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全球温度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表温度,常年周平均场,AVHRR
全球温度场论文文献综述
李占强,伍玉梅,樊伟[1](2014)在《利用AVHRR传感器资料构建全球常年周平均海表温度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表温度(SST)是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研究的一个重要因子,为了更好地开展远洋渔场的预报和多年变化研究,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可参照对比的常年周平均海表温度场。本研究利用搭载在NOAA卫星上的AVHRR传感器获得的1982年~2012年近31年的日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使用IDL编程语言,对这些资料进行处理,经过数据读取、质量控制及反距离权重法插值等过程,逐年计算每年的周平均海表温度,再进一步对31年的同周数据进行算术平均计算,最后获得了52周的全球0.25°×0.25°网格的海表温度常年周平均参考场。该结果用作进行海表温度异常变化研究及分析的基准,可为研究海洋生态环境变动对渔场影响以及渔场预报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渔业信息与战略》期刊2014年03期)
李占强[2](2014)在《全球常年周平均海表温度场构建及其在西北太平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表温度(SST)是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研究的一个重要因子。利用常年SST平均场可以更好地研究SST长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幅度情况,进而开展远洋渔场预报和多年变化研究,SST的变化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一个可供参考的SST常年平均场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可参照对比的常年周平均SST场,它可用于进行SST异常变化研究及分析的基准。进一步,我们将构建的常年周平均SST场用于西北太平洋海域SST长时间变化的研究,因为西北太平洋具有特殊的海洋环境条件—强大的黑潮暖流与亲潮寒流及形成的广泛交汇,这些条件决定了它是世界海洋中渔业产量最高的水域之一。现有的常年SST平均参考场主要是为气候学研究服务的,ICOADS(International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提供了分辨率为2°×2°的SST月平均场,但是在渔业领域,短期内往往渔场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空间尺度远没有气候学上空间尺度那么大,时间基本以周为单位,在渔业研究中对于温度场的时空精度较高,目前的常年SST平均场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渔业领域的研究,因此建立空间分辨率更高的SST平均参考场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全球已积累了大量不同卫星、不同时段的对地遥感资料,其中NOAA卫星所携带的AVHRR传感器获得的SST数据有着30多年的连续记录,利用这些业务存档的卫星资料可以得到长时间序列SST数据集,为常年SST平均场的构建提供了数据基础。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利用近31年的NOAA卫星所携带的AVHRR传感器获得的SST反演数据,经过质量控制、插值、算术平均等计算过程,建立1982年-2012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的周平均数据集,及常年SST周平均场(空间分辨率为0.25°×0.25°),这个常年平均场是目前空间精度和时间精度最高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选取我国一个主要的远洋作业渔场—西北太平洋海域(125°-180°E,25°-55°N)作为主要研究区域,以构建的常年周平均场为对比基准,逐周计算了1982-2012年北太平洋海域SST的距平,获得对应的SST距平数据集,分析在此阶段中该海域SST的主要变化型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对近31年的距平数据集进行时空分解,得到其主要的叁个变化模态,结合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气候指数(PDO),对这叁个空间模态和时间模态进行分析,分析了近31年西北太平洋海域SST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局地响应特点。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AVHRR传感器获得的全球范围内1982年-2012年日平均SST数据集进行逐年逐周的计算,再进一步对31年的同周数据进行算术平均计算,构建了全球常年SST周平均场,空间分辨率为0.25°×0.25°,这是目前较高空间精度和时间精度的常年平均场。与ICOADS提供的常年SST月平均场比较,得到文章所构建的SST周平均场时空分辨率都要高于ICOADS的常年SST平均场,能够满足渔业研究的需要。2)对近31年间西北太平洋常年SST周平均场进行了方差分析,判断各个地区的52周的变化情况。该海域的平均季节温差变化最大值可达到13℃左右;在局部地区,不同区域的SST变化幅度存在差别,以日本海变化最为剧烈,温度变化可达17.8℃;以55°N,180°E为中心的附近区域SST的变化幅度最小。3)在近31年中,西北太平洋的SST总体上表现为上升趋势,1998年为近31年的转折期,在1998年以前年平均SST距平值基本处于0℃以下,在1998年以后年平均SST距平值均高于0℃。最高的年平均SST距平出现在2010年,达到了0.5℃左右,表示2008年的SST在近31年中为最暖的一年。4)利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SST距平进行分解,得到西北太平洋海域的11个主分量,所占比例均在1%以上。可以解释总体50%以上的变化量。前叁个主分量所占比例比较大,分别为22.16%、9.59%、5.25%,对前叁个主分量的时间模型和空间模型做分析。EOF的第一模态表示的是西北太平洋海域的SST在近31年中呈现为上升趋势,北部海域SST升温幅度比南部的剧烈;第二模态空间表明西北太平洋SST受西风漂流的影响较大;第叁模态表明该海域SST变化与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指数(PDO)的变化是比较吻合的,即PDO与该海域SST的变化存在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期刊2014-06-30)
