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裂缝预测论文-樊振光,王江锋

储层裂缝预测论文-樊振光,王江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储层裂缝预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维体振幅曲率,地震属性,裂缝预测,精细解释

储层裂缝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樊振光,王江锋[1](2019)在《基于叁维体振幅曲率属性的储层裂缝预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二维层曲率属性的储层裂缝预测近年来使用广泛,但也存在过于依赖人工层位追踪的缺点。本文提出的基于叁维体振幅曲率属性的裂缝预测可以在免于人工层位解释的情况下进行储层裂缝预测,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基于叁维体振幅曲率属性的裂缝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符合程度较高,是一种值得研究的裂缝预测属性。(本文来源于《冶金管理》期刊2019年15期)

叶艳[2](2019)在《储层裂缝高精度综合预测及含气性检测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及其突出的油气资源潜力,对油气的分布和渗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裂缝发育及分布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了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天然裂缝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裂缝的存在,提高了储层的渗透率。同时,裂缝发育程度决定着储层的分布规律。因此裂缝的空间展布规律的准确描述是储层有效评价的关键。但是由于裂缝复杂的发育机制和无规律可循的多变性分布,极大地增加了其识别和预测的难度。本论文以四川东北部某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为例,从充分利用迭前和迭后地震资料中包含的丰富的有效信息入手,结合钻测井资料和区域地质背景,着重研究基于地震多信息融合的裂缝综合预测方法,明确研究区目标层段裂缝地震响应特征、空间分布及发育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生物礁储层厚度预测和基于频率衰减属性的烃类检测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认识为研究区气藏稳定生产及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为类似气藏勘探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认识包括:(1)以强化裂缝地震响应机理研究为目标,开展地震资料目标处理和裂缝发育带地震响应正演技术研究。以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技术及复赛谱时频域动态反褶积高分辨处理技术为基础,对地震数据体进行迭后去噪及高分辨处理,为本次研究实现中、小尺度裂缝预测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MIVMAS地震正演模拟,针对不同类型断层模型,进行裂缝地震响应特征综合分析。通过钻井裂缝发育段不同属性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优选相干属性、曲率属性以及蚂蚁体为裂缝发育带地震响应敏感参数。(2)以迭后数据体时频域加权相干、分频相干、体曲率及分频蚂蚁体为基础,裂缝体融合为手段的裂缝预测与表征技术。实现了中小尺度裂缝精细刻画,认为裂缝主要发育在大断裂及构造褶皱带,东部斜坡带裂缝亦有发育,总体发育程度降低。利用属性融合技术,将不同尺度裂缝预测数据体融合成裂缝融合体,简化了裂缝综合评价流程。(3)以改进的迭前P波方位各向异性为核心的高角度小尺度裂缝预测技术。以地质构造走向为导向,改进了传统迭前P波方位各向异性方法的算法和流程,充分利用了速度的方位各向异性信息。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对陡倾角地层的适用性,并解决了部分迭后地震数据裂缝预测的误差(如L1井、L4井),裂缝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裂缝统计结果吻合率达到80%,验证了迭前P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的高准确性。以地应力分析为基础,应力场反演为手段的微裂缝地质分析技术。通过构造形变分析方法,采用构造应力场反演裂缝预测技术预测微裂缝系统发育的可能性,认为微裂缝系统主要发育在大断层及挠曲带附近。(4)分析不同方法获得的裂缝预测结果,结合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开展不同尺度裂缝综合评价。本次研究将裂缝尺度划分为大尺度、中小尺度和微尺度。结合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分析认为长兴组裂缝发育带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在西北部和东南部较为集中;大断裂发育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近北北东走向;次一级断裂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礁滩边缘地带,北部局部地区也有些许次一级断裂分布;研究区中北部和大断裂附近主要发育中断裂系统;小尺度断裂分布规律不明显,在研究区广泛发育。(5)基于多频成分非监督聚类的生物礁储层厚度研究。讨论并对比了四种用于薄层时间厚度估算的方法,认为不同时间厚度的地震道的振幅谱具有不同的曲线形态,它们之间的差异足以区分彼此。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组织映射SOM对地震道振幅谱进行非监督聚类,定性描述生物礁储层厚度,确定了生物礁储层的有利分布范围。(6)以地震波频谱衰减理论为基础,优选了有效频带宽度、频谱斜率、能量衰减、高阶统计量等含气性敏感参数。各频率衰减属性的计算不需要求取绝对Q值。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证明,几乎所有的属性与实际钻井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分析裂缝与含气性关系,厘清裂缝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寻找高产气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5)

