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蚯蚓毒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蚯蚓,重金属,趋避行为,毒害作用
蚯蚓毒性论文文献综述
章淼,肖洪文,胡伟,彭剑飞[1](2019)在《土壤重金属对蚯蚓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蚯蚓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毒害。本文在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重金属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包括:重金属对蚯蚓行为和机体组织产生的影响,重金属对蚯蚓的急性毒性作用。通过该研究,以期优化蚯蚓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05期)
马丽丽,陈微秋,高雨轩,武灵瑶,张贤胜[2](2018)在《蚯蚓对叁种芳烃有机磷阻燃剂的毒性响应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酶活性对叁种芳烃类有机阻燃剂(aryl-OPEs)的毒性响应效应。结果表明: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对磷酸叁苯酯(TPP),磷酸叁甲苯酯(TCP),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EHDP)的毒性响应各不相同,其中,SOD活性被TCP和EHDP诱导增加,而在TPP胁迫下,先增加后降低。CAT活性在TPP、TCP和EHDP低浓度下抑制高浓度下诱导。MDA含量在EHDP胁迫下,持续增加,而在TCP和TPP低浓度下抑制高浓度下诱导。(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8年12期)
杨晓霞,龚久平,张伟,张雪梅,朱金山[3](2019)在《基于代谢组学指标的土壤亚致死剂量汞对蚯蚓的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暴露于亚致死剂量(1.0、5.0、25.0 mg·kg~(-1))汞污染土壤中4周,以蚯蚓个体(致死率、体重增长率)及小分子代谢物(代谢组)为指标研究其对汞的动态毒性响应,并采用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A-DA)对暴露组及对照组的代谢物进行分类,进而识别潜在的标记物.结果表明,蚯蚓对汞的吸收尚未达到稳态,蚯蚓体内代谢物的响应依赖于暴露剂量及暴露时间.暴露1周时,蚯蚓体重略有增长但不显着;最低暴露剂量(1.0 mg·kg~(-1))导致蚯蚓体内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组氨酸、酪氨酸、5-氧脯氨酸、2-脱氧肌苷显着低于对照水平,柠檬酸、肌苷酸与腺苷在5.0、25.0 mg·kg~(-1)剂量下显着高于对照水平;暴露4周时,最高暴露剂量(25 mg·kg~(-1))显着抑制了蚯蚓的生长;汞添加组的蚯蚓体内谷氨酸、酪氨酸、马来酸、2-脱氧肌苷水平显着低于对照.上述代谢物对汞的动态变化表明它们可作为潜在生物标记物,用于诊断土壤汞污染.对代谢途径分析发现,1.0~25.0 mg·kg~(-1)汞即可破坏蚯蚓正常氨基酸代谢、叁羧酸循环,扰乱能量代谢,对蚯蚓产生氧化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个体水平的受试终点,代谢组学指标比个体水平指标能更敏感地响应较低剂量汞,是土壤汞污染生态毒性效应诊断的有效指标.另外,本研究结果可为土壤汞污染的风险评估及相关环境标准的修订提供大量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馥雯,罗启仕,王漫莉,冉雨灵,陆强[4](2019)在《铬污染土壤稳定化处理对蚯蚓的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浸出毒性测试是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处理效果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不能准确反映稳定化处理后土壤的生物毒性变化.本研究以多硫化钙(CPS)稳定化处理的电镀厂铬(Cr)污染土壤为对象,以赤子爱胜蚓为指示生物,研究评估土壤稳定化处理的生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Cr污染土壤中,随着CPS投加量的增加,蚯蚓的毒性效应逐渐减弱随后增强.高浓度Cr污染土壤经过CPS稳定化处理后仍然具有明显的生物毒性,CPS与土壤中Cr(VI)投加比(物质的量比,下同)为3时土壤浸出毒性虽满足浸出标准,但对蚯蚓的7 d致死效应高达100%,且暴毒期间出现肉眼可见的外部形态变化,回避率为83.3%,在暴毒第5 d时蚯蚓体内总Cr含量为20.9 mg·kg~(-1).CPS对蚯蚓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作用,在不含Cr污染的对照组土壤中,CPS投加量与稳定化处理Cr污染土壤中稳定化药剂投加比为5相同时,蚯蚓的7 d急性毒性致死率为100%.蚯蚓的致死率和外部形态变化可快速直观地反映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可为土壤稳定化处理的安全性与生物毒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邵宇婷[5](2018)在《不同碳链长度咪唑硝酸盐离子液体对蚯蚓急性毒性与氧化应激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一种能够在室温下以液态出现的、由阴阳离子组合而成的物质,拥有制备简单、热稳定性极高、不挥发、溶解能力强、电导率高等优点,在电化学、有机合成、催化反应、萃取分离等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离子液体良好的水溶性,其大量使用必然会导致大量离子液体进入水体与土壤中,并且大部分离子液体几乎不发生降解,能够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并对生物体造成影响,因此关于离子液体对生物体与环境的负面环境效应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由于离子液体结构多样,不同碳链长度、不同阳离子基团与不同阴离子种类均导致离子液体对生物不同的毒性效应,研究其毒性变化规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不同碳链长度离子液体的毒性变化规律,本实验选取五种不同碳链长度的咪唑硝酸盐离子液体[C_nmim]NO_3(n=4,6,8,10,12),研究其对蚯蚓(赤子爱胜蚓)的毒性影响,首先用人工土壤法与滤纸法测定了五种离子液体的急性毒性并计算LC_(50),初步确在此基础上进行亚慢性毒性实验(周期28 