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电极论文-丁煜,刘榕榕,胡振耀,杨俭,李先良

半电极论文-丁煜,刘榕榕,胡振耀,杨俭,李先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半电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电纤维,金属芯,表面电极,振动传感器

半电极论文文献综述

丁煜,刘榕榕,胡振耀,杨俭,李先良[1](2016)在《表面半电极含金属芯PVDF纤维振动传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仿蜘蛛等昆虫的毛发感受器结构,在制备好的含金属芯PVDF纤维的一半纵向表面均匀涂镀导电银浆用作表面电极,极化之后制备成表面半电极含金属芯PVDF纤维(HMPF)振动传感器。将HMPF粘贴在基体上形成悬臂梁结构的HMPF振动传感器。建立悬臂梁结构HMPF的振动传感模型,并搭建实验系统进行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HMPF可以感知基体振动的幅值和频率,并具有明显的振动方向感知能力,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6年06期)

汪小华,张晓明,陈池来[2](2015)在《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阵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计算半周期内的有效电压,分析了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阵列能量收集的动力学方程组,推导了纤维完全一致和存在尺寸差异两种情况下阵列收集的电压和能量方程,仿真计算了纤维几何参数满足正态分布时能量收集效率与半径比、纤维长度和半电极角度的方差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尺寸差异越大,能量收集效率越低。为提高阵列在不同方向的外界激励下能量收集效率,需要在每根纤维直接连接交流-直流转换电路。(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5年03期)

汪小华,单鑫,张晓明,陈池来[3](2015)在《半电极压电纤维能量收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能将环境振动通过弯曲变形转换成电能。运用分析力学方法建立了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能量收集装置的理论模型,推导了在谐波激励下,经过AC-DC转换后的归一化能量表达形式,分析了能量收集效率受金属芯与压电层的半径比、柔度系数比、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系数及外界激励方向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半径比达到2.4,材料机电耦合系数达到0.4,能量收集效率会接近相对最大值。本研究结果适用于压电纤维能量收集装置的分析与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5年01期)

单鑫,汪小华[4](2014)在《半电极压电纤维能量收集建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圆柱形压电纤维的发电能力,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半电极压电纤维的能量收集效率与纤维截面内外径比、外部压电层与金属芯柔度比及纤维的机电耦合系数之间的关系。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讨论了收集效率与这叁个参数之间的理论方程,并且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纯弯矩作用下半电极压电纤维的能量收集效率随着机电耦合系数的增大而提高,随柔度系数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半径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期刊2014年09期)

单鑫[5](2014)在《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能量收集研究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无线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为无线设备提供稳定安全的能源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如今市场上无限设备的电源器件主要是化学电池。但是化学电池一般含有强酸或强碱溶液,还含有重金属元素,使用回收不当将会污染环境。这些缺陷使化学电池在未来的应用受到限制。故而在某些领域,以压电效应原理为理论基础的压电能量收集装置将取代化学电池,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压电能量收集装置的核心部件是装置内部的压电结构。目前最常用压电结构是压电悬臂梁晶体片结构。但是随着压电能量收集装置的广泛使用,已存在的一些悬臂梁晶体片结构不能满足压电能量收集装置在各种场合的使用。因而各种特殊高效的压电结构被设计分析。故本文主要根据压电振动收集原理,分析研究一种半电极含金属芯的压电纤维结构,分析该纤维结构的能量转化效率并对纤维结构加以优化设计。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是一种圆柱形结构的压电纤维。纤维中心是圆柱形金属芯,金属芯外层包裹着等厚度的压电材料,再在压电材料外层一半的表面上镀上一层薄金属膜。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作为悬臂梁结构使用时,其轴向长度远远大于纤维半径。本文中通过施加作用力于纤维一端,分析纤维的弯曲振动。根据纤维结构求出纤维的能量转换效率的方程。文中通过改变纤维能量转化效率方程参数(内径比、柔度比和耦合系数),分析出纤维能量转换效率跟随各个参数的变化趋势,求出可以得到最高的能量转化效率的纤维参数。本文采用能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在末端作用力下的能量转换模型,针对金属芯半径为常数和纤维半径为常数两种情况优化设计了变截面的压电纤维,并与常截面压电纤维的能量转换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并对比得出最优化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4-05-02)

边义祥,裘进浩[6](2011)在《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的动态微力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HMPF)是一种新型压电传感器。建立了HMPF的动态微力传感理论模型。根据第一类压电方程,基于振动理论,用平均电荷方法,推导出悬臂梁结构HMPF自由端受到垂直动态微力作用后,产生电荷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长度和半径比对产生电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MPF可以测量动态微力的频率和幅值,具有较高的动态微力传感灵敏度。(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边义祥,裘进浩[7](2011)在《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的弯曲振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悬臂梁结构的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HMPF)的弯曲振动模型和动态测试模型。基于外加电压时的等效弯矩,推导了悬臂梁结构的HMPF的弯曲振动模型;用第一类压电方程,推导了外加简谐激励电压时,HMPF的表面电位移、电荷和导纳,建立了动态测试模型,通过测量共振频率fr、反共振频率fa和低频电容CLF,得到HMPF的弹性柔顺系数s1E1、机电耦合系数k31、介电常数ε3T3和压电常数d31。叙述了弯曲振动模型和动态测量模型的建立过程和测试步骤,测试了3根HMPF样品,得到各参数的平均值,s1E1为16.856×10-12 Pa-1,k31为0.179,ε3T3为2 251,d31为-103.621pC/N。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态测试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HMPF的主要参数。(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1年06期)

边义祥,裘进浩,王鑫伟,季宏丽,朱孔军[8](2009)在《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的驱动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悬臂梁结构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新型压电弯曲驱动器的理论模型。根据第一类压电方程,推导出自由端位移、夹持力和弯曲共振频率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金属芯性能和半径对这3个参数的影响,并把理论计算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悬臂梁结构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弯曲驱动器的自由端位移可达589μm,夹持力可达427μN,一阶弯曲共振频率为28 Hz,有限元分析结果和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这种驱动器有较大的端部位移、较小的夹持力和较低的弯曲共振频率。(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09年01期)

半电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计算半周期内的有效电压,分析了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阵列能量收集的动力学方程组,推导了纤维完全一致和存在尺寸差异两种情况下阵列收集的电压和能量方程,仿真计算了纤维几何参数满足正态分布时能量收集效率与半径比、纤维长度和半电极角度的方差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尺寸差异越大,能量收集效率越低。为提高阵列在不同方向的外界激励下能量收集效率,需要在每根纤维直接连接交流-直流转换电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电极论文参考文献

[1].丁煜,刘榕榕,胡振耀,杨俭,李先良.表面半电极含金属芯PVDF纤维振动传感特性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

[2].汪小华,张晓明,陈池来.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阵列研究[J].压电与声光.2015

[3].汪小华,单鑫,张晓明,陈池来.半电极压电纤维能量收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压电与声光.2015

[4].单鑫,汪小华.半电极压电纤维能量收集建模与仿真[J].仪表技术.2014

[5].单鑫.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能量收集研究与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6].边义祥,裘进浩.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的动态微力传感器[J].传感技术学报.2011

[7].边义祥,裘进浩.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的弯曲振动模型[J].光学精密工程.2011

[8].边义祥,裘进浩,王鑫伟,季宏丽,朱孔军.半电极含金属芯压电纤维的驱动性能[J].光学精密工程.2009

标签:;  ;  ;  ;  

半电极论文-丁煜,刘榕榕,胡振耀,杨俭,李先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