周凯迪[3](2019)在《潜江凹陷页岩油储层裂缝地震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具有工业产量价值的页岩油大多数采出于裂缝性泥页岩。页岩储层不同于常规储层,低孔低渗的特性是勘探开发的一大难点,因此能作为油气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的裂缝就成为了页岩储层的研究重点。因为地震道集数据包含了地层裂缝的相关信息,现在预测裂缝的方法多是地震方法,比如AVO异常响应特征分析,相干分析、曲率分析等。其中相干分析和曲率分析是基于迭后数据体进行分析的,忽略了不少有用信息,故而预测出的裂缝发育展布不能分析出裂缝类型但在裂缝平面分布预测中还是有作用的。AVO技术是直接利用CDP道集数据进行分析。这就充分利用了多次覆盖得到的丰富的原始信息,但需要有一定的地质、测井和钻井数据的配合。另外AVO裂缝预测技术是基于严格的知识表达、且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的地球物理方法,因此对裂缝引起的AVO异常特征响应有比较数学的表达方式,这为裂缝的定量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以潜江凹陷王场地区为例,主要从叁方面入手:1、分析王场地区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发现王场地区裂缝发育主要受构造作用的影响。2、根据曲率分析、相干分析大致确定裂缝发育区域。3、根据研究区内实际测井资料对裂缝发育地层进行AVO正演研究,通过建立正演理论模型来具体分析裂缝引起的AVO响应特征,为裂缝预测提供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潜江凹陷页岩油主要在潜叁段,属于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邻层或夹层中的石油资源,这也造成了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勘探有利区以盐间泥岩、云质页岩供烃,自生自储,受盐岩区域封隔(封闭体系)、大量资源滞留在盐岩夹层中的特点。2、从裂缝发育的岩性因素分析中发现,构造裂缝受层厚影响较大,而水平层理缝受岩石脆性矿物成分影响较大,分析构造因素则发现王场地区主要发育有NE和NW方向两组张裂缝并主要受王场背斜和车档断层联合控制。3、运用AVO响应特征分析预测裂缝,主要把裂缝按产状分为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来分开分析。由于垂直裂缝测井数据丰富,垂直裂缝的纵、横波速度及密度直接从井震资料中读取,而水平裂缝相关资料缺少,只能建立物理模型计算纵、横波速度及密度。在此前提下对不同类型裂缝的密度这一敏感因素分别进行模拟,从PG交会图上发现,不管是何种裂缝随着裂缝的增加,P值为负且负向增加,G值为正且正向增加,反射系数随入射角的增大不断减小。4、分析含不同类型裂缝介质反射系数与入射角变化曲线可知,水平裂缝是在入射角越小不同裂缝引起的反射系数的差值越大,在变化图上的表现就是开口在0°,入射角越大越收敛,垂直裂缝则没有这种趋势。这为分辨储层裂缝类型提供了依据。5、对研究区地震属性(相干和曲率)进行分析,并得出裂缝发育的平面分布预测图。(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4-01)

袁兴赋,熊强青,王宾[4](2019)在《煤层气储层裂缝特征及叁维地震裂缝预测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煤储层中存在的裂缝既是煤层气产量的决定因素,又是地震波传播特征的重要诱因。认识煤层中裂缝的成因和类型,根据地震勘探原理,指出地震可识别的煤层裂缝类型,对裂缝进行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迭后叁维地震的多种裂缝预测方法,提取目标层不同类型的裂缝预测数据,然后通过数值处理,精细划定裂缝发育范围和裂缝级别,将层属性、体属性裂缝发育区分划分成四个等级。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这为煤层气的开发和提高煤层气产量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郭凯,范乐元,李洋,张明,张春伟[5](2019)在《阿姆河右岸H区块致密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综合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阿姆河右岸H区块卡洛夫—牛津阶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有效裂缝预测问题,综合应用岩心、成像测井、地震及测试资料,在分析裂缝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造应变模拟与地震体曲率属性相结合的有利裂缝带预测方法。首先由叁维构造应变模拟揭示受构造应变分布控制的裂缝发育区,经过分析发现应变强度高的褶皱枢纽带、陡前翼及陡后翼部位的裂缝发育程度(密度、长度与开度)明显优于应变强度低的缓后翼部位;然后通过井震标定优选地震体曲率属性并识别裂缝发育带,建立了构造应变与最大正曲率综合预测裂缝发育情况的方法,并指出高应变区的最大正曲率高值带为最有利的裂缝发育带,可形成优质裂缝型储层;最后根据已钻井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高应变区的最大正曲率高值带储层连通性好且生产压差低,单井产气量高且产水低,证明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9年01期)

