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幼苗论文-蔡军奇,王品,刘大鹏,白雪娇,张淑媛

乔木幼苗论文-蔡军奇,王品,刘大鹏,白雪娇,张淑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乔木幼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森林更新,多响应置换过程,指示种分析,叶面积指数

乔木幼苗论文文献综述

蔡军奇,王品,刘大鹏,白雪娇,张淑媛[1](2019)在《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优势树种幼苗更新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东山区次生林4 hm~2动态监测样地为平台,2014—2016年连续3年对样地进行乔木优势树种幼苗调查和半球面影像拍摄,分析森林更新过程中林下乔木幼苗和冠层结构的动态,研究幼苗的天然更新规律及其对冠层结构变化(以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来表示)的响应.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冠层LAI先减少后增加,且存在显着的年际差异.12种乔木优势树种幼苗对冠层结构变化存在明显的响应,且不同树种幼苗的响应明显不同;中性树种幼苗的相对多度或频度一般会随着冠层LAI的减小而增大;阳性树种幼苗的相对多度或频度一般会随着冠层LAI的增大而减小.2014—2016年乔木优势树种幼苗的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表明,优势树种幼苗的数量组成和分布存在显着差异,且年际间的差异逐渐减少.调查期间优势树种幼苗指示种发生明显变化,也反映出其对冠层结构变化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蔡军奇,刘大鹏,张淑媛,宗国,刘佳[2](2018)在《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组成及其年际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组成及其年际动态,本文以4ha动态监测样地为平台,对样地内1,600个5 m×5 m样方进行监测。依据2014–2016年连续3年的调查,对样地内乔木幼苗的组成、高度分布、新增和死亡年际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期间共记录到22种乔木幼苗, 3年间幼苗组成没有发生变化,但各个样方间出现极大差异,并且幼苗优势树种组成与样地内优势树种成分保持着一定的相似性。(2)幼苗数量在不同树种和年际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花曲柳(Fraxinusrhynchophylla)、色木槭(Acermono)、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在3年间幼苗数量最多,占幼苗总数的75.6%;花曲柳和胡桃楸幼苗数量表现出较明显的年际波动,其他树种波动较小,不同树种的幼苗密度差异很大。(3)幼苗新增和死亡存在明显的种间和年际差异:2014–2015年间幼苗的新增数量(3,888)明显高于2015–2016年间(1,710),同时2014–2015年间幼苗死亡率(23.7%)也明显高于2015–2016年间(12.7%)。对2015–2016年间新增幼苗和已有幼苗的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新增幼苗总体死亡率(18.8%)明显高于已有幼苗(8.1%)。(4)对比幼苗和大树的空间分布可以发现,样地内优势幼苗都表现出集群分布的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幼苗与母树保持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8年11期)

