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蒙古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古学生,初级阶段,语音习得,偏误分析
蒙古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冯璐[1](2019)在《蒙古国初级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及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蒙古国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不论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与中国有越来越频繁的交流。随着全球“汉语热”的迅速发展,许多蒙古国学生也选择到中国留学。在蒙古国也有很多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现在蒙古国有叁个孔子学院,即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孔子学院、科不多大学孔子学院。除了孔子学院,有38所大、中、小学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为响应这一要求,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每年要向蒙古国派遣大量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及公派教师前去任教。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理论、偏误分析理论与中介语理论,通过对汉蒙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对比,预测出蒙古国初级学生在习得汉语语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偏误情况,进而设计出语音测试用卷,通过语音测试结果对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对蒙古国初级学生习得汉语语音的偏误情况做到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包括汉语辅音、元音、声调、语流音变。前人对蒙古国初级学生习得汉语语音的偏误研究大多只是针对汉语辅音和元音,以及少部分对汉语声调偏误的研究;本文语音测试对象是蒙古国本土初级汉语学习者,大多数没有到中国留学的背景,学习汉语之前没有接触过汉语语言环境。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简单讲述了本文选题的动机和意义、研究范围及语料来源,对汉蒙语音及蒙古国学生习得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研究综述做了简单概述,并大致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叁种理论基础。第二章分别对汉蒙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进行概述,重点对汉蒙两种语音的辅音、元音发音进行对比,并简单预测学生在习得汉语辅音、元音、声调、语流音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误现象。第叁章介绍语音测试用卷的设计以及调查结果,并分别对学生在习得汉语辅音、元音、声调、语流音变过程中的偏误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学生在语音测试中出现的语音偏误原因从母语、目的语、语言环境、学生个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基于学生在汉语辅音、元音、声调、语流音变测试中出现的偏误情况,分别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指出研究不足之处以及自己的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葛京晶[2](2019)在《蒙古国初级汉语水平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蒙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学习汉语的蒙古国人也越来越多。蒙古国科技大学作为蒙古国最好的理工类大学,与中国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也促使蒙古国科技大学学习汉语的学生日益增多。蒙古国学生所使用的母语为蒙古语,书写为西里尔蒙古文,属于表音体系的字母文字,因此汉字书写对蒙古国的学生来说相对较为困难,常常涌现出大量的书写错误。鉴于此,笔者以蒙古国科技大学初级汉语水平学生为例,对73份不同学生书写的自习作业(小作文)进行研究、归纳和总结,探究汉字书写偏误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每种偏误类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建议。本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为绪论,对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综述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章介绍了蒙古国科技大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汉语教学现状;第叁章主要对蒙古国科技大学学生汉字书写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分类,并对一些典型错误案例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造成各项偏误的原因;第五章针对不同偏误类型提出了教学建议。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观点以及建议能够对日后的对蒙汉字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减少蒙古国学生书写汉字时出现的错误。(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26)
永仪(MUNKHCHIMEG)[3](2019)在《蒙古国孔子学院学生汉字学习状况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蒙古国叁所孔子学院的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这些学习者的汉语学习背景、汉字学习态度、汉字学习策略等情况进行调查,探讨蒙古国孔子学院学生汉字学习的总体状况。本研究发现:一、在汉字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具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调查发现,由于学生很喜欢中国老师讲课,因而选择来孔子学院学习的人比较多。可以说,中国老师是影响被调查者汉字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在汉字学习策略方面,全体被调查者对纸质的字典使用很少,平时基本上不用纸质的字典。所以,他们的笔形、笔顺与部首策略及能力都很低,一般较重视字形,不重视笔顺规则。全体被调查者自我学习的意识并不强。相反,他们对老师的期待与信任比较高。叁、在汉字学习元认知策略方面,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汉字学习过程中的评估与调整水平较低,而且根据计划定期检查自己汉字学习情况的监控水平也很低。此外,我们发现,随着汉语水平提高,被调查者跟他人一起练习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独立学习汉字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论文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总结,提出结论以及对汉字教学的建议、未来展望。(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杨燕[4](2019)在《蒙古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能愿动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笔者在蒙古国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蒙古国学生在课堂上和日常交流中经常出现能愿动词使用错误的现象。因此,本文以蒙古国人文大学初级阶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他们使用汉语能愿动词的情况进行了具体了解。调查结果表明蒙古国人文大学初级阶段的学生在运用汉语能愿动词的时候出现了众多偏误,尤其是对汉语能愿动词的义和交叉义项难以把握,从而出现许多汉语能愿动词误用的现象。为了减少蒙古国学生使用汉语能愿动词时出现的偏误,同时也为了提高对外汉语中能愿动词的教学效率,本文根据蒙古国人文大学初级阶段教材中经常出现的汉语能愿动词,把“能、会、可以、想、要、应该、可能、肯”八个汉语能愿动词作为分析对象,探究蒙古国学生使用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际可行的教学方法。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叁个方面组成。