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反转效应论文-王思清,吴禹潼

动量反转效应论文-王思清,吴禹潼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量反转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量效应,反转效应,分形市场,投资前景

动量反转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清,吴禹潼[1](2019)在《关于动量与反转效应应用的研究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动量与反转效应普遍存在于股票市场,目前在传统金融与行为金融基础上的分形市场研究对于这两种效应的形成机理有着更深入的讨论与结果,本文在分析目前的研究方向与成果的基础上,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在现实投资中应用的意义和价值做了分析与展望。(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9年30期)

刘奕可,吴禹潼[2](2019)在《浅析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关于其形成机制,学者们众说纷纭。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浅析综述了在经典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分形市场假说和演化博弈理论下,两者的形成原因。(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19期)

王建洪[3](2019)在《基于趋势熵维数识别时间序列动量与反转效应的转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识别时间序列动量与反转效应的转换对构建市场时机选择策略至关重要。文章结合证券价格时间序列具有分形波动特征的实际情况,研究了趋势熵维数识别时间序列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情况,并基于识别结果构建了市场时机选择策略。研究表明,趋势熵维数能有效识别时间序列动量与反转效应的转换,可为投资者构建市场时机选择策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18期)

陈智颖,陈苗臻,吴巧花[4](2019)在《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成因及理论应用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一直是金融投资领域的研究热点。从传统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动量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分形理论四个方面,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成因及理论应用进行了综述,回顾了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9年15期)

许珈瑞[5](2019)在《对小公司效应、价值股效应、动量效应以及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叁因子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行为金融学中小公司效应、价值股效应、动量效应以及反转效应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以A股市场2000-2018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Fama-French叁因子模型,探究结合行为金融因素的多因子模型能否较好地拟合股市。研究发现,A股市场不同板块对于各个因子的偏好与权重不同,而单一股票也很难通过多因子去很好地解释超额收益,而本文希望通过实证分析来展示非理性因素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9年20期)

李汝纪[6](2019)在《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为重点进行阐述,并以当下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现状为依据,首先介绍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概述,其次分析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研究思路,最后从价格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变化最明显的周期、动量效应存在的时间和反转效应存在的时间、操盘获取综合效益的可行性、归纳与总结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具体研究,进一步提高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研究效率,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9年13期)

张航[7](2019)在《基于动量因子的股市反转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股市的反转效应是指历史收益低的股票在将来一段时间后收益率反超了历史收益率高的股票。在有效市场假说中,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弱有效市场,股价中也包含了历史价格信息。但投资者并非理性,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反应、过度自信和追涨杀跌等非理性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对我国A股市场2005年5月至2018年8月动量效应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加入动量因子的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检验了资产定价模型的适用性并以此分析了 A股市场反转效应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计算周度、月度、年度不同观察期和持有期的赢家股票组合与输家股票组合收益率差值,发现我国股市在二至叁周内存在收益的惯性效应,在叁至六个月内存在收益的反转现象,融资融券制度对股市的动量效应有一定的抑制。在此基础上参考Fama-French类因子构建方法构建了以四个月为形成期,一个月为持有期的动量因子。第二部分以截距项和平方夏普比率为检验指标,选择了市场风险因子、规模因子、账面市值比因子、盈利因子和动量因子为有效因子,构建了四种嵌套式资产定价模型。在对我国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检验中,以市值规模、账面市值比和历史收益为指标构造5*5*5共125种投资组合,对定价模型进行时间序列回归检验,以拟合优度和GRS检验值发现:包含动量因子的四因子定价模型优于叁因子模型和包含盈利因子的四因子模型,其与五因子资产定价模型的拟合优度差异不大,两融机制实施后,资产定价模型的拟合优度有较大提升。同时资产定价模型对股市反转效应有很好的解释,实证检验发现赢家组合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市场风险因子和规模因子溢价,而账面市值比效应和动量效应可能会对收益产生负影响;输家组合除了从市场风险因子和规模因子得到收益外,从动量因子和账面市值比因子中得到了显着的正向收益,经过稳健性检验这种影响是稳定的。因此,输家组合收益率反超赢家组合,从而产生了反转效应。(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3)

宋光辉,陈苗臻,许林[8](2019)在《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股价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前景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纳入演化博弈理论框架,构建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股价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形成机理、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模型求解结果表明,前景理论的锚定效应是动量与反转效应形成的根源。有限理性的投资者通过重复博弈试错,逐渐形成一致性交易策略,使股价呈趋势性变化,产生动量效应,一定时间后这种一致性交易策略将逆转,产生反转效应。进一步仿真分析发现,交易成本、投资者人数会对动量和反转效应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9年09期)

张雪[9](2019)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65年Fama提出有效市场假设以后,几十年来,学者们对金融市场的有效性一直质疑不断。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证券市场价格中已经完全反映了与证券相关的全部信息,在有效市场中技术分析不起任何作用。然而实际中人们发现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大量的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存在着诸多异象,这些异象无法通过有效市场理论给出合理的解释,因而对有效市场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是最为典型的两种市场异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现代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动量效应是指证券的未来价格波动具有延续其过去价格波动规律的趋势,而反转效应是指证券的未来价格波动趋势与过去相比出现逆转的趋势。当市场存在市场动量和反转效应时,投资者可以通过设计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获取超额收益。国外学者对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的研究最早分别开始于1993年和1985年,研究的范围较广,不仅包括美、英、德、法等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证券市场,也包括亚洲部分发达证券市场;不仅针对股票市场,也针对期货、外汇、基金等其他市场,通过研究得出了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显着存在的一致结论。相比国外研究而言,国内学者研究的起步较晚,且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股票市场,对期货市场的研究较少涉及,对两种效应在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存在分歧,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所造成的。本文以我国商品期货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商品期货市场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然后从经典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两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从整体、牛市和熊市叁个角度对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是否存在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实证分析数据选自我国叁大商品期货交易所郑州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的14种较常见的商品期货2014.1.30~2019.1.25的周收盘价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存在较大的反转效应,但未发现明显的动量效应。本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一些投资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财经大学》期刊2019-03-01)

袁蒙[10](2018)在《创业板动量与反转效应存在性及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业板市场是国内上市的以中小企业科技企业为主的股票板块,作为国内最年轻的股票板块,其市场构成与板块特性较主板有所不同。而在科创板即将推出的今天,通过对创业板动量与反转效应特性的进一步分析,能够为未来科创板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帮助。本文通过对2016—2018年10月的创业板日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创业板市场不存在动量效应,而存在短期的反转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8年35期)

动量反转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密切关注,关于其形成机制,学者们众说纷纭。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浅析综述了在经典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分形市场假说和演化博弈理论下,两者的形成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量反转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思清,吴禹潼.关于动量与反转效应应用的研究展望[J].纳税.2019

[2].刘奕可,吴禹潼.浅析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理[J].大众投资指南.2019

[3].王建洪.基于趋势熵维数识别时间序列动量与反转效应的转换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

[4].陈智颖,陈苗臻,吴巧花.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成因及理论应用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19

[5].许珈瑞.对小公司效应、价值股效应、动量效应以及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叁因子模型[J].时代金融.2019

[6].李汝纪.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分析[J].中国商论.2019

[7].张航.基于动量因子的股市反转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8].宋光辉,陈苗臻,许林.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股价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分析[J].财会月刊.2019

[9].张雪.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

[10].袁蒙.创业板动量与反转效应存在性及解释[J].中国商论.2018

标签:;  ;  ;  ;  

动量反转效应论文-王思清,吴禹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