李明燕[3](2018)在《暖温带四种常见乔木幼苗对水分等生态因子的生理生态学响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和氮沉降日益严重,同时也使森林病虫害以及光异质性发生频率显着增加。目前,森林植被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干扰,正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面临退化的风险。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需顺应森林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而植被恢复物种的选择,应考虑群落的演替阶段、物种的演替地位及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本研究以中国暖温带森林中常见的演替前期的本地先锋物种臭椿(Ailanthusaltissima)、外来先锋物种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与刺槐发育距离较近的且适宜做先锋物种的本地种国槐(Sophora japonica)和演替后期优势物种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为研究对象,筛选影响不同物种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测量植物的株高、基径、冠幅、叶片形态、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分配、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等功能性状,探讨各个物种对不同主导环境因子生理及生长的响应机制,本研究有利于理解暖温带常见植物对未来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机制,为植被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建议。干旱和氮沉降对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涉及两种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也已有较多的报道,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臭椿作为我国北方落叶阔叶林中的常见本地种,常常被用来做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本实验采用双因素处理,分别为两个水分梯度(土壤水分含量占田间持水量的35%和75%)及叁个氮添加水平(0、5以及15gNm-2y-1)。在温室中,对一年生臭椿幼苗实施了 50天的处理。本实验测量了臭椿幼苗的株高、基径、叶片生理和生物量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臭椿幼苗显着降低了其株高、基径以及部分生物量指标。生理指标也受到了干旱的影响:叶片氮含量和光化学淬灭随土壤水分的下降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则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臭椿幼苗通过提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来应对干旱环境。干旱对生物量分配指标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这是由于土壤的干旱同时抑制了臭椿幼苗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的生长。氮沉降明显增大了幼苗的冠幅,增加了侧根、根以及整株幼苗的生物量。对于生理指标来说,在高氮沉降处理下,臭椿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氮含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和光系统Ⅱ有效量子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干旱和氮添加的交互作用对一年生臭椿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没有明显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我国北方地区降雨量的减少,也导致森林爆发病虫害的机率增加,极大地影响着森林植被的生长动态和恢复进程。外来先锋物种刺槐,与刺槐系统发育距离较近的且适宜做先锋物种的本地种国槐,均易遭受害虫的啃食,且均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征。本实验设置了叁个水分(土壤水分含量占田间持水量的35%、55%和75%)和叁个去叶(不去叶、去除上部50%的叶片以及去除100%的叶片)水平的双因素温室控制实验,对刺槐和国槐的幼苗进行了为期57天的处理,通过对幼苗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分配、气体交换、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分配指标进行了测量。在100%去叶条件下,刺槐和国槐的生长、生物量以及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经过57天的生长,遭受100%去叶的植物的生长水平未能恢复到对照组的生长水平;遭受50%去叶的刺槐的生长、生物量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50%去叶处理下的国槐的指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这表明在遭受去叶后国槐比刺槐具有更强的恢复生长能力。去叶14天后,在中度干旱下遭受50%和100%去叶的刺槐和国槐以及在正常水分处理下遭受50%和100%去叶的国槐的净光合速率均有明显上调,而在正常水分下遭受50%和100%去叶的刺槐以及在严重干旱处理下遭受50%和100%去叶的刺槐和国槐其净光合速率均没有显着上升;去叶57天后,去叶对两物种的净光合速率没有显着影响,说明在实验末期,去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去叶对生物量分配产生了显着影响。在50%和100%的去叶处理下,国槐的叶和茎生物量比以及刺槐的茎生物量比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而刺槐的叶生物量比要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两物种在遭受去叶后,均将更多的资源分配到地上部分,以此获取更多的光照用于自身的恢复生长;相比国槐,刺槐分配了更多的资源到地上部分。去叶对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分配没有显着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在秋季,落叶植物会将大部分叶中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转运到根中,从而抵消了去叶对植物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分配的影响。干旱明显抑制了两物种的生长,但在任何水分处理下,刺槐的大部分生长和生理指标均显着高于国槐。两物种的生物量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分配对干旱也有不同的响应机制,说明两物种对干旱有不同的适应策略。总之,刺槐虽然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其干扰后恢复能力并不如国槐,加之其外来物种的属性,因此,在森林植被恢复中对刺槐的使用仍需慎重。经文献调研,选取氮沉降和影响植被林下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光照为处理因素,以演替后期的物种麻栎幼苗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设计了包括两个光照(8%和80%的全光照)和叁个氮添加水平(0、6和12 gN m-2 y-1)的温室控制实验。实验处理持续87天后,测量了麻栎幼苗的生长指标、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叶片形态、气体交换、光合色素含量以及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分配指标。结果表明,氮添加对任何光强下的麻栎幼苗的生长等指标均没有明显的影响。遮荫明显抑制了植物的株高、基径、叶片数、总生物量、气体交换特征以及减少了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但是,在遮荫下的麻栎幼苗具有高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这说明植物通过提高其自身的光利用效率来适应低光照环境。遮荫条件下幼苗具有较低的比叶面积和较薄的叶片,说明植物通过改变叶片形态来获得更多的光资源,以维持植物的生长。遮荫环境下,麻栎幼苗具有较高的叶和茎生物量比,以及较低的根冠比以及根生物量比,这表明植物对地上部分投入更多资源,以获得更多光资源。叶片的碳水化合物分配对光照有不同的响应。首先,光照对可溶性糖比没有显着影响,这是由于植物的生长没有受到水分胁迫,植物细胞的渗透压力没有发生变化;而纤维素比在遮荫条件下较高,原因是纤维素作为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遮荫条件下植物也不会减少对纤维素的资源投入;在遮荫环境中,植物将淀粉转化为其它单糖和多糖来维持植物的生存和生长,所以,淀粉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此外,光照强度和氮添加的交互作用对麻栎幼苗的生长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总之,不同类型的胁迫条件(干旱、病虫害和低光照)均限制了植被恢复物种的生长。但是四种物种都能通过功能性状的变化,采取不同的资源获取和利用策略来应对各种不利的环境,较大程度的维持自身生长。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臭椿通过增加其水分利用效率来应对干旱;先锋物种刺槐通过增加根的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比例,来提高根系的渗透压力,增强吸水能力;适宜做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国槐通过较低的地上生物量分配和较高的地下生物量分配,来减少水分的散失和增加水分的吸收;刺槐和国槐通过提高其净光合速率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分配,来应对去叶的影响;演替后期物种麻栎则通过增加地上生物量分配、光合色素含量、比叶面积以及减小叶片厚度等一系列的措施,来适应低光环境。通过对演替先锋物种和后期物种的比较发现,两者对于氮沉降的响应不同,营养元素(氮元素)的添加对先锋物种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后期物种的生长没有产生显着影响。综上所述,在未来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应结合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综合考虑物种的演替阶段和物种特性,对不同植被恢复时期植物的生长进行监测管理,加速植被恢复和重建进程,使森林群落快速到达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9-04)

