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断裂破坏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缘锁固段,直剪试验,端部岩桥,块体剥落
断裂破坏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秦昌安,陈国庆,郑海君,唐鹏[1](2019)在《端部岩桥直剪破坏试验及断裂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重庆鸡尾山岩质滑坡为代表的前缘"关键块体"型滑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研究"关键块体"前缘锁固段岩桥的破坏性质对滑坡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以鸡尾山滑坡地质条件为基础,在岩样端部预制不同长度边缘裂缝,填入软弱材料,形成软弱夹层节理,在不同法向压力下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了前缘端部岩桥的裂纹扩展规律、块体剥落特征信息和岩桥断裂条件,提出了临滑阶段剪应力变化率k值。试验结果表明:软弱夹层节理长度对岩桥破坏模式和块体剥落剧烈程度有重要影响,且端部岩桥越长,破坏前临滑阶段剪应力增速k值越小。端部岩桥破坏模式为剪切破坏、拉剪破坏和张拉破坏,且不同破坏模式决定了相同节理岩桥块体剥落的剧烈程度。岩桥块体剥落点与破坏点剪应力比值百分数平均值为79.5%~92.2%,且端部岩桥临滑阶段时间快慢依次为短节理慢、中间节理居中和长节理快。端部岩桥3种破坏模式满足一定断裂条件,且呈现出3个阶段和裂纹稳定扩展。通过本直剪试验研究揭示的端部岩桥破坏特征信息和断裂条件,可对前缘"关键块体"锁固段型岩质边坡失稳破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2期)
曹平,王华,靳瑾,郝瑞卿,范文臣[2](2018)在《渗透水压下孔洞裂隙砂岩断裂破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渗透水压作用下裂隙岩石断裂破坏的力学机理,制作了含不同裂隙倾角的中心孔洞裂隙砂岩试件,研制了渗透水压加压装置,并结合声发射系统进行有渗透水压作用和无渗透水压作用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特性揭示了试件加载过程中微裂隙压密、起裂、扩展和贯通破坏的4个阶段;渗透水压对试件的力学特性影响显着,试件的峰值强度明显低于无渗透水压作用的试件,降低程度最大超过20%,同时对应的峰值应变显着增加;渗透水压作用下的试件典型破坏特征随裂隙倾角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较小裂隙倾角[0°,30°)的试件破坏模式主要以拉伸破坏为主;裂隙倾角[30°,60°)的试件发生剪刀破坏;较大裂隙倾角[60°,75°]的试件更容易发生拉剪混合破坏.(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刘宇蛟[3](2016)在《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破坏与抗冲击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基材料是世界上应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工程材料。其主要缺点是抗拉强度低,脆性大,抗裂性能差。为克服上述缺点,采用“纤维复合化”的技术途径增强增韧水泥基材料,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本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通过不同种类不同体积率下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试件的抗折、弯曲断裂和抗冲击试验,研究了钢纤维种类和体积率对试件抗折强度、弯曲韧性、断裂韧度及冲击延性等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同时结合DIC全场水平应变总结、探究了钢纤维对水泥基材料增强增韧的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抗压试验和抗折试验表明,钢纤维对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改善效果有限,对抗折强度的改善效果较好,1.5%体积率下抗折强度可提高50%以上。压痕型钢纤维和端钩型钢纤维对水泥基体弯曲韧性的改善效果基本相同,最多可提高5.4倍。结合开裂荷载与试件的延性分析可知,压痕型钢纤维对试件开裂荷载和抗折强度的改善效果更优,端勾型钢纤维对宏观裂缝发展的阻滞效果更优。弯曲断裂试验表明,个体钢纤维对水泥基材料阻止裂缝失稳扩展能力的提高效果较好,同时可缓和试件裂缝尖端应变的集中。(2)抗冲击试验表明,钢纤维对水泥基材料的初裂冲击次数、破坏冲击次数提高幅度较大,对冲击能和冲击延性性能改善效果良好。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端钩型钢纤维对基体的增强增韧效果明显优于压痕型钢纤维。(3)应用DIC技术,以抗折试验中试件的表面应变云图变化规律为依据,将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受弯破坏过程分为微裂纹弥散扩展阶段、宏观裂缝开裂阶段、宏观裂缝发展阶段叁个阶段;以抗冲击试验中试件表面水平应变云图的变化规律为依据,分析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冲击破坏形态,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0%~1.5%),试件的应力重分布过程延长,开裂点选择位置增多,裂缝的发展变得缓慢曲折,裂缝的数量增多且宽度细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汪波,朱哲明[4](2014)在《共线裂纹在叁轴压缩下断裂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叁轴加载装置,试验研究了共线裂纹倾角和侧压力对试件强度和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试验所用材料为水泥砂浆,试件为带有预制贯穿共线裂纹的方形平板。