绪论方面首先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然后对汉语能愿动词的本体及汉语能愿动词在对外汉语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正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蒙古国学生使用汉语能愿动词情况的调查以及人文大学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第二部分分析了蒙古国人文大学学生学习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类型,这部分通过对第一部分中调查结果的分析,把蒙古国学生学习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大致总结为四类:汉语能愿动词的语义混乱、汉语能愿动词的否定用法不当、汉语能愿动词的位置错误以及其他偏误;第叁部分探讨了产生能愿动词偏误的主要原因,即:能愿动词本身的难度,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学习者自身的态度、交际策略以及教学方法的影响;第四部分提出了蒙古国初级阶段学生学习汉语能愿动词的教学方法,包括加强对比教学、注重情景教学、合理设计练习题、总结归类常见的偏误以及完善教材中能愿动词的编写。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期望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论述。(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杨蔚云[5](2018)在《蒙古国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以蒙古国希望汉语中学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论证蒙古国学生在习得"就"字相关知识内容时所产生的偏误现象,探讨蒙古国学生学习时产生偏误的原因以及针对蒙古国学生的偏误现象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24期)
李润和[6](2018)在《写得少,才能写得好——从蒙古语授课学生书写汉字得到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教育界人士还是社会其他各界,人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孩子能写好字的越来越少,从中考卷、高考卷就可以看出,当前学生的汉字书写,既没形也没体,歪歪扭扭,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初中生或高中生在用母语符号书写,汉字书写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时刻了。一个中学生,汉字是他的母语文字,写了十多年,竟然连横平竖直这样简单的书写规范都做不到,究竟(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教育》期刊2018年11期)
婕妮(BAIGALMAA,DAVAANYAM)[7](2018)在《联想记忆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丝绸之路”与蒙古国“草原之路”的成功衔接,.中蒙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展开了深入合作。愿意选择在蒙古国国内和来中国学习汉语,并且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的人在不断增加。汉字是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一大阻碍。汉语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汉字方面,汉字的特殊性给蒙古学生留下了汉字“难”的刻板印象,而这种刻板印象一直持续在他们学习汉语的整个过程中。蒙古学生对于汉字往往是采取回避的方式、有明显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在学习中,他们常常会觉得汉字难读、难识、难记。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蒙古国留学生,笔者注意到,由于汉字难学,一部分蒙古学生会刻意回避汉字学习,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只要会说就好,写字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因此也不重视对汉字的学习。同时,很多学生虽努力学习汉字,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汉字学习方法,因而汉字学习效果不是很好。通过观察发现,联想记忆法在英语、法语等其他外语教学中都对学生习得单词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本研究中,笔者试图把联想记忆法应用于对外汉字教学中,以期促进蒙古国学生的汉字学习,提高汉语水平。在本研究中,笔者首先使用问卷调查法对蒙古国留学生展开了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汉字学习的现状、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效果。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蒙古国留学生普遍在汉字学习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使用联想法等学习方法,学生普遍认为联想记忆法是有效的汉字学习方法。基于以上调查分析,笔者选取了《发展汉语》初级综合I教材中的常用汉字,从字音、字义、字形叁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联想记忆法的具体应用。字音联想记忆法是把读音相同的汉字放在一块记,字义联想记忆法把意义相反或者相近汉字放在一起来记忆,字形联想记忆法是根据汉字的形状建立与汉字之间的联系。论文的最后讨论了联想记忆法的应用原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联想记忆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可操作性强,能够对蒙古学生学习汉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宝乐尔[8](2018)在《蒙古国立大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分析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步入新的时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中、蒙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友好,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化。近年来,蒙古国出现愈来愈多的蒙古学生学习汉语的现象,他们渴望通过汉语获得越来越多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因此,中华文化在汉语的传承中愈来愈受蒙古国学生的喜爱,并在蒙古掀起了一波热潮。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自1950年以来,第二语言的教育引起了国内外许许多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涵义是对语言本生和语言学习者的一个较为整体的研究,主要通过学生的情感、生理、认知等因素,进行对汉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然而,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动机是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从我来到中国直至目前为止的汉语学习的过程中,我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汉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习动机是心理学的一个动态过程,它与学习者的内在心理和外在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在汉语习得的研究中,本文应注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在对国内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根据问卷调查中分析、研究的数据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参照许许多多工作者对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课堂观察、课外活动、课外交际、教学评价等渠道,可了解蒙古学生学习汉语的学习动机。对蒙古学生学习汉语的学习动机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研究和归纳,以便于提高蒙古学生习得汉语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8-05-31)
