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诱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诱饵,被动引导,光学搜索,参数设计
抗诱饵论文文献综述
秦万治,杜超[1](2017)在《光学-被动复合导引头抗诱饵目标搜索方法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学-被动复合探测抗诱饵,对被动引导下光学目标搜索控制过程及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当平台运动特性与光学系统工作参数不匹配,光学系统无法实现对指定区域的全面覆盖时,能够使得复合探测效率最优的引导及控制参数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梁永生,刘俊,朱全江[2](2017)在《反辐射武器抗诱饵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雷达诱饵面临的核心抗干扰问题,首先简述诱饵工作原理和特征,然后重点论述了反辐射武器抗诱饵技术,包括前沿跟踪、大信号检测、超分辨测向技术,最后简要概述了多模复合抗诱饵技术,包括被动/红外复合、被动/毫米波复合、被动/辐射计复合技术。指出了每一种抗诱饵技术的应用条件和局限性。为有效提高反辐射武器抗诱饵能力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必须根据不同雷达和诱饵特性进行相应的对抗策略研究,综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期刊2017年03期)
司伟建,朱曈,张梦莹[3](2014)在《基于MUSIC算法多脉冲采样的ARM抗诱饵测向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ARM采用空间谱估计算法对抗雷达有源诱饵系统时,由于同一脉冲内各辐射源数据间具有强相关特性而使得算法的估计性能有所下降的问题,建立了多脉冲采样时观测数据分组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Taylor展开的方法对随机相位矩阵的逆的期望进行求解,从而得到多脉冲采样下MUSIC算法对抗诱饵的测向误差近似值。并通过仿真实验给出了在脉冲数、辐射源数、阵元数及入射角度间隔不同时,估计有效比与经典MUSIC算法理论值的差异程度。采样脉冲数较少会使得ARM采用超分辨算法时的实测估计误差与理论值有较大差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秦万治,游灏,曲焕全[4](2014)在《被动-光学复合导引头抗诱饵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雷达诱饵及反辐射导引头,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使用被动/光学复合制导方式对抗雷达诱饵的可行性,并初步构想了一个攻击流程。对被动引导下的光学视场分布进行了数学建模,针对两种典型策略进行了解析计算,就各参数对光学探测区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目标雷达落入光学搜索视场的条件做了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甘德云,林欢,李宏[5](2012)在《反辐射武器采用幅度检测抗诱饵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反辐射武器面临的有源诱偏威胁,分析诱饵系统与主雷达在空间布局上的特点,提出转动PRS(被动雷达导引头)接收天线,然后根据信号幅度变化信息将各辐射源区分开的新方法。以抗3点源诱偏为例,从幅度分辨能力、平台运动和雷达天线波束扫描对幅度检测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试验验证了,PRS可通过提高幅度分辨能力来提高角度分辨抗诱偏能力,同时说明了其在时域分辨、门限检测、天线伺服控制等方面需满足的条件。(本文来源于《飞行器测控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罗双才,卢刚,唐斌[6](2011)在《LS-Relax算法抗诱饵诱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标与有源诱饵常处于弹载雷达的同一分辨单元,致使导弹的命中概率大大降低。采用LS-Relax算法在多普勒域、角度域和复幅度域上实现了目标信号参数测量和目标检测,并应用于抗诱饵诱偏中以提高导弹的命中概率。此算法能有效地分辨出同一分辨单元内的多目标,精确地测量出各目标的多普勒频率、角度、幅度和初始相位等信息,以重构出目标或诱饵信号从而达到抑制诱饵诱偏干扰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当SNR>15dB,目标测角误差小于0.1°,失调系数小于0.1。由此表明,算法的收敛性较好。(本文来源于《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期刊2011年05期)
