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比的意义和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同类量,除法运算
比的意义和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红[1](2019)在《追本溯源 整体建构——“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是"数与代数"部分的基本内容之一。苏教版教材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与分数除法的知识安排在同一个单元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联系分数的基本含义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也已经学习过分数乘法及其简单应用,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比的知识的重要基(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育》期刊2019年22期)
汪涛[2](1998)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备课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需要有一个感知、记忆、想象与思维的心理过程。因此,在教学“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要切实把握抽象的原则。抓好概念的引入、理解、应用叁个环节。 1.丰富感性材料——引入概念。每一个概念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感性材料十分丰富,防止概念与实际脱节。因此,在引入“比的意义”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择最熟悉的事物来丰富感性材料。例子可以出自教师,更应来自学生。既要有同类量的比,也要有不同类量的比。例如,糖水中糖和水的比;哥哥(本文来源于《教师之友》期刊1998年10期)
许万明[3](1995)在《抓实基础 培养能力——“比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借助旧知识,建立新概念 比的意义和性质是建立在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的,在教学中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从除法入手教学比的意义。 教学前,可先提出一些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复习和口答,如5是3的几倍?3是5的几分之几?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使比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和这些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作好准备。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学课文,对例题“一(本文来源于《云南教育》期刊1995年04期)
葛绍武[4](1989)在《应用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巧解分数应用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些分数应用题,如果按一般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解答,既难又繁。教师常常难以讲清算理,学生更觉无法理解。如果应用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把这些题中的已知分率转化成比的形式,再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简单易(本文来源于《云南教育》期刊1989年06期)
晓舟[5](1983)在《“比的意义和性质”听课札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学年,有机会听了小学五年级七个班“比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下面将听课体会略加整理,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1.比的意义.课本上从除法实例引入比的概念.书中两例说明,不论是包含除法,还是等分除法,只要两数之间是相除关系都可以叫做两个数的比.这种比的概念不只是同类量相比,并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相比.过去的教材只讲前者,不讲后者,比的概念局限于“表示甲数量是乙数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新教材使比的概念更加完(本文来源于《宁夏教育》期刊1983年01期)
牟林[6](1982)在《《比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联系除法、分数旧知识,让学生解答课本P.18的两个实例,引入比的意义。可先通过例1提问写出两个除法算式:①求长是宽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这是什么除法?(包含除法)(板书:长是宽的几倍?3÷2=1(1/2))②求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谁作被除数?谁做除数?(宽做被除数,长做除数)为什么?(这是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基本应(本文来源于《四川教育》期刊1982年02期)
比的意义和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需要有一个感知、记忆、想象与思维的心理过程。因此,在教学“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要切实把握抽象的原则。抓好概念的引入、理解、应用叁个环节。 1.丰富感性材料——引入概念。每一个概念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感性材料十分丰富,防止概念与实际脱节。因此,在引入“比的意义”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择最熟悉的事物来丰富感性材料。例子可以出自教师,更应来自学生。既要有同类量的比,也要有不同类量的比。例如,糖水中糖和水的比;哥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比的意义和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王学红.追本溯源整体建构——“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J].小学数学教育.2019
[2].汪涛.“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备课思考[J].教师之友.1998
[3].许万明.抓实基础培养能力——“比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建议[J].云南教育.1995
[4].葛绍武.应用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巧解分数应用题[J].云南教育.1989
[5].晓舟.“比的意义和性质”听课札记[J].宁夏教育.1983
[6].牟林.《比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建议[J].四川教育.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