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一借用动量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借用动量词,俄语背景学生,习得偏误,教学思考
一借用动量词论文文献综述
俞娟娟[1](2019)在《俄语背景学生汉语借用动量词习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有大量的量词,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借用动量词是量词下的一个小类,具体可以分为:借自名词、借自动词、借自离合词后一语素和动词重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教师对名量词和动量词讲解已十分详细,但大多数情况下,汉语教师会忽略借用动量词的相关用法。此外,对某些母语中没有量词的汉语学习者而言,掌握借用动量词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母语为俄语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因为其母语中有部分借用量词,所以在学习借用动量词时,易受到母语干扰等因素产生偏误。故本文将俄语背景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学生汉语教材和汉语大纲的分析,选取十个常见动量词:针、笔、刀、枪、眼、口、巴掌、头、脚、圈,以问卷的形式找出他们在习得汉语借用动量词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误,以及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文章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先总结借用动量词的两种基本构式“VP+数+量(+NP)”和“VP+NP+数+量”,再划分出其变式;通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中相关语料进行举例说明不同构式的中动词与数词的搭配特点、及宾语位置对句义的影响;其次分析汉语教材中出现的借用动量词与大纲之间的匹配程度,统计结果发现汉语教材与大纲的匹配度较低。第叁章是对安徽大学俄语背景学生的借用动量词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以图表的形式清晰的呈现初、中、高级学生习得差异及特点,再对问卷结果中出现的学生偏误进行原因分析。第四章是针对俄语背景学生习得借用动量词出现的偏误分析借用动量词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教材与大纲的不匹配、教师灵活性不足,学生对借用动量词的认知程度低,因而提出相关针对性的教学对策。最后一个部分是结语,对全文概述的内容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金升训(KIM,SEUNGHOON)[2](2018)在《韩国学生借用动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借用动量词一直是韩国学生汉语量词学习中的难点。本文以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借用动量词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不同类型汉语借用动量词义项与用法的基础上,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作为研究语料来源,对韩国学生汉语借用动量词偏误进行了统计,并分别分析了其误加、遗漏、误代、错序等不同类型偏误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发现,韩国学生借用动量词的偏误中,误代偏误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遗漏偏误,最后是错序和误加偏误,而母语负迁移作用、目的语内的负迁移、教材与教师以及学生的交际策略与学习策略不当是韩国学生习得借用动量词偏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此本文认为在使用对比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语言输出,同时加强语义知识方面的教学,通过课内课外的互动学习,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帮助韩国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借用动量词。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并对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第二部分是对现代汉语借用动量词义项及用法的分析,在这一章中本文分别阐述了名词借用为动量词、动词借用为动量词以及离合词借用为动量词的用法。第叁部分是对韩国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借用动量词情况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对韩国留学生习得借用动量词的偏误与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论文的第五部分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并在论文的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对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1)
于新鑫[3](2017)在《现代汉语借用动量词的转喻类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转喻参照点的选择人们倾向于将转喻理解为在同样的一个认知领域里面一个实体的概念作为具体然后提供到达另外一个实体概念的心智路径的认识运作过程。也就是说有两个关键点非常重要,一个关键点是转喻是在同一个领域中来进行运作的。第二个关键点是它必须通过激活或者其它的方式使其能够到达另外的一个地方中。(一)转喻与ECM对转喻来说,它必须要在同一个领域当中来进行运作,因此,在对转喻认知基础进行分析的时(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7年08期)
李翠玉(MIPANYA,PRAPHASIRI)[4](2017)在《泰国学生汉语借用动量词的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词丰富是现代汉语所具有的特点之一,借用动量词作为汉语量词的一种下位类别,是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类词,由于其在组合、语义、语用等方面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对于母语非汉语者而言是较难掌握的语法点,泰国汉语学习者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了解泰国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借用动量词的习得情况,本文首先采用中国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把借用动量词分为叁类:身体器官量词、工具量词、伴随量词。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份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借用动量词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对借用动量词的习得情况,归纳出偏误类型并分析偏误的成因。最后,为汉语借用动量词的教学以及为泰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7-05-11)
王艳滨[5](2016)在《现代汉语借用动量词的转喻类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用动量词是动量家族中开放的成员,通过转喻机制,从名词、动词等其它词类借用成员,实现对动作事件形象、适切的表达。本文通过自建的小型封闭语料,将其中的动量词分为因果类、伴随类、器官类、工具类、时间类及拷贝类六种类型。统计分析发现,它们在语料中出现的频次分布差异较大。笔者尝试运用转喻机制,并结合参照点理论和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对此进行阐释。该分析有助于人们对数量众多、类型庞杂的借用动量词有更加明晰的认识,从而加强动量词的使用效力。(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6年03期)
张媛,刘振前[6](2015)在《现代汉语“动词+借用动量词”构式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语料库研究结果表明,"动词+借用动量词"构式分为叁类,根据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动(+了/补)+动量短语"、"动(+了/补)+名/代+动量短语"、"动(+了/补)+动量短语+名"。本文对人体器官动量词"脚"进行了认知分析,认为叁者都是由原型及物构式派生来的。第一类构式受事论元省略,动作义突显,事件义弱化;第二类和第叁类构式是同一上位构式的变体,二者构式角色分布不同,是受事论元与动量短语竞争突显位置的结果。使用频率差异表明,借用动量短语更倾向于被名物化,做宾语,而补语功能相对次要,借用动量词的范畴化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突显某一具体语义角色上,而非量上。(本文来源于《山东外语教学》期刊2015年03期)