孟令君,姚杰,秦江环,范春雨,张春雨[4](2018)在《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组成及其密度格局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吉林蛟河次生针阔混交林42 hm~2固定监测样地中209个幼苗监测站内的乔木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和2017年幼苗调查数据,探究幼苗物种组成、数量动态等特征,并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幼苗密度与生物邻体及其生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该样地内所有幼苗监测站共调查到幼苗4 245株,分属10科12属18种,新生幼苗的数量在物种和调查年份间均有明显差异,其中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和紫椴(Tilia amurensis)幼苗表现出大量出生和死亡的动态特征。(2)群落水平上,幼苗密度与局域同种成体胸高断面积之和、土壤全磷和有效钾等养分含量显着正相关,适宜大树生长的生境同样适宜幼苗的生长。(3)水曲柳幼苗密度的影响因素与群落水平一致,红松(Pinus koraiensis)存在明显的生境偏好,在湿度较小、土壤全磷、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较低的生境中密度更高。相对于多年生幼苗,同种成年邻体对当年生幼苗密度影响更加显着。该研究证实了扩散限制和生境过滤共同影响幼苗密度格局,生物邻体和生境异质性的相对重要性随幼苗物种种类和年龄级变化。(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宗国[5](2018)在《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空间关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次生林已成为辽东山区森林资源的主体,本研究基于样地调查结合两种零模型和数量生态学方法,对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的组成与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为辽东山区次生林的经营管理及植被的保护和恢复等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分析植被调查的数据发现,样地内共调查到乔木幼苗22种,分属11科,主要以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色木槭(Acer mono)、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假色槭(Acer pseudo-sieboldianum)、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山杨(Populus davidiana)等为主要树种;样地内共调查到乔木幼苗15760株,其中花曲柳个体数最多,占总个体数的32.93%;不同树种幼苗出现的样方数存在明显差异,胡桃楸在5 m×5 m、10 m×10 m两个尺度上出现的样方数最多,在20 m×20 m尺度上出现最多的树种是色木槭和胡桃楸;所有树种幼苗的高度结构呈显着的倒“J”形,多度>100的主要树种幼苗的高度结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优势种花曲柳、色木槭呈现出显着的聚集分布,而胡桃楸、青楷槭(Acer tegmentosum)等树种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2.在0~50 m尺度范围内分析乔木幼苗分布格局,研究发现:在完全随机零模型下,0~20 m的尺度上,94%的树种呈现聚集分布格局,0~16 m尺度上,17个树种呈现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聚集分布树种的比例逐渐减少,50 m尺度上,随机分布成为树种分布的主要形式;在异质性泊松过程零模型下,0~24 m尺度上,约6%的树种呈现聚集分布,26~50 m尺度上,48%和52%的树种呈现随机和均匀分布;树种属性对种群聚集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传播方式、幼苗的多度和平均高度对聚集度的影响均不显着,说明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扩散限制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较大。3.在0~50 m尺度范围内分析乔木及其幼苗的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完全随机零模型下,正相关幼苗树种对比例最高,且在50 m尺度上呈现正相关、负相关、无相关叁种相关性的幼苗树种对比例相同;在异质性泊松过程零模型下,幼苗树种对主要呈现负相关,且随尺度增大,负相关的幼苗树种对比例逐渐升高;两种零模型下,0~50 m尺度上乔木无空间关联性树种对的比例均高于幼苗,在完全随机零模型下,0~50 m尺度上乔木空间关联性呈现正相关树种对比例大于负相关。在异质性泊松过程零模型下,正相关的树种对比例仅为2%,负相关的树种对逐渐升高,在50 m尺度上,负相关树种对比例为64%,而在完全随机零模型下,负相关树种对比例仅为18%,说明乔木及其幼苗种间关联性密切,受生境异质性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15)

