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介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下水,LNAPL,冲洗系统
土壤介质论文文献综述
陈铭健,陈惠萍,郭宥妍,翁义雄,黄瑞祥[1](2019)在《应用多介质水力冲洗系统整治受LNAPL污染之土壤及地下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储油槽及输油管线常因受腐蚀或其他原因造成油品泄漏,导致油品渗漏至土壤及地下水,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捷力英公司自行研发之多介质水力冲洗系统(台湾专利字号M566206),主要针对油类污染场址进行多介质之高效率整治,其设计构想为依油类污染物特性,于现地藉由系统循环抽除、淋洗并结合雾化及曝气原理,以同时去除土壤及地下水中气相、浮油相及溶解相之污染物。此系统实际于现地设置处理时,经系统全方位连续运转处理,对于现地高浓度之轻质非水相溶液非水相液体(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LNAPL)污染物将有明显之移除效果,而使整治效率有效提升。(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期刊2019-08-23)
张春荣,单凌燕,郭钤,许振岚,何红梅[2](2019)在《异恶唑草酮在环境介质中的挥发、土壤吸附和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异恶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异恶唑草酮在不同环境介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特性,在不同质地土壤(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的吸附特性,和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中的吸附均符合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方程,吸附常数值分别为0.640 6、1.376 2、0.816 9和1.289 5,在土壤中属于难吸附农药。异恶唑草酮在湖泊(杭州西湖)水-沉积物系统和河流(杭州运河)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3.7 h和75.3 h,厌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2.3 h和43.0 h,在水-沉积物系统中属于易降解农药。在20~25℃、气体流速为500 mL·min~(-1)的条件下,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率均小于1%,属于难挥发性农药。试验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难挥发,在土壤中难吸附,在水-沉积物系统中降解快,环境风险较小。(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胡桂林[3](2019)在《微塑料与土壤介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微塑料污染”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列为人类要面对的一个新的危机和挑战。由此,“微塑料(粒径<5mm)”一词,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因各种塑料制品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其需求不断增大,而这些塑料垃圾进入环境(以土壤为例)中,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细小的颗粒不断在土壤环境中积累,使土壤受到污染,进而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目前,针对微塑料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主要局限在海洋微塑料的污染,而对土壤环境中的微塑料迁移转化机制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以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为微塑料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微塑料对土壤吸附泰乐菌素(Tylosin,TYL)的影响、不同地域来源土壤对微塑料的吸附行为以及铁氧化物对微塑料的吸附机理,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成果:1.主要研究了微塑料的加入对土壤吸附泰乐菌素的影响:在36 h,土壤样品以及微塑料-土壤复合体系对泰乐菌素的吸附趋于平衡状态;土壤及微塑料-土壤复合体系对抗生素的吸附动力学适宜用拉格朗日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吸附等温线数据用线性方程拟合较好;PS-土壤复合体系吸附能力与pH值和离子强度呈反比;抗生素在复合体系上的吸附大于土壤,证明了微塑料的加入有利于抗生素向固相中迁移,减少了抗生素的流动相,降低了抗生素的生态风险。2.研究了不同土壤与微塑料的交互特性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微塑料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均呈现倒置的“L”型,微塑料在五种不同土壤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相似,吸附主要发生在前3 h,拉格朗日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的拟合吸附数据,R~2>0.99;线性方程能较好的拟合吸附等温线数据;吸附受环境中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3.铁氧化物(针铁矿(Goethite)、磁铁矿(Magnetite))对微塑料的吸附表明:其吸附动力学曲线呈现倒置的“L”型,吸附在3 h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拉格朗日二级动力学较好的拟合,吸附过程主要是发生在铁氧化物表面的表面吸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模型较好的拟合,铁氧化物表面的单层吸附主导;微塑料在铁氧化物上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降低,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图[25]表[9]参[109](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5)