d),实验浓度设定为0、5、10、20、40 mg·kg~(-1)(人工土壤),分别在染毒的14 d和28 d,测定蚯蚓体内的活性氧簇(ROS)含量、抗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解毒酶(GST)活性、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DNA损伤程度(彗星实验所得尾距值OTM),同时评价五种离子液体对蚯蚓的毒性效应,比较不同碳链长度离子液体在生物体内的毒性大小规律,为今后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帮助建立离子液体环境友好结构数据库。通过本实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五种离子液体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_(10)mim]NO_3<[C_(12)mim]NO_3<[C_4mim]NO_3<[C_6mim]NO_3<[C_8mim]NO_3。起初,随着碳链长度逐渐增加,当碳链长度小于8时离子液体毒性变化规律符合“烷基链效应”;当碳链长度大于10时,离子液体毒性却反而下降,表现“截断效应”;(2)蚯蚓体内的ROS含量随着离子液体毒性增加(染毒时间延长、染毒浓度增加或离子液体本身毒性增加)而逐渐增加,在本实验中,暴露于[C_8mim]NO_3之后蚯蚓体内ROS含量变化最大;(3)当ROS积累过多时,蚯蚓体内抗氧化酶系统(SOD、CAT和POD)和解毒酶GST均发生活性的变化,并且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说明机体此时产生氧化胁迫,在本实验中,暴露于[C_8mim]NO_3之后,蚯蚓体内各个酶活性变化最强烈;(4)随着ROS在蚯蚓体内不断积累,蚯蚓体内尚未被清除的过量ROS能够与脂质、蛋白质、DNA等大分子结合,,导致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造成机体氧化损伤。几乎所有处理组内蚯蚓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在本实验中,暴露于[C_8mim]NO_3之后,蚯蚓受到的氧化损伤最为剧烈;(5)在人工土壤中,本实验所选用的五种离子液体在整个实验周期内能够保持稳定,[C_8mim]NO_3的10 mg·kg~(-1)染毒处理组离子液体在整个实验周期内含量变化最大,变化率为7.39%,其余各处理组离子液体28 d内的含量变化均小于此。(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2)
高健鹏[6](2018)在《酞酸酯DMP、DOP和BBP对蚯蚓的氧化损伤及遗传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酞酸酯(phthalatic acid esters,PAEs)又称邻苯二甲酸酯,一类重要的环境毒性有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俗称“塑化剂”。由于酞酸酯与塑料基质之间是以范德华力结合的,所以比较容易从塑料中溢出,进而扩散到外界环境,从而对空气,水和土壤造成污染。残留在环境中的酞酸酯经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对生物的许多器官和组织造成损伤,进而引发毒性作用。本研究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BBP)为研究对象,选取赤子爱胜蚓为指示生物,将其暴露于DOP、DBP和BBP浓度为0、0.1、1、10、50 mg·kg~(-1)人工土壤中,染毒后第7 d、14 d、21 d、28 d取样测定。通过测定蚯蚓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POD)活性、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DNA损伤程度,从氧化损伤和遗传毒性的角度系统地评价了DMP、DOP和BBP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对以后全面认识DMP、DOP和BBP对土壤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提供了数据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叁种酞酸酯染毒处理,均可导致蚯蚓体内ROS含量的增加,从而对蚯蚓造成氧化胁迫;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同一染毒浓度处理组中蚯蚓体内的ROS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经DMP、DOP和BBP染毒处理,在同一染毒周期,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蚯蚓体内解毒酶GST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随着染毒时间的推移,同浓度染毒处理组GST活性降低趋势,实验后期,染毒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不大。(3)在DMP、DOP和BB的暴露下,蚯蚓体内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均表现出被激活或被抑制,蚯蚓抗氧化酶的变化,表明了蚯蚓机体在对抗外界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4)DMP、DOP和BBP染毒期间,在同一染毒周期内,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蚯蚓体内MDA不同程度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同浓度处理组,DMP高浓度处理组MDA出现先增加后减少,DOP高浓度处理组出现增加-减少-增加趋势,BBP对MDA活性的激活效应主要表现在第7 d,之后与对照组整体差异不显着。(5)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表明,在染毒周期内,DMP、DOP和BBP均能够导致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且随着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的增加,DNA损伤程度不断增加。(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2)
