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论文-郭秋兰

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论文-郭秋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配合比,基本性能

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论文文献综述

郭秋兰[1](2018)在《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配合比和基本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是以工业废渣及建筑垃圾为原料生产出来的环保型建筑材料,具有形变小、强度等级高、制作成本低的优点,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工业废渣及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储存问题,发展前景广阔。为了研发出实用性强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经多次重复试验,设计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及冻融试验等,检验多孔砖的物理性能是否达标。(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8年06期)

梁建国,胡地,杨伟军,刘玮辉[2](2015)在《骨料级配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抗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原料)来生产混凝土多孔砖,能使建筑废弃物几乎全部得到利用。通过对3种不同再生骨料含量、3种不同粗细骨料比例的5组,共100个混凝土多孔砖试件进行抗冻性试验研究,分析冻融循环0次、15次、30次、50次、100次后,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得到骨料含量和粗细骨料比例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抗冻性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期刊2015年06期)

徐传军[3](2014)在《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国内外再生骨料生产混凝土多孔砖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类及其评价方法、混凝土多孔砖配比设计、力学性能、防裂抗裂等方面提出了将来研究方向,为再生骨料生产混凝土多孔砖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27期)

胡利[4](2012)在《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房屋裂缝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砌体房屋顶层墙的裂缝主要是由顶层墙体与屋面板的体积变形差引起开裂的,其大多数裂缝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裂缝和砌体墙自身干燥收缩引起的干缩裂缝两者的共同作用产生的。首先,本文对再生骨料的选料及其基本性能进行调查和分析,然后根据再生骨料碎砖比例和细骨料比例这两个主要因素设计了多组配合比不同的砖进行正交试验,重点研究了再生骨料级配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干燥收缩的影响。通过对单砖的干燥收缩试验结果,在已有砌体中非烧结砖干燥收缩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砖在使用阶段的干燥收缩当量温差的计算方法。其次,非承重框架填充墙的干燥收缩是一个随时间而变化过程,因此,在砌体中会产生应力松弛现象,本文在基于混凝土徐变和应力松弛理论基础上,以基本假设为前提,提出了考虑徐变效应时两端受约束砌体构件的力学模型,通过弹性力学方法推导得出了考虑徐变效应时砌体干燥收缩的应力松弛系数,计算时可取t=30天时的应力松弛系数为0.72。第叁,利用谐波法按第一类边界条件计算得到了顶层墙与屋面板的温度作用表达式,通过考虑四种工况,在不同墙体和屋盖的保温形式下,计算了墙体的年温度荷载和日温度荷载,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砌体徐变和应力松弛影响,结合砌体干燥收缩的等效当量温差,可得顶层墙的组合温度荷载。最后,针对顶层墙温度作用效应较明显,本文提出了砌体房屋比拟框架应力分析模型,运用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方法推导了砌体房屋顶层墙的温度应力简化计算公式,并应用得到的组合温度荷载值,推算顶层墙在哪一种墙体保温形式下顶层墙的温度应力最大,则墙体就会开裂,并提出顶层墙体的裂缝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2-04-01)

胡利,梁建国,杨伟军,李鹏飞[5](2011)在《再生骨料级配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干燥收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碎砖和细骨料含量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进行干燥收缩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干燥收缩率随碎砖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细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1年04期)

刘园园[6](2011)在《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建筑垃圾的排放量空前增加。处理这些建筑垃圾费用惊人,堆放破坏耕地,污染环境;同时国家制定了鼓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限制生产实心粘土砖的政策。因此将建筑垃圾再利用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本文设计了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用粒径5~10mm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石子,粒径0~5mm再生细骨料代替砂子制备再生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水灰比、砂率、粉煤灰掺量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从中选取最优配合比在砖厂试生产再生混凝土多孔砖。为了使再生骨料与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吻合,本文试配了五种组合:100%碎砖、3/4碎砖1/4废混凝土、1/2碎砖1/2废混凝土、1/4碎砖3/4废混凝土、100%废混凝土。对试生产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进行了各种物理力学方面的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分析,确定再生混凝土的合理砂率为42,最佳粉煤灰添加量为20%,最优水灰比为0.40,但水灰比的选择需在强度要求的基础上考虑经济性进行选择。2、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大于天然骨料,相同配比下添加附加水十分必要;试验还表明再生骨料的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很大,一定范围内再生混凝土强度随着再生骨料强度的增高而增高。3、再生混凝土多孔砖选在周口某多孔砖厂进行试制,这样便于以后应用于实际生产。试生产的该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压强度及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多孔砖强度等级要求。4、综合考虑再生骨料本身的生产成本和本地区天然骨料的情况多方面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进行经济性分析,其经济性优于普通混凝土多孔砖,有希望替传统粘土砖成为一种新型墙体材料。(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1-04-01)

