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徐佰菊张颖(山东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枣庄277101)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9-0038-01
【摘要】目的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6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发热仅2例,肝区疼痛3例,其余不良反应均未发生。结论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能够及时观察治疗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不良反应观察及对策
肝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因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多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目前医学界在肯定的非手术疗法中,首选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1]。肝癌介入治疗是利用介入放射学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血管栓塞,阻断肿瘤血液供应,使瘤体严重缺血坏死而缩小,达到临床治疗肝癌的目的。2007年8月~2009年11月,我院行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65例,现将其行介入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男45例,女20例,年龄30~67岁,平均48.5岁。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或肝组织活检确诊。
1.2方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置于腹腔动脉或总动脉造影,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和血供情况后,选择插管于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进行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
2常见的不良反应
(1)发热。(2)穿刺部位出血:由于局部压迫不当或术后穿刺侧肢体过度屈曲、活动所致。(3)肝功能异常多为抗癌药物所致。(4)疼痛:一般认为随着栓塞物质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局部组织出现缺血和淤血、局部肝组织膨胀牵拉,可直接引起患者的疼痛。(5)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常见有恶心、呕吐,也可发生腹泻、便秘。(6)排尿困难。(7)骨髓抑制: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症状,作为机体重要防御功能的粒细胞减少是患者并发感染、发热的最主要因素。
3护理方法
3.1发热多发生于介入当天或次日出现,体温一般波动在37.5℃~39℃,发热是机体对坏死肿瘤组织的重吸收,有助于增加机体抵抗力[2]。术后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按医嘱给予补液抗炎治疗,预防因导管介入引起的外源性感染。体温过高时,按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鼓励多饮水,促进毒素排出,并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
3.2穿刺部位出血的护理(1)放射介入治疗后穿刺部位用无菌材料覆盖,并用沙袋加压包扎8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2)穿刺侧肢体平伸,嘱患者在咳嗽或移动身体时用手压迫穿刺部位。(3)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
3.3肝功能损害介入治疗后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以转氨酶及黄疸指数升高为主,主要是栓塞引起癌周围的肝组织坏死,同时坏死组织的吸收可加重肝脏负担,可给予保肝降黄治疗,一般经治疗,肝功能可在1个月左右恢复到介入前水平。指导患者多休息,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观察患者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
3.4疼痛的护理(1)心理支持和干预。(2)通过沟通实施心理疏导和精神分散,鼓励患者增强自信,并引导患者思维移至日常关心的活动。(3)指导呼吸、面部肌肉运动或全身放松训练。(4)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3.5胃肠道的护理方法(1)术中应选有效的止吐药物及各种干预手段,预防呕吐恶心的发生。(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不良刺激。采用放松、听音乐的方法,转移其注意力。(3)对已有呕吐的患者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合理安排进食时间,采用少食多餐和避免油腻饮食。(4)如出现腹泻、便秘等,可对症治疗。酌情进食少渣食物或增加纤维含量,多饮白开水。平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5)监测液体出入量,根据医嘱给予补液。
3.6排尿困难的预防及护理(1)术前1天指导患者床上排尿。(2)术后如不能排尿给予腹部热敷、按摩、条件反射刺激。(3)如给予上述方法不能排尿应行导尿术。(4)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的情绪。
3.7骨髓抑制的护理方法(1)术前检查血常规及电解质。(2)术后第2天监测血常规。如血细胞低,应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升高白细胞药物及抗生素。
4结论
应用介入疗法治疗肝癌在我国已日趋广泛。通过把化疗药物经过肿瘤的供血动脉直接注射到肿瘤组织内部,从而对肿瘤组织产生直接杀伤作用。栓塞剂在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的同时,延长了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滞留时间。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肝癌介入治疗具有组织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较好及恢复期短等优点,但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也相对较多,本组病例通过及时有效的采取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等.腹部介入放射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55.
[2]邓翠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4,19(19):21-22.