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桑蚕论文-赵汉斌

中国野桑蚕论文-赵汉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野桑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野桑蚕,祖先,人工选择,家蚕育种,叁眠,动物研究所,进化基因组学,古丝绸之路,野蚕,重大科学问题

中国野桑蚕论文文献综述

赵汉斌[1](2018)在《家蚕由5000年前中国野桑蚕祖先单一驯化而来》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昆明7月8日电 (赵汉斌)《自然》子刊《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最新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一项家蚕驯化和改良遗传机制的研究成果,为全面理解人工选择机制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证据和线索。古代“丝绸之路”经济和(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07-09)

TAKAI,H,ASAOKA,K,ISHIZUNA,F,KIUCHI,T,KATSUMA,S[2](2018)在《家蚕和中国野桑蚕跗节化学感受器形态及电生理特征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植食性昆虫的味觉和嗅觉在它们识别寄主植物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家蚕以及其野生种中国野桑蚕,其成虫的嗅觉器官(触角)的形态和应答反应已有深入的调查研究。然而对于成虫的味觉器官的表征以及驯化对味觉器官的影响问题还有待解决。东京大学的TAKAIH等人发现,在家蚕和野桑蚕中都有两种类型的味觉感受器[浓密型(T)和纤细型(S)],位于成虫足的第五跗分节。不管是家蚕还是野桑蚕,雌性的T型感受器都是雄性的3.6~3.9倍。因此推测,相对于雄性,T型感受器对于雌性更加重要。而且,在电生理实验中,雌性野桑蚕的T型感受器味觉细胞对于桑叶提取物的反应十分强烈,而雌性家蚕(N4)的T型感受器味觉细胞对于桑叶提取物几乎没有反应。这些结果可以表明雌性野桑蚕的T型感受器可能与产卵地识别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还发现3个家蚕品系(N4,p50T,Kinshu×Showa)第五跗分节的感受器密度都远远低于野桑蚕。这些结果表明,驯化影响了家蚕足的味觉系统。(本文来源于《广西蚕业》期刊2018年01期)

杜周和,刘俊凤,刘斌彬,董占鹏,余泉友[3](2009)在《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中国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B.mori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少数样本克隆测序)获得34个家蚕和野桑蚕样本淀粉酶基因amy序列片段(715bp)。分析发现56个多态性位点,鉴定出28种单倍型(haplotype);核苷酸多样性π=0.01390±0.00103,单倍型多样度Hd=0.988±0.011。核苷酸不配对分析(mismatchan alysis)和Fu’sFs检测表明中国野桑蚕曾发生过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野桑蚕传差异主要在种群内,种群间和地理组群间差异不显着。聚类树上34个样本聚为3枝/3蔟,野蚕和家蚕都不按地理区域或系统(类型)聚类,A枝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和不同类型的家蚕混合构成,并且进一步分成3个亚枝,每一亚枝也同时包含家蚕和野蚕,B枝由3个家蚕和1个野蚕混合构成,C枝全部由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构成。网络分析没有发现"祖先单倍型"和优势单倍型。结果提示,淀粉酶基因是一个多态性丰富的分子标记,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据此推测家蚕起源于多种生态类型混杂的野桑蚕。(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9年12期)

姚慧鹏,何芳青,郭爱芹,曹翠平,鲁兴萌[4](2008)在《中国野桑蚕抗病毒蛋白基因(Lipase)的克隆与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国野桑蚕幼虫中肠细胞克隆获得了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脂肪酶基因(Lipase)cDNA(GenBank:AY945212)。该基因cDNA大小906 bp,编码301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28.9 kD。进一步克隆了其全长基因组,结果表明该基因由2 147 bp组成,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该基因在野桑蚕体内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仅限于野桑蚕中肠组织表达,且在幼虫龄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幼虫眠期和熟蚕期几乎没有表达。通过基因体外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Lipase,能够有效抑制BmNPV病毒对家蚕的感染,说明该蛋白具有较强的抗BmNPV的生物学活性。(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潘敏慧,余泉友,夏玉玲,代方银,刘彦群[5](2008)在《中国野桑蚕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野桑蚕(ChBm)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为15688bp,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4个tRNA基因和AT富集区构成,比家蚕和日本野桑蚕(JaBm)线粒体基因组多2个tRNA基因.除COI基因外(含有一个TTAG假想起始密码子),所有蛋白编码基因含有典型的ATN起始密码子;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有11个使用TAA作为终止密码子.除tRNASer(TGA)-like具有四茎环结构外,其他的tRNA具有典型的叁叶草结构.ChBm的AT富集区为484bp,短于JaBm和家蚕.系统发育分析表明,ChBm与家蚕的亲缘关系较近,与JaBm的亲缘关系较远.ChBm与家蚕的分化时间约在(1.08±0.18)~(1.41±0.24)百万年前,家蚕和JaBm的分化时间约在(1.53±0.20)~(2.01±0.26)百万年前,ChBm和JaBm的分化时间约在(1.11±0.16)~(1.45±0.21)百万年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期刊2008年08期)

刘波,郑小坚,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6](2007)在《中国野桑蚕mtDNA中Cyt b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PCR的方法,对中国青州野桑蚕mtDNA中Cytb基因及侧翼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所获得的序列长度为1761nt,含有完整的Cytb基因t、RNA-ser基因及ND6和ND1基因的部分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所测定的Cytb基因与中国安康野桑蚕、日本野桑蚕、中系夏芳家蚕、中系C-108家蚕、日系Aojuku家蚕和韩国Backokjam家蚕的Cytb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国青州野桑蚕与家蚕的亲缘关系较近,表明家蚕可能起源于中国野桑蚕。(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期刊2007年01期)