郭靖,黄宁,杨保[3](2014)在《球谐分析方法在全球温度场重建中的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球谐分析方法可用来分析球面上连续变化的量,本文尝试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全球温度场重建中。基于所有代用资料站点上的1951—2010年时段器测数据,重建了全球温度的空间分布。经与器测资料比较发现,无论在站点密集还是稀疏的陆地区域重建结果都比较可信,但在没有站点分布的海洋区域重建结果较差。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站点在全球均匀分布时,只用40~50个站点重建的温度场就能反映空间上大尺度的温度变化,而用更多的站点重建时,则可以清晰地反映温度的区域性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4年02期)
钱宸,杜震洪,曹润洲,张丰,刘仁义[4](2014)在《基于CUDA并行的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场等值线提取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GPU并行架构和CUDA灵活可编程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块搜索的等值线并行提取方法,可应用于全球海洋表面温度格网数据的分析.算法有效减少了等值线追踪过程中重复性的格网遍历及不必要的格网搜索.最后,实验采用了不同规模的海表温度场格网数据进行等值线的提取并比较串并行耗时,结果表明:(1)算法能实现全球海洋表面温度等值线的有效提取并提高其效率,尤其对于大规模格网数据;(2)基于所有实验数据,格网规模大于720×1 440时,相较于串行过程GPU执行体现了其效率上的优势,GPU与CPU串行耗时的加速比最大可达3.124.(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郭靖[5](2013)在《球谐分析法在全球温度场重建中的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代用资料重建古气候己成为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现已有很多方法被用来重建温度变化,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如:那些被用来重建温度场的方法都基于近千年来温度变化的空间格局特征与上世纪的完全相同的假设;还有一些方法要求所利用的代用资料序列长度相同,较短的代用资料序列要么被丢弃,造成对数据的浪费,要么需延长序列,而在延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新误差。针对现有重建方法中的不足之处,本文尝试将球谐分析法应用到全球温度场重建中。首先,利用陆地上一些站点的器测数据重建了1951-2010年全球温度的空间分布,经与全球的器测资料比较后发现,无论在站点密集还是稀疏的陆地区域重建结果都比较可信,只是在没有站点分布的海洋区域重建结果较差。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站点在全球均匀分布时,只用40~50个站点重建的温度场就能反映空间上大尺度的温度变化,而用更多的站点重建时,则可以清晰地反映温度的区域性变化。然后,将球谐分析的方法应用到古温度场的重建中,重建结果表明:近千年温度变化的空间格局特征有明显的变化;1350年之前,全球平均温度的波动较小,冷暖期交替出现,但自1350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波动明显,出现明显的冷期和分割这些冷期的暖期;20世纪后半叶是近500年来全球平均温度最高的时期;同时通过对温度场的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全球平均温度的变暖并不是由于有些区域的温度不断攀升所导致的,而是冷的区域变暖所导致的,并且20世纪的温度的空间分布较其它时间段而言更均匀。(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3-05-01)
支蓉,龚志强,王启光,赵俊虎[6](2012)在《全球增暖和极端事件对全球温度场关联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NCEP/NCAR和ERA-40的逐日平均温度再分析资料构建全球温度场关联矩阵,分别讨论了温度趋势和极端温度事件对全球温度场关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趋势对全球温度场关联性的空间分布型没有太大影响,保持相对稳定,但对其强度有所改变。其中,赤道及低纬度地区关联性明显减弱,中纬度部分区域关联性有所增强;呈降温趋势的地区在去除降温趋势后关联性有所增强,而增温趋势较明显的区域与去除增温趋势后关联性减弱较明显的区域,在区域位置及形状分布上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去除温度趋势后,全球平均关联系数(RTglobal)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尤其是准周期振荡的特征依然存在,说明温度场内部关联作用的30a准周期振荡是不受全球增暖影响的系统固有特征尺度;同时,RTglobal在大部分时段比去除温度趋势前略有减小,充分表明全球增暖总体有利于系统内部关联作用的加强;21世纪以后RTglobal的明显减小则从侧面反映了全球增暖在2000年以来的新特征。