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京兆韦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京兆韦氏,西魏,北周,家族
京兆韦氏论文文献综述
侯悦婷[1](2018)在《西魏、北周京兆韦氏家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京兆韦氏自西汉武帝时韦贤征聘于长安任官后便世居关中,将京兆作为郡望之所在,从汉至唐在朝堂中一直不乏人物。与传统的“五姓七家”显着于魏晋不同,韦氏在西魏、北周时期才迎来了家族的真正兴旺,作为士族阶层在关陇社会和国家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京兆韦氏以韦曲为聚居地,地方实力雄厚,“单家制”形态为其家族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西魏、北周时期,韦氏家族规模庞大,主要形成了韦瑱支、韦阆支、韦夐支、韦孝宽支、韦瓒支,韦佑支等支系。韦氏成员在西魏、北周政权中多身居高位,无论起家官亦或最高官职品级较前代均有显着提升,不仅如此,这个家族通过仕宦、部属、交往、婚姻在西魏北周政坛结成的家族网络,更为其政治地位的保持提供了保障。京兆韦氏作为汉晋旧族,其家族崛起虽免不了政治机遇等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其自身能够顺应时势,形成了兼容并包、允文允武的家族文化,并将其成功转换为政治优势,成为西魏、北周政权中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韦氏家族所在郡望——京兆韦曲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孕育了韦氏家族绵延的基础,西魏、北周时期家族觉醒,并在政坛上大放异彩,一方面是由于其独特的家族文化,另一方面也源于以其家族为中心的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以及西魏宇文泰、北周宇文邕吸纳汉人士族的政策,从而奠定其政治地位。以上种种,也为隋唐两代京兆韦氏成为“李武韦杨”核心集团中的重要力量作出了铺垫。(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4-01)
李宜蓬[2](2016)在《京兆韦氏:唐代家族研究范本》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一般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家族或士族不宜选择隋唐时期,原因在于隋唐士族既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典型,又缺乏明清及近代家族丰富的谱录资料。而《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王伟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一书选择的京兆韦氏,不仅族大系长,而且颇具研(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11-10)
赵旭[3](2016)在《家族文学研究领域的新创获——《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文学或曰文学家族学,是现今古代文史研究领域的“显学”,学界在此方面已有很大的投入,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即以唐代士族文学而言,21世纪初就有李浩等先生的相关论着相继问世,大大开拓和丰富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王伟博士的《唐代京兆韦氏家族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在充分借鉴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唐代京兆韦氏文学家族为对象进行个案探究,更于峰顶拓途新,将唐代士族文学的研究进一步推向了细化和(本文来源于《长安学术》期刊2016年02期)
赵豫云,万秋霞[4](2016)在《京兆韦氏:唐代地域文学和家族文学的典型标本》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是中古最可注意的社会力量,它不仅参与社会迁变、政权沦替、风俗变异,而且也对一时一地之文化展衍、文思丕变颇具推助之力,是以,治中古文史者,莫不瞩目家族。唐代处于中古与近古转型的关捩点,士族消退与庶民崛起所引发的文学精神内转、接受重心下移等皆为唐代文学研(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6-07-20)
王伟[5](2016)在《唐代京兆韦氏家族士族圈内婚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唐书·柳芳传》借对士族社会的地域划分为后世保留了唐代社会士族圈内婚姻样态多样化的态势。京兆韦氏望重关辅,其婚姻关系在关陇士族圈内遍交着族,并以政治冠冕为取舍标准建构起相对稳固的婚姻交往对象。与山东五姓七族家族的婚姻往来,是其努力扩展家族社会关系版图和在文化精神上以当朝之"贵"抗往昔之"清"的重要尝试。山东士族固守汉魏门第观念而坚拒降身辱志,使得韦氏仅与山东五姓之衰房败支和北朝入关者互为婚嫁,而无法打入核心,其本质仍是"冠冕"门第婚姻的变态。韦氏家族在婚姻层面的固守与突围,凸显出唐代政治社会生态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6年06期)
王昊斐[6](2014)在《论京兆韦氏家族与武周政权》一文中研究指出京兆韦氏的家族历史开始于西汉昭帝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至唐朝,尤其是在武周时期达到鼎盛。在此期间,韦氏家族成员通过其几百年来的努力发展,在政治上表现优秀,不仅出有8位宰相,而且在礼制、史学和文学等各个方面都出有肱股之臣,因而受到了武则天的高度重视,同时韦氏家族也很快进入武周政权的高级仕宦圈并迅速成为"叁辅冠族",进而成为与李、武、杨这叁个与唐皇室有血缘关系的士族并驾齐驱的一个豪门贵族。除此之外,在武周时期,韦氏家族于科举、婚姻和经(本文来源于《乾陵文化研究》期刊2014年00期)
