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穗性论文-石海春,柯永培,傅体华,余学杰,周国昌

多穗性论文-石海春,柯永培,傅体华,余学杰,周国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穗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分蘖性,多穗性,配合力

多穗性论文文献综述

石海春,柯永培,傅体华,余学杰,周国昌[1](2013)在《玉米分蘖和多穗性的配合力与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蘖和多穗是禾本科植物的普遍特性,也是栽培玉米的重要功能性状,对玉米分蘖和多穗性进行遗传研究,可为分蘖型和多穗型玉米的选育提供参考。本研究用26份自交系按7×19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配制133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对玉米分蘖和多穗性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9个远缘选系中,1147分蘖性和多穗性GCA效应正向最大,多穗性GCA效应正向值较大的还有1193和1169,156×1147和K389×1164分蘖数和果穗数SCA分别为正向效应最大;(2)玉米分蘖性和多穗性的加性效应远大于非加性效应,但其狭义遗传力分别仅为48.66%和36.12%,育种上宜在晚代进行选择。以玉米自交系K169×1147的202个F2:3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具有132对SSR标记的玉米遗传图谱,覆盖整个基因组1979.6cM,平均图距15.0cM,共检测到控制玉米有效穗数的QTL7个,分别位于1、2、3、6、7染色体,其中第1、3染色体上各有2个QTL,但位于第2染色体上的QTL效应最大,贡献率达27.31%,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玉米分子遗传学信息,为多穗玉米的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李莹,石海春,柯永培,杨重云[2](2009)在《玉米分蘖性和多穗性的遗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玉米分蘖性和多穗性的表现特点及其遗传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基因效应、遗传相关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其遗传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09年02期)

M.Singh,A.S.Khehra,岳桂兰[3](1987)在《玉米多穗性对全同胞轮回选择的直接反应和相关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玉米品种 Partap 分别种植于低、高密度环境条件下,对其多穗性进行四轮全同胞选择。采用鉴定试验和选育圃交错播种的方法,两年内完成了上述四轮。每轮单株穗数的线性反应均显着,且低密度选择条件下的线性反应(0.06穗=5.5%)高于高密度的(0.04穗=3.6%)。每轮籽粒产量的相关增益显着,为4.5%。同时还观察到其它几个性状也存在明显的相关反应。多穗性选择可用于高产、早熟及矮秆基因型的选育。(本文来源于《国外农学-杂粮作物》期刊1987年01期)

В.А.Гонтаровский,白宝璋[4](1986)在《玉米多穗性的遗传》一文中研究指出双穗玉米杂交种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形成较高籽粒产量的能力上。在供水不足的条件下,这类杂交种不能形成双穗,而且出现少量无穗植株。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多穗性的价值并不是绝对的,因为籽粒产量与许多因素有关。(本文来源于《国外农学-杂粮作物》期刊1986年05期)

郭平仲[5](1984)在《包括多穗性在内的玉米(Zea mays L.)十个性状间的遗传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8个玉米杂交组合F_1的10个性状两年的资料,进行了方差和协方差分析。同时计算了表现型相关,基因型相关,并构成了对于籽粒产量的选择指数。在籽粒产量与单株穗数和穗上叶数之间发现高度显着的正向表现型相关和基因型相关。单株穗数与单株幼穗数,单株抽丝幼穗数和穗上叶数之间表现高度的关联。开花前日数与株高和穗位高之间,株高和穗位高之间表现有强的正向关系。更为重要的是,穗上叶数表现与籽粒产量,单穗株数和单株幼穗数之间有高度正相关。因此,穗上叶数是与改良产量或多穗性有关的重要性状之一。由于表现型变异中的一大部分是由基因型效应所引起的,所以对于籽粒产量的选择指数相对效率不高。但在单独选择产量以图取得进一步收益的前景不佳时,利用由单株穗数、穗上叶数和籽粒产量所构成的选择指数,可能会取得更大的选择进度。(本文来源于《北京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4年02期)

多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概述了玉米分蘖性和多穗性的表现特点及其遗传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基因效应、遗传相关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其遗传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穗性论文参考文献

[1].石海春,柯永培,傅体华,余学杰,周国昌.玉米分蘖和多穗性的配合力与遗传分析[J].核农学报.2013

[2].李莹,石海春,柯永培,杨重云.玉米分蘖性和多穗性的遗传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9

[3].M.Singh,A.S.Khehra,岳桂兰.玉米多穗性对全同胞轮回选择的直接反应和相关反应[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87

[4].В.А.Гонтаровский,白宝璋.玉米多穗性的遗传[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86

[5].郭平仲.包括多穗性在内的玉米(ZeamaysL.)十个性状间的遗传关系[J].北京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

标签:;  ;  ;  ;  

多穗性论文-石海春,柯永培,傅体华,余学杰,周国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