卢杰,宁寻安,梁洁莹,蔡华玲,孔敏仪[7](2018)在《印染污泥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珠叁角地区4种印染污泥(textile dyeing sludge,分别记为TDS1、TDS2、TDS3、TDS4)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化学分析方法评价印染污泥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态风险,进一步采用蚯蚓作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印染污泥的实际生态毒性效应.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印染污泥进入环境后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4种印染污泥中PAHs的平均含量为(2.233±1.868)ng·kg~(-1).蚯蚓毒性试验表明4种印染污泥对蚯蚓的半数致死浓度(14 d)分别为TDS1:185.7 g·kg~(-1)、TDS2:247.7 g·kg~(-1)、TDS3:177.6 g·kg~(-1)、TDS4:297.5 g·kg~(-1);TDS3印染污泥对蚯蚓体腔细胞溶酶体中性红停留时间抑制率在污泥浓度为100 g·kg~(-1)时达到25.4%,在400 g·kg~(-1)时达到96.8%;蚯蚓行为回避试验对4种印染污泥的回避阈值分别为TDS1:80 g·kg~(-1)、TDS2和TDS4:120 g·kg~(-1)、TDS3:40 g·kg~(-1);印染污泥对蚯蚓生态毒性与污泥中PAHs有关.本研究对印染污泥进入环境后的生态风险评估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王晓菲,薛一,刘长莉[8](2017)在《恶霉灵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及其蛋白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恶霉灵(3-羟基-5-甲基异恶唑)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及其对蚯蚓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滤纸接触法进行不同浓度恶雾灵对蚯蚓的毒害作用试验,并测定蚯蚓体内蛋白含量。[结果]蚯蚓在接触农药时有明显反应,染毒48 h恶霉灵对蚯蚓半致死浓度(LC_(50))为2.455 g/L,不同浓度农药处理结果存在显着差异(P<0.05)。各种浓度的恶霉灵处理24 h后,蚯蚓体内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处理48 h后呈现出升高、降低、再升高的变化。并且用同一个浓度处理24、48 h后,其体内蛋白质含量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恶霉灵对蚯蚓具有毒害作用,且受到的毒害程度随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加重。蚯蚓在染毒后体内蛋白质的含量发生一定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34期)
毛连纲,张兰,张燕宁,蒋红云[9](2017)在《熏蒸类药剂对蚯蚓急性毒性评价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业生产中,熏蒸剂一般用于作物种植前土壤处理,用于防治土传的病原真菌、细菌、线虫及杂草种子等,可以有效解决土壤的重茬难题。近年来,熏蒸剂在我国保护地蔬菜和高附加值作物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熏蒸剂作为易挥发性或能够产生易挥发性物质的一类特殊农药,其对土壤环境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问题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蚯蚓是土壤生态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环节动物,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土壤环境指示生物,其对外源物质的毒性反应已成为OECD、ISO和EEC等国际组织推荐的判定污染物危害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参考因素。吴声敢等(2011)尝试采用现有的试验方法评价熏蒸剂氯化苦(Pic)对赤子爱胜蚯蚓的急性毒性,初步评估Pic对其存在急性毒性风险,建议田间应用时采取适当的风险降低措施。但由于现有的评价方法采用的试验装置均为非密闭的,不适用于易挥发性物质。因此,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熏蒸剂对蚯蚓的毒性效应,有必要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改进。本研究以赤子爱胜蚯蚓为模式指示生物,在密闭干燥器中分别以人工土壤和自然土壤为培养介质,通过研究蚯蚓存活与土壤湿度的关系,从而建立一套适于评价熏蒸剂对蚯蚓急性毒性的评价方法。人工土壤参照GB/T 31270.15—2014规定的组方配制,分别为10%泥炭藓、20%高岭土、68%石英砂、2%碳酸钙;自然土壤采集自北京昌平唐家岭一处非耕地块,此地块已连续多年未施用过农药或化肥,采集的土壤剔除大的石块和杂物,过2mm筛后风干备用。