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动阈值夺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心室起搏百分比,起搏器寿命
自动阈值夺获论文文献综述
黄琴,钟一鸣[1](2018)在《心室比例在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心室比例(Ventricular Proportion,VP)在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程控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程控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室比例(VP)进行测定,以50%为标准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VP值≥50%,B组患者VP值<50%。所有患者均按AC打开和AC关闭至最适组程控2次,对各组耗电量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A组患者AC打开组电压低于AC关闭至最适组(P <0. 05); B组患者AC打开组电压较AC关闭至最适组高(P <0. 05)。A组AC打开与AC关闭至最适比较ERI延长(1. 4±0. 5)年,B组AC打开与AC关闭至最适比较ERI缩短(1. 2±0. 3)年。结论采用VP心室起搏百分比对心脏起搏器的程控进行指导,可有效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改善起搏器的应用效果,临床价值显着,值得关注并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8年09期)
陈宗宁,赵渊,尹浩,黄飞,和清华[2](2016)在《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对使用寿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和不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心脏起搏器(VVI型)使用寿命,以总结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心脏起搏器对延长使用寿命的价值.方法将74例患者按照心脏起搏器是否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普通组心脏起搏器不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共48例,观察组使用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心脏起搏器,共26例,观察组患者的VVI型起搏器具备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能够在预设的时间内自动测量阈值并自动相应调整输出电压,保证以大于阈值0.3V的电压输出实现人工心脏起搏.比较2组的有关参数、使用寿命.结果 (1)普通组平均工作电压为(2.8±0.4)V,观察组平均工作电压为(1.1±0.4)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寿命为(12.59±0.55)a,普通组为(6.74±1.12)a,其使用寿命较普通组延长了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可以更好的保障起搏器的安全,在同等使用条件下,还可以延长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寿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司海龙,秦勤,陈刚,路雅茹,寇璐[3](2016)在《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观察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方式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VCM)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植入Zephyr5826起搏器患者102例,术后即刻将心室电极设置为双极感知、双极起搏以满足PDI测算刺激除极波下面积的设置需要,观察患者术后第1 d、7 d及1、3、6、12个月时VCM功能的开启情况及工作情况,并将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进行比较。观察随访患者有无胸大肌刺激、膈肌刺激及心悸感。结果:1例术后1个月时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余101例均随访12个月。随访期内102例均于术后即刻成功开启VCM功能。101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无胸大肌刺激、膈肌刺激等症状出现,6例(5.9%)因不能耐受每日阈值自动测试过程引起的心悸感于术后7 d时关闭VCM功能,之后随访时临时测试并记录VCM阈值。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临床符合率100%(临床符合定义为VCM阈值与手动测定阈值相差-0.125~+0.125 V)。VCM功能对其中1例患者术后第1d时阈值升高至2.125 V的情况亦能准确识别并自动调整输出为2.375 V。VCM功能开启时的心室起搏输出电压为(0.99±0.48)V(n=608),依焦耳定律算得,与普通电压起搏(2.5 V,0.4 ms)相比,VCM功能在心室起搏输出方面可节省84%的能量消耗,与高电压起搏(3.5 V,0.4 ms)相比,可节省92%的心室起搏能量消耗。随访期间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未见心室失夺获及感知不良。结论:Zephyr5826双腔起搏器通过新测算方法实现双极起搏模式下的VCM功能,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低能量起搏心脏,少数患者因无法耐受自动测试过程中的心悸感无法开启VCM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金华勇,张建明[4](2015)在《VVI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工作原理及心电图表现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起搏阈值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动态变化的数值,1972年Funke和Preston首先提出自动阈值夺获的设想,即起搏器自动搜寻起搏阈值,并以高于阈值较少的能量起搏心脏。但直到1992年,才由Hans schuller首次将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Auto Cupture,下称AC)的起搏器植入人体~([1])。现结合1例患者对VVI起搏器AC的工作原理及心电图表现做一(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5年05期)
金华勇,张建明[5](2015)在《VVI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工作原理及心电图表现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71岁,临床诊断:直肠恶性肿瘤术后,高血压病,植入VVI起搏器4年。起搏器设置的基本起搏周期1000ms,逸搏周期1200ms(图1),原图省略。VVI起搏器ER感知窗口未检测到起搏刺激产生的心室除极波并发放心室备用脉冲。心电图分析:该图为Ⅰ,Ⅱ导联同步记录,ECG示P波消失,代之大小不同的f波,R1、R3-R5起搏刺激后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为心室起搏心律,R6其前可见心室起搏信号,QRS形态呈室上性,为心室起搏信号与自身QRS波频率接近或相同,融合形成的伪心室融合波,R2心室起搏信(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6-25)