同时为了定性地解释试验结果,采用了ABAQUS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裂纹倾角对于试件的强度有显着影响,大约在45°时其强度最低;围压对于试件的抗压强度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其抗压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低围压作用下次生裂纹从原始预制裂纹的尖端以较大的起裂角开始扩展,而高围压下裂纹的扩展更容易以平行于轴方向扩展。(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2014年08期)
胡少伟,胡亮[5](2014)在《混凝土Ⅱ型断裂破坏试验及其断裂韧度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混凝土Ⅱ型断裂破坏过程中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并确定混凝土剪切断裂韧度,制备了4组32件单边切口半边对称加载试件,利用特殊的加载方式在5 000kN压力机上对试件做了混凝土Ⅱ型断裂破坏试验,并描述了各个试件破坏时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Ⅱ型断裂破坏外加荷载—时间关系曲线、外加荷载—应变关系曲线、荷载—裂缝尖端滑移位移曲线、应变—时间关系曲线各有特点,所得单边切口半边对称加载试件能够实现混凝土的剪切断裂,且断裂韧度与初始缝长大小无关。(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4年02期)
焦金艳,丛佳月,郑飞[6](2013)在《有机玻璃断裂韧性破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有机玻璃的断裂韧性因子K值从测试条件和工艺配方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阐述。讨论了影响K值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条件因素,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完善了有机玻璃K值的测试条件。(本文来源于《玻璃》期刊2013年04期)
左宇军,马春德,朱万成,李术才,宫凤强[7](2011)在《动力扰动下深部开挖洞室围岩分层断裂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动、静组合加载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化的机制,在Instron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上对用石膏制作的深部洞室模型进行了动、静组合加载试验。为进一步分析动、静组合加载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层断裂化的力学本质,将动、静组合加载下深部巷道围岩近似视为若干个二维动、静组合加载试样的组合体,并用红砂岩试样进行了二维动、静组合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巷道轴向应力为最大主应力且大于一定值时,围岩会发生分层断裂现象;巷道轴向应力为最大主应力且与外部扰动应力迭加达到一定值时,围岩也会发生分层断裂现象;巷道直径越大,在相同的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更易发生分层断裂现象;相同直径的巷道,在不同的动、静组合加载作用下,巷道围岩分层断裂化程度不同,动、静组合应力迭加值越大,分层断裂化程度越严重;应力状态对试样裂纹扩展及分布方向起着主导作用,试样破裂面一般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在最小主应力面内),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深部巷道围岩存在形成破裂圈的应力状态,这样的应力状态可诱发巷道围岩分区破裂现象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岩石动力学专题研讨会资料之二》期刊2011-10-16)
左宇军,马春德,朱万成,李术才,宫凤强[8](2011)在《动力扰动下深部开挖洞室围岩分层断裂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动、静组合加载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化的机制,在Instron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上对用石膏制作的深部洞室模型进行了动、静组合加载试验。为进一步分析动、静组合加载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层断裂化的力学本质,将动、静组合加载下深部巷道围岩近似视为若干个二维动、静组合加载试样的组合体,并用红砂岩试样进行了二维动、静组合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巷道轴向应力为最大主应力且大于一定值时,围岩会发生分层断裂现象;巷道轴向应力为最大主应力且与外部扰动应力迭加达到一定值时,围岩也会发生分层断裂现象;巷道直径越大,在相同的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更易发生分层断裂现象;相同直径的巷道,在不同的动、静组合加载作用下,巷道围岩分层断裂化程度不同,动、静组合应力迭加值越大,分层断裂化程度越严重;应力状态对试样裂纹扩展及分布方向起着主导作用,试样破裂面一般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在最小主应力面内),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深部巷道围岩存在形成破裂圈的应力状态,这样的应力状态可诱发巷道围岩分区破裂现象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1年10期)