王忍忍[6](2018)在《种间相互作用与种间功能特征差异、谱系距离关系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种间相互作用(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是影响局域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生态过程之一。然而,由于种间相互作用在自然群落中无法直接测量,通过其他途径间接估计仍是当今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当种间功能特征差异(Interspecific trait differences,TDs)代表种间生态位差异(Niche difference)时,具有较小TDs的两个物种就可能拥有更相似的生态位,从而会发生更为强烈的种间负相互作用。如果这些相关功能特征在进化上都较为保守,谱系距离(Phylogenetic distance,PD)就能近似代替种间功能特征差异,进而预测种间相互作用。然而TDs还可能与种间平均适合度差异(Average fitness difference)有关。此时,TDs越小的物种间平均适合度差异也越小,种间负相互作用可能就会越弱,反之则反。因此,代表生态位差异的TDs、代表平均适合度差异的TDs和PD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与种间相互作用相关仍然未知,并已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围绕上述这一核心科学问题,本研究以浙江天童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13个乔木物种(见表2-1)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12个区组内2808个两两物种配对互作的同质园实验,基于6552个单独种植和配对种植实验幼苗的生物量估算种间相互作用强度(Relative interaction intensity,RII);同时测量6种功能特征值估算功能特征绝对差异和等级差异,分别近似代表实验物种的种间生态位差异和平均适合度差异,并结合基于APGIII的PD检验与种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针对种间负相互作用,最优模型的7个主要影响因子中比叶重的TDhr影响最大,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余6个因子(基于木材密度、比叶面积、叶片厚度、叶干物质含量和成树的最大高)的等级差异与RII呈负相关。针对种间正相互作用,叶干物质含量的等级差异与RII显着正相关,木材密度的绝对差异与RII显着负相关,其他因子均不显着。(2)针对种间负相互作用,种间功能特征等级差异联合效应的影响远大于功能特征绝对差异,且6个功能特征的等级差异均与种间负相互作用强度显着相关;针对种间正相互作用,种间功能特征等级差异联合效应影响同样远大于功能特征绝对差异。这说明实验物种的幼苗阶段,平均适合度差异比生态位差异对种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更重要。(3)群落水平上,实验物种的PD虽然与种间负相互作用的强度呈显着线性关系,但模型解释度极低。因此,该结果并不支持竞争-亲缘关系假说(Competition relatedness hypothesis)描述的种间PD越大种间负作用越弱。本研究还发现PD与种间正相互作用负相关,但模型解释度仍然很低。物种水平上,PD与种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关系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但PD与种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的解释度仍然很弱。该结果说明,相同的PD对不同的物种对间的相互作用强弱可能存在不同的意义。综上所述,a)功能特征等级差异对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可能比功能特征绝对差异更为强烈。因此在以后相关的研究中,可能需要引起对功能特征等级差异所指代的平均适合度差异的重视。b)幼苗物种个体间的正相互作用也普遍存在,且与常用的地上功能特征差异关系较弱。因为正相互作用往往与地下资源、微生物等相关,故建议以后可以考虑加入植物地下功能特征探索种间正相互作用的估计。c)PD对幼苗物种间两两互作强度线性解释度很低,因此建议今后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谱系距离与种间相互作用间可能的非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30)

