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溶血磷脂酸脂酰基转移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溶血磷脂酸脂酰基转移酶论文文献综述
华方静,刘风珍,万勇善,张昆[1](2014)在《花生及其野生种质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LPAA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AT)是植物种子油脂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栽培品种花育32号和4个花生区组二倍体野生种中克隆得到编码LPAAT的基因序列。从花育32号获得的两条cDNA序列rlpaat-1和rlpaat-2开放阅读框均为1 131 bp,编码376个氨基酸,二者存在11个SNP差异位点,编码的氨基酸序列LPAAT-1和LPAAT-2有1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LPAAT蛋白具有典型的酰基转移酶功能结构域以及4个保守氨基酸基序。之后从花育32号得到两条DNA序列,glpaat-1和glpaat-2长度分别为3 729 bp和3 736 bp,均由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组成,二者共存在37处碱基差异,其中34处为SNP位点。4个花生区组二倍体野生种各获得一条LPAAT序列,A.correntina,A.duranensis,A.batizocoi和A.ipaensis LPAAT的序列长度分别为3 757 bp、3 757 bp、3 742 bp和3 756 bp。核苷酸序列多态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栽培品种LPAAT的两条序列glpaat-2与glpaat-1分别来自A、B染色体组。(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4年01期)
唐韶华[2](2013)在《油菜甘油磷酸酰基转移酶和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油脂代谢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脂的含量与品质的提高是油料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挖掘并利用调控油脂合成的关键基因对油料作物品种进行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是甘油叁酯(TAG)和脂质合成代谢的重要前体物质。甘油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 GPAT)和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 LPAAT)是植物体内催化磷脂酸从头合成的关键酶,在油脂和磷脂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有关GPAT和LPAAT在作物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理尚未清楚。为此,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Westar为材料,分离、克隆得到GPAT及LPAAT家族相关基因,构建超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初步分析了GPAT和LPAAT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油菜与拟南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利用拟南芥GPAT和LPAA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在油菜相关数据库中搜索甘蓝型油菜的EST同源序列,经相关软件拼接获得油菜中相关基因的假定全长cDNA序列,然后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编码GPAT和LPAAT的全长cDNA,已成功获得BnGPAT9、BnATS1、 BnATS2、BnLPAAT2、BnLPAAT3及BnLPAAT5基因的全长cDNA,这些基因的cDNA经测序得到验证。2.构建了pET42a(+)-BnGPAT9, pET42a(+)-BnATSl、pET42a(+)-BnATS2、pET42a(+)-BnLPAAT2和pET42a(+)-BnLPAAT3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上述基因编码的的蛋白,为进一步探索体外酶活奠定了基础。3.通过半定量RT-PCR及real-time PCR分析了BnGPAT9、BnATS1和BnLPAAT2的表达谱,结果显示BnGPAT9在新叶中表达量最高,花蕾和花中表达量有所降低,在老叶和茎中相对较低;BnATS1在新叶中表达量最高,老叶和花蕾次之,茎和花中表达量相对较低;BnLPAAT2在老叶、新叶、花、茎、花蕾中的表达量依次下降。4.构建了分别含BnGPAT9、BnATS1、BnATS2、BnLPAAT2、BnLPAAT3及BnLPAAT5的植物超表达载体pMDC83或pBI121,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了超表达转化植株,其中转GPAT9有44株,转化率为40%,ATS1有21株,转化率为45.6%,LPAAT2有20株,转化率为35.7%,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转化植株的目标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野生型对照植株。5.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BnGPAT9, BnATS1和BnLPAAT2超表达植株相对于对照野生型,其叶片及种子的油脂(叁酰甘油,TAG)含量都有显着或极显着的提高;叶片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较野生型也发生了改变。6.采用半定量PCR检测超表达油菜ATS1、GPAT9、LPAAT2对其家族内部成员或其上下游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ATS1、GPAT9或LPAAT2中的任一基因的超表达均可导致其通路中上游或下游基因表达量的协调性上调,但却会相应抑制其自身家族中其它基因的表达。7.成功分离得到拟南芥LPAAT3、LPAAT5、ATS1纯合突变体及LPAAT2的杂合突变体,作为油菜基因功能的辅助,为油菜基因功能互补及表型观察提供材料。综上所述,BnGPAT9、BnATS1和BnLPAAT2对油菜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有着显着影响,不同基因的表现也存在差异。本研究为提高油菜油脂含量提供了依据,也为油菜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基因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董芳,迟晓元,杨庆利,陈娜,潘丽娟[3](2013)在《叁个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在植物油脂合成途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RACE克隆等方法,从花生中克隆得到了叁个LPAT基因,分别命名为AhLPAT2,AhLPAT4和AhLPAT5。其中AhLPAT2全长为1626bp,ORF为1164bp,理论分子量为43.2kD,理论等电点为9.42;AhLPAT4全长为1618bp,ORF为1152bp,理论分子量为43.9kD,理论等电点为9.23;AhLPAT5全长为1911bp,ORF为1137bp,理论分子量为43.7kD,理论等电点为8.99。它们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依次为78%,65%和65%;与大豆的同源性分别是82%,80%和82%。将这叁个基因在GenBank上注册,注册号分别为JN032677,KC160499,KC160500。