人工土壤试验具体操作为:在容积为2.5L的干燥器中放入干重为500g的人工土壤,按照不同湿度梯度依次设置100%、80.0%、64.0%、51.2%、41.0%、32.8%和26.2%的最大田间持水量(WHC)的系列试验处理,每个湿度处理重复4次,每个处理放入蚯蚓10条(每条重量为300~600mg);然后设定环境条件为光照强度400~800 lx,温度(20±1)℃;之后分别于处理2W、4W、6W和8W后调查蚯蚓的存活情况;最后将蚯蚓存活率与土壤相对湿度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处理一定时间后蚯蚓密闭条件下正常存活(死亡率低于10%)的适宜湿度范围。自然土壤试验采用类似试验处理进行。本研究目前的主要结果为:①在室内试验条件下,人工土壤和自然土壤在4W时保证蚯蚓正常存活(死亡率低于10%)需要的土壤湿度范围分别为26.9%~86.4%WHC和66.2%~84.3%WHC:②人工土壤和自然土壤保证蚯蚓正常存活的最佳土壤湿度分别为75%WHC和55%WHC。由于熏蒸剂的挥发性,建议药剂处理后只在2W时开启密闭装置对蚯蚓的存活情况进行调查。下一步,我们将选择现有的熏蒸剂品种对上述两种改进的方法进行应用和验证,以期将来可以为评价熏蒸类药剂对蚯蚓毒性效应提供一套科学合理而又准确可靠的标准方法。(本文来源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1-08)
刘修园,赵海刚,陈志厚,林勇,林伟[10](2017)在《氟虫双酰胺对蚯蚓的生化毒性与细胞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酰胺类杀虫剂已成为全世界第4大类最常用的杀虫剂,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关于双酰胺类杀虫剂生态毒性评估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为探究双酰胺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作用,选取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典型双酰胺类杀虫剂氟虫双酰胺对非靶标动物蚯蚓的生化毒性和细胞毒性以及其在人工土和蚯蚓体内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在人工土壤中十分稳定,在整个暴露期间氟虫双酰胺的浓度变化不超过20%。氟虫双酰胺在蚯蚓体内的含量随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在染毒浓度为0.1和1.0 mg·kg-1的处理组中,氟虫双酰胺未对蚯蚓产生明显的氧化胁迫效应。在染毒浓度为5.0和10.0 mg·kg-1的处理组中,蚯蚓体内活性氧(ROS)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过量的ROS诱导蚯蚓体内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发生异常变化,并在蚯蚓体内造成了脂质过氧化、蛋白质羰基化和DNA损伤。研究表明,当土壤中氟虫双酰胺的浓度为5.0和10.0 mg·kg-1时可能会对蚯蚓产生很高的风险。此外,彗星实验对氟虫双酰胺诱导的氧化胁迫较为敏感,可以作为敏感生物标志物对氟虫双酰胺造成的土壤污染进行预警。(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蚯蚓毒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察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酶活性对叁种芳烃类有机阻燃剂(aryl-OPEs)的毒性响应效应。结果表明: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对磷酸叁苯酯(TPP),磷酸叁甲苯酯(TCP),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EHDP)的毒性响应各不相同,其中,SOD活性被TCP和EHDP诱导增加,而在TPP胁迫下,先增加后降低。CAT活性在TPP、TCP和EHDP低浓度下抑制高浓度下诱导。MDA含量在EHDP胁迫下,持续增加,而在TCP和TPP低浓度下抑制高浓度下诱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蚯蚓毒性论文参考文献
[1].章淼,肖洪文,胡伟,彭剑飞.土壤重金属对蚯蚓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9
[2].马丽丽,陈微秋,高雨轩,武灵瑶,张贤胜.蚯蚓对叁种芳烃有机磷阻燃剂的毒性响应效应[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
[3].杨晓霞,龚久平,张伟,张雪梅,朱金山.基于代谢组学指标的土壤亚致死剂量汞对蚯蚓的毒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9
[4].刘馥雯,罗启仕,王漫莉,冉雨灵,陆强.铬污染土壤稳定化处理对蚯蚓的毒性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19
[5].邵宇婷.不同碳链长度咪唑硝酸盐离子液体对蚯蚓急性毒性与氧化应激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8
[6].高健鹏.酞酸酯DMP、DOP和BBP对蚯蚓的氧化损伤及遗传毒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8
[7].卢杰,宁寻安,梁洁莹,蔡华玲,孔敏仪.印染污泥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
[8].王晓菲,薛一,刘长莉.恶霉灵对蚯蚓的毒性效应及其蛋白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
[9].毛连纲,张兰,张燕宁,蒋红云.熏蒸类药剂对蚯蚓急性毒性评价方法的建立[C].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10].刘修园,赵海刚,陈志厚,林勇,林伟.氟虫双酰胺对蚯蚓的生化毒性与细胞毒性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