杨林冲[7](2011)在《抗诱饵对反辐射导弹需用过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诱饵干扰反辐射导弹的基本原理和前提条件的基础上,指出反辐射导弹对抗诱饵干扰的基本方法有:减小导引头天线的分辨角;增大导弹的杀伤半径;加大导弹的机动性能;导引头将接收到的信号与弹上雷达库预先存储的典型目标特征进行比对,区分出目标和诱饵等.论证了在被动雷达导引头现有技术水平下,为有效对抗雷达诱饵干扰对导弹过载能力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战术导弹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杨勇,谭渊,张晓发,袁乃昌[8](2010)在《基于MUSIC算法的反辐射导弹抗诱饵诱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反辐射导弹抗雷达诱饵诱偏,根据诱饵诱偏反辐射导弹的原理,提出采用均匀圆形阵列天线结构对雷达及诱饵进行定位,并使用MUSIC算法估计其到达角。分析了均匀圆形阵列角度模糊问题,得到了其不模糊条件。给出了均匀圆形阵列结构下的二维MUSIC算法,该算法能对非相干的多辐射源到达角进行估计。最后对五元阵结构下的两点源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证明了采用该方法能有效抗雷达诱饵诱偏。(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司锡才,赵利军[9](2006)在《反辐射导弹抗诱饵诱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论述了雷达诱饵诱偏的原理,给出了诱饵布放的形式以及诱饵采用的前沿陷阱。指出传统的宽频带反辐射导弹导引头不能抗诱饵。必须研制新型的宽频带反辐射导弹导引头。并提出实现的两类技术措施:第一,研制比相与超分辨高测角精度的复合制导导引头;第二,研制多模复合制导导引头。即宽带被动、毫米波主动或被动成像、红外成像多模复合制导导引头。还提出了实现的技术措施。(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6年S7期)
韩惠莲[10](2005)在《利用窄波束实现反辐射导弹抗诱饵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反辐射导弹诱饵诱偏的原理,分析了诱饵如何利用反辐射导引头的宽带天线、宽波束的特点进行诱偏,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窄波束实现反辐射导弹对抗诱饵,以便及早分辨出雷达和诱饵。为保证反幅射导弹导引头产生窄波束以获得高分辨率并提高ARM抗诱饵干扰的能力,提出了实现窄波束的技术措施和实现窄波束被动雷达导引头的关键技术。理论和实践均证明这是可行而有效的。(本文来源于《航天电子对抗》期刊2005年03期)
抗诱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雷达诱饵面临的核心抗干扰问题,首先简述诱饵工作原理和特征,然后重点论述了反辐射武器抗诱饵技术,包括前沿跟踪、大信号检测、超分辨测向技术,最后简要概述了多模复合抗诱饵技术,包括被动/红外复合、被动/毫米波复合、被动/辐射计复合技术。指出了每一种抗诱饵技术的应用条件和局限性。为有效提高反辐射武器抗诱饵能力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必须根据不同雷达和诱饵特性进行相应的对抗策略研究,综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诱饵论文参考文献
[1].秦万治,杜超.光学-被动复合导引头抗诱饵目标搜索方法优化设计[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7
[2].梁永生,刘俊,朱全江.反辐射武器抗诱饵技术[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7
[3].司伟建,朱曈,张梦莹.基于MUSIC算法多脉冲采样的ARM抗诱饵测向误差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4
[4].秦万治,游灏,曲焕全.被动-光学复合导引头抗诱饵能力分析[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4
[5].甘德云,林欢,李宏.反辐射武器采用幅度检测抗诱饵技术探讨[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2
[6].罗双才,卢刚,唐斌.LS-Relax算法抗诱饵诱偏[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1
[7].杨林冲.抗诱饵对反辐射导弹需用过载的影响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11
[8].杨勇,谭渊,张晓发,袁乃昌.基于MUSIC算法的反辐射导弹抗诱饵诱偏[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0
[9].司锡才,赵利军.反辐射导弹抗诱饵诱偏技术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
[10].韩惠莲.利用窄波束实现反辐射导弹抗诱饵技术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