(本文来源于《花生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杜芝燕,张家恺,韩晓曦,陈惠华,乔鑫[4](2012)在《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促进人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与黏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LPAATβ)在多种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过表达对细胞体外增殖、迁移与黏附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印迹实验检测LPAATβ在多种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构建pcDNA3.1A(+)/LPAATβ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肺成纤维细胞(human lung fibroblast,HLF)并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MTT细胞增殖实验分析过表达LPAATβ对HLF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通过划痕修复实验分析稳定株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利用细胞黏附实验分析稳定株细胞对细胞外基质成分Matrigel的黏附情况。结果 LPAATβ蛋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体外生物学实验显示,稳定转染LPAATβ的HLF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细胞迁移能力显着提高,与细胞外基质成分Matrigel的黏附能力显着增强。结论 LPAAT家族成员LPAATβ在人类多种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普遍性,其过表达明显促进HLF细胞的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提示该基因在细胞体外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期刊2012年08期)
陈四龙,黄家权,雷永,任小平,文奇根[5](2012)在《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LPAT)是植物油脂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在植物油脂品质改良和提高种子含油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结合大规模EST测序和功能注释,从花生中克隆了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命名为AhLPAT。该基因cDNA全长1629bp,对应的基因组序列5531bp,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内含子剪接方式符合GT-AG剪接规则。根据编码区预测AhLPAT编码一条38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预测分子量为43.2kD,等电点为9.42。AhLPAT蛋白含有一个典型的酰基转移酶保守功能结构域以及溶血磷脂酰基转移酶相似的保守区域。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其他物种LPAT蛋白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AhLPAT与旱金莲、油菜、海甘蓝、蓖麻和拟南芥的LPAT蛋白氨基酸相似性依次为90%、89%、89%、88%和87%。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hLPAT与拟南芥AtLPAT2亲缘关系较近,且同属于内质网型LPAT蛋白。RT-PCR分析表明,AhLPAT基因在花生根、茎、叶、花、果针和种子中均有表达,在花生开花后50~60d,果针和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且AhLPAT的表达量与花生种子含油量积累速率变化一致,二者显着相关(r=0.63,P<0.05)。推测AhLPAT基因在花生种子油脂合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尹永泰[6](2011)在《甘蓝型油菜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之一,提高油菜含油量和菜籽油品质是提高我国植物油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发掘优良品质基因,从基因水平上找到与提高油菜含油量和菜籽油品质的关键基因对种质资源的改良有重要意义。油菜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 LPAAT)是已被证实的油脂合成的关键基因,分为质体型和微粒体型两类。目前对该基因的报道表明,该基因在不同物种和相同物种的不同品系中具有不同的底物偏好性。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B351未成熟种子为材料,分离BnLPAAT基因,进行功能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甘蓝型油菜B351中克隆得到3个BnLPAAT基因的ORF,pBnLPAAT、sBnLPAAT1、sBnLPAAT4,长度分别为1035 bp、1173 bp、1302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质体型pBnLPAAT与已知基因(GenBank登录号AF111161)同源性达99.9%;微粒体型sBnLPAAT1、sBnLPAAT4与已知基因(GenBank登录号Z95637)同源性达93.8%和85.3%。sBnLPAAT4与已知基因(GenBank登录号Z95637)相比有123 bp的重复区段。(2)成功构建了BnLPAAT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pPIC9K-pBnLPAAT、pPIC3.5K-sBnLPAAT1、pPIC3.5K-sBnLPAAT4,实现了BnLPAAT在毕赤酵母中的蛋白表达。对酵母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表明,sBnLPAAT1、sBnLPAAT4对硬脂酸和油酸积累有促进作用(3)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pBnLPAAT,并成功转化拟南芥,为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对植物体脂肪酸的积累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1-05-01)
战榕,黄豪博,吴顺泉,林君[7](2010)在《初诊白血病患者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患者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 β,lpaat β)mRNA的表达水平,为lpaatβ靶向治疗在白血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lpaatβ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各型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AL)患者lpaatβ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lpaatβ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paatβ mRNA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20.0×109/L)、白血病细胞CD34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的髓外侵犯无明显相关性(p>0.05)。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例之外,lpaatβ mRNA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呈负相关(p<0.05)。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lpaatβ 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lpaatβ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L、CML患者均存在着lpaatβ基因的超高表达。