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发学习小学自然兴趣的策略

谈激发学习小学自然兴趣的策略

浙江省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吴东彪

[摘要]兴趣的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求知的源泉,是学生注意的基础,是启迪人们思维、激发内因的手段。怎样激发培养小学生学习自然课兴趣的,成为学好小学自然的前提。小学生一旦对自然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处于高度的自觉状态,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去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状态中,激发他们的兴趣。

[关键字]激发教学情景兴趣求知欲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感兴趣。学生的“好奇心”乃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若平铺直叙地讲解,只能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对此毫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材的设置要贴近学生并适当地设置悬念,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亲切感和要求质疑的心态,才能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起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科学教师不能充当科学知识施舍者的角色,学生的科学素质是通过科学活动而得到,即学生自己通过研究、比较、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另外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探求的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吸引到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来就是目前我们所有科学教师必需解决的问题。当然方法有好多,通过教学实践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通过诱发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来引起兴趣

怎样使学生爱上自然课呢?怎样来激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呢?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根据小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我在每次教学新知识前,尽量设计一些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有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如在教学《磁铁的性质》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做了一个小魔术——会走的回形针。首先老师竖放着一张白纸,在对着学生的一面纸放上回形针,背着学生的一面纸用磁铁吸引着回形针,并慢慢地移动磁铁,使回形针随意地走动。同学们,你们看一看回形针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会走呢?真神奇呀!我把“神奇”两个字特别加重了语气。这一下,同学们的情绪可高涨了,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老师,流露出急切的神情。我不慌不忙地把纸的背面反过来,让同学们看到用条形磁铁遥控着回形针的走动。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有的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这时,我又说“回形针自如地走动的奥妙在哪里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短短2分钟的演示,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我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了。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后,老师就要精心组织教学,或通过讲解,或通过实验、讨论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渴望知道的问题,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是使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二、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过:“人们告诉我的容易忘记,演示、课本给我的我将牢记,结论自己得出的我将终生牢记。”实验是自然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实验,可以引起学生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鱼》一课教学中,尽管小学生都见过鱼,也吃过鱼,但是在课堂中为每个小组准备的小鱼缸拿出来以后,学生们都想多看看、多摸摸,于是问题也就多了:“鱼有没有耳朵?”“鱼怎么睡觉的?”“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泳?”等等。为了让学生了解鱼鳍的作用,我们大胆鼓励学生学生将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剪去,并于正常鱼作分别比较,使学生在实验中既通过实验得出了各鳍的作用,也从中学习了研究事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比较法。又如,在课余兴趣小组活动中,我设计了“怎样使小灯泡发亮”,发给学生小电珠、导线、胶布、一号大电池,让学生自己探索怎样连接才会使小灯泡发亮。实验中,学生兴趣很浓,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但不少同学因将电池短路,还稍微烫了一下手。我们尝试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得出如何才能使小灯泡发亮这一结论,并体验到了前人探索科学的艰难和困难。再如,在《动物与环境》教学中,让学生在二只一样的盒内,造成两种不同的土壤环境,一种湿润,一种干燥,其他条件都一样。然后,在二个不同的土壤中,分别放入大小好和活动差不多的蚯蚓,观察反应;再用一个盒子,一头剪开一头缝,使这一头有亮光进入,几分钟后,发现蚯蚓在那头?通过这样的探索性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兴趣。

三、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产生兴趣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总是由问题所引起的,是同解决问题相伴随的。”我们认为,只有那些新奇、对生活实践有意义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愿望。如教《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这一课,教师先提问:“在房顶的瓦片上为什么会出现小草等植物?是什么原因?”这样的问题,学生感到新奇却难以回答,欲罢不能,产生了需要了解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怎样测量物体的温度》的教学,在将温度计使用之前,我们设计了用冷、热、温三杯水,让两个学生分别用手先摸冷、热两杯水,再同时摸温水。这样,同一杯水两个学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是两个学生的感觉不同吗?请你来试试。经过几个学生的实验,也产生同样的结果。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纷纷想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通过带领孩子们开展“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实践活动来发展兴趣。

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植物方面的知识。的确这样,坐在教室里学根、茎、叶实在是够乏味的。但是当你把孩子们领到校园里,甚至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学习植物知识,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了。配合少先队“美化校园”的活动,及劳动课带领学生在校园里栽花种菜,给植物挂上名牌,孩子们为了种好、介绍好这些植物,主动地去请教老师、询问园丁,翻阅书刊、查找生物辞典,从而学到了大量有关植物的知识,并提高了学习植物的兴趣,以后,他们不管到公园去,还是到田野去,或是在少儿营地活动时,都会注意观察植物,采集植物标本,主动学习有关植物知识。这种求知欲的积极性,单凭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是调动不起来的,对孩子们来说,大自然真是学习的好课堂,在田野里,可观察各种植物、小动物、小昆虫;在工地上,可以看到杠杆、滑轮、轮轴在工作;在公路上、铁路上,斜面、惯性、热胀冷缩的例子不胜枚举,孩子们在大自然的课堂中,容易理解和记住有关知识,还能为自己发现许多大自然中的奥秘而欣喜,这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喜爱自然课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激发培养小学生学习自然课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他还有运用教学媒体、观察、语言、悬想、游戏、故事、科学史话和讨论等。这些,都可以让他们从小爱科学,用科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兴趣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钟以俊.现代学习活动的主要特点与学法指导.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3期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标签:;  ;  ;  

谈激发学习小学自然兴趣的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