因此,全球温度变化不仅表现为要素值的趋势变化,在温度场内部相互作用的空间范围和强度变化上也有清晰的体现,后者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少被提及。此外,进一步讨论了极端温度值对全球温度场关联性的影响:不同极端温度值替代方案的采用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RTglobal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没有明显影响,但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后RTglobal与不替代极端温度值的情况相比差异明显增大。这可能与不同方案下温度场关联系数的南、北半球空间分布在90年代前后发生较大改变有关。(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颜鹏程,侯威,钱忠华,何文平,孙建安[7](2012)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全球海温异常对500 hPa温度场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将海表温度(SST)距平场进行分解,得到一组相互正交的模态构成重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中展开500 hPa温度场,进一步借助贝叶斯分析方法定义各个模态对温度场的影响指数,并研究指数随不同海温分布型(模态)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SST场在4—6月份对500 hPa温度场的影响较大,且气候发生转变后,不同海温分布型对温度场的影响不同.(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13期)
李志锋,吴立新,薄海光,余接情[8](2012)在《基于VisIt的全球科学数据并行可视化——以大气温度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可视化中存在的单机可视化数据量有限、从底层开发并行可视化系统难度大等问题,该文基于分布式环境和VisIt,提出了一种简便、开放而又有效的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可视化方法。介绍了VisIt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机制,给出了自定义数据的并行可视化方法;并基于NCEP数据集及全球空间格网,在小规模集群环境下实现了小粒度适应性球体退化八叉树格网(SDOG)下的全球大气温度场的并行可视化。VisIt的并行可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增加计算节点,VisIt能有效摆脱传统单机可视化对数据量的限制,可实现大规模全球科学数据的并行可视化。(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冯爱霞,龚志强,黄琰,王启光[9](2011)在《全球温度场信息熵的时空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信息熵理论定义气象要素信息熵,并运用其分析全球温度场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偏离气候态(1971—2000)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场气候态信息熵(CE)具有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温度场CE由低纬度地区向中高纬度地区递增,且海陆差异显着,可以较好地区分各个气候带;其垂直变化,在低纬度地区表现为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在中高纬度地区则以300hPa为界呈准对称分布,在此高度之上其值随高度升高而增加,之下则相反,这一特征在高纬度地区更为明显.2)温度场月信息熵(ME)的季节性差异显着,总体表现为ME在夏季最小,冬季最大,春秋季居中的特点.3)ME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显着,不同月份、不同层次的ME值均具有5—10年的准周期振荡特征.温度场信息熵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较差的联系表明,信息熵在气象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是分析气象要素不确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工具.(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付毅飞[10](2011)在《“海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日前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遥十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卫星发射升空。 2007年1月,国务院批准“海洋二号”卫星工程立项。国防科工局作为工程的负责部门,以“海洋二号”卫星为突破口,强化我(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1-08-18)