吉雅[9](2018)在《蒙古学生学蒙语“用让格”对应的相关汉语介词习得偏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蒙古国和中国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特别是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对蒙古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自此,蒙中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新的友好历史发展时期,再加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崛起与软实力传播,蒙古国学生到中国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客观上促进了两种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由于蒙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如何让蒙古国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汉语成为了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在这一大环境下,本文选取蒙古语“用让格”对应的相关汉语介词习得偏误作为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蒙古语中8种用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名词格,分别是主格、领格、给格(给在格)、把格(宾格)、从比格(由从格)、用让格(工具格)、共同格(有同格)、趋向格(方向格)。这8种名词语法格,在汉语里面只能用介词来表示。继而对比研究了作为黏着语的蒙古语里的“用让格”和作为孤立语的汉语里的介词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发现,它们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1.它们都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独立回答问题;2.它们都不能重迭;3.后面不能加表示时态的成分(汉语介词不能加动态助词“着”“了”和“过”;蒙语用让格后面不能加表示时态的词缀,比如caH,laa等)。4.蒙古语“用让格”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宾语,但汉语介词不能单独作宾语,而需与名词一起构成的介宾短语形式出现。此外,汉语中的名词位于介词之后,而蒙古语“用让格”词缀则位于名词之前。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蒙古语的“用让格”可以对应汉语的12个介词,即“用、让、叫、根据、通过、按照、趁、凭、以、顺、将、论”。参照HSK大纲,这12个介词分布于不同教学阶段:初级阶段:用、让、叫、根据;中级阶段:通过、按照、趁、凭;高级阶段:以、顺、将、论。基于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蒙古学生在习得这12个介词的时候出现的偏误形式和原因,发现蒙古学生对这些介词的习得偏误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误代,然后是误加,接着是遗漏,最后是错序。我们分别对蒙古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产生的这四种偏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造成蒙古学生习得“用让格”所对应的12个介词偏误的六个原因。它们分别是:第一,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异;第二,蒙古语里“用让格”在形式上的简单化和语义上的复杂化;第叁,汉语介词本身的离散性与多义性;第四,“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第五,教学及教材方面的原因;第六,学习者自身的因素。最后,我们从教材编写方面、教师和教学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8)
王莉莉[10](2018)在《蒙古国中学汉语课堂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6月在国家汉办组织的培训中,汉办培训官员多次提到蒙古国汉语课堂上的学生问题行为,它们是棘手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汉语志愿者教师们探索新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鉴于此,笔者利用在蒙古国教学实习的9个月时间,对蒙古国11所中学6至9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并收集了案例,为文章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对176份有效问卷的统计使汉语课堂上的学生问题行为的分布和特点更加明了。同时,为了弥补调查问卷的局限性,笔者又对26所中学的49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案例中提到的学生问题行为进行了统计。经调查,蒙古国汉语课堂学生问题表现多样且具有集中性。六年级学生和九年级学生问题行为分布具有差异性。此外,通过对11例典型案例的描述和分析,使汉语课堂上的学生问题更加直观和具体。并且根据量表,从五方面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根据学生的表现倾向,从内向性和外向性两方面提出对策。希望本调查能使赴蒙志愿者对学生问题行为有清晰且明确的认识,也为以后赴蒙志愿者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5-19)
蒙古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中蒙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学习汉语的蒙古国人也越来越多。蒙古国科技大学作为蒙古国最好的理工类大学,与中国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也促使蒙古国科技大学学习汉语的学生日益增多。蒙古国学生所使用的母语为蒙古语,书写为西里尔蒙古文,属于表音体系的字母文字,因此汉字书写对蒙古国的学生来说相对较为困难,常常涌现出大量的书写错误。鉴于此,笔者以蒙古国科技大学初级汉语水平学生为例,对73份不同学生书写的自习作业(小作文)进行研究、归纳和总结,探究汉字书写偏误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每种偏误类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建议。本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为绪论,对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综述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章介绍了蒙古国科技大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汉语教学现状;第叁章主要对蒙古国科技大学学生汉字书写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分类,并对一些典型错误案例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造成各项偏误的原因;第五章针对不同偏误类型提出了教学建议。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观点以及建议能够对日后的对蒙汉字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减少蒙古国学生书写汉字时出现的错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古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冯璐.蒙古国初级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及教学建议[D].吉林大学.2019
[2].葛京晶.蒙古国初级汉语水平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D].河北大学.2019
[3].永仪(MUNKHCHIMEG).蒙古国孔子学院学生汉字学习状况调查研究[D].安徽大学.2019
[4].杨燕.蒙古国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方法[D].西南科技大学.2019
[5].杨蔚云.蒙古国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以蒙古国希望汉语中学学生为例[J].长江丛刊.2018
[6].李润和.写得少,才能写得好——从蒙古语授课学生书写汉字得到的启示[J].内蒙古教育.2018
[7].婕妮(BAIGALMAA,DAVAANYAM).联想记忆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8].宝乐尔.蒙古国立大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分析调查[D].天津师范大学.2018
[9].吉雅.蒙古学生学蒙语“用让格”对应的相关汉语介词习得偏误[D].山东大学.2018
[10].王莉莉.蒙古国中学汉语课堂学生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