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容量不足论文-谭平艳,郭皖北,邓琼,张蓉

血容量不足论文-谭平艳,郭皖北,邓琼,张蓉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容量不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典型嗜铬细胞瘤,持续性低血压

血容量不足论文文献综述

谭平艳,郭皖北,邓琼,张蓉[1](2018)在《以持续性低血压、血容量不足为表现的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因"发现右肾上腺肿块1年余"于2016年12月2日入住内分泌科。1年余前因结核性胸膜炎在当地县级医院住院治疗,行腹部B超声检查示:"右肝后叶可见一大小约41 mm×39 mm稍低回声占位:性质待定"。追问病史,无头晕、头痛、心悸、多汗、胸闷等不适,无高血压病史,入院前4天在本院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示:"右肾上腺区占位性病(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8年04期)

蒋术一,李琦,蒋宏岩[2](2017)在《血容量增减环的存在与“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吻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有余阴不足"是朱丹溪提出的中医着名论断,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现代医学解读。在整合医学思想的指导下,将现代医学的结论与中医的阴阳概念进行整合,我们提出了人体存在血容量增加环、减少环这一概念,在这一基础上,尝试了对"阳有余阴不足"论的科学解读。(本文来源于《医学争鸣》期刊2017年06期)

杨丽婷,吴承龙,章燕幸,李喜艳[3](2015)在《脑梗死患者血容量不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容量不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住院患者504例,通过血栓组与非血栓组的比较,制作尿素氮/肌酐比值、血浆渗透压、两者联合指标以及D-二聚体ROC曲线,计算上述指标临界值并比较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ROC曲线结果分析显示:入院第10~14天尿素氮/肌酐比值诊断LDV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0.727~0.848),最佳诊断切点为101.705,敏感性为58.0%,特异性为88.7%;血浆渗透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36~0.949),最佳诊断切点为305.77 mmol/L,敏感性为85.5%,特异性为90.8%;两者联合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37~0.952);D-二聚体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0.832~0.935),最佳诊断切点为3.055μg/L,敏感性为85.5%,特异性为82.1%。结论尿素氮/肌酐比值与血浆渗透压两者联合指标诊断LDVT优于D-二聚体,有利于LDVT早期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5年19期)

杨丽婷,吴承龙,章燕幸,李喜艳[4](2015)在《脑梗死患者血容量不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研究脑梗死患者血容量不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住院患者504例,通过血栓组与非血栓组的比较,制作尿素氮/肌酐比值、血浆渗透压、两者联合指标以及D-二聚体ROC曲线,计算上述指标临界值并比较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ROC曲线结果分析显示:入院第10-14天尿素氮/肌酐比值诊断LDV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0.727-0.848),最佳诊断切点为101.705,敏感性为58%,特异性为88.7%;血浆渗透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36-0.949),最佳诊断切点为305.77mmol/L,敏感(本文来源于《第十五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5论文汇编》期刊2015-04-10)

赵琴琴,赵蕊[5](2013)在《浅谈富马酸喹硫平致血透时血容量不足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对富马酸喹硫平不良反应的认识,以加强其安全用药的意识。方法报道一例富马酸喹硫平导致血透时血容量不足的案例,并对整个不良反应发生过程及其可能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给药初期以及中后期,富马酸喹硫平片均可导致血透时的血压下降,并且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比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的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和间歇腹膜透析(IPD)技术中的血压下降更加明显,出现该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拮抗肾上腺素a1受体有关。结论应重视富马酸喹硫平在血液透析中出现血容量不足的不良反应,以更加合理的指导富马酸喹硫平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用药。(本文来源于《2013年浙江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会议报告与论文汇编》期刊2013-06-27)

余炜,曾孝平[6](2011)在《麻醉术中绝对血容量不足临床监测告警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临床用麻醉监测告警系统采用的硬阈值算法对绝对血容量不足等并发症评价指标单一,误报率达75%的问题,研制了1个新的实时智能监测告警系统(real-time smart alarms foranesthesia monitoring,RTSAAM)。新系统包含2个诊断模块,一是血压变化告警模块(SPV模块),另一个是基于新算法的统计告警模块,该模块综合了血压、心率、脉量和呼气末CO2浓度等指标,能够提供足够的诊断支持信息,并可随时调节系统灵敏度。通过Kappa分析,在线和离线状态下新系统与麻醉师的诊断结果一致性分别为76%和81%,说明新系统对诊断术中的绝对血容量不足有效。(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8期)