全球温度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海表温度(SST)是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研究的一个重要因子。利用常年SST平均场可以更好地研究SST长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幅度情况,进而开展远洋渔场预报和多年变化研究,SST的变化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一个可供参考的SST常年平均场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可参照对比的常年周平均SST场,它可用于进行SST异常变化研究及分析的基准。进一步,我们将构建的常年周平均SST场用于西北太平洋海域SST长时间变化的研究,因为西北太平洋具有特殊的海洋环境条件—强大的黑潮暖流与亲潮寒流及形成的广泛交汇,这些条件决定了它是世界海洋中渔业产量最高的水域之一。现有的常年SST平均参考场主要是为气候学研究服务的,ICOADS(International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提供了分辨率为2°×2°的SST月平均场,但是在渔业领域,短期内往往渔场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空间尺度远没有气候学上空间尺度那么大,时间基本以周为单位,在渔业研究中对于温度场的时空精度较高,目前的常年SST平均场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渔业领域的研究,因此建立空间分辨率更高的SST平均参考场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全球已积累了大量不同卫星、不同时段的对地遥感资料,其中NOAA卫星所携带的AVHRR传感器获得的SST数据有着30多年的连续记录,利用这些业务存档的卫星资料可以得到长时间序列SST数据集,为常年SST平均场的构建提供了数据基础。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利用近31年的NOAA卫星所携带的AVHRR传感器获得的SST反演数据,经过质量控制、插值、算术平均等计算过程,建立1982年-2012年空间分辨率为0.25°×0.25°的周平均数据集,及常年SST周平均场(空间分辨率为0.25°×0.25°),这个常年平均场是目前空间精度和时间精度最高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选取我国一个主要的远洋作业渔场—西北太平洋海域(125°-180°E,25°-55°N)作为主要研究区域,以构建的常年周平均场为对比基准,逐周计算了1982-2012年北太平洋海域SST的距平,获得对应的SST距平数据集,分析在此阶段中该海域SST的主要变化型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对近31年的距平数据集进行时空分解,得到其主要的叁个变化模态,结合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气候指数(PDO),对这叁个空间模态和时间模态进行分析,分析了近31年西北太平洋海域SST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局地响应特点。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AVHRR传感器获得的全球范围内1982年-2012年日平均SST数据集进行逐年逐周的计算,再进一步对31年的同周数据进行算术平均计算,构建了全球常年SST周平均场,空间分辨率为0.25°×0.25°,这是目前较高空间精度和时间精度的常年平均场。与ICOADS提供的常年SST月平均场比较,得到文章所构建的SST周平均场时空分辨率都要高于ICOADS的常年SST平均场,能够满足渔业研究的需要。2)对近31年间西北太平洋常年SST周平均场进行了方差分析,判断各个地区的52周的变化情况。该海域的平均季节温差变化最大值可达到13℃左右;在局部地区,不同区域的SST变化幅度存在差别,以日本海变化最为剧烈,温度变化可达17.8℃;以55°N,180°E为中心的附近区域SST的变化幅度最小。3)在近31年中,西北太平洋的SST总体上表现为上升趋势,1998年为近31年的转折期,在1998年以前年平均SST距平值基本处于0℃以下,在1998年以后年平均SST距平值均高于0℃。最高的年平均SST距平出现在2010年,达到了0.5℃左右,表示2008年的SST在近31年中为最暖的一年。4)利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SST距平进行分解,得到西北太平洋海域的11个主分量,所占比例均在1%以上。可以解释总体50%以上的变化量。前叁个主分量所占比例比较大,分别为22.16%、9.59%、5.25%,对前叁个主分量的时间模型和空间模型做分析。EOF的第一模态表示的是西北太平洋海域的SST在近31年中呈现为上升趋势,北部海域SST升温幅度比南部的剧烈;第二模态空间表明西北太平洋SST受西风漂流的影响较大;第叁模态表明该海域SST变化与北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指数(PDO)的变化是比较吻合的,即PDO与该海域SST的变化存在正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球温度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占强,伍玉梅,樊伟.利用AVHRR传感器资料构建全球常年周平均海表温度场[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4
[2].李占强.全球常年周平均海表温度场构建及其在西北太平洋中的应用[D].大连海洋大学.2014
[3].郭靖,黄宁,杨保.球谐分析方法在全球温度场重建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沙漠.2014
[4].钱宸,杜震洪,曹润洲,张丰,刘仁义.基于CUDA并行的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场等值线提取算法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
[5].郭靖.球谐分析法在全球温度场重建中的初步应用[D].兰州大学.2013
[6].支蓉,龚志强,王启光,赵俊虎.全球增暖和极端事件对全球温度场关联性的影响[J].气象学报.2012
[7].颜鹏程,侯威,钱忠华,何文平,孙建安.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全球海温异常对500hPa温度场的影响分析[J].物理学报.2012
[8].李志锋,吴立新,薄海光,余接情.基于VisIt的全球科学数据并行可视化——以大气温度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
[9].冯爱霞,龚志强,黄琰,王启光.全球温度场信息熵的时空特征分析[J].物理学报.2011
[10].付毅飞.“海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N].中国矿业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