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线性定常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RELS算法,未知模型参数,丢包率,辨识
线性定常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慧,孙书利[1](2018)在《网络化线性随机离散定常系统丢包率的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观测数据包存在丢失的网络化线性随机离散定常系统,研究了丢包率的辨识问题。利用一个满足伯努利分布的随机变量来描述丢包现象。通过模型转换,将对丢包率的辨识问题转化为对未知参数模型的辨识问题,应用递推增广最小二乘(RELS)算法对丢包率进行在线辨识。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新奇[2](2018)在《连续型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连续型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给出并证明了系统完全能控和完全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判断系统的完全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谭述君,周文雅,吴志刚[3](2015)在《线性定常系统非齐次两点边值问题的扩展精细积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求解非齐次线性两点边值问题的高精度和高稳定的扩展精细积分方法(EPIM).首先引入了区段量(即区段矩阵和区段向量)来离散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建立了非齐次两点边值问题基于区段量的求解框架.在该框架下,不同区段的区段量可以并行计算,整体代数方程组的集成不依赖于边界条件.然后引入区段响应矩阵来处理两点边值问题的非齐次项,导出了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正/余弦函数及其组合函数形式的非齐次项对应的区段响应矩阵的加法定理,结合增量存储技术提出了EPIM.对具有上述函数形式的非齐次项,该方法可以得到计算机上的精确解,一般形式的非齐次项则利用上述函数近似求解.最后通过两个具有刚性特征的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15年11期)
万军,赵不贿[4](2014)在《线性定常系统的Petri网解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Petri网与现代控制理论相结合,应用于连续系统的性能分析如可控性、可观性和稳定性等已日益普遍,但Petri网应用于系统的解耦控制研究很少.提出了广义连续自控网系统的形式化定义,描述了线性定常系统的广义连续自控网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广义连续自控网系统模型与状态空间描述的等效性.基于状态反馈动态解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利用Petri网模型结构实现线性定常系统解耦控制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图的遍历算法,可有效的判断系统的可解耦性以及实现解耦控制律,避免了传统解耦控制方法中计算所需的大量矩阵运算.最后给出了两个具体的应用实例.(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4年09期)
张萍[5](2014)在《SISO线性定常系统中求取传递函数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任意一个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本前提是系统的数学模型,而在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中常用的叁种数学模型分别是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方块图。由于微分方程的直接求解比较困难,因此又引入了传递函数的概念。本文主要介绍两种最基本的求取传递函数的方法,一种是利用微分方程法求取,另一种是利用复阻抗法求得,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4年17期)
李信栋,苟兴宇[6](2014)在《多输入多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稳定裕度的分析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求解问题,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回差阵奇异值法这一计算方法,并得到其解决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的稳定裕度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基于系统回差阵的稳定裕度改进方法;一种是在有限条件下利用矩阵的特征值代替奇异值来建立与稳定裕度关系的策略,另一种是利用系统逆回差阵的行列式,通过求其奇异值来计算系统稳定裕度;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两种稳定裕度计算方法相比原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而且叁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大化的减小系统稳定裕度结果的保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4年01期)
张萍[7](2013)在《线性定常系统参考输入下稳态误差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系统的分析、设计中,稳态误差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反映了系统的精度。为了分析方便,通常把系统的稳态误差分为由给定输入引起的稳态误差(称为给定值稳态误差)和由扰动输入引起的稳态误差(称为扰动值稳态误差)。本文主要研究线性定常系统在参考输入下稳态误差的计算,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博览》期刊2013年12期)
张亚飞[8](2013)在《线性定常系统极点配置问题算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线性定常系统中,系统稳定性和响应的快慢完全取决于系统的极点,如果系统状态矩阵的特征值对其元素的变化不敏感,那么该系统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价值。本文基于正规矩阵特征值对其元素的变化不明显的特性,以状态反馈为手段研究了线性定常系统极点正规配置,提出了线性定常系统状态反馈极点正规配置算法,通过收敛的数值迭代方法,迭代出期望正规矩阵,根据系统对期望极点可正规配置的充要条件,得出矩阵方程,然后求出反馈控制矩阵的一般形式,并通过数值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文中又提出了基于带位移反幂法的状态极点配置算法,利用带位移的反幂法求出期望极点矩阵的各特征值所对应的达到机器精度的特征向量,然后选定一酉矩阵,再与所求出的特征向量矩阵相乘组成新的酉矩阵,再使闭环系统状态反馈矩阵酉等价于期望极点集矩阵,从而状态反馈矩阵具有给定的期望特征值且为正规矩阵,完成状态反馈极点正规配置,进而线性定常系统达到满意的鲁棒性能和响应速度。最后求出反馈控制矩阵,并且给出了带位移反幂法状态反馈极点配置算法的详细推导过程和数值实例,保证了算法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3-12-01)
许佳[9](2013)在《区间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区间不确定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以及在分数阶区间多项式中的推广,主要探讨利用区间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系统矩阵来验证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来源,区间不确定分数阶系统鲁棒稳定性的意义,已有的系统鲁棒稳定性的成果以及相关的概念。2.提出区间不确定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鲁棒稳定性条件。以矩阵摄动理论为基础,利用Lyapunov不等式找到Hermitian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在已有的系统鲁棒稳定条件的基础上,得到新的系统鲁棒稳定的条件。利用数值算例说明该条件的有效性。3.在第二章提到的系统鲁棒稳定性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区间不确定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鲁棒稳定的充分及必要条件。此方法相比上一章的方法减少了很大的运算量。最后利用数值算例验证结果的有效性。4.将区间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鲁棒稳定的充要条件推广到分数阶区间多项式中,通过对一般的分数阶区间多项式进行变换,构造出类似区间不确定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形式,得到一个与特征值相关矩阵,找出该多项式的特征值,从而判断出多项式是否鲁棒稳定。(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吴冬春[10](2013)在《线性定常系统的串联校正实验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介绍了串联校正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实验教学方法,得出结论只有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3年04期)
线性定常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连续型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给出并证明了系统完全能控和完全能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判断系统的完全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性定常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敏慧,孙书利.网络化线性随机离散定常系统丢包率的辨识[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8
[2].王新奇.连续型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谭述君,周文雅,吴志刚.线性定常系统非齐次两点边值问题的扩展精细积分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5
[4].万军,赵不贿.线性定常系统的Petri网解耦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4
[5].张萍.SISO线性定常系统中求取传递函数的两种基本方法[J].考试周刊.2014
[6].李信栋,苟兴宇.多输入多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稳定裕度的分析与改进[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4
[7].张萍.线性定常系统参考输入下稳态误差的计算[J].自动化博览.2013
[8].张亚飞.线性定常系统极点配置问题算法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9].许佳.区间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鲁棒稳定性[D].电子科技大学.2013
[10].吴冬春.线性定常系统的串联校正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