董蓉[7](2018)在《山地落叶阔叶林下小径竹密度对乔木幼苗更新和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森林群落发展演替过程中,小径竹作为林下灌木层的优势种群,其在森林中的分布情况与群落结构组成和种群动态以及乔木优势种的幼苗更新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小径竹类通过其强大的地下茎和快速克隆生长的能力,极易形成连片覆盖,成为灌木层优势种甚至是单优种,其密集丛生的枝干和盘根错节的根系影响群落中其他物种对光照、水分、资源的利用。此外小径竹类产生大量枯枝落叶且不易分解,影响凋落物层的厚度,从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乔木树种的更新和幼苗、幼树的生长。研究林下小径竹类对森林群落结构组成和优势物种更新动态的影响,有助于正确评价小径竹类在森林群落更新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为森林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选取林下有小径竹分布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叁部分研究内容:(1)在林中随机布设10条长160 m,宽8 m的样带,在每条样带中设置20个8 m×8 m的乔木样方,并在每个乔木样方中嵌套设置4 m×4 m的灌木样方,以及1 m×1 m的草本样方和竹子样方,对每个样方进行群落调查,统计每个样方中小径竹密度,并测定每个样方中的环境因子。根据小径竹分株数划分成五组密度梯度(密度1:0株/m~2;密度2:16.75±7.27株/m~2;密度3:42.89±7.93株/m~2;密度4:70.56±7.46株/m~2;密度5:101.35±10.97株/m~2),分析群落植被构成、物种多样性与竹丛密度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2)以上述同样的调查方法,分析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下群落中乔木优势种的种群动态变化差异;(3)选取人为干扰较小的有竹丛分布的雷公鹅耳枥林,不同程度的去除环境中竹丛数量,人为设置四组竹密度梯度(0%:3.83±0.53株/m~2;25%:16±1.80株/m~2;50%:39±1.69株/m~2;100%:69±2.15株/m~2),从2014—2017年,每年定期维护保持竹丛密度不变。待竹丛环境稳定后,测定不同密度竹丛下的微环境(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电导率、凋落物厚度),探讨了竹丛密度及其微环境对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 Wall.)同生群幼苗数量、存活动态、生长情况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中群落植被组成及多样性:不同密度竹丛导致环境因子的改变,使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水平产生差异。在密度3(42.89±7.93株/m~2)中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植被组成更丰富,随着竹丛密度增加,物种多样性水平下降;在群落各层次中,灌层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最低。(2)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中乔木优势种种群结构及动态变化:优势种群雷公鹅耳枥、石灰花楸在密度2(16.75±7.27株/m~2)竹丛环境中各龄级个体所占百分比最大,个体存活率更高,种群结构更稳定,随着竹丛密度增加,个体死亡率增加,其结构稳定性减弱。优势种群细齿叶柃则表现为在密度5(101.35±10.97株/m~2)中各龄级个体所占百分比最大,个体存活率更高,种群结构更稳定。优势种群的整体年龄结构动态指数V_(pi)(不考虑外界干扰)和V_(pi)~'(受外界随机干扰)均为正值,且V_(pi)>V_(pi)~',说明在5组密度竹丛环境中优势种群总体呈现为增长趋势,种群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3)不同密度竹丛环境中乔木优势种幼苗早期更新:通过控制实验发现,不同密度竹丛中环境因子有所不同。随着竹丛密度增加,凋落物厚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不同密度竹丛中优势种雷公鹅耳枥幼苗的发生具有显着差异,环境中竹丛密度越大,萌生的雷公鹅耳枥幼苗数量显着减少。分析竹丛环境与幼苗萌生数量的关系表明,竹密度、竹高度、竹盖度、凋落物厚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与幼苗的萌生量呈显着负相关;分析雷公鹅耳枥同生群幼苗的动态生命表发现,在6龄级后,环境中小径竹的存在对幼苗死亡率的影响作用加大,0%中幼苗的死亡率明显小于其它3组;不同密度竹丛环境对幼苗的高生长和展叶情况的影响差异不显着。总得看来,林下小径竹的密集生长不利于雷公鹅耳枥幼苗的发生,对幼苗早期更新具有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10)