周艳妮[7](2015)在《汉语借用动量词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用动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中的一个小类,具有临时性、开放性的特点,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易出现偏误。虽然在本体研究方面借用动量词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借用量词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却比较薄弱,这就使得本体研究对留学生的习得偏误缺乏解释力。本文从借用动量词本体研究出发,根据借用动量词的特点预测了留学生可能产生的偏误,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调查问卷,考察了留学生习得借用动量词的情况。通过分析总结所搜集的语料,笔者探究了留学生借用动量词的习得情况以及产生偏误的种类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综述;第二部分基于借用动量词的本体特征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进行了偏误预测。这一部分还考察了四本对外汉语教材、两种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借用动量词的安排情况。第叁部分针对其中的高频率借用动量词以及借用动量词的本体特征设置了调查问卷,并对每大题作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分析。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所搜集的语料笔者发现留学生在习得借用动量词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四类偏误:误代、位置不当、遗漏、误加量词。进而笔者从语际迁移、语内迁移、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不当、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等角度挖掘了偏误产生的成因。最后一部分,笔者从偏误成因出发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借用动量词的教学对策。借用动量词的教学不仅要加强本体研究方面的研究、注重汉外对比,还要突出留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方式上多做尝试,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吴艳华[8](2014)在《汉语借用动量词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语动量词中,借用动量词作为其中一个类,它具有开放性、数量上具有能产性、而个体成员具有具体性等个性的特征,其是动量词里最有活力的一类。本文将借用动量词分为两大类,即借自名词的动量词和借自动词的动量词,借自名词的动量词还分为时间量词、身体器官量词、工具量词、伴随量词和离合词后一语素,借自动词的动量词有动词“跳、惊、捶”和重迭动词,并对它们进行了语义分析。从本文的第叁章开始,以来自叁所不同大学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一份借用动量词调查问卷,让初、中、高级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做同一份问卷,以考察不同学习阶段的留学生对借用动量词的习得情况,从而推测出各类借用动量词及其相关知识点大约在哪个阶段被留学生普遍习得。问卷包括选词填空、不定向选词填空、改正病句、词语组句四道大题。在总结出借用动量词在各阶段的习得情况后,针对留学生在习得时存在的问题,本文在第四章提出了对一些借用动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参考性建议,有正确认识借用动量词的重要性;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分组教学、语境与体态语结合教学;兼顾借用动量词所构成的动量结构教学;使用贴近生活的教学语料。并在最后部分设计了一份以“掌、脚”为例的借用动量词教学方案。(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4-04-18)
王燕晶[9](2012)在《近年来借用动量词研究概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动量词虽然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两大部类之一,但一直以来量词研究总是重名轻量。近年来,关于动量词的研究逐渐增多,通过整理可以发现,动量词的一个重要部分——借用动量词的研究也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但仍有待加强。(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2年07期)
李湘[10](2011)在《从实现机制和及物类型看汉语的“借用动量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汉语中的"借用动量词"及相关语言现象。首先对"借用动量词"的名实对应进行了考辨,指出"借用动量词"未必实现了量词的功能和身份,所谓"名词借用为动量词"其实是一种复现同指事件的表达策略;然后从动词的自反性类型着眼,厘清了"语素离析"和"工具转喻"两种实现机制的纠葛,并且结合事件的及物性特征分析了工具格名词表达动量的语义条件;最后探讨了"借用动量短语"和一般动量短语在语义指称、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论证"借用动量短语"可能具有的核心论元地位。(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1年04期)
一借用动量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借用动量词一直是韩国学生汉语量词学习中的难点。本文以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借用动量词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不同类型汉语借用动量词义项与用法的基础上,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作为研究语料来源,对韩国学生汉语借用动量词偏误进行了统计,并分别分析了其误加、遗漏、误代、错序等不同类型偏误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发现,韩国学生借用动量词的偏误中,误代偏误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遗漏偏误,最后是错序和误加偏误,而母语负迁移作用、目的语内的负迁移、教材与教师以及学生的交际策略与学习策略不当是韩国学生习得借用动量词偏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此本文认为在使用对比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语言输出,同时加强语义知识方面的教学,通过课内课外的互动学习,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帮助韩国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借用动量词。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并对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第二部分是对现代汉语借用动量词义项及用法的分析,在这一章中本文分别阐述了名词借用为动量词、动词借用为动量词以及离合词借用为动量词的用法。第叁部分是对韩国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借用动量词情况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对韩国留学生习得借用动量词的偏误与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论文的第五部分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并在论文的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对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进行了说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借用动量词论文参考文献
[1].俞娟娟.俄语背景学生汉语借用动量词习得分析[D].安徽大学.2019
[2].金升训(KIM,SEUNGHOON).韩国学生借用动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于新鑫.现代汉语借用动量词的转喻类型分析[J].唐山文学.2017
[4].李翠玉(MIPANYA,PRAPHASIRI).泰国学生汉语借用动量词的习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5].王艳滨.现代汉语借用动量词的转喻类型研究[J].外语教学.2016
[6].张媛,刘振前.现代汉语“动词+借用动量词”构式的认知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
[7].周艳妮.汉语借用动量词偏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
[8].吴艳华.汉语借用动量词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湖南大学.2014
[9].王燕晶.近年来借用动量词研究概说[J].青年文学家.2012
[10].李湘.从实现机制和及物类型看汉语的“借用动量词”[J].中国语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