周凯迪[6](2018)在《地震资料在储层裂缝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渗流通道和储集空间的裂缝在储层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从地震资料中识别预测裂缝只能利用地震几何属性,其比较成熟的方法就是相干分析法,曲率法。本文从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实际工区的地震资料对工区进行裂缝预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干分析法和曲率法在裂缝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8年34期)

胡伟光,易小林,范春华[7](2018)在《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大安寨段储层裂缝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裂缝发育对致密储层的孔渗性改善具有重大作用,是天然气能否富集、产出和高产的主控因素。在实际研究中,采用地震相波形分类技术及钻井资料对元坝地区的大安寨段进行地震沉积相研究,划分出研究区大安寨段的有利储层——浅湖亚相中的介壳滩相分布的大致范围。针对元坝地区大安寨段的裂缝型气藏,采用叁维地震相干分析、迭前P波方位各向异性检测等技术方法,对大安寨段中的介壳滩相进行裂缝发育带综合预测及评价,裂缝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较好,揭示该地区介壳滩相中的裂缝区域是今后的油气勘探重点。(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祖克威,程秀申,罗周亮,尹楠鑫,王楷[8](2018)在《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对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着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预测方法,以普光地区嘉陵江组为例,在统计研究区裂缝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分别利用构造曲率法、纵波宽方位各向异性法和有限元法对裂缝进行预测,比较各个方法预测结果和适用条件。对比结果表明:曲率法基于几何学理论,可以定性的分析裂缝发育强度,无法预测裂缝方位,该方法适用于基础资料较少、构造简单、褶皱发育的地区;纵波宽方位各向异性法是地球物理法预测裂缝的首选方法,可以直接反映有效裂缝的方位和密度,但是该方法适用于倾斜裂缝和高角度裂缝发育区,对地震资料质量和处理要求较高;有限元数值模拟法从正演角度再现了裂缝形成过程,计算分析裂缝的发育强度和方位,该方法需要对研究区裂缝形成机理认识充分,预测结果的精度取决于模型的精细程度。(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周阳,秦军,华美瑞,周晓舟,徐辰[9](2018)在《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裂缝识别及预测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153井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储层裂缝识别及预测的常用方法有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技术,主要应用于碳酸盐岩和砂岩储层,对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裂缝研究较少,目前缺乏有效的预测手段。以准噶尔盆地红153井区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为例,建立了一套集地质、地震、测井等技术手段于一体的砂质砾岩油藏裂缝定量表征方法。首先通过岩心、薄片等资料分析裂缝成因、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开展裂缝特征宏观描述,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岩心资料、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资料,建立特低渗透砂质砾岩油藏测井裂缝识别模式和解释模型,进行单井裂缝识别和预测;然后通过提取地震迭前各向异性,并结合地震资料、井资料及该区的沉积特征,开展裂缝密度、裂缝方位等规律预测;最后通过岩心、成像测井以及试油试采等资料对裂缝的识别和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应用结果表明,红153井区裂缝识别准确率达71.3%,地震迭前裂缝预测结果和实际生产情况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8年04期)