陈贝贝,王凯,倪瑞强,程艳霞[8](2018)在《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组成与空间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长白山地区针阔混交林森林群落中乔木树种天然更新幼苗的组成及空间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科学经营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长白山光明林场针阔混交林固定样地为研究平台,通过对连续1 hm2面积内乔木幼苗和大树进行定位调查,分析了该森林群落中乔木幼苗的物种组成;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对样地内典型阔叶乔木(水曲柳、紫椴)和针叶乔木(红松、臭冷杉)幼苗的空间分布及幼苗与大树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样地内乔木幼苗树种组成丰富,共调查到幼苗10 865株,隶属于17个乔木树种,且幼苗全部来自样地内大树树种,未发现样地外其他树种的幼苗;(2)从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在较小的研究尺度上,水曲柳、紫椴、红松和臭冷杉的幼苗均呈现聚集性空间分布;(3)从幼苗与大树空间分布的关系来看,在一定的研究尺度范围内,水曲柳、紫椴幼苗与其大树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红松、臭冷杉幼苗与其大树则表现为负相关关系。【结论】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中主要阔叶乔木和针叶乔木的幼苗在较小尺度上多表现为聚集分布,主要阔叶乔木幼苗与大树在空间上呈正相关,主要针叶乔木幼苗与大树在空间上呈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宗国,白雪娇,张淑媛,蔡军奇[9](2018)在《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分布格局与种间空间关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辽东山区次生林建立4 hm~2样地(200 m×200 m),研究0~50 m尺度范围内乔木幼苗分布格局及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完全随机零模型下,0~20 m尺度上,95%的树种呈现聚集分布格局;0~16 m尺度上,19个树种呈现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聚集分布树种的比例逐渐减少,50 m尺度上,随机分布成为树种分布的主要形式;在异质性泊松过程零模型下,0~24 m尺度上,5%的树种呈现聚集分布,26~50 m尺度上,42%和58%的树种呈现随机和均匀分布.在完全随机零模型下,正相关树种对比例最高,且在50 m尺度下呈现正相关、负相关、无相关3种相关性的树种对比例相同;在异质性泊松过程零模型下,树种对主要呈现负相关,且随尺度增大,负相关的树种对比例逐渐升高.种子扩散限制和生境异质性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乔木幼苗的聚集分布格局,乔木幼苗强烈的聚集分布又促使种间空间关联性密切,更新群落稳定性较差.(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刘帅,侯嫚嫚,廖嘉星,王均伟,肖翠[10](2016)在《生物邻体和生境异质性共同驱动乔木幼苗存活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样地为平台,样方中胸径小于1 cm的乔木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14年连续3年的幼苗调查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影响群落乔木幼苗存活的生物邻体和生境异质性,探讨阔叶红松林幼苗存活影响因素及物种共存机制.结果显示:(1)生物邻体和生境异质性对幼苗存活都有显着影响,适宜大树生长的局域生境可能同样也适宜幼苗的存活,幼苗在林冠开阔度较高和土壤中含有较高有效氮、全磷和全钾的区域存活率较高.(2)幼苗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较多的幼苗邻体会显着降低幼苗的存活率.2年生幼苗存活分析中同种幼苗邻体与幼苗存活呈显着负相关,表明存在负密度制约效应.(3)随着存活年龄的增加,生境异质性对幼苗存活的影响逐渐增大.本研究验证了负密度制约效应和生境异质性对该温带森林乔木幼苗存活有着重要影响,各个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随着种子传播方式、年龄级以及物种而发生变化,证明群落多样性维持和物种共存会随着个体发育过程的不同而变化.(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乔木幼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组成及其年际动态,本文以4ha动态监测样地为平台,对样地内1,600个5 m×5 m样方进行监测。依据2014–2016年连续3年的调查,对样地内乔木幼苗的组成、高度分布、新增和死亡年际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期间共记录到22种乔木幼苗, 3年间幼苗组成没有发生变化,但各个样方间出现极大差异,并且幼苗优势树种组成与样地内优势树种成分保持着一定的相似性。(2)幼苗数量在不同树种和年际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花曲柳(Fraxinusrhynchophylla)、色木槭(Acermono)、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在3年间幼苗数量最多,占幼苗总数的75.6%;花曲柳和胡桃楸幼苗数量表现出较明显的年际波动,其他树种波动较小,不同树种的幼苗密度差异很大。(3)幼苗新增和死亡存在明显的种间和年际差异:2014–2015年间幼苗的新增数量(3,888)明显高于2015–2016年间(1,710),同时2014–2015年间幼苗死亡率(23.7%)也明显高于2015–2016年间(12.7%)。对2015–2016年间新增幼苗和已有幼苗的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新增幼苗总体死亡率(18.8%)明显高于已有幼苗(8.1%)。(4)对比幼苗和大树的空间分布可以发现,样地内优势幼苗都表现出集群分布的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幼苗与母树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乔木幼苗论文参考文献