胡亚荣,徐彬锋,陈海军,刘虔铖[6](2014)在《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对比与适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心脏起搏器自动化进程中,除了安全性,节电及便利性也是起搏器应用中备受关注的焦点。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可自动测试心室起搏阈值。不同种类的起搏器,其自动夺获功能的原理不尽相同,且各有特点。本文对比了国内主要使用的叁大品牌起搏器,即美国Pacesetter、德国Biotronik和美国Medtronic的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在安全性、智能性、程控便利性及电极兼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蔡卫勋,刘晓健,孙华[7](2012)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工作原理及心电图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起搏器依赖的患者而言,起搏器正常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心室起搏。众所周知,心室的正常起搏需要一个稳定的起搏阈值。早年植入起搏器后,为了确保心脏持续有效地被起搏,通常需将起搏器输出电压设定为起搏阈值的2~3倍,这将消耗大量的电能,缩短了起搏器的寿命。近年来,许多起搏器设置了一些新功能,如自动阈值夺获功能(Auto Capture,简称AC),在保证起搏安全性的前提下,以仅略高于起搏阈值的输出电压工作,从而大大节省了电能,延长了起搏器的使用寿命。由于AC功能有其特殊的运作过程,使心电图的表现呈多样化和复杂化。本文旨在介绍双腔起搏器AC功能的工作原理及各种心电图表现,以期达到正确诊断的目的。(本文来源于《2012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6-28)
盛建龙,王晓晨,许邦龙,胡章乐,吴继雄[8](2010)在《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植入术后参数变化及起搏器安全性。方法:植入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患者40例,观察起搏器植入术中、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起搏阈值、阻抗、心腔内R波幅度、ER波振幅及心室极化电位、起搏阈值曲线、输出电压参数,并行动态心电图观察有无心室起搏失夺获。结果:心室起搏阈值于术后1周达最大值,由术中的(0.43±0.08)V到术后1周的(0.73±0.22)V,1周后阈值逐渐下降并稳定。术后起搏器的平均输出电压一般在0.73~1.06V,明显低于常规起搏器输出电压程控水平(约2.5~4.5V)。在患者程控随访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过程中,所有未夺获心室的脉冲后均有后备起搏脉冲出现,无失夺获现象。术中ER波幅值与R波幅度未有相关性。结论: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可根据阈值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可减少起搏器电池能量消耗,况且低输出电压状态下工作是安全可靠的。术中ER波振幅测试对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是必须的,因为术中ER波振幅与R波幅度不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0年32期)
张疆华[9](2009)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动态观察在植入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后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阻抗以及心室起搏比例,以期对具有ACM、VCM、Av search+功能起搏器的工作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已植入Enpulse系列起搏器的76名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观察并记录心房、心室的起搏阈值、阻抗以及心室起搏比例等。结果:心房ACM测试的阈值、心室VCM测试的阈值与手工测试的阈值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在起搏器植入后的随访中,心房阈值于植入一月后有下降趋势,心房阻抗未见有明显变化。心室阈值在随后的临床随访中无明显变化,但心室阻抗于植入后2-6个月时有下降趋势。同时具有Av search+功能的双腔起搏器相对于普通双腔起搏器明显的减少了心室起搏比例。结论:具有ACM与VCM功能的起搏器能精确的测试心房、心室的起搏阈值,并以较小的能量输出安全的起搏心房、心室,在随访中未见到有心房、心室阈值测试不出或无效起搏的现象;6个月的随访中未见到心房、心室的阈值、阻抗有明显、过大的变化;具有Av search+功能的双腔起搏器较普通双腔起搏器能有效的控制心室起搏比例。(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09-04-01)
张疆华,汤宝鹏[10](2008)在《心脏起搏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可以使起搏器以既安全又有效的低能量起搏心脏,从而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延长起搏器的寿命。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的电极已具备相当的兼容性。自动阈值夺获功能也被应用于ICD、CRT、心房自动阈值夺获等领域中的研究,均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自动阈值夺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和不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心脏起搏器(VVI型)使用寿命,以总结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心脏起搏器对延长使用寿命的价值.方法将74例患者按照心脏起搏器是否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普通组心脏起搏器不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共48例,观察组使用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心脏起搏器,共26例,观察组患者的VVI型起搏器具备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能够在预设的时间内自动测量阈值并自动相应调整输出电压,保证以大于阈值0.3V的电压输出实现人工心脏起搏.比较2组的有关参数、使用寿命.结果 (1)普通组平均工作电压为(2.8±0.4)V,观察组平均工作电压为(1.1±0.4)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寿命为(12.59±0.55)a,普通组为(6.74±1.12)a,其使用寿命较普通组延长了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可以更好的保障起搏器的安全,在同等使用条件下,还可以延长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寿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动阈值夺获论文参考文献
[1].黄琴,钟一鸣.心室比例在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院.2018
[2].陈宗宁,赵渊,尹浩,黄飞,和清华.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对使用寿命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
[3].司海龙,秦勤,陈刚,路雅茹,寇璐.以起搏除极积分刺激除极波检测法确认夺获与否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循环杂志.2016
[4].金华勇,张建明.VVI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工作原理及心电图表现1例[J].心电与循环.2015
[5].金华勇,张建明.VVI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工作原理及心电图表现1例[C].201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
[6].胡亚荣,徐彬锋,陈海军,刘虔铖.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对比与适应性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4
[7].蔡卫勋,刘晓健,孙华.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工作原理及心电图表现[C].2012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8].盛建龙,王晓晨,许邦龙,胡章乐,吴继雄.具有心室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0
[9].张疆华.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09
[10].张疆华,汤宝鹏.心脏起搏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