13)
- [8]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J]. 王艳华,樊蓉,陈会君,张鸿婷. 中医药信息, 2011(03)
- [9]怡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亏虚型)的临床研究[D]. 任雁.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04)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J]. 何汉钦,林鋭金. 实用医学杂志, 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