廖媛晖[7](2008)在《血容量不足诱发心绞痛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1例血容量不足诱发心绞痛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因腹泻、呕吐1d,胸痛20min就诊。患者1d前不洁饮食后出现腹泻水样便10余次,伴呕吐胃内容物4次,20min前出现心前区疼痛,自行含服硝酸甘油0.6mg无缓解。既往有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本文来源于《实用全科医学》期刊2008年06期)

张启蒙[8](2007)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容量不足的异常生理信号》一文中研究指出干体重是指患者在体液正常状态下的体重,即在透析后既不存在水潴留,也没有脱水现象。自从1985年Auton等提出"干体重"的概念,使尿毒症需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水平衡有了客观指标,使尿毒症患者因透析过程中脱水过多导致低血压、休(本文来源于《中国血液净化》期刊2007年10期)

许海芳[9](2000)在《动脉收缩压随呼吸的变化及用于监测循环血容量不足的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控制性机械通气的病人,动脉收缩压变化的dDown成分能灵敏地反映低血容量,提供心室功能曲线,预测容量负荷时左心室的反应,较左心室舒张期末面积指数、肺小动脉压更能精确地反映心脏每搏指数。这种血压波形分析可用 于指导临床液体治疗及用药。(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期刊2000年04期)

胡振春,王毅[10](1999)在《血容量不足诱发心绞痛10例诊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 临床资料 1986年~1997年我科共诊治因血容量不足而致心绞痛患者10例:其中肠炎4例,因饮食不洁而导致,反复大量腹泻后出现心绞痛发作;腹部外科术后3例,因术前剧烈呕吐、术中出血失液、术后禁食胃减又未及时补充而造成血容量不足,出现心绞痛发作;糖尿病3例,心绞痛发生于糖尿病治疗期间因故停药后,且伴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血糖22~30mmol/L。以上10例反复口含硝酸甘油无效,其中3例加重,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均经大量补液纠正血容量及对症治疗,疼痛症状缓解。全部患者年龄55岁~74岁,既往均有典型较严重的劳力型心绞痛发作史,口含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1999年03期)

血容量不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阳有余阴不足"是朱丹溪提出的中医着名论断,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现代医学解读。在整合医学思想的指导下,将现代医学的结论与中医的阴阳概念进行整合,我们提出了人体存在血容量增加环、减少环这一概念,在这一基础上,尝试了对"阳有余阴不足"论的科学解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容量不足论文参考文献

[1].谭平艳,郭皖北,邓琼,张蓉.以持续性低血压、血容量不足为表现的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J].吉林医学.2018

[2].蒋术一,李琦,蒋宏岩.血容量增减环的存在与“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吻合[J].医学争鸣.2017

[3].杨丽婷,吴承龙,章燕幸,李喜艳.脑梗死患者血容量不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

[4].杨丽婷,吴承龙,章燕幸,李喜艳.脑梗死患者血容量不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关系研究[C].第十五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5论文汇编.2015

[5].赵琴琴,赵蕊.浅谈富马酸喹硫平致血透时血容量不足1例[C].2013年浙江省医院药学学术年会会议报告与论文汇编.2013

[6].余炜,曾孝平.麻醉术中绝对血容量不足临床监测告警系统的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2011

[7].廖媛晖.血容量不足诱发心绞痛1例报告[J].实用全科医学.2008

[8].张启蒙.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容量不足的异常生理信号[J].中国血液净化.2007

[9].许海芳.动脉收缩压随呼吸的变化及用于监测循环血容量不足的可能性[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

[10].胡振春,王毅.血容量不足诱发心绞痛10例诊治分析[J].临床荟萃.1999

标签:;  ;  

血容量不足论文-谭平艳,郭皖北,邓琼,张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