[1].蔡军奇,王品,刘大鹏,白雪娇,张淑媛.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优势树种幼苗更新动态[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蔡军奇,刘大鹏,张淑媛,宗国,刘佳.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组成及其年际动态[J].生物多样性.2018

[3].李明燕.暖温带四种常见乔木幼苗对水分等生态因子的生理生态学响应机制[D].山东大学.2018

[4].孟令君,姚杰,秦江环,范春雨,张春雨.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组成及其密度格局影响因素[J].植物生态学报.2018

[5].宗国.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空间关联性[D].沈阳农业大学.2018

[6].王忍忍.种间相互作用与种间功能特征差异、谱系距离关系的检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8

[7].董蓉.山地落叶阔叶林下小径竹密度对乔木幼苗更新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8

[8].陈贝贝,王凯,倪瑞强,程艳霞.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乔木幼苗组成与空间分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

[9].宗国,白雪娇,张淑媛,蔡军奇.辽东山区次生林乔木幼苗分布格局与种间空间关联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8

[10].刘帅,侯嫚嫚,廖嘉星,王均伟,肖翠.生物邻体和生境异质性共同驱动乔木幼苗存活动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6

标签:;  ;  ;  ;  

乔木幼苗论文-蔡军奇,王品,刘大鹏,白雪娇,张淑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