徐显,鲍安红,张晓明[4](2019)在《生物炭对多介质土壤层系统(MSL)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多介质土壤层(MSL)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利用稻壳生物炭为研究对象,探究生物炭对MSL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生物炭作为MSL系统填料时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态氮(NH_3-N)、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率有明显的提高,COD、NH_3-N、TN、TP去除率分别为木屑填料组的1.10、1.11、1.07、1.09倍,为稻秆填料组的1.20、1.25、1.16、1.16倍,且去除性能稳定。添加了生物炭的MSL系统中COD、NH_3-N、TN、TP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洪永远[5](2019)在《改性垂直流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往往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就排入到自然水体中,从而对居民健康、生态环境、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以及人口分布特点,高效的、廉价的、环境友好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开发了一种改性的多介质土壤层(MSL)系统用于处理农村地区低C/N 比污水。结果证明了复杂条件下MSL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良好性能。系统中COD,TP,NH4+-N,NO3--N,T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8.29%,100%,76.60%,96.15%和69.86%。为了改善系统的性能,研究选择了基于析因设计的23因子设计来研究运行参数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所选择的叁个运行参数分别为因子A-人工碳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质量,因子B-活性污泥的质量,因子C-装置底部的淹没深度。结果表明单因子作用十分显着,不同因子之间也存在着交互作用。为了模拟和预测MSL系统的氮去除,研究基于逐步聚类分析,开发了可以预测TN去除率的脱氮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获得了聚类树用以预测TN的去除率,其预测最小实验误差小于0.01%。为了研究系统内部的组分变化情况,研究对装置中的土壤模块进行了 16S rRNA微生物多样性测试,研究系统运行后的物种组成以及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物种丰度比较上,由大到小依次为实验样本、原始土壤样本、活性污泥样本;在群落多样性比较上,由大到小依次为原始土壤样本、实验样本、污泥样本。叁个因子对实验样本的Beta多样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因子B、因子A、因子C。土壤测试结果表明运行后的土壤全氮,全磷以及有机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通过植物栽培证明了其回用于农田的可行性。因此,改性的MSL系统将对处理农村地区分散式污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刘炯[6](2018)在《土壤改良介质对矿区先锋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土壤改良介质对矿区先锋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影响,选取郴州市柿竹园尾砂坝、高斯贝尔尾砂坝两处矿区土壤,采用沸石、40%沸石+60%草炭、80%沸石+20%食用菌下脚料3种介质以1∶15混合尾砂坝土壤形成改良土壤;利用改良土壤对多种先锋植物(小飞蓬、花叶水葱、苦菜)盆栽培育4个月,然后测定植物根、茎叶以及改良土壤中Cu、Zn、Pb的含量。结果表明,两处尾砂坝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关系为Zn>Pb>Cu,其中高斯贝尔尾砂坝土壤的Cu、Pb含量更高。柿竹园尾砂坝土壤中Zn含量约为Cu含量的6~25倍、Pb含量的3~10倍,而高斯贝尔尾砂坝中Zn含量约为Cu含量的6~8倍、Pb含量的1~3倍。土壤改良介质对植物富集Cu、Zn、Pb的能力均有影响,对于不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采取多种植物混合种植,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韩春苗,甘永德,贾仰文,陈喜,苏辉东[7](2018)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碎石性质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研究多孔介质非饱和带土壤水分运动的关键参数。为研究土石介质中碎石性质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采用高速离心机,测定了两种不同岩性碎石(片麻岩和石灰岩)分别在碎石质量比例(碎石占土石介质比例)为0%、10%、20%、30%和40%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运用了RETC软件的VG(van Genuchten)模型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1)相同土壤水吸力条件下,土壤含水量随碎石比例的增大而减小;(2)相同碎石比例条件下,土壤水吸力相同时含石灰岩土石混合介质含水量降低幅度大于片麻岩;(3)VG模型可以拟合含不同性质碎石土石混合介质水分特征曲线,但拟合参数不稳定;(4)含石灰岩碎石的土石混合介质的土壤饱和含水量只与土壤所占比例有关,而含片麻岩碎石的土石混合介质的土壤饱和含水量与土壤和碎石各自所占比例均有关。研究结果可以为土石山区土壤水分运动过程计算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08期)
赵勇胜,杨元元,高鹏龙,康学赫,王昊颖[8](2019)在《多孔介质中热蒸汽的迁移特性及其修复氯苯污染土壤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蒸汽注射法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并对包气带非水相液体(NAPLs)污染修复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修复方法。为了探讨热蒸汽在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特征和蒸汽注射技术修复氯苯污染土壤的效果,本文通过一维模拟柱分别开展了热蒸汽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实验和蒸汽注射修复氯苯实验。研究表明:模拟柱中给定点处温度随时间变化可分为环境温度段、升温段和饱和蒸汽温度段3个阶段,随着温度锋面向下迁移,其迁移速度逐渐减小;模拟柱中的压力分布在蒸汽覆盖区域且空间分布呈线性规律,给定点处的压力随时间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实验结束后测得的水饱和度随蒸汽迁移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加。在注入蒸汽质量流量为0.3 kg/h和氯苯初始质量分数为56.8 mg/kg的条件下,热蒸汽修复细砂中氯苯3.5 h后去除率达98.0%。模拟柱底部因蒸汽冷凝水达到饱和而产生出流液,出流10 min时出流液中氯苯最大质量浓度达到152.98 mg/L,70 min后出流液中氯苯质量浓度低于7.00 mg/L;介质中氯苯质量分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残留量为0.36 mg/kg。蒸汽注射法有效地改善了SVE(土壤气相抽提)法"拖尾"现象。