李兵,浜野国胜,蜷木理,原和二郎,沈卫德[7](2006)在《中国野桑蚕和日本家蚕杂交后代的性状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野桑蚕和家蚕杂交后代的相关性状,以中国野桑蚕为母本,日本家蚕为父本进行了杂交,调查了F1和BF1的相关性状。结果表明,F1的幼虫发育经过和母本相近,而蛹期的发育经过和父本相近;F1、BF1的全茧量和父本家蚕相近,雌性个体和母本相比增加1倍左右,雄性个体增加2倍以上;F1、BF1的产卵数均多于两亲本,差异达1%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06期)

赵华强,许雅香,王东,卫正国,陈玉华[8](2006)在《中国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野桑蚕作为试验昆虫在室内饲养难的问题,以江苏启东野桑蚕为材料,用家蚕低成本饲料进行了饲育研究。在催青期温度25℃、饲育温度27~25℃以及光照条件1~2龄12 L 12 D、3~5龄15 L 9 D的条件下,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的2龄起蚕率为31.3%,幼虫期20~48 d,雌、雄蛹体质量分别为0.45、0.25 g,蛹期17~23 d,雌蛾平均产卵266粒,产滞育卵的母蛾占45.0%。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能够使野桑蚕顺利完成世代发育。(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6年01期)

赵华强,许雅香,王东,卫正国,陈玉华[9](2005)在《中国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家蚕基因组计划的完成,鳞翅目昆虫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野桑蚕,作为家蚕的近缘昆虫, 尤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江苏启东野桑蚕为材料,用家蚕低成本饲料进行了饲育研究,现已顺利完成两个世代。研究表明:在催青期温度25℃,饲育温度27-25℃,1-2龄12L 12D,3-5龄15L9D条件下,野桑蚕人工饲料育二龄起蚕率为31.3%,幼虫期20-48天,雌雄蛹分别重0.45g、0.25g,蛹期17-23天,雌蛾平均产卵266 粒,产滞育卵的母蛾占45.0%。(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1-01)

李竞,房守敏,刘文明,李斌,苗雪霞[10](2005)在《SSR标记在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5个微卫星标记(SSR)对中国5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及2个家蚕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折,共产生5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多于2个等位基因。表明微卫星标记能反映各品种之间丰富的多态性,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遗传特性。(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中国野桑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食性昆虫的味觉和嗅觉在它们识别寄主植物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家蚕以及其野生种中国野桑蚕,其成虫的嗅觉器官(触角)的形态和应答反应已有深入的调查研究。然而对于成虫的味觉器官的表征以及驯化对味觉器官的影响问题还有待解决。东京大学的TAKAIH等人发现,在家蚕和野桑蚕中都有两种类型的味觉感受器[浓密型(T)和纤细型(S)],位于成虫足的第五跗分节。不管是家蚕还是野桑蚕,雌性的T型感受器都是雄性的3.6~3.9倍。因此推测,相对于雄性,T型感受器对于雌性更加重要。而且,在电生理实验中,雌性野桑蚕的T型感受器味觉细胞对于桑叶提取物的反应十分强烈,而雌性家蚕(N4)的T型感受器味觉细胞对于桑叶提取物几乎没有反应。这些结果可以表明雌性野桑蚕的T型感受器可能与产卵地识别密切相关。研究人员还发现3个家蚕品系(N4,p50T,Kinshu×Showa)第五跗分节的感受器密度都远远低于野桑蚕。这些结果表明,驯化影响了家蚕足的味觉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野桑蚕论文参考文献

[1].赵汉斌.家蚕由5000年前中国野桑蚕祖先单一驯化而来[N].科技日报.2018

[2].TAKAI,H,ASAOKA,K,ISHIZUNA,F,KIUCHI,T,KATSUMA,S.家蚕和中国野桑蚕跗节化学感受器形态及电生理特征的差异[J].广西蚕业.2018

[3].杜周和,刘俊凤,刘斌彬,董占鹏,余泉友.基于amy基因的中国野桑蚕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家蚕的系统发育关系[J].昆虫学报.2009

[4].姚慧鹏,何芳青,郭爱芹,曹翠平,鲁兴萌.中国野桑蚕抗病毒蛋白基因(Lipase)的克隆与活性鉴定[J].蚕业科学.2008

[5].潘敏慧,余泉友,夏玉玲,代方银,刘彦群.中国野桑蚕线粒体基因组特征[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

[6].刘波,郑小坚,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中国野桑蚕mtDNA中Cytb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

[7].李兵,浜野国胜,蜷木理,原和二郎,沈卫德.中国野桑蚕和日本家蚕杂交后代的性状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06

[8].赵华强,许雅香,王东,卫正国,陈玉华.中国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研究初报[J].蚕业科学.2006

[9].赵华强,许雅香,王东,卫正国,陈玉华.中国野桑蚕人工饲料育研究[C].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

[10].李竞,房守敏,刘文明,李斌,苗雪霞.SSR标记在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J].蚕业科学.2005

标签:;  ;  ;  ;  ;  ;  ;  ;  ;  ;  

中国野桑蚕论文-赵汉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