王伟[7](2012)在《唐代京兆韦氏与皇室婚姻关系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京兆韦氏是唐代重要的皇婚对象,其与皇室通婚体现出时间长、类型全和重点突出的特点。这既与韦氏身集经学世家、武力强宗、仕宦名族和科举新贵等特征于一身的家族地位有关,也与关陇士族尚冠冕的婚姻风尚有关,亦与官方士族标准的重新修订相联系,还受到特定阶段政治环境的影响。作为隋唐时期最重要的介质性婚姻家族,京兆韦氏与唐室通婚有助于减缓因改朝换代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使政局避免大起大落。联姻皇室对韦氏家族自身也有双重影响。(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2年01期)
汪仕辉[8](2011)在《唐代士族家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京兆韦氏、赵郡李氏、吴郡陆氏叁大士族为例,探讨唐代士族家学的衍变及其特点。京兆韦氏。西汉中期,京兆韦氏形成以鲁《诗》学为核心的家传经学,强调故训,学风纯笃,其家学的基本特征为“儒质”。从西晋至隋,“儒质”家学转变为“儒里武表”。唐前期,京兆韦氏家学以叁《礼》之学为主;唐后期,则以文辞之学为主。赵郡李氏。自西晋至北朝,在重视经学传承的同时,赵郡李氏也强调骑射、军功,形成“儒里武表”的家学特征。入唐以后则偃武修文,唐前期,在儒家礼法践履方面表现突出,到唐后期,文辞之学成为其家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吴郡陆氏。魏晋之际,吴郡陆氏形成了“儒文兼修”的家学传统。儒学方面,《易》、《礼》并重,但学风保守,南朝以降,学风趋于玄化;文学方面,则属于典型的南朝文学士族,文风也以讲究声律与辞藻为特征。入唐以后,《春秋》学成为其家学体系的新内容,学风也倾向于讲求义理;但到唐后期,儒家经学已不再是其家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文辞之学则居于主要地位。总之,唐代士族家学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儒家经学因素的弱化和文辞之学地位的上升,这一转变可以称之为士族家学的“文学化”。而这种“文学化”不仅反映出士族家传文化特征的变异,也成为士族走向消亡的一个表现。(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1-05-01)
孟祥娟[9](2010)在《隋唐京兆韦氏家族文学论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京兆韦氏家族是我国中古时期的重要士族之一。自西汉中叶登上历史舞台之后,韦氏家族以诗礼传家,绵延数百年长盛不衰。至隋唐时期,在家族整体发展繁盛、社会地位尊崇高贵的同时,仍然保持着经学传统与文史修养。韦氏族人多笃志好学,博涉文史,显示着家族在文化传承上的优势。以房支而论,韦氏家族在唐代房支茂盛,人物众多。逍遥公房、郧公房、阆公房、彭城公房、小逍遥公房、郿城公房、南皮公房、龙门公房、平齐公房等九大房共同创造了韦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历史,同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与文化特征。以文学论,韦氏家族涌现了韦应物、韦庄、韦承庆、韦嗣立、韦瓘、韦绚、韦述等知名文人,他们和其他一百余位文人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家族,在唐代文学家族中首屈一指,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另外,与韦氏家族有着姻亲关系的河东薛氏与河南于氏家族在文学上也有不俗的表现。(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4-01)
马建红[10](2010)在《隋唐关中士族向两京的迁徙——以京兆韦氏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中古士族的演变轨迹,毛汉光先生通过对地望不在两京一带的十姓十叁家士族的着房着支籍贯变迁的统计提出了"士族的中央化",但对于地望在两京一带的士族来讲,因为向两京的迁徙并不能完全通过籍贯的变迁体现出来,也就不能用"中央化"这一说法笼统地加以概括。通过以京兆韦氏为中心的考察,可以发现,关中士族向两京的迁徙尽管不能在籍贯上体现出来,但部分成员的家族重心已经逐渐转移至洛阳,而家族重心依旧在关中的入京成员的生活重心也逐渐转移至京城。关中士族在向两京迁徙的过程中,与地望不在两京一带的士族一样最终都逐渐脱离乡里,成为以京城为主要生活空间的纯粹官僚,所不同的是进程的快慢和时间的早晚。所以,关中士族向两京的迁徙尽管没有以"中央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其最终也没有避免随着唐王朝的灭亡而一蹶不振的命运。(本文来源于《南都学坛》期刊2010年02期)
京兆韦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界一般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家族或士族不宜选择隋唐时期,原因在于隋唐士族既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典型,又缺乏明清及近代家族丰富的谱录资料。而《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王伟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一书选择的京兆韦氏,不仅族大系长,而且颇具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京兆韦氏论文参考文献
[1].侯悦婷.西魏、北周京兆韦氏家族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李宜蓬.京兆韦氏:唐代家族研究范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3].赵旭.家族文学研究领域的新创获——《唐代京兆韦氏家族与文学研究》评介[J].长安学术.2016
[4].赵豫云,万秋霞.京兆韦氏:唐代地域文学和家族文学的典型标本[N].中华读书报.2016
[5].王伟.唐代京兆韦氏家族士族圈内婚姻研究[J].兰州学刊.2016
[6].王昊斐.论京兆韦氏家族与武周政权[J].乾陵文化研究.2014
[7].王伟.唐代京兆韦氏与皇室婚姻关系及其影响[J].北方论丛.2012
[8].汪仕辉.唐代士族家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1
[9].孟祥娟.隋唐京兆韦氏家族文学论考[D].吉林大学.2010
[10].马建红.隋唐关中士族向两京的迁徙——以京兆韦氏为中心的考察[J].南都学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