(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姚石伟[9](2018)在《土壤介质电气参数的频率特性实验研究及其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土壤的电气特性受到越来越多学科的重视,不仅是传统电工学的防雷接地领域,还包括环境、岩土工程、土壤、能源等学科。土壤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其导电性能是接地系统参数的决定因素,也是接地设计的依据,土壤电气研究的进步还可以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冲击接地电阻与接地极的冲击特性密切相关,研究土壤的冲击特性是研究雷电流冲击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极周围土壤火花放电现象的关键,同时也是输变电工程雷电防护的基础。本文首先通过搭建土壤冲击试验平台,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基质类型土壤的冲击特性,分析研究了电压、电流冲击波形。实验结果表明:不论何种土壤试样,由于火花效应、电感效应的影响,在击穿前后,其冲击接地电阻值均将经历陡降、跃变、平缓这叁个阶段。在陡降区,冲击电阻值很大,感性部分占比极小,可近似忽略,此时土壤呈电阻性。在平缓区,冲击电阻值较小,感性部分占比就变大,不可近似忽略,此时土壤呈感性。同时含水量越高,土壤冲击接地阻抗的感性部分占比就越大。而且在土壤被击穿时,含水量越高,其冲击接地电阻的跃变区就越小,而土壤的粒径越大,孔隙率差异越大,其冲击接地电阻的跃变区就越大。为了进一步完善土壤阻抗感性-阻性的频率特性,本文又通过搭建土壤导电的频率特性试验电路,测量了我国常见的黄土壤、赤红壤和红壤这叁种典型土壤的阻抗角随频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含水量、土壤粒径对土壤阻抗角的频率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电流频率较低时,土壤试样的阻抗角总小于0,呈现为容性特征,且随着频率的增加,其阻抗角快速上升;但当频率上升到1000Hz以上时,土壤阻抗角的变化速度变缓;含水量高时,其阻抗角总小于0,随着含水量降低,其阻抗角首先增大到大于0,然后随着频率的进一步上升,其阻抗角逐渐下降到0。通过对该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土壤中离子在电场下的迁移运动是造成土壤阻抗容性特征的主要原因,孔隙水形成的离子通道的感抗是造成土壤阻抗感性特征的主要原因,二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土壤阻抗角的频率特性。磁导率、介电常数又与土壤阻抗角息息相关,本文又搭建了测量土壤磁导率的试验电路,测量了以细砂为代表的土壤的相对磁导率随频率和含水量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土壤介质同水一样是一种抗磁质材料,且因抗磁质分子附加磁矩与涡流效应的影响,土壤介质内含离子的浓度越高,外磁场的交变频率越大,其相对磁导率就越低,因此在进行接地计算和有关的分析时,通过实验得出用传统工频信号测量所测得的磁导率来近似等同将产生13.3%左右的相对误差。而受实验室条件所限,土壤介电常数的相关机理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吴和秋,侯钦宣,张英[10](2018)在《含铁介质用于修复砷污染土壤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原位固化/稳定化技术被认为是当前土壤砷污染修复中相对经济、高效的技术之一,含铁介质是土壤固砷的一类上佳材料。从含铁材料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出发,阐述其固砷机理,主要包括吸附、络合作用以及沉淀/共沉淀作用。介绍了5种常用的固砷效果评价方法,分别为化学形态连续提取法、毒性特征浸滤法、植物指示法、体外消化模拟法以及现代物理学方法。阐述了土壤环境条件,如酸碱条件、氧化还原条件以及土壤中共存离子和有机质的变化对固砷效果的影响。总结了目前含铁材料用于修复砷污染土壤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8年02期)
土壤介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评价异恶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异恶唑草酮在不同环境介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特性,在不同质地土壤(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的吸附特性,和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中的吸附均符合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方程,吸附常数值分别为0.640 6、1.376 2、0.816 9和1.289 5,在土壤中属于难吸附农药。异恶唑草酮在湖泊(杭州西湖)水-沉积物系统和河流(杭州运河)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3.7 h和75.3 h,厌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2.3 h和43.0 h,在水-沉积物系统中属于易降解农药。在20~25℃、气体流速为500 mL·min~(-1)的条件下,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率均小于1%,属于难挥发性农药。试验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难挥发,在土壤中难吸附,在水-沉积物系统中降解快,环境风险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介质论文参考文献
[1].陈铭健,陈惠萍,郭宥妍,翁义雄,黄瑞祥.应用多介质水力冲洗系统整治受LNAPL污染之土壤及地下水[C].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叁卷).2019
[2].张春荣,单凌燕,郭钤,许振岚,何红梅.异恶唑草酮在环境介质中的挥发、土壤吸附和水-沉积物系统降解特性[J].浙江农业学报.2019
[3].胡桂林.微塑料与土壤介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4].徐显,鲍安红,张晓明.生物炭对多介质土壤层系统(MSL)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洪永远.改性垂直流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6].刘炯.土壤改良介质对矿区先锋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影响[J].矿冶工程.2018
[7].韩春苗,甘永德,贾仰文,陈喜,苏辉东.土石混合介质中碎石性质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8].赵勇胜,杨元元,高鹏龙,康学赫,王昊颖.多孔介质中热蒸汽的迁移特性及其修复氯苯污染土壤的效果[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9].姚石伟.土壤介质电气参数的频率特性实验研究及其机理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0].吴和秋,侯钦宣,张英.含铁介质用于修复砷污染土壤研究综述[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