黄玉欣,胡望水,尹帅[10](2018)在《基于动态弹性力学模型的煤系致密砂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强非均质性煤系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效果,根据测井资料,利用动态弹性力学模型对该类储层进行裂缝预测。首先利用寻优算法及阵列声波测井资料获取岩石各模量参数,然后利用微分等效介质(DEM)理论模型计算岩石孔隙纵横比(α),进而对裂缝进行定量表征。单井裂缝预测结果与岩心裂缝实际发育情况的符合率较高,约为90%,表明利用DEM模型预测煤系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可靠性较高。在此基础上,根据测井资料,利用DEM模型对沁水盆地南部地区山西组Ⅱ砂组的裂缝平面分布进行了预测,裂缝预测结果与断裂性质、构造部位及岩心裂缝观察结果均较为吻合。研究表明,动态弹性力学模型适用于煤系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定量表征。(本文来源于《石油钻探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储层裂缝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及其突出的油气资源潜力,对油气的分布和渗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裂缝发育及分布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了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天然裂缝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裂缝的存在,提高了储层的渗透率。同时,裂缝发育程度决定着储层的分布规律。因此裂缝的空间展布规律的准确描述是储层有效评价的关键。但是由于裂缝复杂的发育机制和无规律可循的多变性分布,极大地增加了其识别和预测的难度。本论文以四川东北部某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为例,从充分利用迭前和迭后地震资料中包含的丰富的有效信息入手,结合钻测井资料和区域地质背景,着重研究基于地震多信息融合的裂缝综合预测方法,明确研究区目标层段裂缝地震响应特征、空间分布及发育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生物礁储层厚度预测和基于频率衰减属性的烃类检测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认识为研究区气藏稳定生产及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为类似气藏勘探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认识包括:(1)以强化裂缝地震响应机理研究为目标,开展地震资料目标处理和裂缝发育带地震响应正演技术研究。以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技术及复赛谱时频域动态反褶积高分辨处理技术为基础,对地震数据体进行迭后去噪及高分辨处理,为本次研究实现中、小尺度裂缝预测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MIVMAS地震正演模拟,针对不同类型断层模型,进行裂缝地震响应特征综合分析。通过钻井裂缝发育段不同属性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优选相干属性、曲率属性以及蚂蚁体为裂缝发育带地震响应敏感参数。(2)以迭后数据体时频域加权相干、分频相干、体曲率及分频蚂蚁体为基础,裂缝体融合为手段的裂缝预测与表征技术。实现了中小尺度裂缝精细刻画,认为裂缝主要发育在大断裂及构造褶皱带,东部斜坡带裂缝亦有发育,总体发育程度降低。利用属性融合技术,将不同尺度裂缝预测数据体融合成裂缝融合体,简化了裂缝综合评价流程。(3)以改进的迭前P波方位各向异性为核心的高角度小尺度裂缝预测技术。以地质构造走向为导向,改进了传统迭前P波方位各向异性方法的算法和流程,充分利用了速度的方位各向异性信息。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对陡倾角地层的适用性,并解决了部分迭后地震数据裂缝预测的误差(如L1井、L4井),裂缝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裂缝统计结果吻合率达到80%,验证了迭前P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的高准确性。以地应力分析为基础,应力场反演为手段的微裂缝地质分析技术。通过构造形变分析方法,采用构造应力场反演裂缝预测技术预测微裂缝系统发育的可能性,认为微裂缝系统主要发育在大断层及挠曲带附近。(4)分析不同方法获得的裂缝预测结果,结合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开展不同尺度裂缝综合评价。本次研究将裂缝尺度划分为大尺度、中小尺度和微尺度。结合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分析认为长兴组裂缝发育带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在西北部和东南部较为集中;大断裂发育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近北北东走向;次一级断裂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礁滩边缘地带,北部局部地区也有些许次一级断裂分布;研究区中北部和大断裂附近主要发育中断裂系统;小尺度断裂分布规律不明显,在研究区广泛发育。(5)基于多频成分非监督聚类的生物礁储层厚度研究。讨论并对比了四种用于薄层时间厚度估算的方法,认为不同时间厚度的地震道的振幅谱具有不同的曲线形态,它们之间的差异足以区分彼此。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组织映射SOM对地震道振幅谱进行非监督聚类,定性描述生物礁储层厚度,确定了生物礁储层的有利分布范围。(6)以地震波频谱衰减理论为基础,优选了有效频带宽度、频谱斜率、能量衰减、高阶统计量等含气性敏感参数。各频率衰减属性的计算不需要求取绝对Q值。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证明,几乎所有的属性与实际钻井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分析裂缝与含气性关系,厘清裂缝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寻找高产气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层裂缝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1].樊振光,王江锋.基于叁维体振幅曲率属性的储层裂缝预测应用研究[J].冶金管理.2019

[2].叶艳.储层裂缝高精度综合预测及含气性检测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9

[3].周凯迪.潜江凹陷页岩油储层裂缝地震预测研究[D].长江大学.2019

[4].袁兴赋,熊强青,王宾.煤层气储层裂缝特征及叁维地震裂缝预测应用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9

[5].郭凯,范乐元,李洋,张明,张春伟.阿姆河右岸H区块致密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综合预测[J].石油物探.2019

[6].周凯迪.地震资料在储层裂缝预测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8

[7].胡伟光,易小林,范春华.四川盆地元坝地区大安寨段储层裂缝预测[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8

[8].祖克威,程秀申,罗周亮,尹楠鑫,王楷.复杂碳酸盐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对比性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8

[9].周阳,秦军,华美瑞,周晓舟,徐辰.特低渗透砂质砾岩储层裂缝识别及预测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153井区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18

[10].黄玉欣,胡望水,尹帅.基于动态弹性力学模型的煤系致密砂岩储层裂缝预测方法[J].石油钻探技术.2018

标签:;  ;  ;  ;  

储层裂缝预测论文-樊振光,王江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