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铂颗粒论文-潘清,周游,刘昌俊

纳米铂颗粒论文-潘清,周游,刘昌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米铂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铂,表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颗粒

纳米铂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潘清,周游,刘昌俊[1](2009)在《等离子体影响下纳米铂颗粒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与常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等离子体法处理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如大比表面、高分散性、晶格缺陷多、稳定性好、活性组分单一分布,条件温和,无物理、化学污染等侧重冷等离子体对纳米铂颗粒制备。(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期刊2009-07-20)

姜利英,蔡新霞,刘红敏,刘春秀,郭宗慧[2](2008)在《纳米铂颗粒修饰薄膜金电极的新型葡萄糖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没有引入电子媒介体条件下,为了提高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降低工作电位,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薄膜金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铂颗粒,并通过戊二醛固定酶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研究了在薄膜金电极上修饰纳米铂颗粒前后传感器对低浓度葡萄糖的响应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铂颗粒修饰后所制备的葡萄糖传感器工作电位下降为0.4 V,测定葡萄糖的检出限从100μmol/L下降到10μmol/L。传感器对10~1300μmol/L低浓度葡萄糖的响应灵敏度为50.8 nA/(cm2μmol/L);响应时间30 s;r为0.9974;传感器精密度为2.1%,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08年11期)

曹萌[3](2008)在《纳米铂颗粒制备及甲醇循环伏安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直接利用甲醇作为阳极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无需甲醇转化装置。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燃料便于携带、方便储存、理论比能量高等优点,在小型可移动电源和微型电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DMFC的商业化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对甲醇电化学氧化机理的探究成为研究焦点,同时,对其阳极催化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研究的重点是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以及甲醛、甲酸对甲醇氧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应用高温煅烧氯铂酸的方法,在不引入其他还原剂的情况下在多壁碳纳米管上制得纳米铂颗粒,形成的纳米铂颗粒在多壁碳纳米管上分布均匀、紧密,且排列有序,其管状结构并没有因为高温煅烧或者纳米铂颗粒的嵌入而被破坏。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甲醇在Pt/MWCNTs修饰的GC电极上电催化氧化的电子传递速度增加,电化学反应阻力减小,因此,Pt/MWCNT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具有催化活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甲醛、甲酸对铂电极上甲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甲醛可使甲醇的氧化峰电流增大,对比证明甲醇氧化峰电流的增加不单是甲醛的氧化引起,甲醛的氧化中间体或解离产物在铂电极上的吸附也促进了甲醇的氧化,并提出了可能的吸附模型。而甲酸对甲醇氧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认为与甲酸甲酯对甲醇氧化的抑制作用有关。在铂电极上电沉积纳米铂颗粒,电沉积方法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法和恒电流法。结果显示修饰电极对甲醇均有很好的催化作用,且循环伏安法制得的铂颗粒修饰的铂电极对正扫氧化峰有更好的催化活性,而恒电位、恒电流法制得的铂颗粒修饰的铂电极则对反扫氧化峰有更好的催化活性。研究不同介质里甲醇氧化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酸度越低,硫酸钠浓度越低,越有利于甲醇的电化学氧化。在含硫酸钠的碱性介质中,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大有利于甲醇的催化氧化;在不含硫酸钠的碱性介质中,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大不利于甲醇的氧化,且其峰形有明显变化。同时,电位低于-0.3V时,碱性介质中正向电位扫描中记录的I-E曲线几乎与负向扫描的重迭。(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杜玉扣,赵丰,邹翠娥,杨平,李兴长[4](2005)在《纳米铂颗粒的控制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吸氢再还原法,进行逐步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大小的铂纳米颗粒;透射电镜和X光衍射分析表征的结果表明,铂颗粒是逐步长大的,经过32次生长,铂颗粒的平均粒径从1.8nm增加到14.1nm,平均增加步长约为0.4nm,且粒子均具较好的单分散性.(本文来源于《化学物理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任湘菱,孟宪伟,唐芳琼[5](2005)在《纳米铂颗粒在酶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铂颗粒,并分别用羧甲基纤维素(CMC)、羟丙基纤维素(HPC)、聚丙烯酸(PAA)为保护剂,提高纳米铂溶胶的稳定性。将制备的纳米铂颗粒与聚乙烯醇缩丁醛构成复合固酶膜基质,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表明,纳米铂颗粒可以大幅度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在葡萄糖浓度为10mmol/L的溶液中,响应电流从318nA/cm2提高到13657nA/cm2。探讨纳米颗粒效应在固定化酶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不同条件对酶电极响应灵敏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纳米铂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没有引入电子媒介体条件下,为了提高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降低工作电位,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薄膜金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铂颗粒,并通过戊二醛固定酶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研究了在薄膜金电极上修饰纳米铂颗粒前后传感器对低浓度葡萄糖的响应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铂颗粒修饰后所制备的葡萄糖传感器工作电位下降为0.4 V,测定葡萄糖的检出限从100μmol/L下降到10μmol/L。传感器对10~1300μmol/L低浓度葡萄糖的响应灵敏度为50.8 nA/(cm2μmol/L);响应时间30 s;r为0.9974;传感器精密度为2.1%,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米铂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潘清,周游,刘昌俊.等离子体影响下纳米铂颗粒的制备与表征[C].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2009

[2].姜利英,蔡新霞,刘红敏,刘春秀,郭宗慧.纳米铂颗粒修饰薄膜金电极的新型葡萄糖传感器研究[J].分析化学.2008

[3].曹萌.纳米铂颗粒制备及甲醇循环伏安行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4].杜玉扣,赵丰,邹翠娥,杨平,李兴长.纳米铂颗粒的控制生长[J].化学物理学报.2005

[5].任湘菱,孟宪伟,唐芳琼.纳米铂颗粒在酶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5

标签:;  ;  ;  ;  

纳米铂颗粒论文-潘清,周游,刘昌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