李鹏飞[7](2011)在《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骨料及配合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垃圾的产量空前增加。一方面建筑垃圾的排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GDP迅速增加,国力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渐尖锐。再生混凝土多孔砖是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对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实现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本文对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再生骨料生产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再生骨料按照骨料中碎砖比例照和细骨料比例共得到叁个系列15种再生骨料,并对这些骨料进行了级配、表观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等性质试验。根据骨料类别的不同,一共得到7组配合比的多孔砖,并对其进行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研究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试验和干燥收缩、抗冻性、碳化、软化等耐久性能。根据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对再生骨料的实际要求,本文提出了简单破碎生产工艺。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再生骨料的级配满足国标对天然细骨料的要求;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之间有强线性关系,可以用压碎指标综合反映再生骨料的性能,对再生骨料进行分类。2)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压强度较高,干燥收缩和吸水率较大,抗冻性和抗碳化性能较好。再生骨料的性能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3)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再生骨料宜采取简单破碎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具有建筑垃圾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生产工艺分为四个步骤:建筑垃圾预处理——人工筛分——破碎——筛分四个简单步骤。简单破碎生产工艺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组织模式。再生混凝土多孔砖作为一种绿色新型材料,如果国家提供有利的政策和相关规范规程的支持,将会成为一种发展前景极好的砌体材料。(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1-04-01)

杨伟军,李鹏飞,梁建国[8](2011)在《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再生骨料基本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混凝土多孔砖与再生混凝土相比有混凝土强度要求低、再生骨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合再生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应用。粒径0~10 mm再生骨料基本性能的试验研究是再生混凝土多孔砖性能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再生骨料中细骨料比例取85%、90%、95%3个水平,再生骨料中碎砖含量取0、25%、50%、75%、100%5个水平,用全组合的方式在试验室中配制出3个系列共15种再生骨料。按照GB/T 14684—2001及GB/T 14685—2001对这15种再生骨料的级配、表观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进行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粒径0~10 mm再生骨料随着骨料中碎砖含量的增多,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增大;压碎指标与吸水率、压碎指标与表观密度呈正比。这个性质与目前再生粗骨料的规律不同,说明混凝土砖用0~10 mm再生骨料的性质不同于再生粗骨料。(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1年03期)

刘立新,郝彤,赵文兰[9](2008)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16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受压和受剪性能的试验,分析了这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受压、受剪破坏的特点以及影响抗压、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当砖和砂浆的强度相同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均高于相应粘土砖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并给出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的建议,可供工程应用参考。(本文来源于《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8-07-01)

郝彤,刘立新,赵文兰[10](2008)在《建筑垃圾、工业废渣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配合比及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正交试验分别对采用碎混凝土骨料、碎砖骨料以及工业废渣骨料的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的配合比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对利用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渣作为再生骨料制作的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压强度、冻融性能以及收缩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对碎混凝土、碎砖骨料多孔砖而言,用水量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水灰比是重要因素;对工业废渣骨料多孔砖而言,水灰比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采用再生骨料制作的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压强度、冻融性能以及收缩性能均能满足要求,可作为替代粘土砖的新型承重墙体材料之一。(本文来源于《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8-07-01)

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原料)来生产混凝土多孔砖,能使建筑废弃物几乎全部得到利用。通过对3种不同再生骨料含量、3种不同粗细骨料比例的5组,共100个混凝土多孔砖试件进行抗冻性试验研究,分析冻融循环0次、15次、30次、50次、100次后,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得到骨料含量和粗细骨料比例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抗冻性的影响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论文参考文献

[1].郭秋兰.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配合比和基本性能试验[J].河南建材.2018

[2].梁建国,胡地,杨伟军,刘玮辉.骨料级配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抗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5

[3].徐传军.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4

[4].胡利.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房屋裂缝控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5].胡利,梁建国,杨伟军,李鹏飞.再生骨料级配对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干燥收缩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11

[6].刘园园.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1

[7].李鹏飞.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骨料及配合比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

[8].杨伟军,李鹏飞,梁建国.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再生骨料基本性能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1

[9].刘立新,郝彤,赵文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C].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

[10].郝彤,刘立新,赵文兰.建筑垃圾、工业废渣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的配合比及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C].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

标签:;  ;  ;  ;  

再生骨料混凝土多孔砖论文-郭秋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