陈凯[9](2010)在《天然淡水冰断裂破坏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条件下冰的破坏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断裂。水工结构的极值静冰压力分析涉及在慢速率压缩下冰盖的极限破坏,为了确认断裂力学方法在这一研究中的适用性,需要通过实际观察了解相应的破坏过程、主导的冰力学行为、关键的材料性能参数等信息,为此需要对天然淡水冰的断裂破坏开展系统的试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任务是测定淡水冰的断裂韧度和名义弯曲强度,确认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开展冰盖压缩下的模拟破坏试验研究,确认主导破坏模式及其转变条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断裂韧度基本试验。采用标准尺寸叁点弯曲试件测定S1型湖冰的断裂韧度。试验温度为-2℃和-8℃,应变速率是6.25×10-5s-1、6.25×10-6S-1、6.25×10-7S-1。这是前人很少涉及的试验参数范围。共获得36组试验数据。结果显示,断裂韧度随加载速率降低和试验温度提高而增大,而切口深度对结果的影响不显着。第二部分: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研究。这是相关工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尽管大试件尺寸受到限制,采用等比例相似试件测得了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数据,给出了淡水冰Ⅰ型断裂的BaNant型的渐进匹配法尺寸效应函数。作为无切口对照组试件测量,得到了淡水冰的名义弯曲强度。第叁部分:压缩冰试件的模拟破坏试验。以现场冰盖破坏过程为模拟对象,采用叁种尺寸的原型冰压缩试件进行了系列的模拟破坏试验。试验中发现冰的破坏存在拉伸断裂、压缩型断裂及蠕变失稳等破坏模式,研究确认了加载速率、温度、偏心率、内部缺陷和预制裂缝等因素对破坏模式和极限载荷的影响。上述试验结果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为建立静冰力分析的理论与数值计算模型提供了试验证据和必要的参数。(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7)
付宏渊,孔祥兴[10](2008)在《不同支承条件水泥板的断裂破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支承条件下水泥板的断裂破坏规律,该文分别对两边简支、一边固定一边简支和一边固定一边自由3种情况下的水泥板进行了加载破坏试验,得出了相应的挠度与荷载关系,比较了不同支承条件下水泥板的挠度与破坏荷载的差异及相互关系,以此为依据探讨了不同支承条件下水泥路面的破坏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08年05期)
断裂破坏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渗透水压作用下裂隙岩石断裂破坏的力学机理,制作了含不同裂隙倾角的中心孔洞裂隙砂岩试件,研制了渗透水压加压装置,并结合声发射系统进行有渗透水压作用和无渗透水压作用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特性揭示了试件加载过程中微裂隙压密、起裂、扩展和贯通破坏的4个阶段;渗透水压对试件的力学特性影响显着,试件的峰值强度明显低于无渗透水压作用的试件,降低程度最大超过20%,同时对应的峰值应变显着增加;渗透水压作用下的试件典型破坏特征随裂隙倾角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较小裂隙倾角[0°,30°)的试件破坏模式主要以拉伸破坏为主;裂隙倾角[30°,60°)的试件发生剪刀破坏;较大裂隙倾角[60°,75°]的试件更容易发生拉剪混合破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断裂破坏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秦昌安,陈国庆,郑海君,唐鹏.端部岩桥直剪破坏试验及断裂条件[J].岩土力学.2019
[2].曹平,王华,靳瑾,郝瑞卿,范文臣.渗透水压下孔洞裂隙砂岩断裂破坏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8
[3].刘宇蛟.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破坏与抗冲击性能的试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6
[4].汪波,朱哲明.共线裂纹在叁轴压缩下断裂破坏特征的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J].混凝土.2014
[5].胡少伟,胡亮.混凝土Ⅱ型断裂破坏试验及其断裂韧度的确定[J].水电能源科学.2014
[6].焦金艳,丛佳月,郑飞.有机玻璃断裂韧性破坏试验研究[J].玻璃.2013
[7].左宇军,马春德,朱万成,李术才,宫凤强.动力扰动下深部开挖洞室围岩分层断裂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岩石动力学专题研讨会资料之二.2011
[8].左宇军,马春德,朱万成,李术才,宫凤强.动力扰动下深部开挖洞室围岩分层断裂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
[9].陈凯.天然淡水冰断裂破坏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10].付宏渊,孔祥兴.不同支承条件水泥板的断裂破坏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