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银
摘要:数学教学中,数学定理(公式)的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定理(公式)教学就是精选习题引导学生运用定理(公式),要注意正用、逆用、变形用,使学生真正掌握定理(公式)潜在的应用,不局限原有的表面现象和现状,而是透表求里,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关键词:数学定理;分析;探求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定理(公式)的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如何搞好定理(公式)教学,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不能直接把定理(公式)的结论教给学生
要利用特例、借助实验、设计问题等各种手段,使学生自己通过动脑、动手,建立正确、清晰、深刻地印象,从中发现、猜想知识,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如在教学“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时,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桌和自备的两根直铁丝进行实验,把两根直铁丝看作课桌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当把其中的一根平移到这个平面外时,这条直线和平面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能马上回答:“平行”,从而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发现”了定理。
二、尽量探求多种推证方法
有些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方法具有典型性,代表了一类典型的解题方法和思想,同时有益于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所以对定理(公式)的推证,既有利于学生解题方法和思想的形成,又有利于巩固深化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如余弦定理的证明可利用解析法,即在已知的斜三角形上取一顶点的坐标原点,一边所在直线的坐标轴上建立直角坐标系,设三角形三边长和三角形在轴上顶点的坐标,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和两点间距离公式可推得。这里再现了解析法这一重要的解题方法,用到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距离公式。通过推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巩固了解析法,同时也复习了三角函数定义和距离公式。还可以在复平面内推证,即在复平面内利用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和向量的模来推证。在推出了定理(公式)的同时,学生复习了复平面、向量及其模的概念,复习了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
三、分析
推出定理(公式)后,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分析,使一些在内容或形式上相近或相似且易造成混淆的地方,通过分析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中明辨是非,发现事物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四、转换
即对几何定理(公式)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对代数定理(公式)探求它的几何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三合镇新站中学
邮政编码:56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