AML细胞产生的lpaatβ可能在AML细胞的异常增殖及化疗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黄豪博,战榕[8](2008)在《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磷脂酸(PA)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磷脂。研究证实: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lysophosphatidic acidacyltransferaseβ,LPAATβ)催化溶血磷脂酸(LPA)产生的PA与肿瘤细胞内多种信号途径的活化有关,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呼吸爆发及细胞因子表达释放。LPAATβ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以及抑制LPAATβ表达在体内外抗肿瘤(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作用研究取得的效果,提示以LPAATβ为靶点对肿瘤进行干预将成为重要的抗肿瘤治疗策略之一。本文就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与肿瘤治疗的相关基础及临床前研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溶血磷脂酸脂酰基转移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脂的含量与品质的提高是油料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挖掘并利用调控油脂合成的关键基因对油料作物品种进行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是甘油叁酯(TAG)和脂质合成代谢的重要前体物质。甘油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 GPAT)和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 LPAAT)是植物体内催化磷脂酸从头合成的关键酶,在油脂和磷脂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有关GPAT和LPAAT在作物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理尚未清楚。为此,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Westar为材料,分离、克隆得到GPAT及LPAAT家族相关基因,构建超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甘蓝型油菜,初步分析了GPAT和LPAAT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油菜与拟南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利用拟南芥GPAT和LPAAT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在油菜相关数据库中搜索甘蓝型油菜的EST同源序列,经相关软件拼接获得油菜中相关基因的假定全长cDNA序列,然后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编码GPAT和LPAAT的全长cDNA,已成功获得BnGPAT9、BnATS1、 BnATS2、BnLPAAT2、BnLPAAT3及BnLPAAT5基因的全长cDNA,这些基因的cDNA经测序得到验证。2.构建了pET42a(+)-BnGPAT9, pET42a(+)-BnATSl、pET42a(+)-BnATS2、pET42a(+)-BnLPAAT2和pET42a(+)-BnLPAAT3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上述基因编码的的蛋白,为进一步探索体外酶活奠定了基础。3.通过半定量RT-PCR及real-time PCR分析了BnGPAT9、BnATS1和BnLPAAT2的表达谱,结果显示BnGPAT9在新叶中表达量最高,花蕾和花中表达量有所降低,在老叶和茎中相对较低;BnATS1在新叶中表达量最高,老叶和花蕾次之,茎和花中表达量相对较低;BnLPAAT2在老叶、新叶、花、茎、花蕾中的表达量依次下降。4.构建了分别含BnGPAT9、BnATS1、BnATS2、BnLPAAT2、BnLPAAT3及BnLPAAT5的植物超表达载体pMDC83或pBI121,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甘蓝型油菜,获得了超表达转化植株,其中转GPAT9有44株,转化率为40%,ATS1有21株,转化率为45.6%,LPAAT2有20株,转化率为35.7%,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转化植株的目标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野生型对照植株。5.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BnGPAT9, BnATS1和BnLPAAT2超表达植株相对于对照野生型,其叶片及种子的油脂(叁酰甘油,TAG)含量都有显着或极显着的提高;叶片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较野生型也发生了改变。6.采用半定量PCR检测超表达油菜ATS1、GPAT9、LPAAT2对其家族内部成员或其上下游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ATS1、GPAT9或LPAAT2中的任一基因的超表达均可导致其通路中上游或下游基因表达量的协调性上调,但却会相应抑制其自身家族中其它基因的表达。7.成功分离得到拟南芥LPAAT3、LPAAT5、ATS1纯合突变体及LPAAT2的杂合突变体,作为油菜基因功能的辅助,为油菜基因功能互补及表型观察提供材料。综上所述,BnGPAT9、BnATS1和BnLPAAT2对油菜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有着显着影响,不同基因的表现也存在差异。本研究为提高油菜油脂含量提供了依据,也为油菜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基因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血磷脂酸脂酰基转移酶论文参考文献
[1].华方静,刘风珍,万勇善,张昆.花生及其野生种质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LPAAT)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4
[2].唐韶华.油菜甘油磷酸酰基转移酶和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油脂代谢中的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3
[3].董芳,迟晓元,杨庆利,陈娜,潘丽娟.叁个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花生学报.2013
[4].杜芝燕,张家恺,韩晓曦,陈惠华,乔鑫.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促进人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与黏附[J].军事医学.2012
[5].陈四龙,黄家权,雷永,任小平,文奇根.花生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作物学报.2012
[6].尹永泰.甘蓝型油菜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1
[7].战榕,黄豪博,吴顺泉,林君.初诊白血病患者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
[8].黄豪博,战榕.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β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
标签:花生; 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